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西方世界佛教独大之后,在佛祖领导下,教内众弟子来往西方与中土的次数愈来愈频繁。
太上老君深知佛教必将光大于中土。但为道教长久计,他和元始天尊决定开启《守方志》。
道教弟子当守基业,光大教义于四方。
一份名单,一张宏图,到时候各门人弟子,当前赴后继。为道教事业,为普教天下尽力。
现在中土世界秩序由天庭维护,天庭也是道教一支,虽有心使天下太平,可诸侯混战,妖族,魔界,龙族,散仙,人族,修真者各派势力繁杂。多宝道人在人间普教,虽说已有很大进展,可如若不能使各派矛盾在根本上解决,如果不能强有力的统一各派。到时候佛教入中土也许会有摧枯拉朽之势。
太上老君的远见,太上老君的隐忧,太上老君的谋略,都将融入这《守方志》。
一本《守方志》,万千故事起。
杨戬是老君极为欣赏的后辈。杨戬一身傲骨,他从不服输,有不肯低头的性格。作为三代弟子的翘楚,玉帝的外甥,他是神仙与凡人的结合,手下梅山兄弟也有妖族背景,第三只眼更是能辨别妖魔鬼怪。他八九玄功护体,七十二般变化,在三界也是少有敌手。在封神时期,杨戬更是战功赫赫,威名远播。
老君感觉杨戬是让人放心的,杨戬也是安全的。
老君将传教大业交给了多宝道人,他决定将《守方志》传予杨戬。传教与守方并进,传教和守方互补。在传教的时候夯实传教的成果,守护传教的果实。则任凭到时候有何种风浪,道教也不惧矣。
杨戬从老君手里接过如此沉重的任务,他深知前路艰险。但杨戬何其傲骨,不论多难,他都会尽职完成。
杨戬特赋诗一首,表明自己将让道教传教胜利的果实,如青苔一样,遍及可望之处。诗中体现的傲骨何其铮铮,体现的决心何其坚定。诗曰《阶上苔》。
青青阶上苔,苔花虽小君莫踩;
青青阶上苔,苔花虽小牡丹开;
青青阶上苔,苔花虽小岩石败。
青青阶上苔---你的阶上苔,
青青苔花美:石山遍地绿。
不是野草,不是树,
是我---阶上苔。
多宝传教,通过燃灯道人多次的汇报,老君发现在传教时最为困难的地方就是人族深受妖怪的侵害,人族对龙族盲目的崇拜。
有妖怪危害一方时,人们拿起镰刀,钉耙的反抗是无力的。有些妖怪极为凶残,除了要供奉,还有要吃人的。占山为王,无恶不作。道教教人向善,可若善不能惩恶,又会有多少人向往这种善?
民以食为天,丰年离不开风调雨顺。降雨之事有四海龙族把持,人们为了风调雨顺时常的供奉龙族,可龙族吃了人们的供奉,有时候也干些不负责任的勾当。在战乱时候更为频繁,有时候为了惩罚不能及时上供的地方,多年不下雨,有时候下雨也是成年累月的暴雨,旱涝不均,人间也深受其害。食不果腹,又会有多少人能潜心学道?
《守方志》的第一篇就是除妖,第二篇就是降龙。
老君的思想,杨戬能很好的体会。杨戬领了法旨,受了老君的几句交代,就回了天庭,向玉帝说明了一切。玉帝这边也是早就接到了八景宫的消息,天庭会全力配合杨戬的行动。
杨戬从天庭回了灌江口,就找来了梅山兄弟,讨论起除妖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