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063000000003

第3章 太子生涯(1)

高高的喜马拉雅山像一幅巨人的屏障,矗立在印度次大陆的北部。山顶上白雪皑皑,终年不化,即使在夏天,也能望见它那白色的盛装。喜马拉雅山脉东西迤逦2400多公里,它的南麓是广袤富庶的印度恒河平原。恒河的中,下游,雨水充沛,气候温暖。植物四季常绿,成群结队的大象,牛羊四处出没,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几千年以前,从中亚细亚而来的雅利安人征服了当地的土着,烧荒垦田,建立国家。在公元前五六百年,印度建立了16个国家,着名的有摩揭陀,滔萨罗,安伽,健陀罗,毗舍离等国。其中有一个非常富裕的小国家叫迦毗罗卫国,它的首府是迦毗罗城,在今天的尼泊尔境内。这繁茂的森林、富庶的物产,人们安居乐业,保持着纯朴的民风。

净饭王和摩耶夫人

迦毗罗卫国由刹帝利种释迦族的净饭王统治着。释迦族的远祖,其最初的王名叫众所许,同姓相承到大善生王,大善生王有子名师摩懿,师摩懿有子名忧陀罗,忧陀罗有子名瞿罗,瞿罗有子名师子在。师子在王生有四子:净饭王、白饭王、甘露饭王和斛饭王。长子净饭王继承了王位,就是后来释迦牟尼佛的父王。

净饭王在他亲族中迎娶了拘利族王国天臂城善觉大王的胞妹摩耶公主为妻,也就是释迦牟尼佛的母亲。摩耶夫人长得端庄秀丽,仪态大方,如同美满的秋月;品行温和贤淑,心灵美丽洁净,又好像那池塘中清净的莲花。

净饭王与摩耶夫人一直过得恩爱幸福。可是,美中不足的是摩耶夫人年近四十,尚未怀上一男半女,这使得净饭王为了王位的继承人而整日忧心忡忡。然而,在摩耶夫人四十岁那年的夏秋之交,一切似乎都有了不同。

在那个安定的夜晚,摩耶夫人如常地躺在自己的床上。朦胧中,她看见一头白象驮着一位男子从天而降,进入她的右胁。醒来之后,夫人向净饭王诉说了梦中之事,净饭王听了也觉得十分诧异。

没过多久,王后怀孕的喜讯就传遍了全国,举国上下为之欢腾不已。

太子的降生

一天,正在春末夏初的月圆之时,这是一个风和日丽的好日子,摩耶夫人依着风俗回娘家天臂城去生产。路过鲜花盛开春意盎然的蓝毗尼花园,便下车休憩游玩。摩耶夫人漫步在花园里,处处是繁花玉树,时时有鸟语花香,心情十分地愉悦舒畅。摩耶夫人来到了一棵枝叶繁茂、蓊郁葱茏的无忧树下,不觉胎气惊动,于是攀着无忧树的树枝,从右胁生出了太子。

在太子降生时,天地间呈现众多的瑞相——百花开放、百鸟齐鸣。太子一落地便右手指天,左手指地,前行七步,脚下步步生莲花,开口作狮子吼:“天上天下,惟我独尊。”话音刚落,就有天王用天上的彩绢围裹太子,天帝落下许多各色名贵的香草香花,难陀龙王、优波难陀龙王在虚空中喷出清净香水,一温一凉,灌洗太子。浴佛节就是由此而来。

就在此时,世间上燃尽了的薪烬又炽盛起来,各色的花儿开得比以前更美妙芬芳,凶恶的人一时也生起慈悲的心来:呻吟着的病者不用医药就自然痊愈,虐待国民的暴君都转为贤明,世上的一切都得到了安稳。即使深居在幽静偏僻地方的人民,也知道这稀有的瑞相。

净饭王晚年得子,又见太子相貌庄严,内心十分欢喜。他请来许多学者相士为太子取名。由于太子出生时的种种瑞相,众学者最终为太子取名为乔达摩·悉达多。乔达摩是姓,悉达多是名。梵语中的“悉达多”是“一切美德、德行俱足”的意思。

各位学者相士见到太子相貌端好,都说:“太子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如果在家,他一定会做转轮圣王,如果出家,他就一定会成佛。”

阿私陀仙人占相

在迦毗罗卫国北面的喜马拉雅山的山洞里,隐居着一位婆罗门苦行学者,名叫阿私陀。他博学多闻,道行深厚,是一位远近闻名的长寿仙人。当阿私陀得知净饭王的太子出生时的种种瑞相时,便立刻专程赶到王宫,要替太子看相。

