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995000000064

第64章 尽心章句下(6)

[译文]

孟子说:“养心没有比减少欲望更好了。为人减少了欲望,即使有失去本心的人,是少数;为人增多了欲望,即使有保存本心的人,是少数。”

[延伸阅读]

减少了欲望,就削弱了影响人们脱离本心的外界因素,这当然是比较便利的方法。据说,明清故宫中的“养心殿”即据此而命名。

佛经《大庄严论经》中有一则关于贪得无厌的老婆婆的故事。

昔时,释迦牟尼住在舍卫国园精舍时,一位老婆婆背着装满了酒的瓶子过来,她沿路津津有味地吃着甜果实,不久感觉舌干口燥,就到附近人家的井边,请求女主人给她一杯水喝。由于她吃的答麻林度的甜味尚余留在嘴里,所以觉得那水如蜜一般甜,她很感激,便问:“啊,好甜!太太,能不能用我的酒交换你的水?”女主人听了这位好奇的老婆婆的话,就答应说:“好啊!”于是拿水和她交换。

老婆婆带着水瓶回家,马上又喝那甘甜的水,结果水平淡无味,她以为是自己的舌头有问题,又再饮了几次,仍未感觉有何味道,因此她唤来亲族知己试饮,没有一个人认为那水有特别之处。他们纷纷劝她:“老婆婆,你喝了如此不干净的水,有伤身体哟,你到底是从哪儿弄来的这些水呢?”至此老婆婆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因为自己吃了答麻林度的甜果实再喝水,方误以为水是甜的,她非常懊恼竟将酒白白送给了人家。

在这世界上,类似这样因嗜欲太深而蒙受重大损失的,大有人在。庄子说:“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食、色,都是嗜欲,此外的一切金钱物质享用,也都是“嗜欲”。“天机”是智慧,是灵性,以庄子的看法,一个人如果欲望多,他就缺少智慧与灵性。

只有拿到自己手里的才是自己的,太贪心了会让你失去一切。

三十六

[原文]

曾晳嗜羊枣①,而曾于不忍食羊枣。

公孙丑问曰:“脍炙与羊枣孰美?②”

孟子曰:“脍炙哉。”

公孙丑曰:“然则曾子何为食脍炙而不食羊枣?”

曰:“脍炙所同也,羊枣所独也。讳名不讳姓③,姓所同也,名所独也。”

[注释]

①羊枣:何焯《义门读书记》云:“羊枣非枣也,乃柿之小者。初生色黄,孰(熟)则黑,似羊矢(屎)。”

②脍炙:其与“羊枣”对文,当亦一物,似指细切烧烤的肉食。

③讳:不直呼尊长之名。

[译文]

曾晳嗜好羊枣,曾子因而不忍心吃羊枣。

公孙丑问道:“脍炙与羊枣哪样美味?”

孟子说:“脍炙美味。”

公孙丑说:“那么曾子为什么吃脍炙而不吃羊枣呢?”

孟子说:“喜好脍炙是大家共同的,喜好羊枣是个人独有的。避尊长的名讳而不避讳姓,因为姓是大家共同的,名是个人独有的。”

[延伸阅读]

曾子的孝父之心从表面上看,曾子吃的是好东西,但他是为了不忍心去吃父亲嗜好的东西才这样做的,其中的意义就不同了。

《诗经》中说:“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养我育我,不辞劳苦。”现代社会的一个特点就是各种社会福利和服务机构日趋健全和完善,其结果从好的方面看,意味着现代人可以从家庭和亲友之外获得更多的帮助;但从另一方面说,这样一来同时也减轻了人际情感交流的重要意义,首当其冲的,便是对亲情观念的淡薄。一个在服务上乘的全托幼儿园里长大的孩子,能指望他对父母产生深厚的感情吗?当老年人住进舒适的养老院之后,子女还会有尽孝的机会和习惯吗?

