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这句话原出自三国魏人李康的《运命论》。李康所作的《运命论》旨在探讨国家治乱与士人个人出路之间的关系问题。他强调“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可是志士仁人“蹈之而弗悔”,目的是为了“遂志而成名”。不想这话今天竟成了要人不要过于拔尖,以免招人嫉妒的警语。
做人不可锋芒太露,要善于掩藏自己的长处,才不至于引人注目,成为众矢之的,千夫所指。此种思想虽说有些消极悲观,但在生活中却仍不失其现实意义。
无数事实告诉我们,胆大妄为、肆无忌惮是一切灾祸的根源,那些自以为聪明,便目空一切的人,终将引火烧身,自取灭亡。
卖弄本事的人是愚蠢的
智慧的人都知道藏而不露,有了一点点本事就喜欢卖弄的人是愚蠢的。千万不要恃才傲物,在人前显示和卖弄自己的一点儿雕虫小技。否则,必将作茧自缚,甚至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
有一天,吴王带着随从乘船在江上游玩。当他在江两岸的奇山异峰中发现风景秀丽的猴山时,感到异常兴奋。吴王令随从在猴山脚下的江边泊船,他要带领他们下船登山。
山上的猴子们往日的平和与宁静,突然被这么多上山来的人打破了。它们吓得惊惶失措四下逃走,躲进荆棘深处不敢出来。
一只猴子却与众不同,它从容自得地停留在原地,一会儿抓耳挠腮,一会儿手舞足蹈,满不在乎地在吴王面前卖弄着它的灵巧。吴王用箭射它,这只猴子并不害怕,吴王射过去的箭都被它敏捷地抓住了。吴王有些气恼,便命令随从们一起去追射这只猴子。面对这么多人射过去的箭,猴子难以招架,当即被乱箭射死。
这个猴子,倚仗自己的灵巧,不顾场合地卖弄自己,以至于就这样丢掉了自己的性命。
随着秦统一战争的不断胜利,吕不韦的权势也一天比一天大,甚至盖过了秦国的君主秦始皇。秦始皇亲政后,说吕不韦私通叛党,免除了吕不韦的相国之职,让他去河南就职。
吕不韦到了河南之后,河南就变成了政治、经济、外交,甚至是文化中心。各国使节或是来访大臣到咸阳之前,都会先到吕不韦那里停留议事,到达咸阳见秦始皇时,所提出的往往是在吕不韦那里得到的结论。在咸阳的大臣遇有重大问题和疑难事件,也会和吕不韦书信往来商议,甚至亲自跑到河南求教。秦始皇闻知,心中越发担心了。谁知吕不韦一点没有收敛的迹象,他召集门客吟诗著作,议论时事,俨然成了首脑。吕不韦的门客到处游走,希望为他重新选一个主人。也有的国君,极力要求吕不韦到他们的国家担任重要的官职。
吕不韦仗着这些越来越大胆了,还企图利用这个有利条件再次发家。这次秦王终于忍不住了,他不能坐视吕不韦的风头盖过自己,也无法容忍吕不韦对他的权威提出挑战。秦始皇送给吕不韦一封信,信上写道:“你对秦国有什么功劳,秦国要封你河南十万户?你与秦是什么亲属关系,可以称为‘仲父’?你和你的家属还是滚回到蜀地去吧。”
吕不韦已经年迈,怎么能够走到四川呢?吕不韦知道事情已不可挽回,便饮鸩而亡。
吕不韦的悲剧就在于他超越了做人的界限,他声势显赫,“傲”字当头,对秦皇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从这个层面来说,吕不韦的悲剧不可避免。
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一棵树高出于树林,大风必然把它吹折,一个人鹤立鸡群,祸患也必然降到他身上,这是从古至今不能改变的道理。
解缙是明初著名才子,洪武二十一年进士。明太祖朱元璋特别喜爱他的才能,让他每天在自己身边,朝夕谈论不倦,待之如家人父子。宠遇一时无比。
解缙受宠日深,便想到“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的古训,又自负高才,敢言人所不敢言。他给朱元璋上了一封万言书,指出朱元璋“御下严苛”,滥诛大臣,以喜怒为赏罚等诸多毛病,又首次提出分封亲王的权力过大,恐后世会危及朝廷。
