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进入公司的员工,只要经过工作质量的检验,就能看出他们是能力强还是能力弱了。这时候,尽管能力上有差别,但工资报酬上的差别却不大。按理说,能力和评价都较高的员工,应该比同期进公司的其他人的工资要高才是,但实际上并不全是这样。那么,在你付出了那么多汗水和辛劳时,所获得的只是比别人多一点点,这时,你是否会感到不公平呢?其实,有相当一部分人会这么想或者即便很快打消了但有过的这样想法。面对如此情况,这里还是建议新职员记住一句话:你所从事的工作的报酬除了金钱外,还有工作本身。我们应该珍惜为公司和老板服务的机会,尽可能地学到使自己日后成就事业所需的各项技能和素质。
“工作的报酬除了金钱外,还有工作本身”是说,当你顺利达成工作后,上司会交给你更重的责任和更高评价的任务。这样,许多良好表现的累积,会为你日后提升职务打下良好的基础。还有更深一层意思是,劳动能够给人带来金钱以外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工资水平不能维持基本的生活水平,员工自然会感到不满。但是当工资增加之后,虽然不满会消除或者削弱,但难以带来成就感。尽管很多公司在给员工工资外,还会提供他们津贴。但津贴给得越多,并不代表员工越有满足感。
员工如果被分派到了他不喜欢的工作岗位,他总会找出一些借口而不愿意去。如去工厂高温车间工作时,他会说:“里面的温度太高了,不但让我流汗,而且我的衣服整天都会被弄脏的。”被派到营业部去时,他就会提出:“在营业部上班,我不能再穿西装了,那岂不浪费了我的一番投资吗?”或者会说:“这样我就不能在公司的食堂里吃饭了,伙食费我吃不消呀。”
为此,公司会支付他们高温环境补贴或营业津贴以消除员工们的不满情绪。然而,津贴只能消除他们一时的不满,却难以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当员工们的士气越低落,他们就越会多要津贴。当年有一个大型企业的津贴项目多达三十多项,但还是没有能够提高士气,反而得到了相反的效果。
而当我们是接受任务的员工时,应该多考虑一下如何适应新的工作,而不是抱怨这个差那个不行。
而对企业而言,我们应该认识到,人对金钱的欲望是无穷的。增加工作的报酬和待遇,只能解决得了一时的问题;员工们对工资待遇的要求是不可能有止境的。
工资报酬的高低,应该首先是用来衡量员工能力和为公司工作的努力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薪水,尤其底薪的不同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为了让自身的价值更大限度地提高,让我们时时提醒自己,一定要珍惜好为老板服务的机会。
站在公司和老板的立场
搞人力资源工作的职员最能体会“立场”这个词的深刻含意了。任何一位搞人力资源管理的主管,在企业里都会经常遇到“立场”的问题。例如,当员工与企业之间发生利益冲突时,人力资源部门的员工所处的位置就特别尴尬了。因为人力资源部的人员首先是企业的代表,要维护好企业和老板的利益;但是,他们自身又是企业的雇员,从这个层面上看自己与其他员工又是同一阵线上的人。
当然,这里不讨论做人力资源工作的难处,只是想说明,作为一名职员,我们应该时常想一想,自己应该如何做,才能使自己的立场和企业保持一致。
作为一名员工,要想自己在一个企业里有所成长,有所收获,就必须首先树立起“在工作中,我就是企业”的观念。员工必须处处以企业的利益为核心。企业里的每一位员工都维护好自己具体负责的某项工作所代表的企业利益。当发现企业的利益受到损害时,你就应该像维护自己的利益一样挺身而出。
举个例子,作为一名安全生产的管理人员,若发现有人不按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生产,你就应该立刻加以制止,并视情节严重程度进行处罚。若在这种情况下,你考虑更多的是怕得罪人,怕影响了自己的人际关系,从而没有站在公司的立场,那么如果真的出现了大问题,最后受罚的人里面必定有你。
要习惯于站在公司的立场,就应该使承担责任成为自己的习惯。在工作中,你应该让别人知道,你所代表的,是公司的立场,也是你的立场。从你到整个公司的管理程序,从决策到执行的各个环节,大家的意见都是一致的,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与变通处理的可能。当然,我们最关键的还是用明确的规章制度来办事,使一切都有理有据,有章可循。
