鼻是呼吸道的开始部分,也是保护肺的第一道防线。
鼻腔对空气有着清洁、加湿和保温的作用,寒冷的空气,经鼻子吸入,经过鼻腔,可以达到20℃的温度和70℅左右的湿度,而且变得清洁多了。
鼻还是嗅觉器官。嗅觉感受器位于鼻腔上部的黏膜中,不同气味的微粒随着空气进入鼻腔后,接触嗅黏膜,刺激嗅细胞产生神经冲动,再传至大脑的嗅觉中枢产生不同的嗅觉。嗅觉感受器具有适应性,即在刺激强度持续不变的情况下,嗅觉感受器对该刺激的感受性下降,这种适应产生很快,通常说“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指的就是这个现象。
鼻与眼部,有一个细小管道被称为鼻泪管,使鼻部刺激可部分传递于眼部。
咽是呼吸和消化系统的共同通道,分别与鼻腔、口腔和喉腔相通,因此分为鼻咽、口咽和喉咽三部分。鼻咽部两侧壁上有一对耳咽管(又称咽鼓管)的开口,与中耳的鼓室相通。
喉是呼吸道最狭窄的通道,又是发音器官。呼出的气流使声带振动,发出声音。若发音失去圆润、清亮的音质,表明声带发生病变。
值得一提的是喉腔的前上部有一块叶状的会厌软骨,吞咽时,喉上升,会厌软骨就遮住喉的入口,防止食物进入气管。这种反射性保护,是受神经系统支配的,如果神经系统发育不全,这种反射性保护功能就会很差,通常的表现就是,人在喝水或吃饭时,体位不正或说话时就容易发生呛咳,甚至让异物进入气管,导致窒息,危及生命。
气管支气管黏膜的上皮细胞具有纤毛,灰尘、微生物被黏(粘)液粘裹,经纤毛的运动,被扫到咽部,吐出来的就是痰。痰是呼吸道的垃圾。
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血液里的废气(二氧化碳)被呼出;吸入的氧气进入肺泡,再经血液循环运往全身,人体就这样一呼一吸,完成着“吐废纳新”的任务。
胸腔有节律的扩大与缩小称为呼吸运动,呼吸的快慢与年龄和活动量的大小有关。
1.2.2婴幼儿呼吸系统的主要特点
一、呼吸道
1.呼吸道具有的共同特点是狭窄、黏膜柔嫩、富含血管和淋巴管,易感染、充血、水肿,造成呼吸困难。
因此,平时要做好呼吸道疾病和传染病的预防工作;教会孩子正确的擤鼻涕的方法,即轻轻捂住一侧鼻孔,擤完,再擤另一侧,擤时不要太用力,不宜把鼻孔全捂住使劲地擤,否则,可能把鼻腔里的细菌挤到耳、眼、鼻窦里,引起中耳炎、鼻泪管炎、鼻窦炎等疾病;养成良好的呼吸习惯,如用鼻呼吸,不用口呼吸;孩子感冒,要按医嘱给病儿用滴鼻药等,注意保持病儿鼻咽部的清洁、畅通。
2.会厌软骨的反射性保护差。
会厌软骨的这种反射性保护,受神经系统的调节,由于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所以,这一反射性保护差,吃饭、喝水时姿势不正确或说话,容易发生呛咳,甚至造成窒息而危及生命。因此,应养成孩子安静吃饭、喝水的习惯。
3.声带发育不全,声门肌肉易疲劳。
婴幼儿声带还不够坚韧,声门肌肉易疲劳,如果唱歌时间太长或扯着嗓子唱,经常大喊、尖叫,不注意保护,嗓子就会失去圆润、清亮的音质,变成“哑嗓子”。所以,不要让孩子唱音域较宽的大人歌曲;唱歌的时间不宜太长;保育员要确保唱歌的场所空气新鲜,有一定的湿度,避免孩子在空气干燥、寒冷、尘土飞扬的地方唱歌;唱歌后或玩得很热过后,不宜马上吃冷食、喝冷水,要喝些温水、少说话,以避免嗓子充血、嘶哑。
二、肺
1.肺功能不全,容易缺氧。
婴幼儿胸腔狭小,肺活量小,但生长发育迅速,代谢旺盛,机体需要氧量多,为此,只能以加快呼吸的频率来代偿。年龄越小,呼吸频率越快。如新生儿每分钟约呼吸40~44次,1岁以内约30次,2~3岁约24次,4~7岁约22次。这说明,孩子如果身处空气污浊的环境中危害更大。户外空气新鲜,含氧量高,每天应有足够的户外活动;婴幼儿的活动室、起居室也要保持空气流通,即使在冬天,也要经常通风换气,保证空气新鲜。
2.腹式呼吸为主。
婴幼儿胸部肌肉不发达,胸腔狭小,呼吸以“腹式呼吸”为主。在喘气时,几乎看不出胸脯在运动。特别是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呼吸已微弱,更难看出胸脯在动。所以,观察婴幼儿的呼吸次数,判断婴幼儿身体状况,要注意观察腹部的起伏,还可观察呼吸时鼻翼的扇动,以免延误病情。
1.2.3保育工作要点
一、保证孩子活动室内外空气的流通、新鲜。
二、教会孩子正确的擤鼻涕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例如用鼻呼吸、不蒙头睡觉、不随地吐痰等。
正确擤鼻涕的方法:用大拇指按住鼻翼一侧,稍用力使另一鼻孔出鼻涕,再用纸巾或手帕擦干净,然后换食指按住另一侧鼻翼,擤出鼻涕,擦干静。忌用手按住鼻翼两侧同时用力擤鼻涕。
三、保持孩子鼻咽部清洁。
四、教育孩子爱护嗓子。
