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布罗迪准备把这个本子送给一家私人收藏馆时,他收到内阁教育大臣布伦克特的一封信。他在信中说:“那个叫戴维的就是我,感谢您还为我们保存着儿时的梦想。不过我已经不需要那个本子了,因为从那时起,我的梦想就一直在我的脑子里,我没有一天放弃过;25年过去了,可以说我已经实现了那个梦想。今天,我还想通过这封信告诉我其他的30位同学,只要不让年轻时的梦想随岁月飘逝,成功总有一天会出现在你的面前。”
布伦克特的这封信后来被发表在《太阳报》上,因为他作为英国第一位盲人大臣,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一个真理:假如谁能把15岁时想当总统的愿望保持25年,那么他现在一定已经是总统了。
可见,梦想就是人生的指明灯,是人生成功的向导,有了梦想,内心的能量才能找到方向。
做感兴趣的事情,才容易成功
生活中,有的人忙忙碌碌一生,最终却一事无成;有的人做什么都能获得成功,这其中的秘密是什么?答案就在下面这个故事中。
2001年5月,美国内华达州的麦迪逊中学在入学考试时出了这么一个题目:比尔·盖茨的办公桌上有5只带锁的抽屉,分别贴着财富、兴趣、幸福、荣誉、成功等5个标签;盖茨总是只带一把钥匙,而把其他的4把锁在抽屉里,请问盖茨带的是哪一把钥匙?其他的4把锁在哪一只或哪几只抽屉里?
一位刚移民美国的外国学生,恰巧赶上这场考试,看到这个题目后,一下慌了手脚,因为他不知道它到底是一道英文题还是一道数学题。考试结束,他去问他的担保人——该校的一名理事。理事告诉他,那是一道智能测试题,内容不在书本上,也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都可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地回答,但是老师有权根据他的观点给一个分数。
外国学生在这道9分的题上得了5分。老师认为,他没答一个字,至少说明他是诚实的,凭这一点应该给一半以上的分数。让他不能理解的是,他的同桌回答了这个题目,却仅得了1分。同桌的答案是,盖茨带的是财富抽屉上的钥匙,其他的钥匙都锁在这只抽屉里。
后来,这道题通过Email被发回了这位外国学生原来所在的国家。这位学生在邮件中对同学说,现在我已知道盖茨带的是哪一把钥匙,凡是回答这把钥匙的,都得到了这位大富豪的肯定和赞赏,你们是否愿意测试一下,说不定从中还会得到一些启发。
同学们到底给出了多少种答案,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据说有一位聪明的同学登上了美国麦迪逊中学的网页,他在该网页上发出了比尔·盖茨给该校的回函。函件上写着这么一句话:在你最感兴趣的事物上,隐藏着你人生的秘密。
现在,你也知道这个答案了吧。反省一下自己,如果你现在做的是不感兴趣的事情,最好果断地放弃,当你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去做时,你就更容易获得成功。
做事要秉持专注如一的精神
一位名人曾说:“一次做好一件事情的人比同时涉足多个领域的人要好得多。”事实的确如此,生活中的那些聪明人都能够专注地干一件事,直到成功,勒韦就是这样一个聪明人。
勒韦是美国的著名医师及药理学家,1936年荣获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勒韦于1873年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的一个犹太人家庭。他从小喜欢艺术,绘画和音乐都有一定的水平。但他的父母是犹太人,他们对犹太人深受各种歧视和迫害心有余悸,不断敦促儿子不要学习和从事那些涉及意识形态的行业,要他专攻一门科学技术。他们认为,学好数理化,可以走遍天下都不怕。
在父母的教育下,勒韦进入大学学习时,放弃了自己原来的爱好和专长,进入施特拉斯堡大学医学院学习。
勒韦是一位勤奋志坚的学生,他不怕从头学起,他相信专注如一,必定会成功。他带着这一心态,很快进入了角色,他专心致志于对医学课程的学习。心态是行动的推进器,他在医学院攻读时,被导师的学识和专心钻研精神所吸引。这位导师叫淄宁教授,是著名的内科医生。
勒韦在这位教授的指导下,学业进展很快,并深深体会到医学也大有施展才华的天地。
勒韦从医学院毕业后,先后在欧洲及美国一些大学从事医学专业研究,在药理学方面取得较大进展。由于他在学术上的成就,奥地利的格拉茨大学于1921年聘请他为药理教授,专门从事教学和研究。在那里他开始了对神经学的研究,通过青蛙迷走神经的试验,第一次证明了某些神经合成的化学物质可将刺激从一个神经细胞传至另一个神经细胞,又可将刺激从神经元传到应答器官。他把这种化学物质称为****胆碱。1929年他又从动物组织中分离出该物质。勒韦对化学传递的研究成果是一个前人未有的突破,对药理及医学作出了重大贡献,因此,1936年他与戴尔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勒韦是犹太人,尽管他是杰出的教授和医学家,也和其他犹太人一样,在德国遭受了纳粹的迫害。当局把他逮捕,并没收了他的全部财产,还取消了他的德国国籍。后来,他逃脱了纳粹的监视,辗转到了美国,并加入了美国国籍,受聘于纽约大学医学院,开始了对糖尿病、肾上腺素的专门研究。勒韦对每一项新的科研,都能专心致志。不久,他这几个项目都获得新的突破,特别是设计出检测胰脏疾病的勒韦氏检验法,对人类医学又作出了重大贡献。
勒韦的成功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成功取决于人的心理素质、人生态度和才能,更取决于专注如一的精神,谁对事业专注,谁就能够获取成功。
学会把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
在工作中,如果我们把自己奋斗的目标制定得过高过大,就容易产生畏惧心理而难以实现。但是,如果把大目标分成若干个小目标,再一步一步去做,就容易实现目标了。
几年前,克莱拉与书商签订合同写一本书,这可是她第一次写书。克莱拉总共有6个月的写作时间,所以,在这半年的工作日程表上,她每天都写着“写书”两个字。
但是6个月很快就过去了,克莱拉的书并没有写出来。这样,书商只好再给她3个月的时间。但就在这3个月的时间内,克莱拉的工作日程表上仍然天天写着“写书”两个字,但书却仍然没有写出来。
最后,书商无可奈何地又给了她3个月时间,不过这次要是再写不出来,那可就得撕毁合同了。克莱拉发愁了:“这可怎么办呢?”
