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是赵国,其他的诸侯怎么样呢?”
“也没有听过这回事。”
“为什么呢?所谓祸害近可及身,远可殃及子孙,王族的子孙并非全是不肖者。但是他们没有功绩而居高位,没有功劳而得到众多的俸禄,其最终结果就是误了自己。现在您赐给长安君崇高的地位、丰沃的封地,却不给他建立功绩的机会,万一你将来出了什么意外,长安君的地位能保得住吗?所以我认为你并没有考虑到长安君的将来,你所疼爱的是长安君的姐姐。”
威后被触龙的情理说服了:“好吧!一切照你的意思去做。”
触龙最终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为赵国做了一件好事,这不能不说是迂回策略的胜利。所以,迂回说理如果运用得当,可以屡战屡胜,一打一个准儿。
在说理过程中,如果正面说理达不到自己意想不到的效果,或对方是个比较固执的人,就可以采取迂回侧击的办法。这种办法是,先不急于反驳,而从似乎与题目关系不大的方面层层发问,以问套话,让对方在答问中不知不觉地顺着我方设计的思路走,直至水到渠成之时,才反戈一击,使对方陷入困境。
比如先秦时儒家学派的著名雄辩家孟子就是利用这种方法说服了农家学派的陈相。
陈相向孟子宣传农家学派首领许行的主张,他开口就问孟子:“贤明的国君应该同老百姓一同劳动、一同耕作、治理国家,同时自己动手烧饭。”
孟子反问:“许行吃的都是自己亲手种的粮食吗?”
陈相回答说:“是的。”
孟子又问:“许行穿的都是自己亲手织的布吗?”
陈相回答说:“不是的。许行不穿布衣,而是穿毛货。”
孟子问:“许行戴帽子吗?”
陈相回答说:“戴帽子。”
孟子问:“戴什么样的帽子?”
陈相回答说:“他戴的是生绢做成的帽子。”
孟子问:“许行做衣服的毛料和做帽子的生绢都是自己亲手纺织的吗?”
陈相回答说:“不是的。是用粮食到市场上去交换来的。”
孟子问:
“许行为什么不自己动手纺织呢?”
陈相回答说:“自己动手去纺织会耽误他种地。”
孟子问:“许行做饭使用锅和甑吗,种地使用铁农具吗?”
陈相回答说:“要使用。”
孟子问:“他使用的锅、甑、农具,都是自己亲手制造的吗?”
陈相回答说:“不是的。也是用粮食到市场上去交换来的。”
孟子于是说:“各行各业本来就不可能边种田边兼顾,难道惟独治理国家的工作可以边种田边兼顾吗?”
在这段对话中,孟子像问家常一样向陈相询问许行各种生活用品和生产工具的来源,诱使陈相不知不觉地提供了与自己主张相悖的论据。这样,陈相哑口无言,被驳得心服口服。在管理活动中,当碰到棘手问题时,先顺着对方的意思说,使其逐渐放松戒备,然后不失时机地收拢说话包围圈,使对方无可奈何地“服输投降”。某种程度上,这也是迂回说理的一种技巧。汉代的司马迁在《史记·滑稽列传》中记叙了一则“西门豹冶邺”的故事:
战国初期,七雄纷争,天下大乱。在魏国流经邺地全境的漳河,时常泛滥成灾。当地的地主贵族等顽固势力利用漳河水害,用宗教迷信的形式,搞什么“河伯娶妇”,对人民实行残酷剥削和压迫,致使邺县人口越来越少,田地荒芜。西门豹来到邺县任头令的时候,听说了这种情况,表示出其大的不满。他对主持河伯娶妻的人说:“到给河伯娶妻的时候,希望三老、巫祝、父老都来送送这个女孩子。”大家都说:“好”。
到了给河伯送妻的时候,西门豹也来到河边和大家相见。那些官吏、豪绅、当地的父老都聚在河边上,还有外地的百姓前来看热闹。那个巫婆,是一个老女人,年纪已经70多岁,跟随她的女徒弟各个都穿着绸衫,趾高气扬地站在巫婆的后面,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西门豹兑:“叫河伯的妻子来,看看她长得好看不好看。”他们马上就将河伯的“妻子”从帐里引到西门豹的而前。西门豹看了女孩子以后,回头对老巫婆说:“这个女子不漂亮,麻烦巫婆去向河伯报告,我再找一个更好的女子来更换,后天送给他享用。”说完,他立即就叫他手下的当差抱起巫婆投到河里。
