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改革的春分姗姗走进拉瓦村的时候,邵阳更多的是觉得自己还太小,理解不了现在发生的这一切,日子一晃就是一年,他只是明显的感觉到以前是大伙儿一起出去干活,现在是各家干各家的,以前的镇政府叫人民公社,以前的学校叫学堂,以前的村委会叫拉瓦村生产大队,现在叫拉瓦村委会,以前叫县革委会现在叫县政府,邵阳并没有觉得改变了什么,变得只是名称。也许此刻的邵阳的确是不明白,毕竟这个小男孩才16岁,他能明白什么呢?我们又指望他明白什么呢?
日子还是跟往常一样,不一样的是邵阳现在在邵珍曾经所在的学校里读书了,不一样的是邵珍现在却到了瑞H县一中了,不一样的是大家慢慢的长大了,不一样的是当年的金辉则是调到了县教育局,不一样的是这一切都在悄悄发生改变,一样的是这日子还是一天天的在过。
此刻的邵阳如同当年的邵珍一样在学校的图书馆里看书,这场景像极了当年邵珍的那副场景,或许这就是天意或许说命运。升到中学的邵阳学习更加的刻苦,只是现在隔一个月才回家看见爷爷奶奶,邵阳有点不习惯,觉得有点孤独,更让邵阳觉得措手不及。眼看着这一年也就这么过了,临近考试邵阳心里头似乎有种说不出的压抑。回想一年前的这个时候,自己正在家里闹着不读书,想着为爷爷奶奶分担忧愁,回想一年前的这个时候,邵珍在邵阳的屋里苦苦劝邵阳,这一切似乎就是发生在昨天,邵阳觉得日子过得好快,他这还没迈出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就感觉压力大,你说要是迈出去了往后的压力那该有多大啊?想到这些邵阳更多的是安慰自己,告诫自己好好学习,也许这是目前邵阳唯一能做的事情吧!
邵珍在教室里做练习呢,这套试卷是邵珍跟同桌曹俊借的。邵珍不敢跟爷爷奶奶要钱,这一套试卷也得花好几块呢,邵珍心疼。邵珍那天看到这套试卷,里面有好多习题,就问曹俊借了。此刻的邵珍正在教室抄写习题呢,她先抄在本子上再一道一道慢慢的研究慢慢的做。1985年的6月份,也就是去年的这个时候,邵珍参加完县里统一出题的期末考试后准备升高三,邵珍本以为考试结束后自己要是考得好就继续在自己的学校读书,然而没有想到的是因为邵珍的分数在全县第一,好多县里的学校都想让邵珍到自己的学校来读书,想提高自己的名气,最后的邵珍选择了一中,来这的目的是因为可以免除她的学费,这让邵珍觉得能让爷爷奶奶的压力小一点点。
邵珍从下课后开始一直在抄试题,现在她感觉自己的手都僵硬了,但是她不敢有半点松懈,说好了下午把试题还给曹俊的,所以邵珍加紧抄题。
一中的教学质量比起以前的邵珍的学校那是好得不得了,老师讲课好,学校环境也好,教学设施也齐全,同时邵珍的压力也大。这里的孩子从小就受到了正规的教学,学习成绩好,带给了邵珍很大的压力,同时班里的竞争很大,大家都是争分夺秒的在学习。同时邵珍离家更远了,以前的邵珍一个月还能回一次家,现在邵珍很少回家,自己吃的东西有时候是爷爷托人带,有时候是邵阳骑着邵永辉的那辆加重自行车骑上半天的时间赶到县里给邵珍送东西,往往是邵阳一大早出门下午才到邵珍的学校,等邵阳到家的时候都是晚上十一二点了。
“邵珍,我问你一道题目,你在干吗呢?”曹俊进到教室问道。
“我在抄你的这个试题。”邵珍说。
“抄试题做啥啊?”曹俊不解的问。
“抄了我自己可以做题目啊,要是直接做在你的试题上那不是弄脏了吗?再说你自己都没做呢。”邵珍说。
“嗨,这试题我做过了,我有两套啊,你不早点说,这套试题你拿去。”曹俊说。
曹俊家在县里,爸爸妈妈都是老师,家里条件相当好,对于这么一套试题对曹俊来说那是不算什么,可是对于家境不好的邵珍来说那是来之不易的,此刻的邵珍心里面莫名的开始伤感了起来。
“你看看这道英语题目,应该怎么做?”曹俊问邵珍。
“啊?你问我英语啊?”邵珍问。
邵珍万万没想到自己一个农村丫头还有城里的人会问她题目,在这个班里都快一年了,邵珍知道好多人瞧不起她,但是邵珍不在乎这些,她现在唯一想做的就是好好学习,一定要考上大学。
“怎么?不愿意教我啊?”曹俊打趣的说。
“不是,我是觉得你们城里孩子不都很聪明吗?怎么现在问我题目哩?”邵珍说。
“我是看你英语厉害,再说这题目我实在是不会做,想来问问你,顺便考考你,看你英语到底厉不厉害?”曹俊说。
曹俊说着把书放在了邵珍的面前。
邵珍看了看题目,又看看曹俊,曹俊正在专心听她讲题,脑袋也是歪在那里看题目哩。
