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后期,朝廷腐败,官吏无能,恶霸豪绅欺压平民,外国列强入侵,爆发了鸦片战争,一些主权沦于强寇之手,清道光二十三年,广西桂平县金田村人洪秀全率领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等揭竿而起,反抗清王朝统治,人民群众争先恐后汇集在起义军麾下,人人英勇,将卒一心,攻关夺城,最后攻下南京,建立了太平天国,洪秀全当了皇帝,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都封了王。可是,打了胜仗,当了皇帝、亲王,心里滋生贪图享乐、争权夺利之心,住宫殿,抢美女,吃山珍海味,享人间幸福,忘记了当初起义的誓言,终于战友反目,领导集团分裂,杨秀清、韦昌辉争夺权力中先后被杀,石达开率领大军离开南京,脱离了洪秀全的领导,向西进军,准备寻找新的根据地,开创自己的事业。
清同治元年,公元1861年,石达开率领大军从贵州进入四川,活动于綦江、南川、彭水、黔江一带,来到了瀛山上,驻兵在白云观山下抬头山一带。石达开带领手下将领查看瀛山周围地形,只见巍巍一座大山,东西北三面都有河流隔断,山势险峻,四角筑有寨门,寨门上有山间坝子,可屯兵、可筹粮,山上还有山,即瀛山峰顶,山峰高耸云端,四周悬崖峭壁,瀛山一道防线如被攻破,可退到瀛山顶峰,凭借险峻的地势抗击进攻。石达开看毕地形,心中高兴,大声说:“瀛山有险可守,安排哨兵注意观察敌情,大军在山上休整七天。”
石达开率领的太平军一路打仗,长途奔波,非常疲倦,得到休整命令,人人喜欢,找民房,筹粮草,忙碌起来。
官府无力,盗贼横行,老百姓深受痛苦,瀛山山高林密,更是强盗经常出没的地方,盗贼猖狂害民,官府剿匪顺便抢夺民财,也在害民,瀛山的乡亲受苦了。听到太平军打来了,不知道太平军是什么样的军队,害怕被抢被抓被杀,一家一家收拾行李,藏好粮食,牵着牛,赶着猪,有的逃到山下亲戚朋友家里躲避,有的躲进了深山老林,瀛山上很多人家房屋空空。太平军来了,到乡亲家里筹粮食,找到一户农家,没有筹到,又进了另外一户农家,还是没有筹到,一些太平军将士生气了,砸烂了乡亲们家里的米缸子、粮柜子,抓到一些农户家里没有带走的猪羊,杀了吃了,有几处乡亲的房屋还被石达开带来的太平军点着火烧了。
瀛山上燃起了烟、冒起了火,躲在树林里的乡亲们看见了,吓得更不敢走出树林,逃到外地的乡亲也不敢轻易回到家里。
一天早上,石达开带了几个亲兵骑马来到瀛峰顶上,放眼四下看去,山势雄伟壮丽,石笋像一柄倒插的利剑,划破云天,香碑地势险绝,陡峭的山壁高达千丈,棋盘石上,三十二颗棋子摆放整齐。石达开参观了白云观八大景观,感叹景色秀丽,正在游玩,忽然听到白云观大门前传来吵闹声音。
在白云观大门前吵闹的是几个太平天国将领和白云观里的小道士。太平军要闯进道观,小道士拦住不让进。
白云观又换了主持道长了。一丈道长得到了邓仁堃从王半仙手里要来的一万两银子,把庙宇修葺一新,垮塌的院墙、楼房拆了重建,还增修了藏经楼,棋盘石、香碑地势太险了,游人失足会有生命危险,增设了栏杆,一丈道长秉承白云观开建之时的宗旨,发扬光大善行爱心,劝导前来烧香敬神的人以善待人,和睦乡邻,尊敬长辈,爱护幼小,还帮助贫困乡亲解决困难,送医送药,白云观重新兴旺起来。可惜好景不长,邓仁堃奉旨调离了綦江,新上任的县官贪婪奸猾,勾结豪绅欺压百姓。王半仙一类的财主成了县太爷的座上客,瀛山乡亲生活艰难,世事凶险,恶人横行。白云观里一丈道长宣扬的善和爱在邪恶面前无能为力。一丈道长心中烦闷,终日郁郁寡欢,不到六十岁便含恨去世,撒手西去。云龙道长接任了白云观主持,由于世风日下,敬神拜庙的人少,白云观又慢慢衰落了。云龙道长洁身自好,闭门熟读经书,很少与世人往来。