摩耶夫人将太子抱了出来。阿私陀双手捧着太子,仔细端详了,最后却嚎啕大哭。大家都不解其故,净饭王也感到十分奇怪,于是就问阿私陀仙人:“大仙!你为什么要这样呢?怎么你见到太子之后这么忧愁呢?难道我的太子是短命之相而惹起你的悲哀吗?难道他的降生将要使我亡国丧家失去财宝吗?大仙,我的太子假若能够长成,即使我的国家成为别人的属国,我的财宝散失得精光,我也是心甘情愿。大仙!请你说,你究竟为什么要落泪呢?为什么要叹息呢?”

阿私陀仙人回答说:“大王,太子天成宝相,又具福慧,他才是真正可以解救众生的大智慧者。他不会贪图欲念,不会留恋王位,他一定会修行成佛的。我的哭声是因为我不能活着见他成佛,不能亲耳听到佛的说法啊。”

净饭王听了阿私陀仙人的话,内心忐忑不安,又喜又忧。

精心哺育

净饭王想到如果不让太子出家,最好的办法就是叫他享尽人间的富贵,使他整天沉浸在幸福享乐之中,就会自然生起留恋世间之心。于是,净饭王当即遴选了三十二名贤明多智的女子来伺候太子,让她们分工轮流看护照顾太子,八名抱持、八名洗浴、八名喂乳、八名陪伴游戏。她们将养育太子的工作安排得巨细无遗,毫无疏漏。

另外,又特别为太子修起了三座豪华的冬天防寒、夏天避暑、雨季防潮的宫殿,叫做三时殿。三时殿里永远都是四季如春,太子置身其中,不受寒暑侵袭,舒适如意。

净饭王将太子的生活安排妥当,又想起要使太子的身心得到娱乐。于是,又选取了许多美丽端庄的姑娘来服侍他,这些姑娘不但长得美丽,生就温柔的性格,而且能歌善舞,要她们整天陪伴着太子,不使他有一刻的无聊和寂寞。悉达多太子就这样在无限的爱的怀抱中茁壮成长。

可是,不幸的是,在生下悉达多太子的第七天,摩耶夫人就因病去世了。原本是从天臂城赶来贺喜的摩耶夫人的胞妹摩诃波阉波提公主,也就是太子的姨母,没有料到会闻此噩耗,悲痛之中义不容辞地担负起了抚养悉达多太子的重担。摩诃波阉波提公主后来也成为了净饭王的王妃。从此,悉达多太子在姨母摩诃波阉波提的抚养下一天天地长大起来。

天性仁慈的太子

太子从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了超常的天赋和智慧。然而,与平常的神童不同,太子似乎与生俱来就有无上的慈悲心肠。世间许多现象都容易引起他的感触和深思。在传统的“王耕节”那天,国王要亲自耕种土地。净饭王带领悉达多太子来到田野,太子看见田地里的农夫赤背在烈日下吃力地劳作,耕田的牛被鞭打得皮破血流,犁铧翻出来的小虫、蚯蚓被鸟雀竞相啄食,鸟雀又被蛇、鹰吞食。这一幅幅弱肉强食、为生存斗争的情景,使太子感到很痛苦,他无心游玩,就走到一棵阎浮树下静坐沉思。佛经上说:悉达多太子坐在树下沉思,有时能自然升空许久,净饭王和太子的姨母摩诃波阉波提王妃十分惊奇,不由得朝太子礼拜。

名师教导

悉达多太子七岁那年,净饭王心想太子已经长大,到了读书启蒙的年龄了。于是,净饭王就宴请迦毗罗卫国中最具智慧的婆罗门学者跋陀罗尼来做太子的老师,请他尽力用心教育太子。跋陀罗尼举止端雅,风度飘逸,依据他所信仰的婆罗门教的法典,对净饭王提出的问题对答如流,持论精确,通达无比,使得净饭王为太子有了这么好的老师而欣喜异常。

