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拍卖的时机一定要仔细研究,如果正在流行,销路正好的时候,来个大拍卖,这不是跟自己过不去?所以大拍卖最佳的时候应该是即将换季、或即将流行过的时候,错过这个时机,那么只好等着滞销了。
因此不管纸上作业做得多么周全,错失良机一定会招致失败的。店面装璜、陈列方式、货色品质都是战前的准备而已,如何掌握住攻击时机才是最重要的课题。
商家最大的缺点便是只懂得陶醉于自己的策划,而对于“敌情”一无所知。因此无法判断时机,不知进退存亡,往往糊里糊涂地陷入绝境而不自知。
锤子买卖
宰!这是商场典型的黑招儿。
宰谁呢?
顾客,连同商家的三亲六戚。
靠宰人而肥胖起来的,是商家中的某部分,他们把市场变成了屠宰场,用杀人不见血的刀子,割破你的钱袋,把你那可怜的一点点血汗钱当作鲜血啜饮,当作肥肉嚼啖。最早是一些杂耍,小把戏,后来他们往猪肉里注水,缝紧鸡的屁股,给鱼肚子里塞沙子,在劣质产品上贴名牌商标,把镀金项链伪装成金项链,用砖头冒充录音机,把“大鸡”装进“KENT”的盒子里卖给一位伟大的经济学家,把牛骨伪装成虎骨卖给一位医学教授。到了这种程度,魔鬼的智慧就从贫困和愚昧的头脑中诞生了,撒旦的科学就从厚黑的熔炉里冶炼出来了。
许多个体商人靠假货生财。在市场上假冒电视机、电冰箱、永久自行车、茅台、杜康、味精、化肥、人参蜂王浆等等,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湖南有两个铜匠发明了用白铜和铝制作假银元的工艺,顷刻间便普及开来,不到一年的时间,50万枚银元撒遍了中华大地。
湖北省有131个村,上万人组装了30万辆冒牌的自行车销往全国24个省市。这些村迅速脱贫是可以想像的。
辽宁省建昌县玲珑乡几乎家家户户都加工花椒面。这个乡只有一棵花椒树,却生产出5万多公斤花椒面,被誉为“花椒之乡”。1989年秋后,广东出现了有毒的假酒,酒商用这个“黑报”之招夺去了60人生命,使400多人残废。四川几个农民用工业酒精兑制了8000斤假酒,以15个人的生命为“本钱”一夜暴发。
出租“黑”车宰人法亦相当流行。
一位从青岛来京刚走出车站的中年男子,被一男青年领到一辆面包车前。中年男子看到停在眼前的是一辆没有出租汽车标志的破旧面包车,上面已坐了3人并堆满行李,便不快地说:“这个车我不坐了。”男青年听后勃然大怒:“你敢不坐我的车,我就宰了你。”中年男子被强拉硬拽上了车。
也是在北京晚上10点左右,建国饭店的几位小姐在燕京饭店跳完舞后准备回建国饭店。她们刚走出大厅,一青年彬彬有礼地迎上去:“小姐,坐车吗?”几位小姐跟着男青年走到路边的一辆面包车前,她们见车是天津大发面包车,没有出租汽车的顶灯标志,便不大情愿坐。车主见状连忙说:“坐这种车便宜。”十多分钟后,车开到了建国饭店,车主开口要钱:“35元”。几位小姐一愣,她们知道从燕京饭店到建国饭店七八公里远,十来元车费足够了,双方开始讨价还价。相持中,车主见索钱无望,便把来不及下车的一位小姐强行拉走作人质,吓得先下车的小姐哭喊求救。
胆大心黑
此术乃国粹、中国味浓。商家岂有不知之理?