太平军驻扎在瀛山,筹粮十分困难,几个将士上了瀛山峰顶,看到了白云观,心想观中一定存有粮食,要进道观筹粮。小道士害怕太平军进观干扰了道长颂经,不让进去,吵闹起来。一个太平军将领生了气,大声吼起来:“我们天朝将士,为百姓东打西拼,辛辛苦苦,要进道观寻一些粮食解饥,你们这些清兵的走狗,推三阻四,惹得老爷生了气,放一把火,把道观烧成白地,看看你们还敢不敢阻拦我们进庙。”
太平军兵士跟着嚷起来:“对,烧了道观!”“小道士可恶,烧了庙子。”两个太平军士卒果真点燃了火把,要去白云观大门前点火。
石达开听到了白云观前的吵闹声,带着亲兵来到道观门前,大声喝住要点火的兵士。几个正在吵闹的将士看到统帅来到,赶忙停住了吵闹,点火的也扔了火把,规规矩矩站在一旁。
石达开训斥说:“道观是清静地方,怎能容忍你们喧哗吵闹,快到其他地方筹粮,不许扰了道观的清静。”
筹粮的太平军将士奉命离开了白云观。石达开看到白云观气势宏大,庙宇整齐,猜想一定有道行高深的道长住在观中,很有礼貌地向守在观前的道士说:“烦劳小道士进去通报,太平军翼王求见观中主持道长。”云龙道长早就听说过石达开的名字,知道是太平军中有名的统帅,不敢怠慢,急忙命道士大开观门迎接。石达开带着亲兵进了道观,在客厅与云龙道长分宾主坐下,小道友献上瀛山香茶。
云龙道长说:“久闻将军大名,如雷贯耳,今日得见真颜,小道三生有幸。”
石达开很谦虚地说:“在下只是一介武夫,因见清廷腐败,民不聊生,随洪秀全大哥举义旗,今到贵观打扰,万望道长原谅。”
一主一客谈起救世之道。石达开说:“在下武夫,只想用武力救世,杀贪官豪绅,救平民危难,就像水浒传中替天行道的梁山首领宋江、林冲,不知道长认为这样能否真的救世。”
云龙道长微微一笑说:“武力救世,善行救世,方法不一,道理相通,关键之处,心中必须有道,必须有民,天下乃万民之天下非一、两人之天下,道乃万民之道,非一人、两人之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要想救世,首在救民,一心为民,万民拥戴,天下归之,如逆民心,违民意,万民背之,天下弃之。”
石达开说:“太平军金田起义以来,顺民心民意,天京建都,制天朝田亩制度,让贫苦百姓都有田种,有饭吃。”
云龙道长轻轻摇了摇头说:“太平军起义初期,以民为本,为民抗争,万民归之,蜂拥而至,天京建国,主帅心生骄奢,只图自己快活,忘了万民百姓,将帅离心,尔虞我诈,兵戎相见,昔日兄弟反目,相互杀戮,致使人民寒心,民心背即大厦倾,将军率大军西进,若要得到人民拥戴,建万世不朽之功业,应该心处民位,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万勿骚扰百姓,要让民亲之爱之,莫使民厌之烦之。如有战事,要为民着想,能保民则保民,能不害民则万万不能害民,千万记着一条,民是根本,有民得天下,无民失天下,民爱你,你爱民,将军大功告成。”
石达开听了,猛然醒悟,辞别云龙道长回到帅帐,让亲兵急传帅令,凡进驻瀛山的太平军将士,占住民房的一律退出,用了百姓柴草、粮食,吃了百姓猪羊鸡鸭,加倍付给银钱,还广出布告,面谕瀛山百姓,太平军是爱民之军,凡侵犯人民财物,一律付给银钱,有调戏妇女、殴打百姓的,请百姓检举,查证属实一定重罚。瀛山百姓看到布告,又听躲藏在树林中村民传说,住进民房的太平军陆陆续续退出来了。于是大胆的开始回家,遇到太平军将士,人人亲切,个个和睦,拿东西加倍给钱,回家的乡亲越来越多,终于全都回来了。
