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993100000012

第12章 虚心求教知错必改(2)

第八节廉政纳谏的唐玄宗

大唐作为一个在历史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朝代,其稳定离不开历代君王的努力。

唐玄宗李隆基即帝位后,励精图治,任姚崇为宰相兼兵部尚书,对他十分器重,事事必求问于他,把他当成朝廷的栋梁。

姚崇曾经请求抑制权贵,节制赏爵,接纳劝谏,省去百姓进贡,不与群臣嬉闹,对此玄宗全部接纳。

自唐中宗以来,权贵皇戚争相营造佛寺,浪费资财,俗人为僧,且不少富裕人家以及强壮男子以此逃避徭役。

对此,姚崇启奏说:“佛图澄没能保住唐,鸠摩罗什也没能保住秦,另外齐襄、梁武都没能免于灾祸。让百姓安居乐业是君主的职责,关佛什么事情呢!”

之后,玄宗听取建议,命令主管部门整顿全国佛寺和僧尼,不法僧尼被迫还俗者达一万多人。

此外,玄宗还尽力抑制奢侈糜烂之风,他下诏令:“主管部门应限制收缴车马衣服和金银器玩,以供军需之用;皇后妃子以下,都不得穿戴珠玉锦绣;百官所用带子、酒器、马衔和马镫,三品以上可用玉饰,四品用金饰,五品用银饰,其余官员则全部禁止,妇女服饰从其丈夫及儿子;旧有的锦绣全部染成黑色。以后不允许再采制珠玉、锦绣等物,所有违者杖打一百,采制工杖打八十,并立即停止长安和洛阳的制锦作坊。”

有民间谣传说:“玄宗挑选民女以充实宫廷。”玄宗听后,就亲自将后宫中不需用的宫女用车送回家来遏制谣言。

一次,山东发生蝗灾,百姓不敢捕杀,反而焚香祈祷。

于是,姚崇上奏说:“如今山东到处都是蝗虫,河南百姓因蝗灾都快逃光了,不能坐视蝗虫残害庄稼而不救。当初楚庄王吞吃马蟥而病愈,孙叔敖杀蛇而致福,为何不捕杀蝗虫而忍心让人们饿死?如果捕杀蝗虫会招来什么灾害,就由我姚崇一人担当吧。”

之后,玄宗为鼓励百姓捕杀蝗虫,还曾经亲自当着百姓的面吞食蝗虫,这才使百姓群起将蝗虫捕杀。

曾有京兆尹崔日知贪赃枉法,御史大夫李杰欲检举他,崔日知却先发制人,反而捏造罪名谗害李杰。侍御史启奏皇帝:“如果管弹劾的部门因检举坏人而受到恐吓和诬陷,那就只好将御史台废掉。”玄宗于是马上恢复李杰原职,并同时将崔日知贬职。

有人向玄宗禀报,今年选官失实,县官没有才能。

于是,玄宗亲自召集全部县令进行考核,结果只有一人言辞说理合格,被提拔为礼泉县令,有45人被除名回家,继续学习。因为选官而失职的吏部侍郎卢从愿被贬为豫州刺史,李朝隐被贬为滑州刺史。

后来,玄宗任宋王景为宰相。宋王景致力于人才选拔,且清正廉明,不徇私,深得玄宗敬畏,即使不合自己心意,亦会委曲听从。

姚崇和宋王景相继为相,同心辅佐天子,使赋役宽松公平,刑法公正不繁,百姓富庶安乐。

唐代贤良宰相,前有魏征、房玄龄和杜如晦,后有姚崇和宋王景。

玄宗能虚心纳谏,对姚崇和宋王景犯颜进谏,不但不气愤,反而甚为敬重。二人每次朝见玄宗,玄宗都起身相迎。他们走时,玄宗亦会至门窗前送行。

故玄宗能继太宗之后,又开创另一盛世——“开元盛世”。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唐玄宗在位之时,之所以能够出现“开元盛世”的局面,这与他善于纳谏的胸怀是分不开的。

第九节虚心听劝的唐太宗

大家一定都知道贞观之治吧?那么李世民是如何守住伟业的呢?

通过总结历朝灭亡的原因,唐太宗李世民励精图治,一心想把国家治好,为民造福,屡屡召魏征入卧室咨询政治得失。

唐太宗问魏征:“朕读《隋炀帝集》,上述炀帝也知道赞颂尧、舜而否定桀、纣,但其行为为何却恰恰相反?”