(1)避免孩子在干燥、不洁、寒冷的空气中唱歌,温度应不低于18℃~20℃,相对湿度宜为40%~60%。
(2)避免孩子大声唱歌或喊叫。
(3)当咽部有炎症时,应让孩子少说话,直到完全恢复为止。
(4)刚唱完歌或大运动量后,不宜喝凉水,否则容易造成声带充血、声音嘶哑。
1.3循环不已的运输流——循环系统
1.3.1循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循环系统由血液循环系统和淋巴系统组成。
血液循环系统包括循环器官(心脏、血管)和血液两部分,心脏是血液循环系统的动力器官,血管是运输血液的管道。血液由心脏收缩射出,经体循环和肺循环又都返回心脏,如此循环不止。血液在循环全身的过程中,把氧气和养料输送给组织和细胞,也把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输送到肺及排泄的器官。
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血细胞又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组成。
血浆中90%~92%是水,8%是溶质。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养料和废物,其中纤维蛋白原具有一定的凝血作用。
红细胞主要由含铁的血红蛋白组成,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但是血红蛋白更容易跟一氧化碳结合,其亲和力比跟氧的亲和力要大200多倍,而且结合后很难分离。当空气中只要有很少的一氧化碳时,体内的血红蛋白就会与之结合而使人体缺氧。空气中一氧化碳多了,就会造成人体组织严重缺氧,甚至机体死亡,这就是煤气中毒。
白细胞中的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主要功能是吞噬侵入人体的微生物和人体本身坏死的细胞,包括衰老和受损的红细胞,从而避免人体感染,所以,中性粒细胞被称为人体的“防护卫士”。
血小板在人体受伤流血时,能促进血液凝固,起到止血的作用。
淋巴系统由淋巴管、淋巴结、脾、扁桃体等组成。主要功能是运输全身淋巴液进入静脉,是静脉回流的辅助装置。此外,淋巴结、脾和扁桃体还能生成淋巴细胞,清除异物和生成抗体,对人体起免疫和防御的作用。
淋巴结经常成群地存在于人们的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处。淋巴结和病菌斗争,有时本身会发生显著的变化,如肿大、疼痛、甚至化脓、溃烂。因此,如果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处淋巴结出现不适或异常,不可忽视,应及时就医,作为诊断疾病的参考。
1.3.1婴幼儿循环系统的主要特点
一、血液
1.凝固时间长,出血不易止住。
血液中含纤维蛋白原少,血液凝固需要的时间较长,婴儿6~8分钟,幼儿4~6分钟,成人2~4分钟,因此,婴幼儿一旦发生出血,易发生生命危险。为此,组织婴幼儿活动一定要注意安全,避免出血事件发生;保育员应会一定的止血方法,遇到意外出血,能根据情况,及时止血。
2.抵抗力差,易感染生病。
婴幼儿血液中含中性粒细胞较少,吞噬侵入人体细菌的功能差。因此,孩子年龄越小,身体的自我防御能力越弱,特别容易感染而生病。所以,平时保育员要严格遵守卫生防疫制度,做好日常清洁和消毒工作,让婴幼儿尽量避免感染。如发现传染性疾病,要加强隔离及消毒的措施。
二、心脏
1.婴幼儿年龄越小,心率越快。
婴幼儿心肌薄弱、收缩力弱,每搏输出血量少,而新陈代谢旺盛,需要养料多,所以,心跳比成人快,心脏的负荷能力弱。经常锻炼可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增强心脏的功能。但是,如果运动量过大或过分剧烈、紧张,反而造成心脏严重的负担,会减少心脏每次的射血量,表现出面色苍白、心慌、恶心、大汗淋漓,甚至活动以后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说明心脏过度疲劳了,这样会造成心脏发育不全或心脏病。因此,锻炼和活动要考虑孩子的年龄和个体差异,注意动静交替、劳逸结合,注意观察孩子的反映,如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另外,注意关心、爱护每一个孩子,避免造成孩子心理紧张和焦虑。
2.预防动脉硬化应从孩子开始。
医学已证明,动脉硬化与人的饮食习惯和结构有很大的关系。婴幼儿时期是包括饮食习惯在内的生活方式形成时期。为孩子提供合理的膳食,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至关重要,可以受益终生。