曾有一位某企业的人力资源部经理,他在很多家企业做过,他某次的举动给该企业的员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能力很强,但是在立场的选择上很少能站在公司一方。某次,公司让他与员工进行工资谈判,由于一时处于僵局,他便对员工说:“我们都是给别人打工的,我很理解你,但老板就是这个意思了,我也没办法。我把底线都告诉你了,如果你能接受就接受,不行的话你可以另寻一家能提供你公平工资的企业。”通过他的话,在场所有人都能明白,他是站在员工立场的,但他此刻却被委任为资方的代表。站在企业的立场上看,他其实已经出卖了老板。不站在企业的立场办事,不忠实于自己职责的人,是很难有发展空间的。结果,他很快就被解雇了。
要站在企业的立场上,还要学会站在企业整体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在处理问题时,既要考虑到部门、个人的利益,又要照顾到整个公司的利益。当你确立了这样的观念并落实到平日的工作中,至少你能保证自己在正确的时间里做出正确的事情来。
一位某大型民营企业的老总曾讲过这样一件事:他公司里的某个部门有一位元老,在企业创业阶段为公司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做到了部门副科长的职位。只是由于他学历不高、年龄也比较大了,所以才没有让他担任部门领导的职位。前些时候,他所在部门的负责人将要调往别的分公司去任职,因此公司准备在内部培养新的负责人。这位元老听说后,便认为是公司将要着力培养接班人而对他进行排挤,使该部门员工之间矛盾重重。由于该元老负责的是技术性比较高的工作,因此公司也不想让他离职,所以这种状况一时难有妥善解决的办法。这位元老的问题如何解决成了解决该部门矛盾的核心问题。经过大量的讨论后,公司决定让他彻底退出公司的管理岗位,退而担任技术顾问一职,这也为他后来的离职埋下了伏笔。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看到,这位元老依仗自己掌握着公司某方面的技术,想迫使公司改变立场,取得一个有利于自己的决定,却没有看到干部年轻化和提高管理水平是公司的长远利益所在,公司不可能为了短期的稳定而放弃长远的发展,不可能会放弃公司的立场而满足个人的要求,所以这位元老就必定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为老板分忧
优秀的职员会让老板和上司感到愉快,而失败的职员常常让老板和上司感到疲惫。
在很多企业里面,总会有一些“害群之马”,他们是经常无故迟到早退、今天又不知因为什么原因而请假的组织纪律缺乏者,成天议论别人和公司的不是,好像谁都对不起他的满腹牢骚者;想要其他人都听自己的但又光说不练的评论家;做事总是丢三落四、容易健忘、工作不能踏踏实实的得过且过分子;常常用花言巧语欺骗上司以及很善于将工作的失误责任和困难工作推给别人的“太极高手”;当然还有一些不起眼但出工不出力的家伙。
但是,这些“害群之马”只要不犯大错,一般企业是不会轻易解雇这些不合格员工的,除非公司不景气需要大量的裁员,这些职员自然就成为了首当其冲的开除对象。可他们的同事们却十分的厌恶他们,因为他们的存在给其他员工的工作带来了比较大的麻烦。在一个部门内,当大家对他们的意见越来越大时,上司只好将他们调到其他部门。但他们的本性是很难改变的,即使是把他们调职,都难以避免与新老同事之间相处得不好,而他们自己也很少能想到是自己的不对。在有的企业里,那些办事不力、缺乏工作热情和不听从上司指示的员工不在少数。
因此,你要成为一名优秀职员,就首先不要让公司的同事们和老板认为你是一个“害群的马”。
有人觉得要让老板心情愉快,就是要对老板说些甜言蜜语、对他们进行阿谀奉承,拍他们的马屁,哄他们开心。如果这样理解就错了。要让老板放心、舒心,是应该了解到老板希望完成什么工作,知道老板希望自己应怎样去办事,在老板要求自己或未要求前就身体力行地去完成了。尽力在工作上实现老板的愿望,方能让他心悦。很多时候,我们不是光按照老板的指示,将他安排的工作做完就可以了,当你在工作中,遇到认为有必要做的工作时,你就应该主动地去完成它。有很多工作,以后还是要去做的,何不先去完成了它呢?
