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道:“有些收获,不过意犹未尽啊,还有哪些化身?”
陈玄道:“这个不重要,虽然是化身,你就当志趣相投的一类人就行了。
较真儿去分别,耗费精力,也没什么太大益处。”
“没有益处,你也随便说说嘛!”王东又道。
陈玄微微笑了笑,待王东开始吹胡子瞪眼,便道:“其实我知道的也不多,毕竟很多都是子虚乌有、不确定的说法,乱说有不敬重之嫌疑。
比较确定的、门内公认的,比如济公活佛是降龙罗汉化身,密宗黄教祖师宗喀巴大师是文殊菩萨化身,迎请莲花生大师入藏弘法的藏王赤松德赞,据说也是文殊菩萨化身,观音菩萨化身就多了,出名的有准提佛母、志公禅师、妈祖……
别的,就一时想不起来了。
不过,清初的几个皇帝,是佛门菩萨转世,这个门内是承认的。
具体是谁,就不确定了,也不好乱说。
毕竟在时间上离得近了点儿,谁还没看过几部清宫剧啊,敏感了点儿……
说出来,让人感觉不靠谱了,可能被唾沫淹死。”
王东道:“那也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
你直接告诉他,压根儿不是那么回事儿,里面有更深的隐情……
若是有确凿依据,也还好接受;反差太大,那就是制造话题争端了。
我好像看过一篇文章,说孙膑、诸葛亮、刘伯温都是姜子牙的转世,你怎么看?”
陈玄道:“没有我信得过的人说、或者我信得过的出处,我也验证不了,我能怎么看?再说于我何干?
看清当下自己是谁、该干什么,才最重要。”
王东道:“恩,是这么个道理,认清自己的阶段,看哪些是相对实在的、哪些是相对虚幻的;随着进步不断审视、调整,不能被迷糊的人带歪了;尽量不去太在意名头啊、一时的利益啊,那些虚的东西,而是用心务本,把精力都用在对当下最有帮助、最恰当的地方……
差不多是这么个意思吧!?”
陈玄道:“那是相当差不多!
所谓名,除了心理和精神层面的机理和诉求外,主要还是在于自古名利不分家,虚名是可以带来实利的。
有些阶段,利本来就是很重要的;有些阶段,名则更重要;就像要饿死的时候,馒头最重要,沙漠里水最重要。
所以,人世间,没有错的东西,只有错的人、错的时机。
看清本末,注意莫舍本逐末,就好了。
就比如名声、名气,务实、务本,有了资本,名才不会太虚。
越务本,末的支撑也就越扎实。
全心于本,资本最大化,末自然而然有最大的发展空间,也就是所谓的“无争而天下莫可与之争”。
功夫,全下在根本上,跟分心枝末的差别会很大,碰上自然是碾压。
虚与实、本与末,任何对待、分别的东西,从来是相对的,这就看人的认知层次与生存层次了。
认知层次高了,生存层次低了,生存会给认知压力,人会焦灼、急躁甚至偏激。
生存层次高了,认知层次低了,人会空虚、无聊甚至变态。
认知层次,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三观高低问题;生存层次,是精神需求与物质需求的满足质量问题。
两个层次,进步的步子协调,是最好;不然,身或心就会很吃力,甚至要面对程度不等的入魔与变态问题。
真要追索,最后的实与本,真找到了,会发现,那不是人头脑所能想见的任何东西,对很多层次来说。甚至是不会愿意去接受的东西。
因而,步子走得越稳健越好,务当下之本,让末水到渠成,再进入下一个层次的本末问题。
人生,就像是一场宝贵的历练,收获多少全看用心程度。
急躁是浪费,心存侥幸是自欺欺人,前路无止境,一切在循环,无论三界内外,变的也就是,站的高度和走路的心境,心境不扎实,一切都是虚的……“
王东道:”恩,你反复说的意思,我明白了不少。不同的等级有不同程度的局限和规则,搞清楚自身所处阶段的规则和局限,重心放在最关键的课题上,每一步循序渐进都走得足够扎实,路也便能走得有效率、顺畅、长远得多。”
陈玄道:”从领会、接受能力上,兄弟你,很有做禅师的潜质哦,多考虑下这个超级高大上又前途无量的伟大追求吧!
看每一个层次,都有这一个层次的视野和功课。
从食色性也,到情感理智,到精神心境,再到大道茫茫,一步一天地,处处有知音;多去觅知音,进入了恰当的圈子,也就会进入快速发展期,直到发展到巅峰,进入下一个层面的循环……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心未澄、欲未遣,安静不下来,真正的道理也就得不了,也就看不破一切的本质,也就清净不下来,也就想象都想象不到天地悉皆归、万化在一心……
佛经重点放在心法上,明白了就是明白了,不明白也就绕进去了;在显义里露的东西不多,大多也要修行的等级很高了才用得了。
道经就杂一些,露的东西也多一些,不过鉴别取舍上就考验功夫了,一不小心可能就落了下乘。
不过,真能把住几本根本的道经,静心去诵持万遍,积淀够的话,妙理自明的可能,还是不小的。
字为符,经如咒,天天洗刷刷,不是太脏的话,总有个清净通透的一天……
大道洞玄虚,有念无不契,寻摸自己身心皆喜闻乐见的法子,一往而深,功夫到了,水到渠成也就契进去了。
契进去了,眼界开了,也就容易清净下来了,有足够的定力的话,自然而然也就能净扫迷云无点翳、一轮光满太虚空,也就算上了道了,之后怎么经营就可自主了。
功夫到了一定时候,最好呢,找个大明师、真成就者,做师父,指点偏差、保驾护航、大树底下好乘凉。
百日筑基、十月怀胎、三年乳哺、十年面壁,法身圆满后,随缘度世、广行方便……
待得功圆行满,三身四智、五眼六通齐全,便随缘来去……
三界内外,如自家宅院,大悲观世,随机赴感,调教适龄顽童,与道合真、与天心同、参赞化育、品物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