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没有忘记嘉靖开马市的惨痛教训,也没有忘记世宗禁开马市的诏令。嘉靖朝,大将军仇鸾避战,主张开马市,即互市,由俺答岁进马匹若干,中国岁给币、帛、粟、豆若干。嘉靖三十年(1551年)三月开马市。以兵部侍史道前往大同,总理互市。兵部员外郎杨继盛上疏,备言十不可五谬,开马市,懈天下饬武之志,开边臣私通外寇之门,给俺答以入寇之机,以中国之资养敌寇之力。仇鸾愤然,谓杨继盛不知兵,故将战争视为轻易之事。结果杨继盛下锦衣卫拷讯,仍持论不变,被谪狄道典史。四月,宣府、大同马市成。而当年十二月的一个月之中,俺答三寇大同,翌年,又屡寇大同等地,劫掠财物,奸辱妇女,这一切,正如杨继盛所预料的,互市非但没有解决边患,反而为俺答的入寇提供了便利条件。敌人往来于大同城外,讯之,则以贡市为言,以至“大同市,寇宣府;宣府市,寇大同。甚者朝市暮寇,币未出境,而警报随至,并所得赢马掠之去”。故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三月,罢马市,世宗下诏,有荐言开马市者处死。
但是,现在的情势与世宗时已大不相同了。张居正分析了这一变化,世宗朝开马市,官给马价,市易胡马,而鞑靼拥兵压境,恃强求市,以劣马索我数倍之利,又间以抢掠,寻致了当时皇帝下诏禁开马市。现在,边境戒名,无一日少懈,又顺其入贡之便,开市贸易,同时规定贸易的货物种类,并限定互市期限和地点,加强管理,不会重蹈嘉靖朝的覆辙。张居正更以为,封贡互市乃制虏安边的大机大略,时机在即,稍纵即逝。他致函王崇古,鼓励他一定要坚持己见,不为浮言众议所动。同时又要王崇古上疏提出贡额、贡期等具体事项,自己在穆宗那里,极力赞成此事。
兵部尚书郭乾提出世宗禁开马市的诏令,给事中章端甫亦谓王崇古邀近功而忽远谋,甚至有人提出,如果答应封贡互市,那么首倡者必须保证百年之内无事。张居正对这种近乎无理的要求甚为愤慨,谁能够保证俺答永不背盟呢?我方沿边之策在于加强防卫,而不能弛边备,完全寄望于互市。没有互市,俺答还不是数十年劫掠不绝、无地不入,这难道也是互市之过?即使数十年之后,俺答背盟开战,亦非此次互市之过。在张居正的策动下,王崇古又上疏力陈封贡入市之利,封贡互市,边疆可得安宁,边备可乘机修整,如果拒绝互市,则边境了无宁日。他还援引永乐间成祖开马市的先典,以为依据。又条陈封贡八事以上:议封号、定贡额、议贡期、立互市、议抚赏、议归降、审经权、戒狡饰。兵部尚书郭乾游疑不定,张居正请穆宗下诏廷议。定国公徐文壁、侍郎张四维等22人以为可许,英国公张溶、户部尚书张守直等17人以为不可许,工部尚书朱衡等5人以为封贡可许,而互市不可许。于是,一切便都等待皇帝的裁决。“朝议纷呶,有为危言撼帝者”。内阁中。“阁臣力持之”。张居正尤全力积极策动,高拱也赞助此举,在穆宗御经筵时,阁臣请外示羁糜,内修守备,于是穆宗下诏允准封贡互市,张居正拟旨敕行,封俺答为顺义王,名所居城日归化(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赐红蟒衣一袭,昆都力哈、黄台吉授都督同知,各赐红狮子衣一袭,其余授官者61人,把汉那吉封昭勇将军,指挥使如故。至此,嘉靖朝以来屡犯北京、为患北边多年的一股最大的敌对势力,通过封贡互市,化干戈为玉帛,从此,俺答诸部成为中国的藩属,不再侵扰西北边疆。
西北边疆的稳定,使明王朝的军费开支大为减少,“三镇岁费二十七万,较之乡时户部客饷七十余万、太仆马价十数万,十才二三耳;而民间耕获之入、市贾之利不与焉。所省甚多”。同时,昔日,“三军暴骨,万姓流离,城郭邱墟,刍粮耗竭,边臣首领不保,朝廷为旰食”。封贡互市以来,“幸无此事矣”。
张居正在俺答封贡之后并没有放松北部的边防,他致函边帅,乘机整饬武备,加强防卫力量,丝毫不可因封贡互市而有所松懈。一方面,他以强大的军事力量作为与俺答和解的后盾,迫使其不敢违约,做到战可恃而后和可坚。另一方面,他也在准备万一俺答进攻,有足够的力量可以抵御。