解缙所言无不深中朱元璋的弊病,所言分封弊端当时虽未显现,后来成祖朱棣起兵燕京,夺去侄儿建文帝的皇位,解缙可谓有先见之明。然而这些都是朱元璋的大忌,前前后后群臣应对奏章中哪怕有暗示隐喻这些弊病的意思,都会被严刑处死,甚至灭族,解缙尽言无隐,言辞也犀利无比,朱元璋却体谅他的忠心,虽然并不采用,也不怪罪,对左右侍臣连声夸赞解缙“高才”。
解缙受此鼓励,越发敢言,明初宰相李善长因受胡惟庸谋反一案牵连,被朱元璋借“星变”之名杀死,举朝无人敢言其冤。解缙却想为李善长鸣不平,恰好工部侍郎王国缙也有此意,两人一拍即合,以王国缙的名义,由解缙草疏,上章为李善长鸣冤。
朱元璋看罢奏章后大怒,本想重惩王国缙,后来知道奏章出自解缙之手,只好置之不理。却也怕解缙再闹下去,令他无法收拾,便让解缙的父亲把他领回家,再读书十年,然后再回朝做官。朱元璋对群臣从不姑息,稍有过错便严刑立至,独独对解缙爱护备至,解缙屡触忌讳,还能保全首级,也算是例外中的例外了。
解缙回家乡读书只有八年,朱元璋病逝,建文帝即位。不过建文帝欣赏重用的是方孝孺,齐泰、黄子澄这些人,并不起用解缙,解缙在建文帝时期只能默默度日。
明成祖朱棣起兵燕京,经四年血战,攻取南京,大臣不是逃去,便是自杀殉国,降附朱棣的人很少,解缙却率先到宫中朝拜朱棣。朱棣早闻解缙的才名,又知他是父亲最喜欢的人,况且他又最早归附自己,可为群臣表率,于是马上重用,让他和杨荣、杨士奇、胡广、黄淮、金幼政,胡俨等人组成内阁,充当自己的顾问,而以解缙为主。这就是明朝内阁制度的由来,解缙便是明朝内阁的第一任首辅,只不过此时的内阁不过是皇帝的一个智囊团,权力也没有后来内阁那样大。
解缙深得朱棣赏识,又犯了在朱元璋手下的老毛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毫无隐讳。应该说朱棣对臣下的宽容比他父亲要强得多,朱元璋把手下功臣杀得一干二净,朱棣对手下功臣却是一个不杀,个个富贵天年。解缙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下,越发放言无忌,无事不敢为,却为自己种下了杀身的祸根。
一次朱棣在一张纸上写了几位朝廷大臣的名字,让解缙品评其短长,解缙直言无所隐,把这些人的毛病揭示得淋漓尽致。朱棣也认为他说得很对,这些大臣知道后,却恨解缙入骨,一有机会便在朱棣面前指摘解缙的过失,大进谗言。众口铄金,久而久之,朱棣也不能无动于衷,况且解缙才高气傲,不拘小节,本就是容易犯小错误的人,积累到一起,就成了大毛病了。
解缙又在随后朱棣要更换太子的“易储”风波中死保太子,联络群臣,大造声势,维护太子的地位。朱棣虽迫于群臣的压力,最终没有更换太子,但一想到要让自己厌恶的儿子承继江山,心里就堵得慌,罪魁祸首自然非解缙莫属。朱棣的二儿子朱高煦因没当上太子,更是恨不得吃解缙的肉,天天寻找机会欲置解缙于死地,先是诬陷解缙向外泄露宫廷中的秘密,朱棣也不管是否属实,便把解缙贬官为广西布政司参议。
永乐八年,解缙从广西回京述职,朱棣正领兵出塞攻打蒙古,解缙没见到朱棣,便向当时监国留守京师的太子禀报事情,然后就回广西了。朱高煦知道后,便诬陷解缙趁皇上不在时,私自朝见太子,图谋不轨。朱棣蓄怒于心很久了,再加上朱高煦的诬陷,身边大臣的挑拨,勃然大怒,派锦衣卫把解缙捉回京师,投入诏狱,严刑拷问,所牵连的人无不下狱。五年后便命锦衣卫指挥纪纲在狱中把解缙处死,解缙时年仅四十七岁。
上面的故事告诉我们,“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聪明人首先要学会保全自己。一个人,即使你很优秀,但你必须学会适应环境,审时度势,不可清高自傲,一意孤行,我行我素;而应虚怀若谷,团结周围的人,用自己的行动,带动大家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这样,你才能在社会上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