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238800000025

第25章 章炳麟白

我初见这个通告,一时摸不着头路,心想太炎先生既讲国学,孔教是国学中的一部分,他为什么竟要这样的深恶痛绝?停了一刻,他演讲了,先说宗教和学问的地位的冲突,又说现在提倡孔教的人是别有用心的;又举了王闿运、廖平、康有为等今文家所发的种种怪诞不经之说,他们如何解“耶稣”为父亲复生,如何解“墨者钜子”即十字架,如何解“君子之道斯为美”为俄罗斯一变至美利坚;他们的思想如何起源于董仲舒,如何想通经致用,又如何妄造了孔子的奇迹,硬捧他做教主。

我听了这些话真气极了,想不到“今文家”竟是这类的妄人!

我以前在书本里,虽已晓得经学上有今古文之争,但总以为这是过去的事情,哪里知道这个问题依然活跃于当世的学术界上!我真不明白,为什么到了现在科学昌明的时代,还有这班无聊的“今文家”敢出来兴妖作怪?

“古文家”主张《六经》皆史,把孔子当作哲学家和史学家看待,我深信这是极合理的。我愿意随从太炎先生之风,用了看史书的眼光去认识《六经》,用了看哲人和学者的眼光去认识孔子。

在学问上只当问“真不真”很不幸的,“国学会”开讲还没有满一个月,太炎先生就给袁政府逮捕下狱。我失掉了这一个良师,自然十分痛惜。但从此以后,我在学问上已经认清了几条大路,知道我要走哪一条路时,是应当怎么走去了。

我以前对于读书固极爱好,但这种兴味只是被动的,我只懂得陶醉在里边,想不到书籍里的东西可以由我的意志驱遣着,把我的意志做它们的主宰。

现在忽然有了这样一个觉悟,知道只要我认清了路头,自有我自己的建设,书籍是可备参考而不必作准绳的,我顿觉得旧时陶醉的东西,都变成了我的腕下的材料。

于是我有了烦恼了:对于这许多材料,如何去处置呢?处置之后作什么用呢?处置这些材料的大目的是什么呢?

这些问题时时盲目地侵袭我的心,我一时作不出解答来,很感着烦闷。

不知是哪一天,这些模糊的观念,忽然变成了几个清楚的题目:

(1)何者为学?

(2)何以当有学?

(3)何以有今日之学?

(4)今日之学当如何?我有了这四个问题,每在暇闲中加以思索,并且搜辑他人的答案,而施以批评。大约民国三年至六年,这四载中的闲工夫,都耗费在这上面了。

当我初下“学”的界说的时候,以为它是指导人生的。

“学了没有用,那么费了气力去学,为的是什么!”普通人都这样想,我也这样想。

但经过了长期的考虑,始感到“学”的范围原比人生的范围大得多,如果我们要求真知,我们便不能不离开了人生的约束而前进。所以在应用上,虽是该作“有用”与“无用”的区别,但在学问上,则只当问“真不真”,不当问“用不用”。学问固然可以应用,但应用只是学问的自然的结果,而不是着手做学问的目的。

从此以后,我敢于大胆作无用的研究,不为一班人的势利观念所笼罩了。

这一个觉悟,真是我的生命中最可纪念的,我将来如能在学问上有所建树,这一个觉悟决是成功的根源。追寻最有力的启发,就在太炎先生攻击“今文家”的“通径致用”上。

我当时愿意在经学上做一个“古文家”,只因听了太炎先生的话,以为“古文家”是合理的,“今文家”则全是些妄人。但我改不掉的博览的习性,总想寻找“今文家”的著述,看它如何坏法。

果然,《新学伪经考》买到了。翻览一过,知道它的论辩的基础完全建立于历史的证据上,要是古文的来历确有可疑之点,那么,康长素先生把这些疑。

点列举出来也是应有之事。因此,使我对于“今文家”平心了不少。

后来又从《不忍杂志》上读到《孔子改制考》,第一篇论上古事茫昧无稽,说孔子时,夏、殷的文献已苦于不足,何况三皇、五帝的史事,此说即极惬心厌理。下面汇集诸子托古改制的事实,很清楚地把战国时的学风叙述出来,更是一部绝好的学术史。

