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天返回青州后
京师表面上还是董卓独揽大权,其实暗地里是暗流涌动。
表面上董卓是一直在拉拢各方士人,可是基本上士人几乎没被董卓收买,因为董卓如今已经让各方士人为之厌恶。例如起初的蔡邕也拒绝了董卓的征召邀请,要不是董卓以灭族要挟,恐怕蔡邕都不会来前任命。
早在废立皇帝之前,董卓就想利用袁绍来支持他,可是遭到袁绍的极力反对。一次,袁绍说:“东西两汉王朝恩德布满四海,万民拥戴,国豢民安。今皇上年纪虽小,但并没有恶行传布天下。你如果要罢黜皇上,改立新帝,恐怕没有人赞同你的意见。”董卓听后,凶相毕露,持剑怒叱袁绍说:“我是有意看重你,没想到你如此不识抬举,今天不杀掉你,今后总是祸害!”袁绍也手按剑柄,针锋相对,董卓不敢轻举妄动。当夜,袁绍就逃奔勃海郡避难。因为袁绍是世家,董卓也不敢追究。
至于曹操便是向王允借得七星宝刀,欲在董卓酣睡期间行刺。眼看就要得手,碰巧铜镜反射光芒导致董卓惊醒。曹操急中生智以献刀名义暂时瞒过董卓,但是事发不久董卓便发现蹊跷,待到要追捕曹操时,曹操早已夺门而跑。
虽被陈宫所捕,但陈宫乃正义之士,十分佩服曹操的举动。当即放了曹操并弃官与之逃亡。二人逃到曹操父亲曹嵩故友吕伯奢家中,受到热情款待;曹操却因疑心太重,误以为吕伯奢家人欲擒二人报官求赏,因此杀掉其家人。得知误会后二人连夜离开吕家,却路遇打酒回来的吕伯奢,曹操不欲留患竟杀伯奢。陈宫不齿其所为,自觉误信曹操,但又不忍杀之,于是毅然离开曹操。
董卓在之后更是残暴至极,不断坑杀忠良之士,更是纵容手下鱼肉百姓,一时间天怒人怨。
黄金分割线
“主公,董卓如今已经天怒人怨了。我们也该发起起义了。”郭嘉道
“奉孝言之有理,如今董卓不断迫害忠臣,其手下更是鱼肉百姓。其手下士兵到处杀人放火,****妇女,劫掠物资,把整个洛阳城闹得鸡犬不宁,怨声载道,当该诛。”
“恩,奉孝、文若言之有理。赵某隐忍他董卓那么久,就是要他激怒天下人,人人得而诛之。现如今就是机会。奉孝,你就代我写一书讨董檄文。然后共邀天下群雄伐董。”
“主公,嘉乃闲人。这檄文之事,还是文若撰写较为妥当。”郭嘉懒散惯了,突然让他写那么一大片檄文,只怕他还没写完就厌倦死了。
“主公,万万不能啊,文若也是不懂檄文。”文若文笔当然是可以的,但是荀彧是一个温柔儒雅的儒士,让他写那种骂人祖宗十八代的檄文,还真是为难他了。
想到这里赵天笑意颇浓道:“你俩也不用推脱了!本侯也就调侃一下你们两个。檄文还是让孔璋手书吧。”
孔璋乃是陈琳,历史上写檄文赫赫有名的人。特别是讨伐曹操的檄文,简直把曹操祖宗18代数落了一遍,看得原本就通风难耐的曹操,气得忘记痛觉。可想而知有多夸张。陈琳本来是何进手下的主簿,何进被杀害后,陈琳为了避难就跑到冀州,按照历史他是入归袁绍帐下,可是却被赵天拦路打劫,让其担任自己的主簿,收为己用。如今这个檄文交由陈琳撰写最适合不过了。
“啊,我俩倒是忘了陈主簿,文若也观过孔璋兄的文笔,的确出众。想来交由孔璋兄最适合不过。”
最终当然是由孔璋写檄文。而赵天等人则开始准备布置讨董大计。
几日后,陈琳将檄文交由赵天,只见内容如是:“西凉董贼:尝自称忠良之臣,然细数其实,大谬而非;其黄巾之时,兵败河北,贿赂阉宦,得免其罪。后获先帝器重,拜凉州刺史,加前将军,封鳌乡侯。然不思报恩,结托朝贵,遂任显官,统西州大军二十万,尝有不臣之心,饕餮放横,伤化虐民,为君子所不齿也。
今更残害忠良之臣,其手下跋扈无度,鱼肉百姓,杀人放火,****妇女,劫掠物资,今洛阳鸡犬不宁。西凉董贼,夜宿皇城,****后宫,藐视大汉天威。历观载籍,暴逆不臣,贪残酷烈,於卓为甚。幕府奋长戟百万,胡骑千群,中黄育获之士,良弓劲弩之势。今大将军号召,州郡当各整戎马,陈兵待发,以挽将倾,并匡社稷,以立贤名,於是乎著。如律令”
观之,赵天大喜。陈琳果然手书非凡。当即夸奖了陈琳,并让侍从将此檄文发向天下诸侯。顿时神州大地为之兴奋。
黄金分割线
十五日后
十八路诸侯齐聚虎牢关前如同历史般齐聚一堂。
