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刚亮的时候,青远山就唤青宁起床了。
外面朦朦的一片白雾,视线能到达的地方不足百米。每年深秋到早春的这段季节,艳阳山这一片经常出现大雾天气,雾气浓重的时候只能看到几米远的地方。
青宁将自己收拾利落,练习了一会心法,青远山也做好早饭了,两人刚刚吃好正在收拾碗筷,铁柱家大儿子郝大涛来了,腼腆的向青远山打招呼:
“青爷爷好!朱老师说青宁妹妹今天也要去上学了,知道我路过你们家,告诉我来找她一起上学去,说她出门少,不要迷了路。我也在朱老师的班上,以后和宁宁是同学了呢!”
青远山乐呵呵的:“好!好!朱老师有心了!大涛娃子,你也上学了啊!好好学习,以后出息了,多孝敬你爹娘啊!拉扯你们三个孩子不容易啊!”
大涛摸着后脑勺:“是!俺晓得的,青爷爷您就放心啦!爷爷,那俺就带宁宁妹妹上学走了啊!”说着话,就拉上青宁准备出门了。
青远山忙唤住他:“等等!我和你们一起去!宁丫头第一天去,我得给她办了入学的手续啊!你们任校长还说等着我老头子呢!你这小子怎么就想把你青爷爷留家里看门呢?”
大涛样子憨憨的,抓着后脑勺不好意思的嘿嘿笑:“俺上了一个月了,天天都自己去,忘记第一天需要家长带着报道的了,嘿嘿!”
青远山去往草药储藏室,调配了一包东西,看时间赶不及炒制了,默念口诀,一团火焰凭空而起,包裹这包东西,只一瞬间又消失无踪,和出现时一样的突兀。
出门往东,走不太远,就是一条小河,艳阳山上的几股小溪最终都汇集在一起,形成了这条小河,附近村民都习惯叫它涌泉,皆因为几条小溪的源头都是艳阳山上的几股泉水形成。
在山路经过涌泉的地方零散修建了一些形态各异的仿古水泥桥,是去年开始新建的,因为靠近艳阳市区,风景宜人,这里已经被列为市里的重点旅游开发地区,去年一年,不但修通了直达市区的六车道马路,山脚的几个村子互相贯穿,山间各处,也零散的修建了不少的小桥、亭台之类的点缀其间,几乎全都的是充满了浓郁的中国式复古风格,集观赏和实用为一体的建筑。
越过小桥,穿过几个村子,在东城镇乘游1路直达艳阳市,下站地点正好就在第二中学门口,附小与之紧邻。
进了校门,大涛将两人带到了任校长的办公室门前,自己就先去教室了。青远山上前敲门,轻轻扣了两下;里面就传来任校长的声音:“请进!”
推门进去,任校长看到来人一把花白胡须,皱纹纵横的模样,赶忙从办公桌前起身相迎,热情的伸手握住青远山的手,“青老爷子您来了!快请进!”说着话又行了一个抱拳礼,然后招呼青远山和青宁在办公桌前的沙发上坐下。
“赶了不少路,你们先休息下,坐公交车累了吧!是我考虑不周了!叫您老这么大年纪还亲自来跑这一趟!太抱歉了!”
“不妨事!我这身子骨还算硬朗,也经常爬山上树的,咱村里人,壮实着呢!”
打开随身的包裹,拿出早上准备的茶叶递给任振华,“村里人,没什么好东西!自家产的,上次你们去,用的就是这个茶叶!今天来给带了一些你们尝尝!”
任振华一听这个,馋虫就动啊!可是怎好白拿人东西?!撇着嘴角,一本正经的道:“呵呵!您老这是贿赂我!”
只一秒钟,刚刚还一本正经的任振华,转眼哈哈大乐!宝贝似得收了‘贿赂’,“我还就咬上这只钩了!谁叫我茶虫生的如此大呢!以后青宁在学校的花费算我的!您老不用操心了!”
迫不及待的泡上一壶茶,就小心的将茶包装在一个褐色的玻璃罐里,“等下填好学籍,我送她去教室。”说着给青远山和青宁倒了两杯茶水,递过去:“尝尝看,这样泡法,适合这茶么?”
青远山也看出了这是真的爱茶之人,泡茶,品茶;泡的是人生,品的是韵味,如此珍爱茶叶,他是一个好校长!“每个人都有独特的品味,只有适合个人口味的泡法,没有适合茶的泡法!”
任振华一怔,他问的是茶,青远山说的是人生?
看到任振华神情,青远山点点头,才道:“这个茶是消暑解渴的草药调配的,开水微冲即可,不宜同时进补。”
没坐太久,任校长一边和青老爷子说着话询问情况,一边就把青宁的学籍填好了,请青远山确认了签名之后收好,提议道:“青老先生,学籍办好了,我先送孩子去教室吧?尽早熟悉环境!您在这里休息一会,或者四处转转都可以。”
“我四处走走吧!任校长你的工作忙,送了青宁就忙你的,不必招呼我老头子了,我一会儿就走,这次到市里来,还有些事情一并办了。”
“那好吧!您老随意!”稍一思量,“我叫我儿子送您老去吧!挤公车太累了!”
“不用了!我这身子还壮实着呢!再说我也不知道,我那老朋友在不在呢,就不麻烦你了!不过青宁就交给你照看了。”说完又面对青宁:“丫头,跟任校长过去吧!记得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爷爷先回去了,下午放学就和大涛一起回吧!好么?”