魏征立即回答说:“君王即使圣达明哲,也仍然要虚心地接受别人意见。如此,聪明的人才会献出他们的智谋,勇敢者才会竭尽他们的力量。隋炀帝仗恃自己的聪明才智,自以为是,故口中说的是尧、舜之言,实际行的却是桀、纣之举,无自知之明,便是导致他彻底灭亡的原因!”

太宗说:“我应该以此为鉴。”

有一次,唐太宗谈到关中人和山东人,话语中,流露出对二者有不同的看法。殿中侍御史张行成启奏说:“天子以四海为家,不应有东西之异。”

太宗虚心接受批评,认为这话说得非常好,对他厚加赏赐。以后每当有重大政事,也常常让他参与议论。

唐太宗曾对大臣们说:“朕常怕自己因一时喜怒而妄行赏罚,若以后朕有此行为出现,希望诸公能极力劝谏。你们也应该接受别人劝谏,不可听不进他人逆耳的忠言。如果自己都不能接受谏言,又怎能去劝谏别人。”

唐太宗对侍臣们说:“治国如治病,病虽已痊愈,但还应调养护理。若不注重调理又一味放纵自己,致使病情复发,就再难救治。今日大唐得以安定,四夷都已臣服,实是古来少有之事。但是朕仍然一天比一天谨慎,怕不能贯彻始终,所以总想听到大家的谏言。”

于是魏征说:“陛下能经常居安思危,愿意听取大家的意见,臣很高兴!”

长乐公主将下嫁长孙冲。因为她是皇后所生,皇上格外宠爱,对主管司曹下达敕命,要比永乐公主(唐高祖之女)出嫁时多给一倍的嫁资。此时魏征劝谏说:“汉明帝在加封皇子时说:‘我的儿子怎能与先帝的儿子相比?’因此让皇子们只能得到楚王、淮阳王(光武帝之子)所得到的一半的封物。可是今日陛下资送公主的物品竟要倍于永乐公主,这不是与当年汉明帝之意相违吗?”

皇上认为说得很对,于是回宫后将魏征之意转告给长孙皇后。

皇后感叹道:“妾身常听陛下称赞魏征,可不知其中缘故,现在看他引据礼义来制止人主的私情,才知道他真是一位社稷之臣。妾身与陛下是结发夫妻,承您屡加恩礼,但臣妾若要与陛下讲些什么也要先观察陛下神色,不敢轻易冒犯威严;魏征身为臣子,竟能如此敢于直言相抗,真是忠直,陛下应厚待于他。”

皇后藉此又请求皇上派内史赐予魏征钱四百缗、绢四百匹,并让使者转告魏征说:“今天才真正见识到了您很正直,因而以此相赏。希望您经常保持这样的忠心,不要改变,更好地辅佐皇上。”

有一次,李世民下朝回来,怒气冲冲地说:

“我总有一天一定要把这个乡巴佬杀掉!”

皇后问:“要杀掉谁?”

皇上说:“魏征总是在朝廷让我难堪。”

皇后退下,随后穿起整齐的朝服站在太宗面前,向太宗恭贺。太宗深感吃惊,问她为何如此?

皇后说:“妾身听说主上英明,大臣才会正直,如今魏征如此正直,正是由于陛下英明的缘故,妾身哪敢不庆贺!”

太宗转怒为喜,甚感高兴。

后来,中军丞皇甫德参向李世民进言:“修洛阳宫,劳人;收地租,厚敛;民间习俗喜欢高扎发髻,亦是仿效宫中。故请陛下下令禁止以上种种行为!”

太宗生气了,对房玄龄等人说:“德参是想国家不役使一个人,不收取一斗租,宫女都没有头发,那样他才称心如意?”

于是太宗想要治德参讥谤之罪。

这时魏征谏阻说:“汉文帝时,贾谊在上书中说:‘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言辞可谓极尽刻薄。自古以来,上书不激烈直切,就不能打动人主的心。所谓狂夫之言,圣人也要参择,怎能治罪?请陛下裁决!”

皇上说:“讲得好!朕如果将此人治罪,那以后还有谁敢进言!”