瀛山乡亲和太平军和睦相处,帮着站岗放哨,探听清兵消息。
石达开又到白云观和云龙道长深谈了几次,认真听取行善爱民的道理,很受教育。
太平军在瀛山休整了两个月,石达开召开军事会议,研究大军下一步行动。
太平军军事会议借用了白云道观后堂客厅召开,十几位长年征战的将领围坐一堂,分析清军部署,讨论天下形势,研究大军行动。
一位太平军将领说:“清军在长江沿线同我太平军主力作战,无暇西顾,我大军要趁此有利时机,攻城夺地,扩大势力范围,建立根据地,有了一定的地盘,可以建立政权,和天京相互呼应,当务之急是攻打綦江县城,北上拿下重庆,南下攻占桐梓、遵义。在川黔建立新的天朝政权。”
另外一个太平军将领摇着头提出了反对意见,说:“探子报告,綦江县城城高墙厚,清军守兵早有防备,同时,县城两面环山,一面临河,很难攻下,不如就在瀛山建立根据地,修筑防御工事,永远占据瀛山抵抗清军。”
石达开笑着说:“占据瀛山倒是好事,不过,那样一来,我们就成了山大王了,不行不行!”
太平军将领有了两种意见,一种是攻下綦江县城,一种是不攻綦江县城,从东溪、赶水方向一直向西进军。石达开认真听了两种意见,分析利弊,军事会议没有作出决定。
石达开拿不定主意是否进攻綦江县城,他又到白云观拜会了云龙道长,想听一听道长的意见。
云龙道长微微笑着说:“大将军,綦江乃弹丸之地,占与不占,看将军意向如何,有意占即出兵攻占,无意占即撤兵退走,万事顺民心,听民意,海阔天空,随处可以去。”
石达开走后,小道士询问道长:“师父,你讲得深奥,徒儿没有听明白,你到底劝太平军攻打綦江县城,还是不攻打綦江县城?”
云龙道长笑着反问:“你愿意太平军攻打綦江县城,还是不愿意太平军攻打綦县城?”
小徒弟回答:“攻打綦江县城要死不少人,毁掉不少房屋,当然还是不攻打的好。”
云龙道长说:“你是民的一分子,你意即民意,石将军会听明白我的话的。”
石达开果然听明白了云龙道长话中意思,打仗害民,绕开县城退走云贵。不过,为了慎重,他仍然派了暗探前往綦江县城方向打听消息。暗探下了瀛山,顺着蒲河走到三溪场上,暗探说话口音与当地人不同,非常引人注目,打探时遇到了一个姓申的秀才。申秀才心生怀疑,把暗探叫到一个僻静的地方,细细盘问。暗探无奈,表明了身份。
申秀才想到,如果太平军攻打县城,不知有多少人要遭殃,要吃苦,为了阻止太平军攻打綦江,心生一计,欺骗暗探说:“这里到綦江县城,从陆路走要经过三百梯,坡陡路险,小路壁直向上,有清军重兵防守,轻易不容易攻上,从水路走要经过关门石,河流狭窄,岸边有巨石横空,河中有暗礁挡道,清军也驻有重兵,准备了大炮雷石,轻易不能通过,綦江县城城墙坚厚,三面是水,清军在县城四角筑有炮台,有重兵防守,你如不信,可前往探看。暗探离开了申秀才,在三溪街上果然看到一队队清兵巡查甚严,不敢继续向前,赶回瀛山向石达开报告了。石达开听了云龙道长的话,攻打綦江县城的决心已经动摇,又听了暗探的报告,终于彻底打消了攻打綦江县城的主意,率领大军下了瀛山,从东溪、赶水往川南方向进发。
綦江县城逃过了一次战争的洗劫。
瀛山人为了记住石达开率领太平军到过瀛山一事,请人在瀛峰顶下一块巨石上刻下了“同治元年三月,石达开率太平军到此”的语句。
白云观,闻名川渝黔的道观,景色美不胜收,千百年流传着讲不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