我们也应该深刻了解老板的工作风格、习惯和性格喜好。如在向老板汇报工作时,若老板是一位喜欢对工作拿大放小的人,你在汇报工作时,可以适当地省略掉细枝末节的东西;但如果遇到思维缜密的老板,你就要在汇报结果之后,还应该把工作的整个过程都详尽说明,以表明你工作的谨慎。否则,老板以后就难以放心地交给你好工作了。
为老板分忧,使老板心悦,并不需要一味的唯老板的命令是从,而毫无自己的个人观点。因为老板也会犯错,当遇到这样的情况时,你就应该抓住适当的时机,陈述你的看法,把它纠正过来。但你还是尽量不要伤害老板的面子。当老板下达命令之后,你要去执行,因此,当你在执行命令时,要不断地思考如何更好地完成工作,如果在工作中发现老板的指示中有错误,就应该指出并想办法让老板改正,这也是员工的一个职责。
如果你在发现了问题后,能够先找到对策,接着去征询老板的指示,而老板也想不出别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你却适时地为他分忧了,自然,以后他就更加放心地把工作交给你了。
主动付出而不求物质回报
你不想其他的,只想着一心付出,不断问自己:“我还能贡献什么价值,让别人获得帮助?”然后不断地付出,大量地付出,尽你的一切所能去付出,获得就会很自然地到来。
这个世界上有一条伟大的定律,叫做“付出定律”。我认为这条定律与牛顿三大运动定律一样重要,都应该载入史册,写上课本,供世人学习。“付出定律”告诉我们:只要你有付出,就一定有获得;获得不够就表示你付出不够,想要得到更多,你就必须付出更多。
不了解“付出定律”的人非常多,他们虽然总是很想得到什么,可他们总是得不到,因为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要先付出什么。当你在一直不断地付出,并且不计较回报的时候,你一定会发现,很多收获在你不经意间自然而然地到来了。
只要你能先付出,并不断付出,让别人得到他想要的,别人就一定会还给你你想要的,你能让上天欠你债,总有一天上天也会还债给你。付出与收获是永远都成正比的,你付出得越多,收获就会越多。
可能有时候你会发现,自己的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也就是说你付出得多,但收获得少,这个时候,你千万不要停止付出,因为肯定会有一天,你虽然付出得少,但收获依然很多。时间会证明你的付出是没有白费的,只是随时间累积成反比而已,但它还是符合付出定律的。遗憾的是99%的人都在这个时候停止了付出。
你必须知道别人要的是什么,并且帮助别人得到他要的。若你是推销员,就要先对顾客付出,这样他才会让你有所收获。你的工作不是在赚钱,而是在大量地为每一个顾客付出。若你是员工,就应该不断地为你的老板付出,帮助老板得到他所想要的,最后你还是会得到你所想要的。若你是父母,就对儿女先付出,他们一定会回报你的。若你是老师,就对学生先付出,学生一定一辈子都忘不了你的恩情。不论你是以什么方式付出的,你的工作就是为了付出而付出,而不是为了获得而获得。成功是你愿意拿什么来换取什么的问题,而不是你单方面的获得。
你知道为什么花园里能开满花吗?原因是花粉在不断地传播。那你知不知道花粉为什么能传播呢?是因为蜜蜂在采花蜜时传播了花粉,花因为付出花粉给蜜蜂,才有了获得生命的延续,大自然的法则告诉了我们这个道理。只要你不断地付出,你会发现,你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富有、越来越成功。
你付出的总是要比你获得的还要多,例如,老板付你500元一个月,你若只做500元的事情,你是没有办法成功的,你必须做超过500元以上的事情,如果你做值5000元的事情,我想你应该获得加薪,这就是成功的秘诀。顾客向你买1000元的产品,你回报给他1万元的服务,你就有机会卖得更多,但你还需要再次付出,如此循环下去,你便进入了良性循环。我们一起记住:不是因为获得了才去付出,而是因为付出了才能获得。
日本很有名的企业家松下幸之助曾经说过,企业不赚钱就是因为对社会付出的还不够。当你作为一家公司,在向老板这位顾客销售“产品”时,你就必须大量主动地付出。若你“赚钱”不足或“赚不到钱”,那只是说明你付出得还不够多。
融入企业文化
尽管企业文化应该如何建立,很多企业都还没有找到行之有效的模式,但是,企业文化依然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存在于各个企业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