结果不但不治罪,还赏给皇甫德参二十匹绢。

之后,魏征进言道:“据臣观察,陛下近来有点不大喜欢听纳谏言了,有时虽然勉强容纳,但已不像过去那样豁达。”

于是皇上又加赏皇甫德参,并拜为监察御史,以示自己虚心纳谏。又说:“人们说天子可以为所欲为,朕却不然,上怕皇天监视,下怕臣民监视,兢兢业业,还恐怕不合天意、不符人望。”

魏征说:“这实在是达到天下大治的惟一法门,愿陛下能始终如此。”

一天,太宗李世民询问侍臣:“创业和守成哪个艰难?”

房玄龄回答说:“草创之始,群雄并起,陛下南征北讨,逐一消灭他们,好不容易才建立李唐王朝。所以,臣认为创业难!”

魏征则说:“自古帝王,没有一个不是得天下于艰难,而又以安逸而失掉天下的,可见守业更难!”

太宗李世民说:“玄龄与我一起攻取天下,出生入死而得一生,所以了解创业的艰难;魏征与我一起安抚天下,经常害怕从富贵中生出骄奢,从不注意之处生出祸乱,所以知道守业的艰难。不过,创业的艰难已经过去,如今诸公应协同朕好好守住这李唐天下。”

后来,唐太宗李世民凡做重大决策时,都要先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群臣,广泛征求大家的意见,最终并能虚心听取和采纳大家的意见。有时魏征犯颜直谏,使李世民无法忍受,欲诛杀犯颜直谏之臣,最后仍能做到容忍。

由于唐太宗李世民虚心开明,能容纳臣民不同意见,并且知错即改,奖赏直谏人员,因而臣民关心国家大事,知无不言,使国家获益甚大,君、臣、民同心同德,国家强盛安定,经济、文化空前发达,史称“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即帝位后改年号为贞观)。

唐朝在唐太宗时期达到了一个高峰,这和他能够纳谏,尤其是重用魏征这样的直臣是分不开的。如果我们能向唐太宗这样放下架子,虚心听取别人的建议,还有什么门槛是跨不过去的呢?

第十节不得好死的董昌

是否你在生活中有时觉得别人对你的意见是一种对你的嫉妒?

在唐昭宗时期,义胜节度使董昌苛政暴敛,非常不得人心。由于董昌进献东西非常多,朝廷认为他是个忠臣,便不断加恩特颁,官至司徒、同平章事,并赐爵陇西郡王。

谁知,董昌竟然居功自傲,要求做越王,朝廷不允,董昌当然深感不快。此时,有人故意逢迎他说:“大王不如去做越帝?”于是许多逢迎拍马的人争相拥至董府门前,要求董昌称帝。被私欲冲昏头脑的董昌,竟失去理智,十分高兴,派人假惺惺地推辞说:“天时未至,天时一至,我一定会称帝,大家一起共享荣华富贵。”

此时,董昌的幕僚吴瑶、都虞侯李畅之等亦迎合董昌心意劝他称帝,因此董昌心里越发奇痒,再也按捺不住,召集部下商量称帝事宜。节度副使黄碣出于对董昌的关心,直言不讳地说:“如今唐室虽已衰败,但天下人仍未厌弃它。齐桓公、晋文公都是由于辅佐周室而成就霸业的。大王您受朝廷厚恩,富贵已到顶点,根本就没有必要做这种大逆不道之事!我宁作忠臣而死,也不当叛逆而活!”

但是董昌大怒,认为他迷惑众人,立即将他斩首,且将头扔于厕所,骂道:“该死的奴贼,竟欲背弃我,不等着做圣明时期的三公,却先来找死!”并杀死黄碣全家八十余人,将之坑埋。

董昌又问会稽令吴镰,吴镰说:“大王不做个真诸侯传给子孙,竟想当假天子自取灭亡!”

董昌又将吴镰斩首,并灭族。

董昌对山阴令张逊说:“我十分了解你,你很有才干,要是我当了皇帝,一定让你主管御史台。”

张逊却说:“大王兴起于石镜镇,终至建节浙东,任节度使,荣华富贵近20年,又何苦效法李钅奇、刘辟造反而被杀呢?浙东偏僻,位于海边,虽拥有六州之地,但大王若要称帝,大家一定不会听命,其时大王将徒守空城,岂不被天下人耻笑!”