如同历史一般,只是如今多了赵天此人。不过赵天乃是青州刺史,而北海太守孔融乃是自己的手下,故而名义上还是十八路诸侯。
“诸位,如今汉室遭难,正是我等用武之时。在这危急时刻,在座的各位都能挺身而出,赵某佩服之至。请受赵某一拜!”赵天作揖道。
“大将军无需如此,要不是大将军领头,恐怕董贼还是无法无天的继续在京师为非作歹。”
“孟德夸奖了,赵某不才,不像孟德如此勇猛刺杀董贼,可惜天不佑孟德。否则董贼必定身死于孟德手中。就算事败,孟德还是真英雄。”赵天对于曹操还是很佩服的,如果董卓没被铜镜反光惊醒,恐怕董卓如今已经死了。
“大将军就不要提这件事了,怪孟德没有把握机会。没能手刃董贼。”被提起此事,曹操也是十分惋惜道。
“哈哈,孟德不需要气馁!如今我们十八路诸侯齐齐讨伐董贼。那董贼也跋扈不了几天。”袁绍道。
袁绍还是老样子,仪表堂堂。总是将自己打扮的十分雅儒。贵族气质随之散发,要说袁绍不提耳根软这个缺点,还真是许多人心目中的明主。可惜人无完人。
“本初兄,当初董卓废帝,你直斥董卓,赵某佩服之至。如今本初兄给赵某面子,赵某不胜感激。”对于袁绍,表面功夫还是要做的。还带人家四世三公门生遍布,单单威望就甩自己几条街了。
对于赵天的话语,好面子的袁绍当然很受用。当即对赵天的好感也提升了不少。
“大将军哪里话,本初乃汉臣,怎么可能容忍董贼随意废帝。奈何绍在京师无法与之抗衡,只能返回渤海郡从长计议。绍本也想发布檄文讨董,奈何大将军快了一步。既然皆为讨董,绍定当响应。”
袁绍真圆滑,告诉大家他袁绍也是要发布檄文的,可是赵天快了一步。他袁绍也是忠臣。至于是不是了,这个只有袁绍自己知道。
“既然我们十八路诸侯共同伐董,赵某建议拥立一盟主。日后方便指挥大家讨伐董卓。不知大家意下如何?”
“还是大将军想得周到,如此阵容如果各自行动,只怕被董卓逐一击破,如拥立一盟主领导大家,那么定当事半功倍。孟德以为大将军当为盟主。不知大家意下如何?”
一时间帐下议论纷纷。而袁绍脸色则微不可查地阴暗了下来。
话说是十八路诸侯,其实大部分人都心怀鬼胎。按道理赵天是大将军,掌管天下兵马大权。理应担任盟主毫无异议。可这些人就是因为赵天是大将军才没有推举赵天为盟主。他们可以虚名上承认赵天,但是并不能实权上承认赵天。看着帐下议论纷纷的诸侯们,有多少忠心于汉室的可见一斑。
“感谢孟德推举,赵某愧不敢当。我认为盟主一人必须由一个威望过高的人来担任方可服众。我以为本初兄来担任盟主,想必以袁家四世三公的威望来说必能服众。大家看如何?”看到帐下情况如此,赵天也不纠结这个盟主之位了。直接推给了袁绍。
原本阴暗面色的袁绍,顿时笑逐颜开道:“越侯客气了,袁某何德何能?我看还是越侯担任最为适合。”
袁绍故意不称呼赵天为大将军,称为侯爷。就是不想让赵天以大将军的官职自居。要说侯爷,他袁绍自己也是个祁乡侯。大家平起平坐。其实袁绍十分想当盟主,但是不能表现出来。就只能虚伪的客气道。
“本初兄不用推脱了,我观本初兄乃雄材伟略之人,其声望更是让我等望其项背。赵某在此再次推荐本初兄为盟主,大家意下如何?”赵天也不争了,也听得出袁绍根本就很想做这个盟主,于是配合道。
“既然大将军都如此说了,我伯珪便赞同本初兄为盟主。”公孙瓒道。
“我也赞成本初兄为盟主。”乌程侯孙坚道。
“我赞成…….”一时间十八路诸侯,大部分都赞成了袁绍来担任此盟主。
因为袁绍是最不会和自己有冲突的人物,所以在座基本没人反对袁绍,加之袁绍的家族威望的确非常高。当然要说完全没有反对的那倒不是,冀州牧韩馥便是万万不想让袁绍当上盟主的人,在韩服看来只怕袁绍当上盟主后,他的风头会比自己这个上司还要火爆,到时候冀州还不是很容易落到袁绍手上,奈何大部分人都支持袁绍,自己人微言轻也改变不了什么。最终袁绍也不负众望的当上了盟主。
“承蒙给位抬爱袁某,袁某在此立誓必定铲除董贼,还我大汉朗朗乾坤。”当上盟主的袁绍意气风发激动道。
在座的人纷纷响应袁绍的壮志豪言。
就此,十八路诸侯讨董大役正式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