“嗯,都听爷爷的。我会很努力的!我要尽早学好本领找回我的爹娘的。”
青宁攥着拳头,认真的样子,让青远山心里一痛!这是他的牵挂,也是孩子的伤啊!不由得伸手把孩子拥进怀里,无声的安慰她,也安稳自己。忍住眼睛里酸酸的感觉,轻轻拍拍孩子的小肩膀说:
“好闺女!等你长大了,学好本领,我们一起努力把他们找回来!相信他们也在寻找回来的路,我们会团聚的。好了孩子,先跟校长去教室,我们要从做好每一天开始!去吧!”
任校长带了青宁来到一年级1班的教室门前,是朱玉梅老师的课,看到校长和青宁,朱老师马上请青宁进来,介绍给大家认识,然后安排她坐在后面的空位子上,继续刚才的课程。
青远山站在不远处,看着青宁坐在一群孩子们中间。这样的环境,或者更有利于青宁的成长吧!
道术在这个社会被称作迷信,不容易立足,自己也是仗着道术修炼中对人的身体的了解,药材的知识以医者的身份隐藏在人群当中。所谓医者父母心说的也是道心的一种理解;原本医就是道的一支,所谓的医德便是道的通达;即便凭借医术融入社会,自己走了,青宁也不会孤单吧!总会修到道心圆润灵透的一天,走到道的彼岸!彼时再聚不迟!
一个人漫步在清新的校园里,悄悄的施法清扫了一遍这座小学校园里的污浊之气,并且在学校四方布置了一些个东西,大门处放上一个八卦镇守。
青远山没有再惊动校长,一个人离开了学校。
上完上午的最后一节课,郝大涛带了青宁一起去食堂打饭。食堂里面每一个打饭的窗口前面都排了长长的队伍。
快轮到他们俩的时候,一个男同学从门口急急忙忙地跑进来,皮肤白皙,高高瘦瘦的,一手拎着饭盒,两只眼睛望向这几条长长的队伍乱扫,很快就发现了郝大涛和青宁两个,立马跑过来插到郝大涛前面去,队伍后面的同学马上就有意见了:“同学你怎么回事?到后面去,怎么可以插队呢!”
“我就插队了,你管不着!人家大涛同学都同意了,有你什么事儿了?”一边说还做了个鬼脸,一副我就是孙晤空,我就插队了,你就拿我没辙儿的样子。大涛没有吭声,青宁看不惯啊!
“同学!后面排队去吧!这是基本的礼貌!”青宁一本正经的对着插队生说道,并且将他挤出了队伍。
边如海立马炸毛了,凶巴巴地吼道:“眼镜妹!你敢挤我?”吼到一半,就被青宁的眼神打败了,仿佛自己面对的是威严的曾外公,自己给自己一个台阶下来,“算了!做男人都是有风度的,我不跟女生斗!”一把将饭盒塞到郝大涛怀里:“大涛!你帮我打饭!”然后又不甘心,冲着宁宁挤眉弄眼:“怎么样?眼镜妹,不用插队,我照样打饭!‘
青宁看着大涛老好人不言语的样子,哼一声转回头去,像是没再管这闲事了。手指微动悄悄捏了一个诀,就悠然的排好自己的队.
轮到大涛的时候,他将两个饭盒都放上去,边如海立马凑过去指着自己的亮色金属饭盒告诉食堂的大厨要吃那个那个.然后掀开盖子刚准备递给大厨师傅,顿时一股酸腐的味道弥漫开来,甚至盖过了打饭窗口飘荡的菜香……
边如海惊愕地发现:饭盒里面盛满了满满的发霉的大米.黄黄的,绿绿的,各色绒毛的菌丝布满整个饭盒,那股恶心的酒糟味道呛得人恨不得鼻孔生个开关!
那大厨刚刚舀了一勺饭菜,也看到了边如海的饭盒,也是一愣,调侃的笑着:“小同学,你这是要酿酒的吧?好像是酿成醋了哦!”大厨吸吸鼻子,两边嘴角扯开老长,“真不好闻!看来你失败了,还是拿回去重新做吧!我这儿不收这玩意儿!”
边如海满脸通红,抢过自己的饭盒,飞腿准备跑路,转身的瞬间听到青宁小声地警告:“以后再插队,就请你吃馊米饭!”抬头对上青宁的眼神,心里面又小小地哆嗦了一下,继续向外跑。心里面琢磨着:难道真是她搞的鬼?这饭盒来之前明明洗干净了的,怎么会有满满的一盒馊米饭呢?再说自己也不爱吃米饭呀!什么时候会打了满满的一盒米饭呢?
可怜的边如海同学,拿洗洁精仔细将饭盒洗了好几遍;再回到食堂的时候,里面已经没有什么人了,饭菜也剩下不多的几样,随便挑了两个,无趣的找个位子坐下吃饭。
以后一段时间里,每当他有插队打饭的行为,他的饭盒总是莫名其妙的盛满了馊米饭,直到最后,干脆把这个饭盒拿回家丢给老妈去了。
放学的时候,朱玉梅老师再次叮嘱大涛和青宁一起回家,并且还叫上了暂住大涛家的边如海还有和青宁同村的两个女同学。
于是几个小同学一起排队坐公交车,一起在东成镇下车,又一起向山脚的村子走。慢慢的认识,慢慢的熟悉,小孩子的心思总是简单的,很快,他们就变成了形影不离的朋友,一起上学一起成长,从一年级直到六年级,几个小伙伴是最要好的朋友了,也就只有青宁偶尔因为被爷爷带出门抓妖旷课几天,如今他们都十二岁了,青宁已经是几个小伙伴里面最高的一个,比起两个男孩子还要高一些,颇有几分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