张居正对俺答的动态始终十分关注。万历六年,俺答带大队人马离开居处西行,张居正感到事态严重,他采取“因机劝诱,阴修内治”,以待其变旧的策略,立刻命三边总督及甘肃巡抚预作准备,同时让宣大总督吴兑劝俺答返回其居住地。俺答不听劝导,继续西行,在甘肃境外,败于瓦刺部下,最后到达青海,拜见活佛。张居正以为,俺答此行,名为拜见活佛,实则欲西掠瓦刺,所以他在俺答打了败仗之后,让甘肃巡抚劝俺答早回故地,“约束诸部,坚守约束,以终前功”,保证北边的安定。万历八、九年间,俺答病重,张居正闻报,立刻考虑到这件事对北边的影响。俺答长子黄台吉和侄青台吉妄躁骄盈,反复无常,俺答一病,难以驾驭,恐肇事端。张居正更担心的是,俺答一死,部下酋长,各自为心,必有大乱,倘归属与中国处于敌对状态的土蛮,则北边的形势将十分严峻。所以他告诫边帅练兵积粮,密于自治,以待其变。万历九年,张居正拟诏,敕边臣加意警备。万历十年春,俺答去世。北边的空气顿时紧张起来,张居正一面布置边防厉兵秣马,厚抚士卒,以备不测,同时静观鞑靼内部的变化。
在这个关键的时刻,三娘子起了极大的作用。
三娘子,名钟金,不仅貌美,而且文武双全,她好读书,平日手不释卷,精通蒙古文字,又仰慕汉文化,嫁与俺答后,深受俺答器重,事无巨细,俺答都交她裁决。三娘子深明大义,主张蒙汉和好,同明廷建立友好关系。三娘子极力促成俺答与明廷关系的改善,隆庆五年,明朝廷封三娘子为“忠顺夫人”。三娘子协助俺答“约束诸部无入犯,岁来贡市”。鞑靼与明朝之间通贡互市,多年无战事,亦赖三娘子的鼎成之力。俺答死后,黄台吉为众望所属,遂继承汗位。黄台吉要求取三娘子为妻,三娘子不从,率部西走,这样,明朝与鞑靼的关系便紧张了。这时宣大总督劝谕三娘子,要以蒙汉和好为重,于是三娘子为蒙汉和好计,依蒙古旧俗,与黄台吉结为夫妻。明朝遂封黄台吉为顺义王,黄台吉与三娘子继续与明朝保持互市的友好关系。
黄台吉在位三年去世,其子扯力克于万历十五年(1587年)嗣位。三娘子以自己年长,便自练兵万人,筑城别居。明政府担心这样会影响双方的友好关系和互市,便要求三娘子与扯力克匹配,扯力克当下尽逐诸妾,以三娘子为妻。凡是与明朝互市、汉蒙往来之事,扯力克全部交给三娘子处理。在三娘子的主持下,鞑靼与明朝的友好往来进一步发展。为了表彰三娘子的贡献,明朝三次封三娘子为“忠顺夫人”。三娘子“历配三王,主兵柄”,前后执政40余年,“为中国守边保塞”。她与俺答建的归化城,后来被人称为“三娘子城”,表达了人们对她的热爱。
俺答封贡以后,东北部的土蛮继续与中国作战,不时侵扰明边。张居正在隆庆初年,把北边防卫的重点放在蓟镇,隆庆中,重点转移到宣大方面,俺答封贡以后,他经营北边防卫的重点又转移到了辽东方面。张居正对待上蛮的政策,与对待俺答的政策不同。他认为,土蛮虽然也要求开市,但是他们没有和平相处的诚意,土蛮屡屡侵盗中国内地,屠掠人民,想以武力胁迫中国开市。如果中国屈从土蛮压力,同意开市,那么土蛮日后将不断提出各种要求,后患无穷。而且,轻许土蛮开市,中国威信降低,必然影响到与西边的俺答的关系,使其有可能背弃盟约。效法土蛮,要挟中国,到那时,中国整个北边都将处于紧张状态,与俺答封贡互市的结果亦将毁于一旦。所以张居正对土蛮采取强硬的对抗政策。既使土蛮的威胁不能得逞,又使俺答更加珍惜得之不易的封贡互市,这样,“一举而树德于西,耀威于东”。所以他鼓励辽东巡抚张学颜、辽东总兵李成梁坚决抗击土蛮的侵扰。李成梁在辽东打击土蛮,屡建大功,张居正对之倍加褒奖。万历十年,俺答死后,土蛮又重申前请,要求互市,其意并非伪诈,但是张居正以为,辽东的地形事势,不同于宣府、大同,土蛮又无俺答封贡互市的诚心素志,恐和必不久,而反使我边备松驰。他决定慎重从事,不允互市,再观察一二年,相机处置。
富国强兵,是张居正的夙愿。自隆庆元年入阁,参与机要以来,张居正对北边倾注了极大的心血,“外忧边境,一日之内,神游九塞,盖不啻一再至而已”。即使俺答封贡之后,他对边防也丝毫没有放松,他“三岁则遣大臣巡阅”。又以八事考课边臣:积钱谷、修险隘、练兵马、整器械、开屯田、理盐法、收塞马、散叛党。经过张居正着着不懈的努力,嘉靖朝以来,令明帝国君臣日夜萦绕于怀的北部边崽,得以解决。西北边防的加强在张居正手中完成了,自此以后,明朝西北边防再无大患,明帝国从建国伊始受到的侵袭、搔扰,延续几近三个世纪之长,在张居正呕心沥血的苦心经营下,终于解除了。张居正身后,他的改革措施多被废止,然而西北边疆一带免遭鞑靼铁骑蹂躏的人民,却仍世代身受其惠,绵延的长城,高耸的敌台,成为张居正经略北边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