家庭结构正在发生分解,先是三代同堂的大家庭,然后是父母双亲,接着就是夫妻之间,最后轮到的就是自己的孩子。于是现代社会一方面汽车成群。高楼林立,另一方面则是人为造成的鳏寡孤独比比皆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重新呼唤渐渐被人遗忘的家庭亲情,其重要性已经不次于恢复被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

孝是中华传统伦理的基础,因了这份情感,炎黄子孙的人生才会充实、幸福。

三十七

[原文]

万章问曰:“孔子在陈曰①:‘盍归乎来!吾党之小子狂简②,进取不忘其初。’孔子在陈,何思鲁之狂士?”

孟子曰:“孔子‘不得中道而与之③,必也狂狷乎④。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孔子岂不欲中道哉?不可必得,故思其次也。”

“敢问何如斯可谓狂矣?”

曰:“如琴张、曾晳、牧皮者⑤,孔子之所谓狂矣。”

“何以谓之狂也。”

曰:“其志嘐嘐然⑥,曰‘古之人、古之人⑦’,夷考其行而不掩焉者也⑧。狂者又不可得,欲得不屑不洁之士而与之,是狷也,是又其次也。孔子曰⑨:‘过我门而不入我室,我不憾焉者,其惟乡原乎。乡原,德之贼也⑩。’”

曰:“何如斯可谓之乡原矣?”

曰:“‘何以是嘐嘐也(11)?言不顾行,行不顾言,则曰古之人、古之人。行何为踽踽凉凉(12)?生斯世也,为斯世也,善斯可矣’。阉然媚于世也者(13),是乡原也。”

万子曰:“一乡皆称原人焉,无所往而不为原人,孔子以为德之贼,何哉?”

曰:“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孔子曰:‘恶似而非者:恶莠(14),恐其乱苗也;恶佞,恐其乱义也;恶利口,恐其乱信也;恶郑声(15),恐其乱乐也;恶紫,恐其乱朱也(16);恶乡原,恐其乱德也。’君子反经而已矣(17)。经正则庶民兴,庶民兴,斯无邪慝矣。”

[注释]

①孔子在陈曰:此处所引,亦见于《论语·公治长》篇,字句与此稍有不同。

②党:乡里。古时称乡里为乡党。狂简:朱熹《论语集注》云:“志大而略干事也。”鲁哀公三年(前492年),执掌鲁国大权的季桓子去世,接替他的季康子召请冉求回国,客居陈国的孔子得知后,感到有了一线希望,便说了这番话。孔子从内心希望新上台的季康子能以此为开端革新政治,采纳自己的主张。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季康子在冉求的鼓动下迎请儿子回国,孔子在流亡十多年后终于回到了故国。

③不得中道而与之:此处孔子之语,亦见于《论语·子路》篇。

④狂狷:朱熹《论语集注》云:“狂者,志极高而行不掩;狷者,知未及而守有余。”

⑤琴张:赵注、朱熹都认为他就是孔子的弟子子张。牧皮:生平无考,赵注云:“牧皮行与二人同,皆事孔子学者也。”

⑥嘐嘐(xiāo):赵注云:“志大言大者也。”

⑦曰“古之人、古之”:俞樾《吉书疑义举例·简策错乱例》谓此七字是断烂之衍文,下文“日何以是嘐嘐也”至“踽踽凉凉”三十字原当在此处。“曰何以是嘐嘐也”是万章的问话,“言不顾行”以下是孟子的答话。其说亦通,但此处仍按原文顺序为释。

⑧夷:赵注、朱熹皆释为“平”,或谓此系语助同,无义。

⑨孔子曰:此处引文另有所出,唯最后一句“乡原,德之贼也”见于《论语·阳货》篇。朱熹以此至“何如斯可谓之乡原矣”为万章之问话。

⑩乡原:《论语》作“乡愿”,朱熹《论语集注》云:“乡人之愿者也,盖其同流合污以媚其世,故在乡人之中独以愿称。”

(11)何以是嘐嘐也:自此至“善斯可矣”,旧注以为是乡原之人的主张。

(12)踽踽(jǔ)凉凉:朱熹《集注》云:“踽踽,独行不进之貌。凉凉,薄也,不见亲厚于人也。”

(13)阉:此为低下之意。

(14)莠:田间的杂草,很像禾苗。

(15)郑声:郑地的乐歌,在春秋战国时很流行,儒家认为“郑声淫”,极力排斥。

(16)朱:古代以纯色为“正色”、杂色为“间色”。朱即大红色,属正色,紫是间色。

(17)反经:“反”同“返”,“经”犹言正道,朱熹《集注》云:“经,常也,万世不易之常道也。”

[译文]

万章问道:“孔子在陈国说:‘何不回去啊!我乡里的后辈们狂放而疏略,激进却不改旧貌。’孔子在陈国,为什么思念鲁国的狂士呢?”

