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比赛的学生当中,获奖最多的是纽约市史岱文森高中的学生。
但是,1989年12月18日,史岱文森高中传出一片哭声。原因是他们的研究成果没能进入西屋科学奖的大门。在12月14日,160份报告,由史岱文森高中分成两箱寄出,其中一箱在西屋奖截止的15日及时寄到。另一箱里的90份,却拖到18日才寄到。
“我们有收据为凭,14日寄的‘隔日快递’。”史岱文森的老师解释。
“我们写得明明白白,我们必须在15日收到。”西屋科学奖的主办人说,“我们不管你什么时候寄出,只管是否能准时收到。”
此事一传出,闹得满城风雨。有人批评,认为西屋科学奖有点太不近人情了,让孩子们的心血白费了。
比赛就像人生的战场。它比实力,也比速度。速度何尝不是一种实力。如果那些输的学生,能汲取教训,再也不拖,那么他们在这次比赛中学到的,应该比失去的更有价值。
拖延时间的人,“拖掉”的不仅是自己的机会,也让别人失去了机会。他不但表现了自己的不准时,更严重是表示了他对别人的不尊重。
一个人跟朋友约好吃饭,可是那位朋友迟了半小时还不到,这个人只好先吃,快吃完了,才见他的朋友满头大汗地冲进来,边擦汗边解释道:“对不起!忘了!忘了!”那个人看到他的朋友这个样子,就半开玩笑地问:“要是美国总统一年前就约你,你也会忘记吗?”那个人的朋友居然一笑说:“那当然不会忘!天天都会想一遍!”
这证明了什么?证明一个人不守时,显然是他没把别人放在心上。
不要把拖延看成是一种无所谓的耽搁,一个病人延误了看病时间,会给生命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拖延这个坏习惯看似无关大局,实则是个能使你丧失机遇,破坏你幸福、甚至夺去你生命的坏蛋。
比赛就像人生的战场,它比实力,也比速度。速度何尝不是一种实力。
立即去做,终会有收获
如果有计划而不去执行,使之烟消云散,这对于我们的品格会产生非常不良的影响。如果有计划而努力执行,这能增强我们的品格力量。
当一个生动而强烈的意念闪现在一位作家的脑海时,他的内心有了一种不可阻遏的冲动——想要提起笔来,将那美丽生动的意念记录下来,但那时他或许不方便,所以没立刻就写。那个意念不断地在他脑海中活跃、催促,然而他还是拖延。后来那个意念便逐渐地模糊、暗淡了,最终整个消失!
要知道,一个只会夸夸其谈、一味拖延而不注重实干的人最令人反感,成功也永远不会光顾这种华而不实、说而不干的人。如果切丝黑尔姆夫人仅仅满足于她动听的演讲,陶醉于她美好的计划之中,她自然就永远也不可能超出言谈的计划之中,人们也就不会相信她所说的一切。但当人们亲眼看到切丝黑尔姆夫人以自己的行动实现了她的计划时,人们才认同她的观点,为她提供帮助。
夸夸其谈未必能表明你是个什么样的人。相比之下,行为倒更能切实地反映出你的本质。只有你现实的行为才能表明你是个什么样的人。
生活中,在你拖延某件事时,别人或许会帮你做这件事。这样,拖延又成了你摆布别人的一种手段。另外,通过拖延时间,你可能会对自己以及自己的行为产生不切实际的想法。
世界上不会有什么十全十美。如果我们一味追求完美,一定要拖延到世上所有条件都完美后才开始行动,就只好永远等下去了。有的人为什么一辈子都干不了一件事情,原因正在于此。相反,有的人也对自己的现状不满,但他却行动起来,力求改变现状,而不是傻傻地等待,结果行动者成功了,而拖拉者依旧一事无成。
一个真正的成功人物并不是在问题发生之后再去解决问题。而是一旦遇到问题,他们会克服种种困难去完成它。我们对于一件事情的要求必须要折中一下,这样才不至于陷入行动以前永远等待的泥沼中。当然最好是有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那种大无畏的精神。当我们决定一件大事时,心里一定很矛盾,都会面对到底要不要做的困扰。任何人都应该克服拖延的习惯,立即去做,终究会大有收获。
一个真正的成功人物并不是在问题发生之后再去解决问题。而是一旦遇到问题,他们会克服种种困难去完成它。
在努力中等待成功
有一个野心勃勃却没有作品的作家说:“我的烦恼是日子过得很快,而灵感却不愿光顾我的大脑,所以一直写不出像样的东西来。”他说,“写作是一项很有创造性的事情,要有灵感才行,这样才会有兴致写下去。”
