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女儿从农村老家接回城里的时候,女儿已经读初二了。女儿是他的骄傲,也是他的希望。当初把她送往老家实属无奈,妻子病重卧床,他的单位也处于半停顿状态,与其在城里没人照顾受苦,不如送回老家,那时他母亲身体还硬朗,种地种菜,日子尚算宽裕,重要的是能够有时间照顾孙女。
女儿很争气,学习非常刻苦,成绩不错,尤其是数理化,经常考满分。但她的语文不行,尤其是作文,也许是长期不在父母身边,她不善表达,语言总是干巴巴的,没有生气。他去找老师寻求帮助,老师无奈地说孩子读的东西太少,阅读量上不去,很难短时间提高作文水平。
这天,他回到家里,扬了扬手里的一份刊物高兴地对女儿说:“看我的作品又发表了。”女儿很惊讶,她从来不知道爸爸竟然还能写东西,于是要过来看。一篇小小说。可是看名字,却是天昊。他看出了她的心思,说这是笔名,鲁迅不也是笔名嘛。女儿相信了,于是很认真的拜读起来,第一次感觉到文章是那么美,尽管有些语句不是很懂,但里面蕴含的哲理,却如一汪秋水,撼动着她的心灵,加上优美的文字,让人欲罢不能。他又借机找来自己以前的和其他作家的作品让她读。晚上父女俩在灯下写字读书就成了他们最快乐的时刻。渐渐地,女儿热爱上了阅读。
爸爸是业余作家,女儿经常向其他同学炫耀,引来的是羡慕的眼光,她也更爱爸爸了。爸爸一有作品发表,就给她买好吃的,买礼物。女儿的语文成绩提高很快,作文还经常当作范文在班里读,连老师都不敢相信这个事实。女儿经常想也许是自己继承了爸爸的文学基因吧。
女儿考上了名牌大学,尽管学的是化学专业,但是良好的文学基础和非凡的文采,让她很快成了别人瞩目的焦点。毕业后有了好的工作,也有了知名度。直到有一天,一个偶然的机会,她认识了真正的作者天昊。起初她想这个作者怎么跟爸爸重名呢。可是她读到了他的文集,那些以前自己经常读到的作品,赫然在上,她惊呆了。真正的天昊告诉她,很多年前,她的父亲找到他,求他答应用他的名字来暂时蒙一下女儿,他答应了,并保守秘密至今。
他重病不起,在床前。他说自己可是冒牌作家,事实上自己连封信写起来都很吃力。女儿说你可是真正负责任的父亲,这是无论怎样都冒牌不了的。他欣慰地笑了,然后拉过女儿的手,说:“我要是有你一双这样能写的手就好了。”女儿眼睛里满是泪水,哽咽着对他说:“你的一生都在写一部最伟大最富有爱心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