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诗以感叹号压轴之后写一段诗以外的文字,并不是硬要重复著书立说的某些程序和定式,而是确实有话需要补缀。
作者≈产妇。一部书的问世如同一个孩子的降生,从十月怀胎到呱呱坠地,产妇含辛茹苦,倍受煎熬,甚至九死一生。此次笔落长诗《燃烧的火炉》,感受尤其如是——每一章节,每一段落,每一句子,甚至每一标点,几乎都在灵与肉的炼狱中挣扎。
但作者心态=产妇心态。很少咀嚼和盘点痛苦过程的加减乘除,更多注重和揣摸XYZ破译的结果——希冀新的生命与初衷的线谱相吻合——给社会的大家庭增加一丝天伦的乐音,为人类的建筑群铆上一颗有用的钉子。那种“只重过程,不重结果”的说法是不真实的、也是不负责任的。
所幸,重庆市委领导青睐有加,走笔伊始即给予巨大鼓励;所幸,重庆市委宣传部高度重视,重庆出版社加紧出版;所幸,不少文坛泰斗盛勉,文朋诗友力扶,热心人士诚助。
于是,作者心境的天空:旱魔的爪痕不再溃烂,山城的景色依然壮丽。以不锈的真心——感谢所有的关心者和支持者!并镌刻在记忆的引擎上——作为继续奋进的动力!
作者
2006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