说实在的,写作的确需要创造力,但是另一个写出畅销书的作家,他的秘诀是什么呢?他说:“我有许多作品必须按时交稿,因此无论如何不能等到有了灵感才去写,那样根本不行。一定要想办法使自己的笔尖在纸上划动。这个办法就是我先定下心来坐好,拿一枝铅笔乱画,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尽量放松。我的手先开始活动,用不了多久,在不经意间,便已经文思泉涌了。”
“以后”、“明天”、“下个礼拜”、“将来某个时候”或“有一天”,往往就是“永远也完不成”的同义语。有很多好计划没有实现,只是因为当我们应该说“我现在就去做,马上开始”的时候,却说“等一会儿,我一定会去做”。
让我们用另一个例子进而说明拖延与推迟对我们做事的危害吧。这里是一对年轻夫妻的储蓄经过:
约翰先生每个月的收入是1000美元,但是每个月的开销也要1000美元,收支刚好平衡。夫妻俩都很想储蓄,但是往往会找些理由使他们无法开始。他们总是说:“加薪之后马上开始存钱”、“分期付款还清后就要……”、“渡过这次难关以后就要……”。
最后还是他太太瑞恩不想再拖。她对约翰说:“你好好想想,到底要不要存钱?”他说:“当然要啊!但是现在省不下来呀!”瑞恩这一次下定决心了。她接着说:“我们别再拖延了,我们有存钱这个想法都好几年了,到现在却连一分都没存下。我今天看了一个广告说,如果每个月存100元,15年后就有18000元,外加6600元的利息。如果你想储蓄,就把薪水的10%存起来,不可挪作它用,我们说不定要靠面包和牛奶过到月底,只要我们真的那么做,一定可以办到。”
他们为了存钱,起先几个月当然吃了点苦头,尽量节省,才留出这笔预算,现在他们却觉得“存钱跟花钱一样好玩”。
如果你时时想到“现在”,就会完成很多事情;如果常想“将来有一天”或“将来什么时候”,那将一事无成。
“今天可以做完的事情不要拖到明天。”让我们永远记住富兰克林的教诲吧。
如果你时时想到“现在”,就会完成很多事情;如果常想“将来有一天”或“将来什么时候”,那将一事无成。
用热情迎接璀璨
生活中,我们有时碍于面子,或者害怕遭到别人的拒绝,或者怕遭受谴责,或因自己的热情总是遭对方冷漠的反应,而使自己的积极性逐日减弱。但只要我们增强一分积极的力量,便足以削弱一分消极的困扰,从而克服做事拖延与推迟的毛病。
因此,我们必须减少忧虑,充分掌握主动积极的力量,凡事多举手,多去协助别人,成功就在眼前。
三国时期,刘备之所以能后来居上,称雄巴蜀,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诸葛亮的主动进攻,不仅是行为上的,更是心理谋略上的。
赤壁之战爆发前夕,曹操战襄阳、破荆州,80万大军顺江东下,此时刘备势单力薄,惶惶如漏网之鱼。此际,诸葛亮当机立断,主动出使东吴。一到东吴,诸葛亮继续实施进攻策略。首先是舌战群儒,难张昭、穷虞翻、羞步鹭、斥薛综,使东吴众多谋臣儒将理屈词穷。见到孙权,诸葛亮又用激将法刺激孙权的自尊心与荣誉感。这一激果然奏效,当孙权了解了刘备的态度,便决心孙刘联军与曹操决战。这样,刘备不仅在战略上转危为安,实际上已胜利在握。
积极主动,不仅使伟大人物力挽狂澜,回天有力;也是我们平常人的立身之道。它能使我们逐渐珍惜我们的时间,不少遇事拖延推诿,使我们永远在生活中处于优势。
有一位非常聪明的心理学家告诉了他的宝贝女儿一个足以使她在以后的生活中无往不胜的绝招——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要勤举手,勤于发问。
小女孩真的遵照父亲的叮咛,不只在内急时记得举手,老师发问时,她也总是第一位举手的学生。不论老师所说的、所问的她是否了解,或是否能够回答,她总是举手。
时间久了,老师对这个不断举手的小女孩自然而然印象极为深刻。不论她举手发问,或是举手回答问题,老师总是不自觉地优先叫她开口。这样在不断积累过程中,她的知识量越来越多,在各方面她都显得非常优秀。
多多举手,正是那位心理学家教给她女儿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利器。
故事中那位极具智慧的父亲所教给女儿的举手观念,正是成功者积极主动的态度。
如果一个人不具备积极主动的态度,那么,积极力量就会削减一分,相对地,消极的力量便增强一分。此消彼长,再假以时日,真不敢想像我们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因此,要想成功,必须强调主动。一切自卑、畏缩不前和犹豫不决的行为,都只能导致人格的萎缩和做人处世的失败。
