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另外两条通天之路,没有什么悬念。
一条是,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总教主释迦牟尼佛,化身印度悉达多太子,引入的佛门之路。
另一条是,大赤天太清圣境、主掌太极生化的太上老君,化身春秋时期老子,引入的道门一路。
圣人现世,都是因缘说法,看文化传统、看时代需求、看人的根性层次、看时机情况。
因而。佛门有八万四千法门,道门有三千大道、八百旁门、无量分支,皆是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最终万法归一,成就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佛果,或者三花聚顶、五气朝元、功行圆满的大罗金仙。
故而,与佛有缘的入佛门,与道有缘的入道门,不管根性、层次如何,都会有适合的法门,或者叫路子。
渐渐往上爬一段儿,地域、文化之类的差异因素消失之后,剩下要面对、理顺的便是,在根本上大差不差的身体精神、七情六欲、三魂七魄之类的共同课题。
修行,修仙,或者说修道,我觉得就像攀爬一座高大无比的大山。
当一个人看淡了人生百态、厌倦了名利功业、生出了修真向道之心,那他,便算是千里迢迢地走到了这大山脚下。
因为山够大、前辈也够多,可供选择的路,自然也够多。
不过,大多数路子,要么走不远,就没路了;要么绕来绕去。就在山根儿打转;只有那么一部分,随着往上,在不断与别的路子合并中,一直延伸往上,能真正走得长远;而这其中,真正能不绕太多弯路、直通山顶的,也就那么一两条。
这一两条,便是佛陀、老子这样最高层的大能,根据娑婆世界的情况,亲身为我们开辟出来的。
既然是路,后来人要搞清楚路线,首先就要研究,开辟者和后来的登顶者们,当初是怎么走的。
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的父亲净饭王,是释迦族的首长之一;母亲是摩耶夫人。
摩耶夫人怀着佛陀的时候,本想返回故乡天臂城待产,不想路途之中产期至,在蓝毗尼园产下佛陀。
佛陀诞生七天后,摩耶夫人去世,佛陀便由净饭王的续妃波阇波提抚育。
幼年的悉达多太子,从七岁开始,接受学业培养,包括吠陀和包括声明、因明、医方明、工巧明、内明在内的五明学艺,以及兵法和武术等。
十六岁,已经成年的悉达多太子,娶天臂城主之女耶输陀罗为妃,生有一子,名叫罗睺罗。
从这简单的记载里可以看出,良好的教育,培养了释迦太子良好的素养和全面的能力,文武双全、博学多才。同时,良好的家境,很容易地带来了家庭美满、生活富足。
在一部早期经典中,佛陀自述,青年时期生活奢侈,极尽声色娱乐,有暖、凉、雨三时宫殿,轮换居住。
可见,人世间的富贵荣华,释迦太子该享受的,都享受得够够的,在物质生活体味到无趣的基础上,慢慢萌生了更高的精神生活需要和人生追求。
在29岁时,悉达多太子,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南行至当时印度新文化中心地摩竭陀国,出家修行。
据载,刚出家的佛陀,在摩竭陀国首都王舍城托钵时,引起了频婆娑罗王的注意,国王劝他放弃出家并交给他一支军队,佛陀自然是拒绝了。
向道之心坚定不移,人世间的那些欢乐和追求,是真没什么兴趣了,释迦太子经受住了诱惑和考验。
接着,释迦太子开始修行禅定,也叫瑜伽,从学于阿罗陀迦兰,很快把法门修到巅峰,达到“无所有处定”。
前进无路,一心向道的佛陀,没有接受老师的挽留,退出派别,又辗转从学于郁陀兰弗,达到更深的“非想非非想处定”,即泯“想”和“非想”的差别,住于“平等寂静”的知见,感到心似乎与“不动的真理”合一。
可佛陀觉得仍不究竟,无法解决生死轮转的根本问题,便离开继续摸索、参学、修行。