3.淋巴系统的防御功能比较显著。
婴幼儿淋巴系统发育较快,淋巴结的防御和保护功能比较显著。这表现在孩子生病时常有淋巴结肿大现象,尤其是扁桃体肿大、发炎更为常见。如,孩子患风疹,口腔炎、中耳炎,或头上长疖子,都可使颈部淋巴结肿大。因此,托幼机构应经常检查孩子的扁桃体(晨、午、晚间检查),以便及早发现感染疾病,及早治疗。
1.3.3保育工作要点
一、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消除诱发孩子感染的一切因素。
二、确保孩子在活动中的安全,避免皮肤等外伤。
三、组织孩子积极参加各种锻炼,增强心脏等功能。
四、观察活动中孩子心脏的承受情况,不让孩子过分疲劳。
五、关爱每个孩子,不让孩子处于害怕、焦虑等不良心境中。
六、教育孩子养成有益与健康的饮食习惯,从小预防动脉硬化。
1.4食品加工厂——消化系统
1.4.1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人要生存,不仅需要氧气,还需要吃各种各样的食物,以满足人体生长和发育的需要。食物中所含的各种营养成分,除水、无机盐、维生素外,绝大部分食物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都是分子结构比较复杂的物质,不能被人体直接利用。将吃的食物转变为结构简单的可被人体吸收利用的营养物质,这个过程是通过消化系统来完成的。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
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位于消化道内的小腺体,如胃腺、肠腺等,这类腺体数目甚多,这类腺体分泌的消化液都直接进入消化道;另一类是位于消化道外的大消化腺,如唾液腺、肝脏、胰腺,这类腺体有导管与消化道相通,如胰腺管、胆总管都汇合开口在十二指肠,这类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经导管流入消化道。
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可吸收成分的过程称为消化。经过消化的食物成分通过消化道壁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
人体主要的消化和吸收的部位是小肠。人体消化、吸收功能的强弱主要与牙齿的咀嚼、消化道的蠕动、消化液的质量和多少、小肠壁绒毛的数量多少有关。
1.4.2婴幼儿消化系统的特点
一、口腔
婴儿易流口水。3~6个月的婴儿唾液腺分泌唾液增加,但口腔浅,婴儿又不会及时把口水咽下去,所以常流有口水挂在嘴边,这种现象多数不是病态,而是属于“生理性流涎”,随着婴儿的长大会逐渐消失。护理时应用柔软、干净的纱布或毛巾及时擦干口水,以免浸渍皮肤,引发感染。
二、牙齿
1.乳牙的萌发
婴儿吃奶期间开始长出的牙,叫乳牙。这是人一生中的第一副牙齿,一般在6~7个月时萌出,最迟不应晚于1岁。两岁至两岁半左右出齐,共20颗。一般乳牙萌出时无痛苦,但也有个别孩子会出现短暂的睡眠不安、烦躁、流涎、喜欢咬手指和硬物等现象,为了让孩子的牙顺利萌出,要预防缺钙,可适当地让婴幼儿吃饼干或烤馒头片等。
2.6岁左右开始换牙
乳牙的牙根逐渐被牙槽吸收,乳牙脱落,长出恒牙,这种生理现象称为换牙。恒牙一般从6岁萌出,一直到13岁左右全部换完。恒牙中有20颗与乳牙交换。还有12颗磨牙是从乳牙后方增生出来的。磨牙包括第一磨牙4颗;第二磨牙4颗;第三磨牙4颗即智齿,通常在25岁出齐,也有人终生不出。成人恒牙出齐共32颗。
3.六龄齿
六龄齿在6岁左右萌出,即第一恒磨牙。“六龄齿”的牙齿排列在口腔中起着定位的作用,所以保护“六龄齿”至关重要。
4.乳牙容易患龋齿
乳牙的牙釉质较薄,牙本质软脆,牙髓腔较大,特别容易得龋齿即俗称蛀牙。龋齿主要是口腔中残留的食物与细菌(乳酸杆菌或链球菌)相互作用,在牙缝和牙床表面生存、繁殖,腐蚀牙齿的牙釉质、牙本质,逐渐蛀成牙洞而形成的。婴幼儿不仅容易患龋齿,而且由于年龄小,不会表达龋齿带来的不适感,还容易患深度龋齿。
根据有关方面的调查,龋齿已成为3~6岁幼儿缺点矫治项目中的第一位,为此,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有些人认为,孩子有一些龋齿不要紧,反正以后要换牙,所以比较忽视龋齿的防治,结果造成孩子龋齿的范围越来越大,越来越严重,有的孩子被蛀得满口发黑,甚至只剩下残冠或残根,严重地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