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地里越是相互向往,而真正有机会见面却又越是躲避。武则天怕再看太子,又不知不觉地把目光转向他。太子越是正襟危坐,却越是胡思乱想。武则天是出于少女的矜持,而太子则是畏怕父亲的责备。在他们的内心之中,求情之心,反而越发难以遏制。
一天,太宗小憩。太子就在外廊阅读,这是太宗最高兴看到太子做的事。但太子头皮正发炸,不过装样子而已,眼睛却在别处。这时,武则天正独自从里面出来,一眼看见太子,就欲逃避。但太子的目光已扫过来,紧紧地抓住了她的目光。躲也没有用,武则天只得轻走几步,头低垂着向太子行礼,说道:“殿下,妾让女使奉茶上来。”
太子听到这声娇语,顿时心花怒放,说道:“不必了。父皇睡了吗?”
武则天胸口狂跳着,还是不敢正面看太子,随口答道:“皇上已经安寝。”
太子站起身又问道:“汝叫什么名字?”
“武媚娘。”
“媚娘?这个名字名如其人,好听。”太子连声夸赞道,眼睛却紧盯着武媚娘。
武才人听了,脸一红,娇嗔一笑说道:“殿下见笑了。”
李治此时恨不得走过去握住她的肩,抓住她的那双玉手,但动了动,停住了。身在禁宫,他不敢乱动。
武则天偷眼瞧见太子的神态,便说:“殿下如没有什么吩咐,妾告退。”
太子一听急了。说:“媚娘,等一等。”就又不知说什么好了。
武则天更不好意思,又不敢走,又不敢看太子着急的表情,还怕女史们出来看见,不知如何是好,脸上红彤彤的。李治看一脸娇羞的媚娘看痴了,忍不住向前走了两步,又小声说:“媚娘,我……”
武则天怕不雅,赶紧说道:“殿下别说了,殿下的心思妾已知道了。”说完,也不行礼,转身逃也般地离去。
由于双方有心,就不愁没有机会。在走廊下,在前堂里,在花丛树荫下漫步,遥远的一瞥,会心的一笑,偶尔也身体有意的一触,一种默契已深入两人心底,两人真真实实地相爱了。但这只能是偷偷的,礼法约束着他们。太宗自己把色不当回事,对儿子的好色也不太注意,只要不沉溺于其中,就不妨碍成为一个好君主。但他对儿子的德行看得很重,把这种自做主张地逾礼会看成是失德。如果这样,他训斥太子还在其次,武媚娘的性命却堪忧。他会不惜杀人来规劝太子,当然也会因疼爱儿子,会把媚娘赏给他以图掩饰,但谁说得准他会选择哪一种。
幸好时间不太长,形迹还没露,太宗就命太子监国,自己御驾亲征高丽,再一次冲锋陷阵、运筹帷幄。太宗安排好太子监国的事情,挥师东进。而太子在众臣的拥持下,则真正坐在朝堂之上处理政务,至于武媚娘,就暂且抛在脑后,因为他要住回东宫,那里自有王妃及刘氏、郑氏、杨氏等婢女侍候,在这里,他可以尽情玩乐戏耍,享受天伦之乐。而武则天则守着皇上的书房,饱尝相思之苦。
按唐汾王记载:在众多婢女中,武氏之聪慧,决非常人可比。她既不得意于老皇,乃另谋出路,专注意于太子。别的婢女若无所见,她却慧眼独具,利用时机。因为老皇千秋万岁之后,太子登基称帝,嗣承大统,自属当然。太子于是成了她的目标,而这个目标,又多么容易!她已经把太子看清楚。一个二十二岁的青年,玩弄过几个女人——软弱、任性、多愁善感、不喜运动、一见美色,心神颠倒、渴求新欢,欲壑难填。在太宗皇帝驾崩前两个月,老皇染病在床,在宫中那样熟悉的地方,太子常常可以看见武氏。武氏年轻,虽不是体态丰满,也可称得身体健硕,玉立亭亭,宫廷的化妆,宫廷的发式,她极其讲究精致,从不疏忽。太子所爱慕于武氏身上的,正是他自己所没有的——健硕、沉着、机敏,尤其是精神旺盛。
