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九日,因为今天要例行早朝,所以朱由校早早的就起来了,随便吃了点东西之后就到了太和门上早朝。
众大臣和皇上见完礼后才发现今天的早朝的异样,平常的早朝的时候一般大太监就邹义和曹化淳会在,他们两个是一个内廷二十四衙门之首的司礼监掌印太监,一个是皇上的随侍太监,所以他们二人会参加早朝。
而今天司礼监的五个秉笔太监全部到齐了,一般的大臣的都在纳闷之时东林党的党的官员缺心知肚明。因为今天不光是五个秉笔太监参加了早朝,东林的第一先锋杨涟也参加了今天的早朝,而且杨涟反对重开皇店的奏折被皇上留中了,显然是今天会论此事,此事涉及到内廷尤其新成立的那个什么盈利监,所以内廷的几个秉笔太监也都是参加的早朝。
开始日常的议事之后,主要是户部汇报全国各地关于夏粮收成的事情,户部汇报完毕之后,其他各部也进行了日常的通报。等日常的通报结束之后,大臣们都知道这是开胃菜结束了,下边才是早朝的正菜时刻。
等大臣们汇报完毕之后,朱由校拿出来杨涟的奏折说到,“这是兵部给事中杨涟昨日给朕上的奏折,朕留中了。就是想在今天早朝之上,问问诸位的意见。杨涟,既然是你的奏折,你来先来说你所奏之事。”
站位早朝队伍末端的杨涟出列,向前走到朱由校的近前,施礼完毕后就把自己的奏折当庭宣读了。完毕后他又进一步说道:“不知道是何人想皇上提的建议,臣想当面与其辩之,此乃祸国殃民之策。”
朱由校听到杨涟的话就满脸黑线,这个杨涟还真敢说。如果提出这个政策按他说法是小人,那自己这个皇帝不就是听信小人不辨是非了么?想到这里,他一阵无语。
就如昨天商量的好的邹义站了出来,“启禀皇上,奴婢有话说。”得到皇上的同意后,邹义继续说道,“杨大人问谁给皇上的提的建议?向皇上提这个建议的正是我。”
“内帑之前本有四百多万两纯银,皇上登基之后犒赏九边三军用去一百八十万两。年初,又从内帑拿出一百万两白银供户部兵部使用。三月内帑又拿出三十万两发往辽东做军费,犒赏各地勤王之兵。加上其他使用的白银,在皇上大婚前,内帑之前靠矿税商税皇店等积攒的四百万两白银只剩了四十万两。最后还是抄了魏忠贤和王体乾两人的家才把事情办过去了,而且是已经非常节省了。”邹义开始为自己进行辩解,就先从内帑的白银说起。
“矿监税使还有皇店全面废除之后,也断了之前的内帑大部分收入来源。正是因为这个问题奴婢不得已才给皇上提了重开皇店的这个建议,把之前各地的皇店重新开起来以增加内帑收入,何错之有?”邹义仅仅的围绕重开皇店是为了增加内帑收入的关键点去进行辩解。
“原来是邹公公提出的意见,难道邹公公不知道先前各地皇店的种种劣行么?邹公公如果知道还给皇上提这样的建议,有何居心?”杨涟虽然是火爆但不是没脑子,继续控诉之前皇店的劣行。
“是何居心?皇上大婚之前的用银困难,内阁和户部应该都是知道的吧?当初司礼监和户部就此事就是商议了许多次,刘首辅和李尚书出来说说我是不是在胡说八道。”邹义则继续强点内廷的财政困难,并指名两个人刘一燝和李汝华出来为自己作证。
刘一燝很尴尬,内廷重开皇店的事情,他是一百个不赞成。可是邹义说的之前皇上大婚时用银困难却是事情,当初他们都为了这个事情发愁死了,司礼监以内帑没银为由,想让户部多出。可是朝廷的财政现在也很不好,户部也没多少银子,要不年初的时候也不会从内帑中取一百万两了。这件事最后是抄了魏忠贤和王体乾的家,司礼监不再让户部多出白银才解决了。不过邹义提到了他的名字,他不能不说话了。
“邹公公说的没错,这件事臣还是记得非常清楚。”刘一燝就完全就事论事,肯定了邹义说的话。刘一燝说完之后,户部尚书李汝华站出来肯定邹义说的。
“为了节省用银,皇上大婚之中很多赏赐,很多都是用的盈利监自己生产出来的东西。诸位大臣当时喝的甘霖酒,被赏的玻璃杯都是这样的,想必大家都还记得。内帑现在几乎没有多少收入来源,重开各地的皇店就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邹义从内廷财政困难之后,直接把重开皇店作为结论点。
杨涟见邹义不停的讲述内廷的财政困难,杨涟也不好自己去否定,毕竟内帑是皇上的私人小金库,他也不好直接说给皇上增加收入就不好。但是,重开的皇店的弊端除了他之前说的之外,他继续说到:“重开皇店不光是种种劣行,尤其京城之外的皇店。而且开皇店本身就是与民争利,是扰民之举。增加内帑收入当然是应该的,但是也不能用这样的办法。”