由此可见,修道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里学一点,那里进一步,量变积累到极致了,说不定哪天就达到质变、大彻大悟了。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这个时期,佛陀四处参学、看遍天涯,苦求真道,便可谓“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一境,这是进入任何一个行当初期必不可少的,博学广试、积累经验、开拓眼界的阶段。
这个阶段,做得越彻底,经验越深厚、眼界越开阔,后面会走的弯路,便会越少。
之后,释迦太子转修苦行,行走于尼连禅河畔的优娄频罗聚落。
苦行一派,主张折磨不净的肉体而达到精神的解脱,在修行界很多时代都很是盛行,
佛陀通过六年的深入体验,把自己弄得形销骨立,最终确认苦行无益,于是终止苦行。
据载,彼时,其他苦行者,都感叹佛陀的坚毅,以为他将死去;而佛陀也表示,自己所经历的苦行是空前绝后的,但仍无法达到觉悟与涅槃。
由此可见,任何一个法门,佛陀都是全心全意在修的,不敢保证,是修的最快最好的,但能够保证的是,会是修得最用心、最用功的。
当然,更重要的是,要有智慧,发现错误及时改正,闷头苦修而不动脑筋去反思总结,那是无脑自虐,啥时候把自己修死了都不知道。
毕竟,修行。就像修理一个出故障的精密机器。乱来蛮干,只会越修越糟糕;先研究原理,再仔细找故障所在,然后对症下药,才是靠谱的做法。
这个时期,是佛陀抓住一个法门、一门深入的时期。
可见,不管法门厉害不厉害,只要不是乱来,只要深入到极致了,那就不是一般的厉害。
此时,佛陀便把“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演绎到极致了。因而,之后也才有极致的成就。
佛陀终止苦行后,想起来,小时候曾在树下达到初禅,觉得这或许能帮助自己通往觉悟,但极差的身体成了拖累。难以实现初禅。
于是,佛陀在尼连禅河沐浴后,接受了牧女苏耶妲的乳糜之供。随从的憍陈如等五人,以为佛陀放逸堕落了,便厌恶离去。
通过正常饮食恢复了体力,来到距苦行处不远的伽耶城后不久,释迦太子,便以超凡的悟性,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成就佛果。
众里寻他千百度,默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经历了无数的挫折和失望,也积累了无数的经验和智慧,佛陀终于熬到了人生中柳暗花明的第三阶段。
此时,佛陀35岁,据上座部所说,成道前,当佛陀努力调伏自心时,七年来围困他的“魔”在此时现形,yin欲、不乐梵行、饥渴、贪爱、懒惰昏沉、恐惧、疑惑、毁损执着、获取奉承、荣誉与非正名声、贡高我慢所形成的无穷幻境彻底引爆。
最大的考验来临,诸天无法战胜的“魔军”,让绝大多数修行者行到最后却功归一匮,佛陀则以他强大的慧力与定力战胜了他们。
可见,任何时候,机遇总是伴随着考验而来的。
即便有幸到了最后一步,准备不充分、能力不够强大,也一样要悲剧。
因此,知己知彼,做足准备,稳扎稳打,才走得远。
即便是乘愿再来、示现度人的佛陀,入了肉胎,依然要重新浸淫人世荣华;29岁方体味充分、萌生出离心,离家托钵,四处参学,练练这个,试试那个,广作尝试,多积经验;确认不对路之后,立马另寻出路,直到找到一个公认靠谱、自己也觉得靠谱的深入进去,钻研到极致;即便最后还是没成,心灵和精神也已经锻炼得强大无比,一朝恍然大悟或者天降奇缘,也便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地柳暗花明。
佛陀一生,虽然说起来平淡朴实,但细细思量,兜兜转转,其中磨难危险,不下于唐僧取经、九九八十一难,可见修行之艰、成道之难。
其实,这也是很自然的,像我们这样,徒步爬个山,还要九转十八弯,身心经受考验,更别说攀爬宏大无比、漫漫无尽头的大道之山了。“
说到这里,转过一个弯儿,眼前出现一派绿水潺潺中天鹅嬉戏、葱葱郁郁中亭台错落的亮眼景象,有夺人眼球的少林、武当、峨眉之类的旗帜飘扬,视野尽头有景区车辆中转站样子的建筑存在,陈玄想来,应该是到了逍遥谷了,便暂停闲扯,与王东走入如画景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