孟子说:“孔子曾说‘得不到中庸的士人相结交,就必定是狂放者和猖獗者了。狂放者激进,而猖獗者有些事不去做’,孔子难道不向往中庸之道吗,不能得到,所以就思念次一等的了。”

万章说:“请问怎样才能叫做狂放呢?”

孟子说:“像琴张、曾晳、牧皮这样的人,就是孔子所说的狂放。”

万章说:“为什么说他们狂放呢?”

孟子说:“他们立志阔大,说‘古时候的人、古时候的人’。可考察他们的行为却不能吻合。狂放者再不能够得到,便向往得到洁身自好的人相结交,这就是猖獗者,这又次了一等。孔子说:‘经过我的门却不进入我的屋里,我对此不感到遗憾的,恐怕只有乡里的谨愿之人。乡里的谨愿之人,是德行的损害者。’”

万章说:“怎样才堪称为乡里的谨愿之人呢?”

孟子说:“这种人认为,‘为什么这样志气阔大呢?言语不顾及行为,行为不顾及言语,就只说古时候的人、古时候的人。处事为什么落落寡合呢,生在这个世道,就迎合这个世道,过得去就行了’。低贱地献媚于世人,就是乡里的谨愿之人。”

万章说,“整个乡里都称说谨愿之人,无论到哪里都视为谨愿之人,孔子却认为是德行的损害者,为什么呢?”

孟子说:“指责他却举不出缺点,责骂他却找不到由头,混同于流俗,迎合于浊世;为人似乎忠诚守信,处事似乎方正清洁,大家都欢喜他,自己认为正确,但却不能与之深入尧舜之道,所以说是德行的损害者。孔子说:‘憎恶似是而非的东西:厌恶杂草,是怕它混淆了禾苗;憎恶佞才,是怕它混淆了义;憎恶强辩,是怕它混淆了信;憎恶郑国的乐曲,是怕它混淆了雅乐;憎恶紫色,是怕它混淆了朱红色;憎恶乡里的谨愿之人,是怕它混淆了德行。’君子只是回归到正道罢了。途径正确,民众就振兴,民众振兴了,就没有邪恶了。”

[延伸阅读]

孟子在这里告诫人们,要依据“中道”来行事,不合乎“中道”,或者类似于“中道”的行为,都是君子所不取的。这点做好了,才能教育、引导好民众。

狂者、狷者毛病都很突出,让人一眼可以看出,没有迷惑性,何况,他们也各有可取的一面。好好先生却正好相反,初看什么毛病也没有,很得人心,因而具有极大的迷惑性,实际上却是欺世盗名。所以,孔子说好好先生是偷道德的贼,深恶痛绝。

最近报载提出反对“好人主义”,实际上正是呼吁大家来捉“好好先生”这偷道德的贼。可见,好好先生不仅古代有,现在也同样有。而且,既然已到了呼吁的程度,说明现在较古代更为严重也是有可能的。

三十八

[原文]

孟子曰:“由尧舜至于汤五百有余岁,若禹、皋陶则见而知之,若汤则闻而知之。由汤至于文王五百有余岁,若伊尹、莱朱则见而知之①,若文王则闻而知之。由文王至于孔子五百有余岁,若太公望、散宜生则见而知之②,若孔子则闻而知之。由孔子至于今百有余岁,去圣人之世若此其未远也,近圣人之居若此其甚也③,然而无有乎尔④,则亦无有乎尔?”