在父皇驾前要端庄矜持,不可失礼,求情之心,反而越发难制。可是,总不愁没有机会,在走廊之下,在前堂之中,在花园之内,遥远的一瞥,会心的一笑,身体有意的一触,偷偷的一吻。当这个成熟丰满的女人,开始向那个柔弱善感,青春年少的太子一调情,太子的劫数算是注定了。武氏言谈,随时一语双关,意在言外。她说她渴望太子殿下特殊的“恩泽”,她当竭其所能,“善侍”殿下。所有宫廷中的词藻像“献身”、“宠爱”、“忠诚”等等,若由一个谈情说爱的少妇口中说出,都会大有意味,独具色彩。日复一日,太子受了蛊惑,大起胆来,意乱神迷,恋情似火。于是在老皇背后,太子与这位不平凡的宫女,在小心戒备之下,恣意拥抱调笑。太子视礼法若耳旁风,进而想入非非,企图把武氏据为己有。一切牺牲,在所不惜。
经过一番治疗与保养之后,唐太宗康复,他要亲自处理军国大事,太子只得退居东宫,这样与武才人的接触也不得不暂时中断了。
但是,唐太宗晚年多病。他的病康复不久,于公元647年春末,太宗又染上了风疾。时虽值春末夏初,但长安已似盛夏,酷热难忍。五月,唐太宗命整修终南山太和宫,改名翠微宫。翠微宫是一座行宫,风景秀丽。最初由唐高祖于公元625年创建,取名为太和宫。唐太宗即位后停止修建,半途而废。现在因为唐太宗患病,又受不了长安暑热,即重新整修而成。翠微宫位于长安西南,正门北开,朝着长安。朝政议事殿称作翠微殿,寝殿叫含风殿。同时又特为太子构筑一殿,正门西开,取名喜安殿。六月,翠微宫整修一新,唐太宗与妃嫔、朝臣来到了翠微宫,皇太子李治也陪同而来,他虽住在喜安殿,因需入含风殿侍奉父皇药膳,这样与武才人又增加了接触的机会。
这次唐太宗在翠微宫住了将近三个月,待夏去秋来、天高气爽,太宗病体一时痊愈,即返回长安宫。皇太子与武才人暂时分离,回到了东宫。
可是不到二年,即公元649年五月,唐太宗旧疾复发,与太子、妃嫔、众朝官再次来到了翠微宫。这次太宗病非寻常,他已无力上朝听政,大多时候在含风殿养病疗疾,太子昼夜不离左右,为父皇侍奉汤药。他见父皇的病情一天天加重,心里焦灼不安,有时一连几天不吃不喝,致使年仅二十二岁的太子满头青丝中出现了白发,太宗看到这种情景,感动得老泪纵横说:“汝能孝爱如此,吾死何恨!”
皇太子经过一次在长安宫,两次在翠微宫与武才人一起侍奉太宗,两人朝夕相处,心心相印,最后终于发展到相爱。但是这种相爱关系还十分隐密,太宗与其他妃嫔还不了解内情。
七月九日,唐太宗病情骤然恶化,急忙召长孙无忌入含风殿。长孙无忌是长孙皇后之兄,也是唐太宗最亲信的人。太宗见了长孙无忌,想要向他托付后事,却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到了七月十一日,太宗再次召来长孙无忌与褚遂良说:“朕今悉以后事付公辈。太子仁孝,公辈所知,善辅导之!”
说完后,又对皇太子说:“无忌、遂良在,汝勿忧天下!”
在嘱咐完太子之后,太宗还似放心不下,又对褚遂良说:“无忌尽忠于我,我有天下,多其力也,我死,勿令谗人间之。”
太宗将后事托付完毕,就令褚遂良起草遗诏。顷刻,太宗驾崩。时年五十三岁。这位一生轰轰烈烈,名垂千古的太宗皇帝与世长辞了。
唐太宗病逝后,顾命大臣长孙无忌与褚遂良为了防止突然变故,先护送太子回到京城即皇帝位,然后才隆重地为太宗举哀发丧,安葬于九陵山的昭陵,与先故去的长孙皇后合葬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