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管理者来说,企业的用人之道在于知人善任、用人之长。
所谓知人善任就是了解和掌握员工的特点,并将其合理的安排到相应岗位上工作,达到人尽其才的目的;所谓用人之长就是在工作中要尽量发挥员工的工作特长,为了能够实现用人之长必须对员工的特点进行了解和掌握,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知人善任和用人之长是一致的。
说起用人之长,大家都会非常清楚这个道理,并且都在践行这个道理。最基本的感觉就是,用对了人事情办得就很顺利、很好;用错了人事情就很容易出现较大反复和周折,即使完成了也会出现或多或少的偏差。
每位管理者都希望实现用人之长,这是一件对员工个人、管理者和企业都有利的事情。对员工来说,能够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特长有利于工作业绩形成、工作信心树立以及工作责任感的建立,也有利于个人自身专长能力的不断改善和提高;对管理者来说,准确发现和发挥员工在工作中的长处有利于管理水平的提升,也有利于培养员工成为工作中的得力助手,分担相应工作,使自己能够集中精力于思考更复杂更重要的问题;对企业来说,能够实现人尽其才的工作局面不仅有利于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得到优化利用,也有利于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
人是企业最宝贵的一笔财富。能够始终如一的、有效的发挥人之所长对企业、对个人都是有益的。当然人又是企业的重要活性资源,所以用人之长更表现为一种挑战,要求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个人在工作中都要不断的付出努力。
美国柯达公司在生产照相感光材料时,需要工人在没有光线的暗室里操作,因此培训一名熟练工人需要花很长一段时间。但公司发现,盲人可以在暗室里活动自如,只要稍加培训就能上岗,而且他们的活儿要比正常人精细多了。柯达公司从此以后就大量招用盲人从事感光材料的制作。
“用人之长”是每一位企业家的共识,但“用人之短”却未必能成为一种共识。对于短处,许多人的态度只是“容忍”,而不是去“利用”。是“容忍”还是“利用”,其结果是截然不同的。
在深圳一家涂料公司,公司对全体员工进行了性格测评,但公司不是根据优点来安排工作,而是按每个人的短处来安排工作。譬如让爱吹毛求疵的人当质检员,让争强好胜的人去抓生产,让好出风头的人去搞市场公关,让斤斤计较的人去管仓库等等。
说起这样的“用人观”,公司老总说,一个人的短处是可怕的,仅仅“容忍”是不够的,“短处”是工作中潜在的炸弹。最明智的办法是利用“短处”,这样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它的危害,“容人之长,用人之短”,可以保证人尽其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