[注释]

①莱朱:赵注云:“亦汤贤臣也,一曰仲虺。”旧说伊尹与仲虺是汤的左右相,赵注殆据此而言。

②散宜生:周文王时贤臣,后辅佐武王灭商。

③圣人之居:旧说此指孟子所居之邹与孔子所居之鲁相近。或谓,孟子常以“广居”比拟仁义道德,此处恐亦是此意。亦通。

④然而无有平尔:朱熹《集注》引林氏说云:“然而已无有见而知之者矣。”

[译文]

孟子说,“从尧舜到汤有五百多年,像禹、皋陶是亲眼看见而了解的,像汤是听说了而了解的。从汤到周文王有五百多年,像伊尹、莱朱是亲眼看见而了解的,像周文王是听说了而了解的。从周文王到孔子有五百多年,像太公望、散宜生是亲眼看见而了解的,像孔子是听说了而了解的。从孔子以来到如今有一百多年,离开圣人的时世如此不远隔,距离圣人的家乡如此接近,但是却没有亲眼看见圣人之道而继承的人了,以后恐怕也没有听说圣人之道而继承的人了吧!”

[延伸阅读]

孟子在这里从“五百年必有工者兴”的现实出发,历述过去那些具有里程碑性质的圣人。孟子对圣人的传统将会中断感到忧患,告诫人们不要使大道失坠,并隐然以大道继承者自居。

但是,不知孟子有没有预见到,正是他自己,身后有一天会被人们推为圣人事业的继承者,“道统”的捍卫者。并被戴上“亚圣”的桂冠。

谁来继承圣人的事业?

不就是孟子自己吗?

孟子以后呢?

那就是源远流长的儒学传统了罢!或是今天的成功者,也未可知。

当今社会,获得成功的人有很多种:有的人可以在风云变幻的政治舞台上纵横捭阖、运筹帷幄;有的人可以在跨国企业的领导岗位上指挥若定、谈笑风生;有的人能够用十年磨一剑的执著精神探索未知的科学世界;有的人则甘愿在书香琴韵的天地里品味自然与艺术的恬淡、幽远……但无论是哪一种人,我们只要细心观察就不难发现,他们的成功和宽广的胸怀、坦荡的气度形影相随、寸步不离。这些品德,也正是古来圣贤所遵循的大道了。

同类推荐
  • 精进:极简论语

    精进:极简论语

    王蒙写给年轻人的中国智慧读本,凝聚数十年读书心得与人生经验,直达《论语》精华内核。在本书中,王蒙打破《论语》千年不变的全文阅读模式,重新进行梳理,将孔子智慧中的精髓以简练的文字展现给读者。本书共分九大章,以“读《论语》,我们读什么”开篇,从人生规划、识人待人、学习之道、工作管理、社交表达、家庭关系六大方面切入,收于人生十戒,以“读《论语》,我们学到了什么”结尾,以全新的脉络串联起240条《论语》精华文字,每一页每一条都是硬核干货。本书轻巧便携,每页一个独立主题,可以随时翻阅,获得《论语》中人生精进的智慧。
  • 尼采哲理诗歌

    尼采哲理诗歌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谁从根本上是教师,谁就只在与他的学生的关系中严肃对待一切事物——甚至他本身。”这句富有哲理性的格言出自《尼采哲理诗歌》。《尼采哲理诗歌》收录了大量的格言与诗歌。读读这些,必定让你深受启发。
  • 周易与人生

    周易与人生

    《周易》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哲学典籍,由《易经》和《易传》两部分组成,其中的《易经》约成书于殷周之际,《易传》约成书于战国时期。汉代立经学博士,《周易》被奉为经书。此后的两千余年间,它一直稳居封建时代主流学术的核心地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影响。
  • 伦理学与人生

    伦理学与人生

    本书系作者专心致志撰写22年而成的150余万字的《新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08年修订版)之精粹。它几乎将每个理论问题都化为一个鲜活的人生案例,通过解析各个案例而系统展现伦理学博大精深之原理,因而名之为《伦理学与人生》。
  • 东方人与西方人的50个思维差异