董昌怒不可遏,又将张逊杀掉。

董昌自认为眼中钉已经全部除去。

不久,董昌穿上皇帝礼服,登上内城门楼,即皇帝位,自称大越罗平国,改元顺天,强令群臣与百姓称其为“圣人”。

董昌给钱缪送去文书,告知罗平国帝位之事,并任命他为两浙都指挥使。

钱缪回信劝说:“你与其闭门做天子,不如做节度使,终身富贵!如今悔改尚不为晚。”董昌又不听。

后来,钱缪率兵三万来到越州城下,至迎恩门见董昌,再拜后说:“我此次带兵前来,为的是欲请大王改过,即使大王不爱惜自己,乡里士民又有何罪,随着大王一起灭族!”

董昌见钱缪率兵前来,始觉害怕,送给他二百万缗钱犒劳将士,并将首谋吴瑶和几个巫觋抓起来送交钱缪,自请皇上治罪。

于是钱缪带兵回去,将情况上奏朝廷。

朝廷认为董昌一向尽力上贡,如今所做所为,大概是受人挑唆,下诏免其罪,免官回家。

钱缪上表,认为董昌违背朝廷,不应赦免,请求派兵讨伐。朝廷下诏,委托钱缪讨伐董昌。

于是,董昌派人侦察钱缪军队的虚实,几次派出侦察之人,凡据实说明钱缪军队强盛者,董昌就大为发怒,将其杀掉,凡谎说钱缪军队兵疲粮尽者,则给予赏赐。

钱缪部将顾全武、许再思进军越州城下,董昌出城迎之,战败,环城固守,顾全武等趁机包围越州,董昌畏惧,去帝号,仍称节度使。

而顾全武猛攻越州,攻克外城,董昌仍坚守牙城。钱缪见牙城久攻不下,突生一计,派董昌老部下骆团欺骗董昌说:“奉皇上诏谕,令大王辞职返回故里临安。”

董昌一听,可以免予死罪,随即送出令牌印信,到清道坊住下。顾全武派武勇都监使吴璋趁机用船载董昌到杭州,在小江南将董昌杀死,一同被杀的还有董昌全家三百余人和罗平国宰相李邈、蒋瑰以下三百余人。

只听假话,不听真话,只听奉承,不听批评的董昌,终因昏聩傲慢,家破人亡,遗臭万年。这就提醒我们一定要挖净耳朵,做到兼听,才能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相信没有人愿意落个像董昌一样的下场吧,那就放平心态,从小事做起!

同类推荐
  • 恰到好处的孤独

    恰到好处的孤独

    《恰到好处的孤独》收录的文章写于不同时期,可能是散文,可能是杂文,也可能是小说,有些可能是真实的事情,有些可能是我做的梦,我的幻想。但所有的这一切,对于一个趋向于内心的人来说,都是真实的,是对自己内心的探索,嗯,我就是想要好好看看自己,想知道自己与世界是如何相处的,我想要自己所理解的生活是怎样的。如果你对一个孤独者的生活和臆想有兴趣,并且不嫌啰嗦的话,不妨一看,希望这些文字能带给你一些好的感受。
  • 人性的弱点

    人性的弱点

    《人性的弱点》1937年出版时,印数仅仅5000册。无论是作者卡耐基,还是出版者西蒙&舒斯特公司,都没有指望本书的销售能超过这个数目。然而令他们惊奇的是,这本书一夜走红,并且随着读者不断增加的需要而再版。在经济萧条时期,本书满足了普遍存在的人性的需要,触动了读者的神经。
  • 性格与命运

    性格与命运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性格,秉性也。众生之间固有差别,那么性格与命运的关系,在性别上有多大的差异呢?其实性格与命运在性别上没有明显区别。女人和男人相比,有时女人能做到的事,男人却不能,为什么?皆因性格不同所致。同样的社会背景,同样的家庭环境,同样的生活遭遇,同样的智商,然而到头来女人成功了,男人却失败了。这是为什么呢?很简单,性格不同。
  • 狼性生存