过了一会儿,西门豹看没有什么反应,就对身边的人说:“巫婆为什么去这么久没有回音呢?叫徒弟们去催一催吧!”又把一个徒弟投到河里。又过了一段时间,说:“徒弟为什么也去这么长时间呢,再叫一个人去催催!”又投一个徒弟到河里,总共投了三个徒弟到河里。西门豹说:“巫婆、徒弟都是女的呀,看来女人办事有些不牢靠,这样吧,三老替我去禀报河神吧。”又把三老投到河里。西门豹弯着腰恭恭敬敬地向着河边站了很久。站在旁边观看的长老和吏员都十分惊恐。西门豹对大家说:“巫婆、三老不回来,怎么办呢?”想要再派一个廷椽和一个绅士去催璀。他们都慌忙地叩头。西门豹说:“好。暂且再等一会儿。”过了一会儿,西门豹说:“廷椽起来吧,看来河伯还很热情,留客人还得留得这么久,你们都散了回去吧!”邺县的官吏和老百姓此刻都明白了事情的真相,从此以后,给河伯娶妻的事再也没有发生。
在这段故事里,西门豹不明说要打击迷信要革除陋习,相反,倒装出一副虔诚的样子。采用以退为进的说话技巧和处事策略,按照巫婆们认为有河伯存在的观念,对付坏人。可谓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最终使骗人害人者自食其果,使受骗者恍然大悟,使受害者转危为安。
还有一个例子也很好地说明了迂回说理的巧妙与实效。
大作家巴尔扎克成名后一度过于自信武断,他的老师为了教育他,有一天拄着拐杖来拜访他。巴尔扎克的老师拿着一本小学生的作业本递给他,说:“亲爱的巴尔扎克先生,您是一位大作家,所以我想请您仔细看看这本作业本。告诉我这个孩子的作文水平究竟如何,今后前途怎样?”巴尔扎克面对着这位心情急切的老太太,十分仔细地看完作业本,然后问道:“你是孩子的母亲,还是奶奶?”
“不是,先生,他和我只是普通的师生关系!”
“那么,恕我直言奉告您,这孩子今后出息不大,从字迹来看,这孩子就豆得很差!”
“是吗,”老太大似乎大吃一惊,“您成了声名远扬的大作家,怎么连你自己的笔迹也认不出来了,这是您当小学生时用过的许多本子中的一本呀!”
“啊,老师,是您……”巴尔扎克不禁愧色满面。
巴尔扎克的老师采用这种欲露先藏的迂回说话技巧,就比直通通地批评巴尔扎克过分自负、武断,效果要好得多。
迂回说理的口才技巧还很多,不一一列举。总之,这种说理技巧的要领是通过说话语序的先后变化和调整组合,而婉转地说服对方。管理者采用迂回说理的口才技巧,要注意态度热忱,尊重对方,亲切自然,不能让对方感到是在戏弄他。否则,非但达不到言语交际的预定目的,反而会产生副作用。
倾听他人的反对意见
每个人看问题的观点,是长期形成的。它与性格、经历、社会地位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人总在自己的思维体系中发展思想。不超脱这个体系,就很容易陷入一种不自觉的盲目之中。这种只有纵向联系、没有横向联系的思维方法,就像拳击手只管自己挥动拳脚,但从不把拳打到对方身上,那是无法判断胜负的。
因此,对于自己的观点,当然要说,而且说的越明白,越透彻越好。但同时也要注意到,倘若只说自己的理由,无论多清楚,毕竟不能替对方剖疑解难。你把一加一等于二的道理说得再透彻,也未必能使一个认为一加一等于三的人,知道自己错在哪里。疑团解不开,到头来他还是认为自己的答案有三分根据。
所以,说服别人,必须倾听别人的意见,透彻了解别人的意见。有人把这形容为:“钻进别人的眼球里,看他怎样看世界。”知彼知己,百战百胜,这就是说服别人的基本道理。