虽则他所说的孔子作《六经》的话,我永不能信服,但《六经》中参杂了许多儒家的托古改制的思想,是不容否认的。我对于长素先生这般的锐敏的观察力,不禁表示十分的敬意。

我始知道“古文家”的诋毁“今文家”大都不过为了党见。这种事情原是经师做的,而不是学者做的。

我觉得在我没有能力去判断他们的是非之前,最好对于任何一方面也不要帮助。

于是,我把今、古文的问题暂时搁起了。

章太炎:从经师改装的学者

又过了数年,我对太炎先生的爱敬之心更低落了。

他薄致用而重求是,这个主义我始终信守,但他自己却不胜正统观念的压迫,而屡屡动摇了这个基本信念。

他在经学上,是一个纯粹的“古文家”,所以有许多在现在已经站不住的汉代古文家之说,也还要替他们弥缝。

他在历史上,宁可相信(《世本》的《居篇》《作篇》,却鄙薄彝器、钱物、诸谱为琐屑短书;更一笔抹杀殷虚甲骨文字,说全是刘鹗假造的。

他说汉、唐的衣服车驾的制度都无可考了,不知道这些东西在图书与明器中还保存得不少。

在文学上,他虽然标明“修辞立诚”,但一定要把魏晋文作为文体的正宗。

在小学上,他虽是看言语重于文字,但声音却要把唐韵为主。在这许多地方,都可证明他的信古之情比较求是的信念强烈得多,所以,他看家派重于真理,看书本重于实物。

他只是一个从经师改装的学者。

二、整理国学的发轫

我的野心真太高了。要整理国学,就想用我一个人的力量去整理清楚;要认识宇宙,就想凭了一时的勇气去寻得最高的原理。

我的幼年最没有恒心。

十余岁时即想记日记,但每次写不到五六天就丢了。笔记亦然,总没有一册笔记簿是写完的。

自从看戏成了癖好,作《论剧记》,居然有始有终地写了好几册。后来读书方面的兴致渐渐超过了看戏的兴致了,又在《论剧记》外,立《读书记》。(《读书记》的第一册上,有这样一段小叙:

余读书最恶附会;更恶胸无所见,作吠声之犬。而古今书籍犯此非鲜,每怫然有所非议。苟自见于同辈,或将诮我为狂。……吾今有宏愿,在他日读书通博,必举一切附会影响之谈,悉揭破之,使无遁形,庶几为学术之豸。

这是民国三年的下半年。这一年的国文教师是马幼渔先生(裕藻),文字学教师是沈兼士先生,他们都是太炎先生的弟子,使我在听了太炎先生的演讲之后,更得到一回切实的指导。因此,我自己规定了八种书,依了次序,按日圈点诵读。

笔记簿:千金的敝帚

这一年,是我有生以来正式用功的第一年。可是做得太勇了、常常弄到上午二时就寝,以至不易入眠,预伏了后来失眠症的根基。

我的读书,总欢喜把自己的主张批抹在书上,虽是极佩服的人像太炎先生,也禁不住我的抨击。

别人读(《国故论衡》时,每以为《文学总略》是最好的一篇,我却以为其中除了“经、传论业”一段考证以外,几乎完全是废话,既不能自圆其说,即攻击别人的地方也反复自陷。例如萧统《文选》本为自成一家之选文,不必要求完备,其序中亦只说选文体例,不是立文学界说,而太炎先生斥其不以文笔区分而登无韵之文,又说他遗落汉、晋乐府为失韵文之本。曾国藩的《经史百家杂钞》要完备各方面的体制了,他从经史中寻出各类篇章的根源,可谓得文之本,但又斥他“经典成文布在方策,不虞溃散,钞将何为!”

这等读书时的感想,逢到书端上写不下,便写入笔记簿里。写的时候,也只大胆顺着意见,不管这意见是怎样的浅薄。到现在翻开看时,不由得不一阵阵地流汗,因为里边几乎满幅是空话,有些竟是荒谬话;又很多是攻击他人的话,全没有自己学问上的建设。但一册一册地翻下去时,空虚的渐渐变成质实了,散乱的也渐渐理出系统来了,又渐渐倾向到专门的建设的方面了,这便使我把惭愧之情轻减了多少。

因此使我知道,学问是必须一天一地实做的,空虚和荒谬乃是避免不了的一个阶段;惟其肯在空虚和荒谬之后作继续不断的努力,方有充实的希望。又使我知道,我现在所承认为满意的,只要我肯努力下去,过了十年再看,也还是一样的羞惭流汗。所以我对于我的笔记簿,始终看作千金的敝帚。