    东方人与西方人的50个思维差异

    本书引用了很多有说服力的故事,旨在通过一个轻松的视角来观察东方人和西方人不同的思维差异。懂得了这种差异,再去审视西方的文化,看待自身的文化,是大有益处的。东方与西方观念的碰撞,将带动世界更合理地向前发展。早在1840年的那一声炮响,不仅使得中国人重新开眼看世界,还让那些曾经张狂的国人落下了“崇洋媚外”的病根。外国的月亮比较圆?有比较,就会有差异。我们不该妄自菲薄,毕竟,有些差异并不等于距离。
热门推荐
  • 斗破之双系统

    斗破之双系统

    身为穿越者,能够得到一个系统便是天大的机缘。而陈诚却有着双系统的辅助,分别是拥有复制他人能力的复制系统,以及可以召唤万界人物的万界召唤系统。当陈诚在异世界重生,得知了他所在的世界是斗气大陆出云帝国后,一切故事,也就从此开始了。(召唤人物仅限国漫以及国内小说及影视作品。)(非无敌文。)(新书发布,万界召唤之乱臣贼子开局,请多多支持?(*??`*)?)
  • 不灭青莲

    不灭青莲

    沉睡万载,只为再世守护。当道钟九响传遍神州,一株青莲应运钟声而生,能否再续千年前繁华荣光?本应顺天行,此生逆天命!
  • 仙迹可寻

    仙迹可寻

    简介:这是一个流传着上古神话的世界,血脉越来越驳杂,根骨越来越衰败,资质越来越低下……一个被定格在九岁的少年,以不可修炼之躯,破尘道,寻仙迹,觅仙音……三碑镇天下,令古今难断,域间难行,张口难言……黑手指、荒遗图……看杜凌如何找寻仙迹!主角:成功都是被逼出来的!俺的成功是被胁迫的!PS:书名好多都重了,换了好几个导致写简介无比郁闷,看吧,果断废了,晚风躺尸中……小ps:新人新书,请多海涵,古典仙侠,慢热是必须的,请大家多多支持^O^求点击推荐收藏……总之,各种求……
  • 霸决苍穹

    霸决苍穹

    神元被废?不用担心,另辟蹊径终成宗师家道中落?不必发愁,十年一剑卷土重来顺应天命那是弱者向命运屈服的借口,只有真正的强者才会逆天而行,成为命运的主宰。。。。。。写书不易,如果喜欢本书,就加个收藏,给个推荐吧,谢谢捧场!
  • 男神住隔壁:Hello女卧底

    男神住隔壁:Hello女卧底

    他是闷骚傲娇的精神科医生;她是乐观大条的正义女卧底。“听说两个人在一起,如果出现心跳加速脸颊发红浑身发烫就代表喜欢,对吗。”“我看不出你喜欢我,我只看出你想睡我。”“言医生,你是男人吗。”“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我是。”某女抓狂,把一本正经的言医生扑倒:“那生物学有没有教你接下来该怎么做?”“没有,”言医生挑眉,翻身,转而轻声道:“但某动作片有教。”
  • 都市潜伏者

    都市潜伏者

    黑夜是我的伪装潜伏在都市的世界里黑暗是我战场清除那世间的邪恶者
  • 书法文化阶梯丛书-魏晋神韵

    书法文化阶梯丛书-魏晋神韵

    写字教育不仅可以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陶冶学生的情操,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手段,还是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个性发展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
  • 我的女友是二货

    我的女友是二货

    周刻刻意外魂穿到平行世界,得知原主死于病娇少女之手后,便开始了与所有想接近他的少女斗智斗勇的一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你是世间星河月

    你是世间星河月

    -认识陆泽年的人都说,这位声优界知名CV最近好像特别喜欢听歌。至于听谁的歌呢?那就不得而知了...-陆泽年下飞机的时候,一大波一大波的粉丝来接机,他硬是一眼粉丝都没看,戴着耳机,低头认真捣鼓着什么东西。几分钟后,他就上热搜了。#陆泽年耍大牌#不过有眼尖的粉丝扒出了陆泽年手里的东西!居然是当红人气女团主唱宋阮的周边!!!粉丝震惊了,这还是那个当年上节目一本正经的说“追星不好,不要追星”的年哥吗???-#你对我见色起意,我对你可是一见钟情#高冷腹黑声优×女团元气主唱#女主有点点颜控性格软娇甜1v1小甜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