幸运的是,克莱拉遇到了《服务于美国》一书的作者卡尔·阿尔布雷希特,他给了克莱拉一个指点:要化整为零。阿尔布雷希特问克莱拉:“你总共要写多少页书?”
克莱拉说:“180页。”
阿尔布雷希特又问:“你总共有多少写作时间?”
“90天时间。”
阿尔布雷希特说:“很简单,只要你在工作日程表上写上‘今天写两页’就行了。”
从此,克莱拉每天写两页,要是顺利的话,她每天可写上四五页。但不管哪一天,她至少会写出两页来。就这样,在阿尔布雷希特的指导下,克莱拉仅用一个月的时间就写出了这本书。
阿尔布雷希特的话对我们每个人都有益处,当你在工作中遇到难题时,不妨将工作化整为零,一点一点地去做,这样反而容易成功。
犹豫不决是成长的克星
看好一件事情时,就要立即下决心去做,犹豫不决就会错失良机。
1973年,英国利物浦市一个叫科莱特的青年考入了美国哈佛大学。常和他坐在一起听课的是一位18岁的美国小伙子。
大学二年级那年,这位美国小伙子和科莱特商议,一起退学,去开发32Bit财务软件,因为新编教科书中,已解决了进位制路径转换问题。
当时,科莱特感到非常惊诧,因为他来这儿是求学的,不是来闹着玩的。再说对于Bit系统,默尔斯博士还未全部教完,要开发Bit财务软件是不可能的。他委婉地拒绝了那位小伙子的邀请。
十年后,科莱特成为哈佛大学计算机系Bit方面的博士研究生,那位退学的小伙子也在这一年,进入美国《福布斯》亿万富豪排行榜。1992年,科莱特继续攻读,拿到博士后学位;而那位美国小伙子的个人资产,在这一年又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他仅次于华尔街大亨巴菲特,达到65亿美元,成为美国第二富豪。1995年,科莱特认为自己已具备了足够的学识,可以研究和开发32Bit财务软件了;而那位小伙子却已绕过Bit系统,开发出Eip财务软件,它比Bit快1500倍,并且在两周内占领了全球市场。这一年他成了世界首富,一个代表着成功和财富的名字——比尔·盖茨——也随之传遍全球的每一个角落。
很多人之所以失败,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具有优柔寡断的个性,因此一些有利的机会就在他们前怕狼后怕虎、左顾右盼的时候流逝了。记住:不要让能够改变我们命运的绝佳机会白白错过,因为时间不会等我们,而我们要以闪电的速度追逐时间。
勤奋是通向成功的阶梯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勤奋如同金子般珍贵”,因为勤奋是一个人从平凡到优秀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个懒惰的人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然而他小时候的天赋却不高。有一天他在家读书,对一篇文章重复不知多少遍了,还在朗读,因为,他还没有背下来。这时候他家来了一个贼,潜伏在他的屋檐下,希望等读书人睡觉之后捞点好处。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见他睡觉,还是翻来覆去地读那篇文章。贼人大怒,跳出来说:“这种水平读什么书?”然后将那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
贼人是很聪明,至少比曾先生要聪明,但是他只能成为贼,而曾先生却成为连******都钦佩的人。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那贼的记忆力真好,听过几遍的文章就能背下来,而且很勇敢,见别人不睡觉居然可以跳出来“大怒”,教训曾先生之后,还敢背书,且扬长而去!但遗憾的是,他只能默默无闻,名不见经传。曾先生后来起用了一大批人才,按说这位贼人与曾先生有一面之交,大可去施展一二,可惜,他的天赋没有加上勤奋,变得不知所终。
任何人要想在这个时代脱颖而出,就必须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勤奋和努力,否则,就有可能成为一个平庸的、碌碌无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