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初开,一片荒芜。盘古以开天功德成就大道圣人,支撑与天地之间。他见天地一片黑暗,以大慈悲大毅力将自己化为天地万物。日月星辰、飞禽走兽、高山河流、花草树木.....天地间焕发出勃勃生机。
天道有缺,七七四十九。鸿钧同为大道圣人,教化万物道法,被尊为道祖鸿钧。鸿钧传道万物之后,还没来得教化万物,发觉天道有缺,导致心魔幻像丛生。因果纠缠如麻团越滚越大,每六十万年就会有一次灭世灾劫,众生皆会遭劫。只有少数道法高深之人能躲过灾劫。鸿钧以自身合天道,虽无法补全天道,但可以将灾劫延迟到七十二万年出现一次。众生万物能多活下一些。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盘古在开天化万物之时精气化为玉清、上清、太清,即为后世流传的“一气化三清‘’。玉清元始天尊创立阐教、上清灵宝天尊通天创立截教、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创立道教。三清以立教教化万物,成就无上功德天道圣人。女娲为开天之初天地生成的异种,靠自身修行得天道眷顾,捏土造人,被众人尊为人教圣母娘娘。女娲以立人教,采石补天成为第四位无上功德天道圣人。接引道人、准提道人二人合力以十二品金莲、菩提树镇教,创立佛教教化世人,成为天地间第五位、第六位天道圣人。
几万年的发展,天上以天帝东皇太一、妖皇帝俊为尊统管洪荒妖族;地上以帝江(空间速度)、句芒(木)、蓐收(金)、共工(水)、为祝融(火)、天吴(风)、强良(雷)、翕兹(电)、烛龙(时间)、奢比尸(天气)、后土(土)、玄冥(雨)十二祖巫为尊统领巫族;其他小族都依附巫妖两大族生存。实力的增加促使欲望的膨胀,一山不能容二虎。巫妖两族开始摩擦不断,但是还在双方的控制范围内,没有造成大的伤亡。然而从妖族的十只太阳鸟同时出现在天空,导致巫族族人死伤无数;之后出现大巫夸父追日致死,大巫后羿为夸父报仇,一连射死九只太阳鸟。这十只太阳鸟是妖皇帝俊的嫡子,丧子之痛怎能不报?巫妖大战全面爆发,打的是天昏地暗,日月无光。祖巫共工怒撞不周山,引天河水倒灌洪荒大地,天地生灵死伤无数。巫妖大战的结果就是天帝东皇太一、妖皇帝俊和帝江(空间速度)、句芒(木)、蓐收(金)、共工(水)、为祝融(火)、天吴(风)、强良(雷)、翕兹(电)、烛龙(时间)、奢比尸(天气)、玄冥(雨)十一祖巫全部陨落,而祖巫后土化身成为六道轮回。此战巫妖开始没落,人族正式兴起!
巫妖大战后,天地破败,万物重新繁衍生息!玉清元始天尊的阐教发展壮大,门下广成子、赤精子、玉鼎真人、太乙真人、黄龙真人、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人、灵宝大法师、惧留孙、道行天尊、清虚道德真君的统称为“玉虚十二金仙”;以及燃灯道人、南极仙翁、云中子等。上清灵宝天尊通天的截教门下多宝道人、金灵圣母、无当圣母、龟灵圣母合称“四大内门掌教弟子”;乌云仙、羽翼仙、毗卢仙、金箍仙、金光仙、虬首仙、灵牙仙、长耳定光仙合称“截教八仙”;外门弟子众多如赵公明、三霄、九龙岛四圣、十天君、彩云仙子、菡芝仙、石矶娘娘、罗宣、刘环、吕岳、陈庚、李平、余德、一气仙马元、头陀法戒等。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的道教门下弟子灵宝大法师,丹童子两人,坐骑妖将青牛。女娲娘娘门下九尾狐、凤凰、玉兔等一众妖族,还得到补天大功德。接引道人、准提道人为天道圣人比较晚,只收的一些罗汉、头陀。一些实力强大的巫族藏匿起来,实力不及的巫族沦为黄巾力士、护法金刚、山神土地。巫妖大战最终获利的是六位天道圣人。