有时,你说是说了,但因未事先倾听他人的意见,没有了解他人对于不同意见的接受能力,不仅不奏效,反而引起更深的误会。如,有的人精于逻辑思维,一边冷静地听你的话,还一边思索、分析。这种人并不立即相信你所说的。但要求你说得有根有据,条理分明,然后自己慢慢分析、研究、接受;有的人则不习惯长时间的思考,也不善于分析过多的资料,甚至无法和你一起逐步推理,他只急于知道你作出确定不疑的结论;有的人阅世很深,满脑子人情世故,他不去考虑你说话的主要重点,却喜欢在你的片言只语中去搜索、寻找、弦外之音,揣测你的话中会有什么影射的含义;有的人情绪容易激动,常常未听完下文,就动起感情来,或怒或怨,而把你下面的话听漏了,听偏了,听错了;有的人在听你的话之前,心中已有成见,不管你说什么,听到他的心里都会走样;有的人心地狭小,只能容纳某一类事物,其他概不接受;有的人想的太多,听你的话时,常常中途发挥自己的想像,甚至会把自己的想像加进你的话里。凡此种种,你都要悉心研究,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相适应的方式。
了解对方有如此多的学向。许多人不能说服别人,就是因为他不倾听别人的意见,不仔细了解对方,不研究使用适当的表达方式,就急于下结论,还以为一眼看穿别人。这就如同粗心的医生,对病人的病情不了解,就开药方,当然是要碰钉子的。
耐心是最重要的
说服中,能一语惊醒梦中人,是有的,也是最妙的。但实际上,这种情况并不常见。就像少女陷入情网,不是一天形成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正确的做法是耐心、耐心,又耐心。这就意味着,当你不能说服对方时,不要生气,更不能生自己的气。“算了,管他干什么?”此想法是不该有的。
因此对于说服一个人,耐心是最重要的。今天挖一个角,明天铲一块土,逐步解决一些细节要点,如同蚕食桑叶,问题就会慢慢解决。
有时侯,一个人容易说服,需要扩大力量,从各方面增强说服的力度。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在说服时动员可以动员的一切因素,正的,反着说,直的,隐着说。亲戚朋友,左邻右舍,凡是能起促进作用的,在关键之时,都应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俗话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耐心,诚心,恒心,是不愁说不服人的。
当然,耐心地说服别人,也需要在说服时采取某些相应的策略,否则,耐心的说服会使他人更不易接受。换句话说,仅有耐心是不够的。反反复复,复复反反地唠叨同样的问题,谁也会受不了。所以,耐心加上巧心,在巧字上做透耐字的文章。选择适当的时间、地点、机会、场合,采用不同的说话方式,不同的语言,滴水穿石,总会化解问题的。
此外,耐心地说服别人,还应该具有同情心,这种同情并不是同意对方的观点,而是指能设身处地地站在别人的位置上来考虑别人的想法。否则,如果没有同情心,当看到别人的错误和缺点时,就会反感,一点也不考虑别人情有可原之处。这种心理会造成说服别人的困难,因为心存反感容易造成语气凌人、措词尖刻。在别人面前自己俨然成了法官,将对方视为罪犯,这种心理会使你一开口,就造成对方不快,从而封闭了双方交流的途径。
因此,无论你的意见多么正确,多么高尚,都要以极大的同情心来对待别人,体谅他们造成这种局面的不利因素。只有这样,你才能与人接近,你的态度才能像和风细雨一样,滋润别人的心田,洗净别人的眼睛,启迪别人的心灵。当然,你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这种同情是一种帮助、教育人的方式,而不是目的。因此,在你的思想上,仍然要有鲜明的是非分界线,你的同情并不等于你同意对方的所做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