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大放小是做人的哲学,更是做事的智慧。在人生的旅途中,每一个人都希望赶快到达人生旅途的目的地,因为路途的艰难使人心情烦躁,而心情烦躁更觉路途艰难。但是我们如果静下心来,不把终点作为唯一的目的地,我们就不会感到疲惫,就会有闲暇去欣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去欣赏路边不知名的野花。珍惜每一天,把每一天当作好日子去过,充分体验伴随你的每一分每一秒,牢牢地把握住现在。这就是三分做事,七分做人的“糊涂哲学”。
精明的糊涂人
难得糊涂,是人屡经世事沧桑之后的成熟和从容。这种糊涂与不明事理的真糊涂截然相反,它是大彻大悟之后的宁静心态的写照。
真正的智者,是曾经沧海阅尽人间兴衰,从苦辣酸甜的百味中,体验到人间争强好胜的无聊,争名逐利的无耻,从而淡泊功名利禄,不去计较个人的成败得失,一切都淡然处之,以静养心。此即古人所说的“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
其实难得糊涂,是指大事精明,小事糊涂,教人舍小利而图大善。现在大家似乎都学精明了,其实变得更糊涂了。真正的智者,应该是小事糊涂大事精明,能够在“该出手时就出手”!
宋代宰相韩琦以品性端庄著称,遵循着“得饶人处且饶人”的生活准则,从来不曾因为有胆量而被人称许过,可是在下面这件事上体现的非凡定力,实在是没有第二个人可比,这才是“真人不露相”的注脚。
当宋英宗刚死的时候,朝臣急忙召太子进宫,太子还没到,英宗的手又动了一下,宰相曾公亮吓了一跳,急忙告诉宰相韩琦,想停下来不再去召太子进宫。韩琦拒绝说:“先帝要是再活过来,就是一位太上皇。”韩琦越发催促人们召太子,从而避免了权力之争。
大智若愚,即小事愚,大事明。这是一种很高的修养。愚,并非自我欺骗或自我麻醉,而是有意糊涂。由聪明而转糊涂,由糊涂而转聪明,则必左右逢源,不为烦恼所扰,不为人事所累。
晋代人谢万,字万石,是谢安的弟弟。谢万曾经和蔡系争一个座位,蔡系把谢万从位子上推了下去,把帽子和头巾都弄得快要掉了。谢万慢慢站起来,拍拍衣服说:“你差点儿弄伤我的脸。”蔡系说:“本来就没有考虑到你的脸。”后来两人都没有把这件事挂在心上,当时人们都称赞他们。
这是历史上有名的装糊涂的故事,受侮受损的一方没有为自己的难堪而大发其怒,记恨在心,相反,却表现出了宽宏大量、毫不计较的美德和风度。结果不仅没有受到更多的伤害反而得到了大家的敬重。
现实生活中,确实有许多事不能太认真,太较劲。特别是涉及到人际关系,错综复杂,盘根错节,太认真,不是扯了胳膊,就是动了筋骨,越搞越复杂。
顺其自然,装一次糊涂,不丧失原则和人格;或为了公众为了长远,暂时忍一忍,受点委屈也值得,心中有数(树),就不是荒山。
大事精明小事糊涂
人一生不应对什么事都斤斤计较,该糊涂时就糊涂。不计较、糊涂处置一些不关大局的小事情;但对重要问题、原则问题,就不能糊涂,该聪明时就得聪明。有句成语“吕端大事不糊涂”,说的正是小事装糊涂,不耍小聪明,而在关键时刻,才表现出大智大谋。
楚成王将商臣立为太子之后,有些后悔,想要废掉他,所以就着手秘密征询各方意见,准备另立公子职来取代他。
关系着未来能否继承王位,这对商臣而言,是何等的大事!当他得到消息后,心中非常紧张,但又不知道消息是真是假,就跑去请教他的老师潘崇。
潘崇想了一下,便说:“我看,你到大臣江芈那里去走一趟,送给他一样他平常不喜欢的东西作为礼物,而且举止上要轻浮一些,看看他有什么反应。”商臣就照着潘崇的建议,来到了江芈的官署,无厘头地送了礼,让江芈顿时觉得莫名其妙,本来还想行礼如仪,但接下来,看见商臣举止轻浮,一副玩世不恭的态度,立刻按捺不住脾气,气呼呼地说:“你这不成材的臭小子,看来君王想要废掉你,并不冤枉你,我看另立公子职,也是理所当然的事!”商臣得到了想要的答案后,不得不带着沉重而又落寞的心情离去。潘崇这一招“装糊涂,问前途”的方法,不愧是高招。
置身不确定的情境,往往让人焦虑、犹豫,不知如何是好,尤其是遇到涉及自身利害的事情,更是令人坐立难安。偏偏人生的历程当中,又会碰到许多不确定的情境。
有些情境真假虚实不难判断,让人胸有成竹,至少知道怎样应对。有些情境,不易辨明,如果本身又是当事人,想要开门见山、直截了当问个清楚,又不恰当。这个时候,如果在不动声色,又不至于弄巧成拙的情况之下,去掌握不确定情境的关键因素,就需要一些应对的技巧了。
商臣隐约知道自己的太子地位不保之后,由于自己是当事人,当然不方便冒冒失失地跑去问个明白。何况,在权位的争战当中,即使亲自去问,不但问不出个所以然来,而且,只会增添问题的复杂性,更可能将没有的事弄假成真。
而潘崇知道江芈身处权力核心,必然知道宫闱内部的决策动态,同时也深深了解江芈喜怒形于色,又是大嘴巴的个性,因此便只要商臣装糊涂,以逆向操作的方式,去探探口风,以便了解传闻的蛛丝马迹。想不到,不但找对了人,也找对了方法,答案马上就浮现出来。
其实小事糊涂,大事需要精明,否则吃亏的还是自己。
大聪明的人表面必糊涂,大糊涂的人总是显得聪明过人,自古皆然。所以孔圣人再三揪着弟子的耳朵,告诉他们要“敏于行而讷于言”,郑板桥也意味深长地教诲聪明人要“难得糊涂”,老子更是指出要想不败,必须“大智若愚”。这种种“内精明而外糊涂”的“糊涂学”,我们凡夫俗子很难学到精髓,但是少一点对别人的算计,留一分自己的纯真,于人于己,总不是一件坏事吧。
在社会中,我们都希望自己聪明。这很正常,有谁希望自己是个弱智?肯定没有。
但是,生活有时却需要人糊涂一些。其实,“糊涂”是一种境界。真的是件不简单的事情。不是谁人都会糊涂的。如果你没有把人世间的一些道理看清楚想明白,你就是想糊涂都难呀!
糊涂糊涂,大事精明小事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