    狼性生存

    “长于适应环境,创造环境;锁定目标,决不轻易放手;运用谋略,出奇制胜;把握时机,放手一搏;更要有情有义,善于群策群力,惟此方能所向无敌……”这就是狼的生存法则,与狼共舞,以狼为鉴,以智慧的生存谋略立于不败之地,本书是将狼道智慧与个人及企业生存发展现状有机结合起来编写而成的一本职场实用“宝典”,书中揭示了狼族驰骋天下、历久不衰的奥秘,并结合现代企业特点总结出一套“职场生存经”,能够帮你在职场中游刃有余,步步高升。
  • 不懂人心,人生难赢

    不懂人心,人生难赢

    正所谓“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如果我们能最大限度地了解一个人,就可以在工作中或是生活中避免不少的麻烦和困扰。读懂别人不光是为了投其所好,也是避免我们踩上雷区。
热门推荐
  • 庶女风华之凤临天下

    庶女风华之凤临天下

    前一世,姨娘教她温柔小意,教她隐忍为上,教她孝顺嫡母,教她尊敬主母,可是这一切却将她推入了万劫不复之地。她发誓,若有来世,所有欺负过她的人都要付出代价。上天垂怜,她重生到出嫁之前,这一世,她决定,不在温柔小意,不在懦弱无能,这一世,她要变得坚强勇敢,她要学会阴谋诡计,她要好好地活下去。这一世,看她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这一世,看她如何步步高升,凤临天下。(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龙腾世纪起源

    龙腾世纪起源

    作品是按照游戏龙腾世纪起源为背景改编而来,主角是一名法师,在积累力量战胜大恶魔。
  • 没有仙

    没有仙

    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做尽天下快活事。早晚都得死,不如直接一点,放肆的快意恩仇,做强者!
  • 一只正在学会去爱的柚子

    一只正在学会去爱的柚子

    任蓝在两年前很偶然地捡到了一只不认识的小动物,明明当时连自己都养不活,却在家里面养了一只狗和鼬。任蓝给狗起名叫做大黄,因为笨笨的。给鼬起名叫做柚子,因为很可爱。但是他们每个都是有着缺陷的,但是当任蓝成为初一二班的班主任后这一切发生了变化。而这一切的变化都是柚子跟着任蓝来到学校后发生的一些有趣的事情引起的,在各种有趣的事情里面和任蓝和柚子很多人有了牵绊,而牵绊不正是各种感情的开端吗?本书是双主角,有两个主角共同讲一个故事。
  • 陨神纪年

    陨神纪年

    神,是一个神秘的存在,从来没有人知道这世界上是否存在着神,他们神秘而伟大,仿佛能够道破天机。在未来的世界里,人们依旧想要知道世界到底有没有神,直到2200年,那传说中的神的遗迹展现在世人的面前时,一句神秘的话让人疑惑……
  • 魂回殇

    魂回殇

    嗷嗷嗷,疯掉了!被老公出卖,好不容易赶上穿越,却穿成了一只小猴子?要不要这么悲催!被一个白衣男子收养,却各种被吃豆腐?还要被他的未婚妻欺负?喂喂喂,她是猴子啊!嗷呜,不是,她是人,哎,她到底是人还是猴子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绝世小少神

    绝世小少神

    她是高高在上的神族少主殿下,高傲冷情,倾城绝色,杀伐决断,桀骜不驯,从不将任何人放在心上。直至一朝下凡游历,遇见落魄的他,一颗冰冷的心渐渐升温……他是一只修炼千年的九尾狐,不幸在晋级雷劫中发生意外,修为暂封,被低等妖族欺辱,但缘分使然,让他遇见了她,他必不会错过她,放开她的手。(1V1,身心干净)(甜宠无虐)
  • 只有流星雨知道

    只有流星雨知道

    十七岁的痛,刻骨铭心。就算时光愈合了伤口,终究还是会留下疤痕。遇见,别离,重逢。岁月终究改变了我们。友谊,悸动,最后消失不见。毕竟,我们的生命只交于一处。窗外,繁星点点,直到,你我相见……
  • 穿越之娘娘的天下

    穿越之娘娘的天下

    一对现代小辣妹双胞胎,穿越后,姐姐当了皇后娘娘,妹妹当了王妃,一对姐妹把后宫弄的鸡飞狗跳的。一代帝王,纵容自己的皇后在后宫任意妄为,一代王爷,自己的王妃把自己的王爷府弄得乱七八糟,又去皇宫,哎!哭笑不得,而且经常说一些自己听不懂的话,词。两位相公真是无语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