积极的人总能勇敢地面对出现的问题,他们敢于采取快速的行动,做出挑战困难的决策,他们会毫不犹豫地解决这些阻碍他们前进的问题。
成功源于改变
推陈才能出新,所有的新观念、新思想,都是借鉴于旧思想的,都是在旧思想的基础上添加一些东西,把它们结合起来或进行修改而产生的。创造性的成功就由此而来。
发人深省的是,外国人居然善于利用“对联”这一国粹,进行创造性的发挥,搞起了“春联促销”。在20世纪90年代,一则消息格外引人注目:可口可乐公司竟然利用春节搞了一次别出心裁的促销活动,有的写着“新春新意新鲜新趣,可喜可贺可口可乐”,有的是“春节家家包饺子,过年户户燃爆竹”,横批是“可口可乐”等等。百姓虽知是广告,但因新颖实用,所以乐于接受。
“春联促销”虽不是洋人所创,但是洋人善于推陈出新,“中为洋用”,取得了非常好的宣传效果,达到了促销的目的。
其实,只要我们能改变过去的模式,推出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东西就是创造。创新的改变并非是高不可攀的事情。
麦当劳并没有发明任何新的东西,它生产的“产品”也许以前任何一个小餐馆都可以制作。但是麦当劳连锁店的创始人克罗克运用文化概念和管理技术,使“产品”标准化,设计出生产流程和加工工具,制定各阶段的工作标准,从而大大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
在某一个制笔行业里,有一个机灵鬼认识到,只要有笔的地方,就一定要有墨水,那么为什么不把两者结合起来呢?结果自来水笔产生了。
请你不要轻易接受一般的看法。在自己没有亲自尝试一下以前,不要轻言不可能。如果你去尝试了,并且能以坚韧的态度来面对困难,那么你就有可能成功。
对于渴望成功的人来说,改变能够拓展你的自我空间,使你能有机会感受以前尚未感受过的东西,比如新的知识、新的做事方法、新的技能,甚至是新的事业起点。
对于渴望成功的人来说,改变能够拓展你的自我空间,使你能有机会感受以前尚未感受过的东西,比如新的知识、新的做事方法、新的技能,甚至是新的事业起点。
从失败中学会变通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所表现的自信要大过我们所意识到的,我们很早便知道相信自己,因为你有信心,所以你会去完成它。当你想到自己已完成的事时,你对能做的事会更有信心。只有失败者才不去这样想,因为他们只把注意力集中在失败和缺点上,他们看不到成功和自己的优点。
麦克阿瑟在西点军校入学考试的前一晚十分紧张。他母亲对他说:“如果你不紧张,就会考取。你一定要相信自己,否则没人会相信你。要有自信,要自立。即使你没通过,但你知道自己已全力以赴了。”发榜后,麦克阿瑟名列第一。
当你相信自己能做出最好的成绩时,你不仅会发现自信提高了,而且会发现自信会有助于你的表现。
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它们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世上的事情往往就是这样:成功未成,先尝苦果;壮志未酬,先遭失败。要知道,一个人的生活目标越高,越是好强上进,就越容易感受到失败。当然,失败有大有小,比如学习上的困难,工作中的不顺,同事间的磨擦等,这些都属于一些小事,但积累起来却会消磨人的锐气。有些重大失败则往往会对一个人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甚至摧毁一个人的精神支柱,使人陷入不能自拔的地步,严重影响自身发展。
但是有些失败能引导一个人产生创造性的变迁,它不仅能增强韧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引导人们以更好的方法满足需要。
也有些失败不仅会给人们造成心理上的伤痕,而且也会造成行为上的偏差。因此,我们要从生活自身的逻辑出发,要求人们变通进取,从失败中不断总结经验,产生创造性的变迁。成功的逻辑要求人们增强生活的勇气,来战胜失败。一位哲人说过:“迎头搏击才能前进,勇气减轻了对命运的打击。”无数伟人就是在层层叠叠的困境和失败中锻炼了这样的勇气和胆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