在跋陀罗尼的教导下,太子博学强记,用心学习,不到五年的功夫,就已经精通了“四吠陀”、“五明”的学问。“四吠陀”是古印度婆罗门传习的经典:一是讲养生之道的“梨俱吠陀”,二是收集祭祀用祝词的“槎马吠陀”:三是用于礼仪占卜、兵法军阵的“夜柔吠陀”;四是收集四时祭祀用的咒文的“阿闼婆吠陀”。“五明”的意思就是五种学问:一是声明,讲语言文字的学问;二是工巧明,讲述一切工艺、技术、算术、历法等的学问:三是医方明,讲求医术的学问;四是因明,即用逻辑的方法考定正邪、辨明真伪的学问;五是内明,阐明宗教宗旨的学问。其他所有技艺、典籍、议论、天文、地理、算术、工艺等等,太子也无不精通。这为他以后成佛讲道、研究自然界现象和宗教方面的学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跋陀罗尼老师悉心教导太子,穷尽了他所有的知识,便向国王告别说:“大王,太子已是天人中第一位的老师,我已经无法给予他新的知识了,请允许我告老还乡吧。”净饭王听到跋陀罗尼的话,心里十分高兴。后来净饭王又四处寻访并宴请学者来王宫教导太子。然而,老师们都为太子的学问和智慧所折服,都因无法授予太子更多的知识而纷纷告退了。

比武取胜

除了文化知识,还得培养太子的武艺。

当时的印度,诸侯林立、战火不断。为了国家安全,为了人民安居乐业,就更加需要太子悉达多尽快长大成人,成为文武全才的迦毗罗卫国的继承者。因此,在很早的时候,净饭王就悉心调教太子,训练武艺。太子膂力强劲,天资颖悟,再加上刻苦的锻炼,没几年功夫,就已经精通了武艺。

悉达多太子十岁那年,同族的孩子聚众比武。当时,提婆达多(太子的堂弟)等听说悉达多太子武艺超群,都要向太子挑战。结果在比试射箭时,提婆达多一箭射穿三面铁鼓,太子的弟弟难陀(姨母摩诃波闺波提所生)也同样射穿了三面铁鼓,而太子天生神力,将七张弓叠在一起,一箭射穿七面铁鼓,取得了胜利。围观的众人也不禁高声喝彩,欢呼雷动。

同类推荐
  • 人间的行脚:佛陀教你当下觉悟,遇见自在的人间修行

    人间的行脚:佛陀教你当下觉悟,遇见自在的人间修行

    今天,当我们在经卷典籍中参禅问道,向佛陀提出种种要求,试图接近佛陀的慈悲恩泽时,其实我们已经离佛陀越来越远了。现在,就让我们用《人间的行脚:佛陀教你当下觉悟、遇见自在的人间修行》这本书脱下佛陀的金装外衣,让佛陀不再凌空飞翔于只有香烟缭绕的地方,让佛陀不再端坐于无人可及的莲花法座上,让佛陀不再安住于壁画、吟唱、礼拜和世人的景仰中。让佛陀的双脚重涉人间,和我们一起去哭、去笑、去失去、去得到、去释怀、去拥抱、去明心见性、去尽情尽兴……执心执意执着,华音流韶过。因缘聚散,光阴荏苒。我们是否,还在踽踽独行的路上步履蹒跚?静思静穆静坐,花雨曼荼罗。刹那清净,一世安宁。我们是否,还没看见自己心头的天澈地明?
  • 弘一法师全集之佛学·杂记(01)

    弘一法师全集之佛学·杂记(01)

    弘一法师出家前名李叔同。皈依佛门之前,他已在文学、律学等等各方面都颇有造诣。人生的一个转折让悟性极高的李叔同出家归隐。从此佛门多了一位修为甚高的法师。弘一法师的智慧与超然让世人敬仰,他的定力与慈悲让世人敬重。
  •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洒脱些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洒脱些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洒脱些》分为八个部分,用最简单的文字转述了最深奥的佛家智慧。每天为生活加一点禅,经营幸福人生的必修课。
  • 心中月

    心中月

    从书中你可以领悟出更多的人生智慧和启示,从而助你打开蒙尘幽暗的心灵。万行法师言:古之成佛者,不惟有虔诚的信佛之心,还必有坚韧不拔的学佛之志。自古道:“信佛容易,学佛难。”即信之又学之,是走向圆满独一无二的途径。所谓“信之”,就是要终生不渝,矢志不移;所谓“学之”,就是要学习佛的崇高品质,学习佛的超凡意境,学习佛的博大胸怀。修学佛法只有具备这些基本素质,才能使自己在心态、情操、体能、智慧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升华。只有真正地了知佛法,明确见地,才会真修实证,走进走出。信而不知即学者,乃迷信,非智信。惟有信学合一,方可迈入成佛之道。
  • 花花世界不染尘