邵珍就开始把题目的意思和解题思路全部讲了一遍。
“邵珍,你好厉害,太厉害了。”曹俊兴奋的说。
“你这么说我都不好意思哩!”邵珍说。
“对了邵珍,跟你说下,但是你不要生气啊!”曹俊说。
“啥?你说。”邵珍说。
“你能不能不要在说话的时候在后面加哩啊哩的,觉得好土。”曹俊说。
“是哩是哩,是好土,可是我说习惯哩,不好改,不好改哩!”紧张的邵珍一下子说了好几个哩。
邵珍是山里人,曹俊是城里的孩子,由于地域的差异让他们说话的习惯也有了差异,邵珍说的是农村人的口腔,而曹俊是普通话,很少带方言,这让邵珍很尴尬,觉得跟曹俊他们的生活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下午的邵珍作完试题独自一人来到了县里的大街上,说实话,邵珍来县里一年了,可是她从来没有来过这条街上。眼前的这条街店铺多人也多,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夹杂叫卖声,一番热闹景象。邵珍想起了八里镇的那条街,零星的店铺,也就是肉铺和包子铺,而这些店铺邵珍是从来不去光顾的,因为没钱,更不敢奢望去买里面的东西,街上的行人也不多,有的就是急匆匆回家急匆匆赶路的人。同样是两条街,折射出的却是地处不同地方的人们生活水准,同样是店铺,同样的是行人,可是这差别是显而易见的。
邵珍走在这热闹非凡的街上,不由得想起曹俊给自己提的意见,虽然邵珍知道曹俊没有恶意,可是邵珍心里面真的是隐隐的痛了一下,这让邵珍觉得很自卑。虽然邵珍还是穿奶奶改过的衣服,穿的是奶奶亲手纳的鞋子,吃的是家里面的馒头,这一切都没让邵珍觉得自卑过,可是曹俊的这句话让邵珍觉得自卑,第一次觉得自卑。在同班同学里,邵珍的年龄是最大的,这个邵珍不自卑,邵珍是穿的最土的那个,这个邵珍也不自卑,可是今天怎么就这么自卑呢?习惯讲是哩是哩不好吗?邵珍开始漫无目的的走着,这个内心坚强的女孩子第一次对自己感到自卑,她想不到在别人面前她是这么的老土,讲着一口在别人眼里感觉很蹩脚的普通话而自己浑然不知。
邵珍看到街边一块石凳就坐了下来,看着眼前的这些行人,有穿着讲究的,也有衣衫褴褛的,有笑的也有愁眉苦脸的,看着这一切,她觉得自己不应该就这么自卑,人生是自己可以来改变的,看着这些行人,邵珍明白自己应该属于那一类。想到这里心中豁然开朗了,她为自己刚才这有点犯傻的自卑感到自己的幼稚和可笑,她现在能做的不仅仅是自卑而是努力,她不相信自己就不能说普通话。想到这些邵珍心中的所有不快都随着街上吵闹的人群随风飘散了,她要重回信心,这才是邵珍,以后不再他们面前说家里话不就是了,都是在一起的,居然说话还会有这个讲究,想着邵珍自己也笑笑。
邵阳和金小凯正在学校操场打篮球,远远听到有人在叫邵阳的名字,邵阳往操场边望去,是高年级的两位学生找他。
“你是邵阳?”其中一个说。
“是哩,你们找我啥事?”邵阳问。
“没啥,我们是你姐姐的同学,就是来跟你唠唠呗!”季美佳说。
“哦,你是季美佳?”邵阳问。
“你咋知道的啊?”季美佳兴奋的问。
“因为你的脸上有两个大酒窝,我姐姐告诉我的。”邵阳说。
季美佳和杨梅乐了起来。邵阳倒是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
季美佳说:“既然你是邵珍的弟弟,也就是我们的弟弟,我们跟邵珍可是最好的姐妹啊。”
杨梅也说:“是哩,都是好朋友,以后你有不懂得问题可以问我哦!”
邵阳说:“好哩,我姐姐经常跟我说有事情找你们哩!”
操场边上一片笑声。
聊了许久之后季美佳和杨梅去宿舍打水了,金小凯走过来不怀好意的说:
“邵阳,想不到你还有女娃子喜欢哩!一来就是两个哩!”
“啥呀?她俩是我姐的好朋友哩!”邵阳不好意思的说。
金小凯在一边不住的笑。
逛了好久的邵珍突然想起来,金辉老师的家也是在县里,自己来县里一年了还没有去看过金辉老师,突然感觉到自己很不懂事。
邵珍在街上看看东西,想买点东西带给金辉,可是看了好半天也不知道带什么东西好,最后邵珍决定给金辉带两盒“大前门”的香烟。邵珍听过这个烟,听爷爷说当官的都爱抽这个烟哩!爷爷也经常告诉别人,说这烟不呛人,不像他的旱烟,味大熏人。邵珍当即决定买“大前门”去金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