用时代分目录

以前我弄目录学时,很不满意前人目录书的分类,例如《四库全书总目》为要整齐书籍的量,把篇帙无多的墨家和纵横家,一起并入杂家。

我的意思,很想先分时代,再分部类,因为书籍的部类,是依着各时代的风尚走的。换句话说,我就是想用了学术史的分类,来定书籍的分类。大概的分法,是周、秦为一时代,两汉为一时代,六朝又为一时……再从周、秦的时代中,分为经(如《诗书》)、传(如《易传》)、记(如《礼记》、纬(如《乾鉴度》)、别经(如《仪礼》)、别传(如墩子夏易传》)、别记(如《孔子家语》)、别纬(如《乾坤鉴度》)等。又分别白文于注释之外,使得白文与注释可以各从其肘≥不相牵累,例如《诗经》就可不必因为有了《毛传》而称为“毛诗”。

这些见解固然到现在已经迁变了许多(各时代的中心虽各有显著的差异,至于各时代的两端,乃是互相衔接的,必不能划分清楚),但中国的学问是向来来只有一尊观念而没有分科观念的,用历史上的趋势来分,似乎比较定了一种划一的门类。而使古今观点不同的书籍悉受同一的轨范的可以好一点。

民国四年,我病了,休学回家。

用时代分目录的计画,到这时很想把它实现,就先从材料最丰富的清代做起。《书目答问》的《国朝著述诸家姓名略》是一个很好的底了,又补加了若干家,依学术的派别分作者,在作者的名下列著述,按著述的版本见存佚,并集录作者的自序及他人的批评,名为《清代著述考》(即《古史辨》第一册上编第一篇中所说的《清籍考》)。

弄了几个月,粗粗地成了二十册。

同时在《著述考》外,列表五种:(1)年表;(2)师友表;(3)籍望表;(4)出处表;(5)著述分类表,用来说明清代学者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但编成的只有“籍望表”一种。

从这种种的辑录里,使我对于清代的学术得有深入的领会。我爱好他们的治学方法的精密,爱好他们的搜寻证据的勤苦,爱好他们的实事求是而不想致用的精神。

以前我曾经听得几个“今文家”的说话,以为清代的经学是“支离、琐屑、馒钉”的,是“束发就传,皓首难穷”的,到这时明白知道,学问必须在繁乱中求得的简单才是真实的纲领,若没有许多繁乱的材料作基本,所定的简单的纲领便终是靠不住的东西。“今文家”要从简单中寻见学问的真相,徒然成其浅陋而已。

同类推荐
  • 伦理学

    伦理学

    本书主体分为三个部分,道德的起源和发展、道德生活的理论、行动的世界,分别从道德意识、道德自我和道德社会这三个方面展示了实验主义哲学视野下的实用主义伦理思考的基本内容。
  • 范畴篇

    范畴篇

    在《范畴篇》里,亚里士多德首先使用了范畴这个术语的,他规定出十个范畴,作为基本概念,它们是:实体、数量、关系、性质、活动、遭受、姿态、时间、地点、状态。他认为最重要的是前面四个范畴,特别是性质,尤为重要。
  • 很早很早的老祖宗智慧

    很早很早的老祖宗智慧

    遍看《论语》《道德经》《菜根谭》《资治通鉴》《增广贤文》《弟子规》等古籍,其中不乏关于为人、交友、读书、治家等人生重要问题的精彩智慧点拨,虽远隔千年,但置于当下,随时读来,仍如醍醐灌顶。弱水三千,取其一瓢,本书撷取老祖宗一代代人从亲身体验中总结出的实用智慧,加以深入解读,为当代人提供立身做人的正能量。
  • 浩然孟子

    浩然孟子

    中国人最宝贵的是阳刚精神,最缺乏的也是阳刚精神!孟子说的“刚”不是硬梆梆的刚,而是指仁爱,先天的一股浩然之气,它是刚中柔,也是柔中刚。究其本质而言,孟子说的“刚”与老子说的“柔”,与孔子说的“仁义”,与庄子说的“逍遥游”是一致的。孟子说的“刚”,指内圣之道,不是指外王。圣人之学,不是常人讲的“内圣外王”,君须记取:只有内圣,没有外王。孟子日:“收其放心”,如君心放任为所谓“外王”,则不可救也。
  • 论语新得

    论语新得

    本书在编写方法上,选取《论语》中最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的章节,以最为权威的译解,和最贴近现实生活的感悟,再加上与之相应的历史或现实事例,使之浑然一体,让每一个解读对象都得到透彻通达的阐释,并得到适当的延展和发挥。一部哲学经典,一部世俗生活的指导书。只要进入《论语》的世界就必能新有所得。其实每个人都可以从《论语》中读出自己的新得,因为经典的意义不仅在于它是先哲留给后人的经验和训诫,更是一种能够启悟未来的语言和指示。
热门推荐
  • 他给予了世界所有温柔