杨涟说完之后,东林党的其他大佬也纷纷开火炮轰皇店。左都御史张问达、大理寺丞邹元标、礼部尚书孙慎行等等纷纷表明反对重开皇店的态度。东林党表明态度之后,一向以反对东林党的浙齐楚三党也没有任何声音。
因为重开皇店这件事上,这和整个士绅阶层争利,三党自然也是其中之一。比如浙党们的老家杭州之前就深受其害,本来因为有织造局那帮嚣张跋扈的太监杭州就有些乌烟瘴气。杭州开了皇店之后,在浙党之人看来那就是变本加厉了。
还真如朱由校之前所料,东林党的大臣们激烈反对,其他大臣做壁上观。一时之间邹义遭到了东林党之人的种种指责,局势一边倒。这个时候一向沉默寡言的秉笔太监兼御马监掌印太监李实站了出来,旗帜鲜明的支持邹义。
“现在内帑收入几乎没有来源,但是用银的地方却是很多。而且外朝户部的财政也是很大的问题?前日辽东经略孙大人的奏折,我亲眼看了。我想问问王尚书,是不是孙大人奏折中所说的训练新兵和诸城的所需银两,全部都有户部来出,不用内廷出一两白银?”御马监是内廷管军事的衙门,自然李实对军事方面的奏折比较留意。
李实说的王尚书就是上任不久的兵部尚书王象乾,王象乾是一个老将,本不想淌这混水,可是被李实点名之后他就不得不出来说了。“孙经略的奏折提到的所需银两,兵部正与户部就是此事进行结合,但还是希望内廷也可以予以帮助。”
朱由校没想到这件事还和孙承宗训练新兵等事有关,等王象乾回过话之后,朱由校就是开始问道:“李尚书,你来说说现在户部的财政如何了?这件事完全由户部解决如何?”
被皇上点名,户部尚书李汝华不得出来说话。“启禀皇上,当初的三大征就把之前的户部余银都已用光。萨尔浒之败后,就是开始寅吃卯粮了。虽然不久夏粮的赋税就要上缴,可是这些早已经被预算掉和添补之前的欠账了,户部现在没有多少纯银。是臣无能,让皇上大婚都异常节俭。”
李实为邹义说话之后,邹义对他投去感谢的目光,虽然他们之间在皇上面前争宠。可他们都是内廷之人,重开皇店增加内帑收入复合内廷所有人的利益。李实为邹义说过话之后,司礼监的其他大太监如王安、沈萌、高时明也纷纷站出来支持邹义。
于是两方各执一词开始争吵,颇有些旗鼓相当。朱由校看差不多了,是他做最后的总结了。争论的双方一看皇上有话要讲,自然识趣的闭上了嘴等皇上训话。
“朕听完众位的意见后,觉得都有道理。邹义说的内帑收入问题的确是事实,的确应该增加内帑收入,朕当然支持。杨涟说的之前皇店在各地的劣迹,也不是空穴来风。杨涟说之前主要是京城之外的皇店,依仗身份胡作非为,那就只在京城的皇店重开。还有皇店与民争利的问题,那皇店就只能卖盈利监的产品,不许卖其他的。”朱由校说了自己的决定。
一直中立的浙齐楚三党以及其他如李汝华这样大臣们,立即发言称颂皇帝英明。他们看来这个办法,综合了二者意见,既能增加内帑收入又能避免之前皇店的扰民情况,更重要的是皇上的决定。
东林党的人听到的皇上的还是要开皇店的决定后,心里还是有些不平。可是皇上已经在邹义的基础之上,做了只重开京城皇店和只卖盈利监的产品这样的让步,也算是听取了他们的意见。其他大臣立即表态支持皇上的决定之后,刘一燝韩爌也是纷纷称颂皇上英明。
皇店的事情结束之后,又议了两件其他的事情后,早朝结束。
回到乾清宫的朱由校,不禁松了一口气,皇店这件事终于这样过去了。昨天他在内书堂看到中庸二字后,忽然有了主意。他专门把邹义叫到乾清宫面授机宜,让他今天再早朝的时候,提出来重开的皇店建议的时候一定要说完全恢复各地皇店这样极端的主张。因为只有开始的主张比较极端,这样在受到反对意见时,才有往回调整的余地。
中庸思想是深深映入人们的思想之中的,人们一般都不喜欢极端的做法和言论,总想走调和折中的中庸之路。就比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要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开始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折中,愿意开窗了。
朱由校正是想到这里,才让邹义开始说全面恢复皇店的主张,而不说本已定下有限制的只重开京城皇店的主张。只不过是邹义扮演了恶人,背了黑锅,今天再在早朝之上受到东林党众人的指责。朱由校想到这里,让人给邹义送过去两瓶甘霖酒。
——————
没想到会晚怎么多,对不起了,实在是没脸求推荐和收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