    花花世界不染尘

    当一朵花映入眼里,你看到了什么?一位真正的禅者,拥有比一般人更敏锐的触角、更犀利的观察力,能轻易遁入内心的各个角落,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芸芸众生的悲欢离合看得清清楚楚。本书作者正是这样的一位禅者,他以一篇篇抒情短文,和我们分享他在这精彩世界的所见与体会。书中文字或许如作者自己所说,代表一个清理、重建内在花园的过程,又或许它们只是单纯的一杯好茶,等待有心人来细细品味,感受“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快意游走于花花世界的自在与潇洒!
热门推荐
  • 一伞碎江南

    一伞碎江南

    她,仅凭一把伞,世间万物供她为主。而他,是魔物人人厌之恨之,但他绝命之时一把拿伞之人却救了他。从此万物换主……当她离开之时,却只留下了一句:等我可好?
  • 现代市场营销学(第三版)

    现代市场营销学(第三版)

    市场营销已不仅仅是企业的活动,而是整个社会的活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已进入新的时代,信息经济、知识经济、服务经济都对市场营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场营销从内容、范围、层次等方面都要向更高的水平发展,世界已经进入了以市场营销为核心的服务营销时代。
  • 红颜倾城之蝶缘

    红颜倾城之蝶缘

    前世今生,一张倾世容颜,四个痴情男子。他是魔界魔帝,却甘愿为她转世轮回,只为挽回她的心!他是鬼界鬼王,却独独为她痴守万年,只为她的一句诺言!他是妖界妖皇,却情愿为她被封万年,只为她的回眸!他是梦族族长,却宁愿为她放弃一切归隐山林,只为她的笑颜!而她却一次又一次的伤害他们,当一切真相大白,她又该如何选择?一场赌局,谁才是幕后真正的掌局之人?一场蝶缘,又会引起多少爱恨情仇?
  • 陛下大喜

    陛下大喜

    作为四国唯一的女帝,大陈仅存的皇室血脉,我的帝君生活除了憋屈一点其他都挺不错。可是某一天我的丞相大人说我太没用了,他很累。他说,“陛下,微臣真的压力好大啊。”“……”“陛下,微臣想要升官了。”“?”“我想要当皇夫,每天在后宫绣绣花,喂喂鸟……陛下,您就娶了微臣吧!”
  • 奈何我们都年少

    奈何我们都年少

    她们少年认识,玩了三年,有着很多共同的朋友,这一路上,有悲有喜,直至那年出现了很多她们想不到的事情,最后的结果会是错过吗?———————————————“哎哎,你是夏语墨吗?我叫纪浅浅,我经常听我们英语老师提起你呢!”“嗯,你好啊,纪浅浅。”“小涵涵~你记得帮我看着点啊,老师来了就告诉我”“哎呀,浅浅,你就放一百个心吧!”———————————————“纪浅浅,交数学作业。”“好课代表,你就再等一下下嘛,就快抄好了。”“抄作业你还有理了!”———————————————“诺,奶茶。”“谢谢。”“这时间过得真快啊,快毕业了呢!”“是啊,不知道我们以后还能不能见了呢……”
  • 浮生窥道

    浮生窥道

    道本一,然盲人摸象不可尽窥,窥者数,故道万千态。每一个时代的最强者都会在万极峰登峰造极,以证己道。前一个纪元,争鸣了两个纪元的诸子百家为何仅留儒家?繁荣到一统西方的魔法帝国为何倏然消亡?而这个纪元,一个无心争锋的少年,为了友情、为了爱情,又究竟会被命运的手推往何处?是冥冥注定,还是万般巧合?天地为棋,掌棋者谁?
  • 当我选择重新开始

    当我选择重新开始

    当一个尖子生褪去了曾经的光环,时间留给他的,又有什么?他,在迷惘中找回了自我。
  • 宋同学请多多指教

    宋同学请多多指教

    唐栗见宋易的第一天就被这个浑身技能的男生给深深的折服了,独立、学习好、会修电脑、关键是长的还帅。心里的小算盘就打起来了:”要是和他关系混好一点,我的作业不就有着落了,那我岂不是能上天了。哈哈哈哈哈“宋易对唐栗的初印象:这个女生好能吃。
  • 独孤剑皇不孤独

    独孤剑皇不孤独

    此身为剑之骨。此身为剑而生。钢铁为身,而火焰为血。血潮如铁,心如琉璃。手制之剑已达千余。纵横无数战场而不败。不知所失,未尝一次败北。亦不知所得,亦未得一次胜利。伴常痛以制诸兵,候伊人之来。在此孤身一人,铸剑于剑丘之上。了无憾事。
  • 封剑异世录

    封剑异世录

    本书讲的是一个凡人在异界,追寻自我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