    他给予了世界所有温柔

    本文以各种人物为视眼写的短篇小说,但主体为猫,主人公多数为猫,这是一本以猫的视眼来诉说的故事。我虽然不能说出你所懂得的话,可是我有一颗喜欢着你的心,对于我来说,你是一切。我生而虽不为人,但我有着一颗善心。
  • 富贵小姐

    富贵小姐

    这是一个小女生的血泪立志传奇。一个普通的大学女生,偶然穿越成为一个十岁孩童。身边诡异莫测的事情连连发生,身边的男子一个比一个妖孽,一个比一个腹黑,一个比一个危险。简单的她在风花雪月里迷茫,沉沦,找寻自我。在男人们的权利斡旋中,她是独秀一枝。她有技压群雄的才华,她有运筹帷幄的谋略,她有傲视芳华的智慧。在被一次又一次伤害之后,你还能相信最初的坚持吗?
  • 与凤行

    与凤行

    上古神殒,世间只余最后一个神君——行止。传言,这位行止神君数万年来独居天外天,无情无欲。仙魔大战中,他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此后更是杜门却扫,神踪难觅。数百年不过弹指间。身为魔界衔珠而生的女王爷,在她千岁诞辰之际,政治联姻的魔爪劈头盖脸地挠过来。逃婚路上,沈璃被打回凤凰原形,负伤坠落人间。重伤昏迷之际,凡间小贩将她当作肥鸡,拔光了全身的毛,关在笼中待售。沈璃醒来后被此情形气了个仰倒,却又无计可施。正蔫头耷脑之际,一个青衣白裳的清秀男子路过,若有所思地盯了她许久,随即笑道:“我要这只。”两人的命运被一场看似不经意的交易紧紧地扭结在了一起。
  • 斗罗血月降临

    斗罗血月降临

    熬夜补作业的王墨突然猝死,而后穿越到了斗罗大陆?王墨发现自己的身体回到了6岁的时候。只是,为什么自己会在邪魂师老窝啊!等到王墨获取魂环之后,他又发现一个奇怪的事情,他的魂技怎么好像都是火影里面的忍术?本书又名:《绝世唐门里不可能有邪魂师》《斗罗大陆里的眼睛忍者》《我绝对不可能爱上魂兽》《在这满是挂比的世界里不开挂是不可能的》本书写的是斗罗二,如果不喜欢的话请轻喷。
  • 末世之丧尸女帝

    末世之丧尸女帝

    突如其来的末世,街道横行的丧尸,随时会背叛自己的亲人、爱人一座黑红的软榻上,慵懒的半躺着一个身穿火红的长衣、三千白丝、妖艳的红瞳的女人。让人甘愿沉沦的瞳孔注视着底下“人”“我、便是这里的、王”
  • 一顾温颜

    一顾温颜

    富可敌国的豪门,简单吝啬的爱情,顾宁爵拥有大多数人所没有的,所以他偏执。顾宁爵经历过生死,所以他淡漠。顾宁爵知道自己的心里有个秘密是喜欢。所以为了这个秘密他可以放弃,可以拼命。
  • 不善神

    不善神

    两百年前一场旷世的神魔大战拉开序幕,战争以魔族覆灭结束,神族阴谋被揭示,八颗灵珠被散落人间,变为凡人,命运多舛的灵珠们在人间各自成长着。另一边狂妄自大的神族,妄图重新夺会对灵珠的支配权!暗潮涌动!命运的号角吹响了!
  • 创造电影世界

    创造电影世界

    对原剧心存疑虑,为里面的角色抱有遗憾,想要进入活生生的电影世界寻找体验感?创造电影世界,你,就是它的主人。
  • 魔莲劫世录

    魔莲劫世录

    魔莲,传说来自九天之上的荒芜之地,有着莫大威能,为世人所畏惧。一现身人间,便引起了诸多劫难,一时间诸侯割据,战争频发,生灵涂炭,国家社稷分崩离析,人民生活自是苦不堪言。
  • 沉宫怨

    沉宫怨

    或许是空空的,或许是无欲无求的。后宫,一生一世都在无穷的作斗争,你软弱,便成为别人口前的肉。只有你渐渐强大起来,你才会得到你想要的一世安稳。这算是缘分,自幼便相识,几年后再度进宫侍奉左右。长春宫到钟粹宫,永和宫,坤宁宫,一路的坎坷,磨砺,总是能让一个懵懵懂懂,以欢笑为乐的少女变得成熟稳重。或许,后宫就是这样的无情,让人难以捉摸。或许纳兰沁,这一辈子都在改变,只为自保,活的更亮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