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初阳未醒,湿漉漉的空气中弥漫着一层朦胧的雾气,隐隐约约,令人看不真切。突然,小道的尽头出现一个黑影,黑影愈行愈近,不一会儿就看清了全貌,原来是一辆坐着七八个人的牛车。
牛车上有男有女,有老有少,虽然天色还很昏暗,但是这群人并没有显露出疲态,相反正兴致颇高地聊着天。
“张老哥,亏得你多等了我一会儿,要不然就赶不上坐车哩,赶集回来,我叫我家婆娘给你送两斤獐子肉,昨天刚猎到的,新鲜着呢!”说话的是一个抱着一团兽皮的方脸汉子,他正微侧着身子和赶车的大爷说话。
“刘老弟,你这么说可就见外了,咱们几十年的交情了,大家帮衬着一点也是应该的。”赶车大爷回过头来笑眯眯地说着,饱经风霜的面颊上透着庄稼人的质朴与纯厚。
方脸汉子挠了挠头,憨笑道:“那张老哥要是不嫌弃的话,晚上去我家,我让我家婆娘多做几个下酒菜,咱们兄弟俩喝上几杯!”
“那感情好,弟媳的拿手菜那可是一绝啊,我一定去!”
听到夸赞自己婆娘的话,方脸汉子并不接话,只是嘿嘿地傻笑了几声。
北冥月坐在牛车的一角,她对这些凡人的俗事不感兴趣,便静静地待着闭目养神,她身旁坐着的是正在东张西望,满脸兴奋之色的北冥皓。小家伙从未出过村,更别谈坐着牛车去赶集了,因此新奇得紧,红扑扑的脸颊遮掩住了长久营养不良造成的菜色。
青崖县因青崖山而得名,县城坐落在青崖山东面十里处的一块平地上,虽说地处麓州边界,但是交通便利,乃是青州前往麓州的必经之地,虽是县城,但若说是州城也不为过。
青崖县县城城墙高达十几米,大门高八米宽三米,好像一道竖立的屏障,远远望过去只感觉整个县城大得惊人,颇有一股巍峨的气势。初升的朝阳洒下万丈光芒,落在斑驳的城墙上,好似为其镀上了一层金色。
即使是见惯了这等恢弘场面的赶车大爷,也不由地在心里赞叹了一句,更不用提后面坐着的没啥见识的村民了!
此时城门大开,城外排着两列长长的队伍,队伍里大多是一些进城赶集的山野村民,他们或挑或扛,或拎或推着买卖的货物。只有零星的两三驾马车点缀其中,看样子应该是走南闯北的行脚商人。进城并不是没有要求的,不仅要例行盘查一番,每人还要缴纳十文钱的费用,是以颇费时间。
交钱进城后,约定午时在城门口集合后,大家就分开了,北冥月带着北冥皓向城西走去,她要去买点黄纸和朱砂。
距离引气入体已经过了一个半月,就在昨天她刚刚突破练气一层,迈入练气二层。虽然迈入了练气二层,却也只能施展一些清尘术和轻身术之类的小法术,只有等到进入练气三层的时候,才能施展火球术等攻击性的法术,混元草成熟在即,到时候定引来各方势力争夺,即使她不去找麻烦,麻烦也会找上门,毕竟那里可是主角出场的地方,因此她迫切地需要增加一些保命的手段,而符箓则是最好的选择。
说是符箓,其实并不是真正的符箓,毕竟世俗界很难买到含有灵气的符纸和朱砂,只能用一般的黄纸和朱砂代替,效果自然大打折扣,不过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
“冰糖葫芦甜又甜,红红山楂圆又圆。一排排呀一串串,尝一尝呀笑眯眼……”
两个小男孩手上各拿着一串冰糖葫芦,嘴里哼着儿歌,蹦蹦跳跳地从兄妹俩身旁穿过,渐行渐远,直至并入人流中再也看不见。
北冥月一瞬间有些怔忪,往事历历在目,依稀记得冰糖葫芦那酸酸甜甜的味道和师尊温暖人心的笑容,弹指间几百年转瞬而过,再回首却已物是人非。
“卖冰糖葫芦,又甜又香的糖葫芦呦……”
循声望去,果然见到一个中年男子,肩上扛着一支扎满糖葫芦的木棒,一串串红彤彤亮晶晶的冰糖葫芦在阳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
北冥月未作停留,拉着北冥皓径直穿过卖冰糖葫芦的小贩,进了一家名为“笔墨丹青”的店铺。
店铺不是很大,却极为雅致,共分上下两层,楼梯口处用素纱帘子隔绝开来,一楼桌椅摆设皆用梨花木制成,其上雕刻着精美的花纹。墙上悬挂着不少丹青妙笔,为整个空间增色几许。错落有致的柜台上摆放着各种精巧别致的文房四宝,品种竟是出奇得多!淡淡的笔墨书香在空气中飘散弥漫,萦绕鼻端,深吸一口,不由地让人心神宁静,沉醉其中。
“请问您想要买点什么?”从左侧柜台处走来一位侍女,她神色恭敬,言语间并未露出轻视之色。
北冥月打量了她几眼,转过头扫视着各个柜台,不急不缓地说道:“我需要一些上等的黄纸和朱砂。”
“请跟我来。”侍女听了,微微一笑,引着他们往一处走去。
“这是灯笼草浆制而成的黄纸,柔韧薄软,质感极好,并且不会晕染,每张需要十文钱。这盒朱砂名为丹顶朱红,因像极丹顶鹤首那团朱色而得名,色泽艳丽,浓稠适宜,润色均匀,每盒便是一两银子的价钱。”侍女玉指轻点,将一张黄纸和一盒朱砂递给北冥月,侃侃而谈道。
北冥月并未接过,只是用神识扫了扫,她挑了挑眉,一脸高深莫测:“看来贵店是不信我们能买得起上等的货色,还是贵店根本就没有和我们做生意的诚意?”
侍女有些意外地看了眼前的小姑娘一眼,正了正脸色,接着说道:“这黄纸与朱砂确是上等的货色,不是上等的货色怎会入我‘笔墨丹青’?只是既然客人不满意这些,那就请随我来。”说着,便迈开莲步,引着他们向二楼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