巫妖末落,进入群雄逐鹿时代。势力划分如下妖族归女娲娘娘掌管;天庭、四海、地府皆归道教、阐教、截教共同掌管;人间势力一半由黄帝轩辕为首的三清势力掌管,一般由大巫蚩尤、九凤、刑天为首的残余巫族势力掌管;接引、准提现在除了他们两人没有能拿出手的门人,势力暂时可以忽略。巫族与人族开始进行人间的争夺,巫族天生就是为战争而生。黄帝轩辕被大巫蚩尤打得节节败退,最后龟缩于涿鹿。大巫蚩尤与黄帝轩辕在逐鹿展开决战,三清派金仙参战;逐鹿之战黄帝轩辕大胜,大巫蚩尤被车裂。从此三清一统天庭、地府、人间,享受人间香火供奉。
巫族大战、涿鹿之战后,天庭神职人员凋敝!天庭、人间、地府管理一片混乱。三清、女娲、接引、准提合议设立封神榜,将门下福缘浅薄、道法高深的弟子签押入封神榜,授玉帝调遣助天庭立威三界。六位大道圣人貌合神离,元始天尊、太上老君、通天、女娲娘娘、接引、准提都想在封神大战争夺人间气运,宣传自己的道统。上清灵宝天尊通天势力是六位圣人最大的,门下弟子多数也是良莠不齐;太上老君,元始天尊暗中与通天教主敌对,女娲娘娘,接引道人,准提道人表面上保持中立。通天教主选定人间商纣王辅佐,元始天尊选定西岐姬发辅佐伐纣;女娲暗中派九尾妖狐妲己惑乱纣王,派雉鸡精,玉石琵琶精惑乱商朝大将李靖、黄飞虎,让纣王更昏庸,让商朝大将叛商。有诗曰“万仙阵内元始天尊辣手灭截教,诛仙阵中天道四圣联手败通天。封神台上阐教姜尚持鞭封正神,阐截相争两虎皆伤佛道巧取胜!”封神大战,元始天尊门下文殊,普贤,慈航,惧留孙,黄龙,燃灯叛出阐教而入佛教。通天教主当初的万仙大会只剩自己孤身一人。佛教度化阐教截教众多二代弟子,实力大涨!天庭之中,太上老君稳居玉帝之下第一人!女娲娘娘在人间的香火日益鼎盛!
王朝开始不断地更替,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传。人教、阐教、截教轮番在人间培养得意弟子纵横在王朝与诸侯国之间,而妖族却沦为亡国的征兆和象征。相传褒姒为一匹墓葬逃出的一匹汗血宝马,不知经过何人施法变成一名美艳的女子却不会微笑,后来被周幽王相中纳入宫中为妃,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只为博褒姒一笑,褒姒笑了但东周王朝走到了尽头。春秋和战国期间的诸侯国纷争不断,但是实力都是旗鼓相当,谁也无法奈何谁?然而人教、截教、阐教、妖族夹杂的争斗中,巫族渐渐的掌握了秦国,秦始皇兵锋所指所向披靡灭六国而一统天下,此时此刻根本巫族起运开始鼎盛逐渐复苏,秦始皇铸造化天下兵器铸造十二铜人镇压国运,焚书坑儒削弱道教在各行各业的影响。但是盛极而衰,人教、阐教、截教同仇敌忾以长生不老诱惑秦始皇,最终秦国二世而亡国。而在汉朝时期,佛教开始逐渐发展势力,建造庙宇广收门徒,此时此刻人教、阐教、截教、佛教四教纷纷开始角逐人间的气运,时至今日成就大唐帝国与佛国并存人界,大唐帝国人口众多,地域广阔,成为四教相争的核心。
正所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但是圣人终究是人!逃脱不了喜怒哀惧,割不断七情六欲,以自身喜好教化世人,造成无休止的争斗与杀戮,因果循环纠缠不清,圣人不死,则大盗不止!圣人不死,则大盗不止!圣人不死,则大盗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