条子(各种类型的批条和批文)+票子(用钱贿赂)+面子(人情关系)是也。
一种以人情关系为基础或主要手段求发展的经济形式——关系经济,在纠聚着财富。在商场圈子中,有人“无米下锅”,有人“来源不断”;有人办事难于登天,有人却易如反掌……何以使然?有无“门子”,有无“路子”也。若能上“路”进“门”,你便“活”了!百万之户非你莫属。
建筑商陈某是广东湛江人,1979年来深圳搞建筑,第二年就干起了包工头。10年来,他财源广进,早已是百万富翁了。他使用了什么手段?归纳为两个字——贿赂。
在深圳,近年来大力压缩基建项目,许多工程队整天为找不到活而着急、发愁,可是陈某的活却干不完。有人说:“有钱能使鬼推磨”。陈某来深圳不久,就悟出了这个道理,于是结识了不少有权有势的人。每逢过年过节,他都要给这些人送些洋烟洋酒之类,表示自己的菲薄之意。自然,“有来无往非礼也”,这些有权势的人有好处也来关照陈某。陈某“很会做人”,每承包一次工程,总要拿出一笔钱作为“回扣”送给那些关照他的人,按照他的话说,这叫做“丢小利,得大钱”。
陈某这个包工头越当越大。他联系了一些小工头作为他的“子公司”,而自己理所当然地升成了总工头。首先由他承包工程,然后再把这些工程一个一个地转包给那些小工头,陈某坐收渔利,不费吹灰之力便得到了大把大把的钞票。
如今商场,人情风愈刮愈烈,钱弹愈来愈猛。“有礼走遍天下”、“酒杯一端,政策放宽”几乎成为我国商家的一句H头禅。
从彩电、冰箱到啤酒、饮料,俏货几乎都出自国营企业之手,国家对国营企业价格实施计划管理越严格,不受“计划”约束的个体商家“竞争力”越强。利用自己的“无边法力”,他们可以通过扔“手榴弹”(高级名酒、洋酒),送“炸药包”(洋烟、高级盒装食品),“轰开”国营企业的实权派人物的家门。收下别人的“礼”当然得礼尚往来。于是,这些国营企业的实权人物就把紧俏商品或个体商家有利可图的商品不上柜零售、成批卖给个体商家赚取暴利。
但凡周转快、能卖好价钱的都是俏货,只要弄到手,包赚不赔。一个个体商人说,“万宝”电冰箱走俏时,他曾做过很长时问的“万宝”生意,具体办法是:一个有门路的朋友每月平价供应他50台“万宝”,作为交换,他每月送500元“人情钱”给这个人。冰箱到手后再转手,每台赚50元,总计2500元,去掉“人情钱”500元,可获利2000元。他说,俏货如果依靠一般批发渠道,是“没得赚的”,因为货到手里已经周转了四五道。要有赚头,就要尽量减少中间环节,最佳方法是直捣“中军”,到厂里或国营公司直接找关系进货。只要以“礼”相送,就能交上“朋友”,打通关节。
在治理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过程中,不少受害的商家却莫名其妙地保持着“令人难以捉摸的沉默”。对挨打者来说,并不白挨打。所以愿挨,是因为他们心中装着自己的“小算盘”,名日“堤外”出小钱,“堤内”捞大利。不论是收费者、集资者,还是罚款者、摊派者,均是掌握不同权力的人。一些个体户看清了这一点,便操起了吃小亏占大便宜的哲学。他们说“堤外”出点钱,把这些有权者糊弄住,就等于给自己找到了保护伞,回过头来,就可以为所欲为地宰割消费者,捞取大利。
削尖脑袋钻的商人们,一是以自身为中心,全方位辐射,搞一个关系流程,求得左右逢源;二是视需要在经济运行的某一重要环节上广泛撒网。
精明刻薄
女人在性方面“三十如狼、四十如虎”已有公证,但在商场的“虎狼”形象似未见昭彰。
然而商场上,巾帼不让须眉,有许多成功的女老板。
女老板成功秘诀之一——吃苦。
中国女人能吃苦。有人甚至搬出亚运会上女运动员所获金睥比男运动员多这一“阴盛阳衰”的事实来证明。也许正是靠这一美德,不少女老板苦尽甘来,获得了成功。
某地一家新开张的起名“丽丝”的时装屋,老板是芳龄27岁的小杜。据了解,这是她的第二个店铺。与她谈及“成功”的经验时,她几乎脱口而出:“吃苦”。
她是1986年进入“商界”的。刚开始,替别的老板守摊位,1989年春节开始,她已当老板,干起,时装买卖。她说:“差不多每次去广州、上海等地进货,我都亲自去,即使找帮手,也是临时的。而好多男同胞去不同,钱没赚多少,派头倒不少,一出门,又是‘助理’,又是‘秘书’的,要么乘飞机,要么坐软卧,加上住宾馆,大吃大喝玩女人,进货成本提高了,这笔钱谁出?当然得在货上打主意。比如我们在同一地点进的同一件毛衣,他们的售价即使高出20元,也不会比我赚得多。”她还说,1990年春运期间,她去广州进一批货,货办妥了,却很难在短时间买到返回的卧铺票,与她同行的3位男老板怎么也不走,称“受不了那份洋罪”,可为了能在春节前将货售出,小杜却带着两大包货上路了。在超员极其严重的春运列车上干贩运的事,其辛苦程度可想而知。有意思的是,当那3位男士舒舒服服地乘软卧返回时,她的那批时装仅剩下两样样品了……而今,她虽拥有两个店铺,进货仍主要由她干,余下的时间,她几乎都呆在店铺,而不是像“流行”的那样雇人经营,自个找地方享受去……
女老板成功秘诀之二——节俭。
节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许多男老板比起来,女老板大多较为节约,极少有乱花钱、操派头的现象。有人因此说女老板是椰子,男老板是龙眼,一个“内容”在里,一个看起来诱人,可“内容”仅薄薄一层。
一位个体餐馆的老板说:“每天我们都给一些经商的送饭,菜肴多少由他们定。那些男老板往往订得多,吃得少,可女老板恰恰相反,一般都以经济为主。若论其富有程度,好些女老板都腰缠万贯,只是不外露而已。”
不仅吃,其他方面也一样,无论是舞厅、酒吧、饭店还是别的什么“高档”去处,除了“万不得已”的偶尔光顾外,一般很难见女老板的身影,更难见她们带着某个异性“朋友”终日沉醉其间。
女老板成功秘诀之三——精明。
尽管时至今日仍有不少男老板对商界红唇女老板不拿正眼相看,说她们“抠”,是“小打小闹”,而他们自己才是做买卖的料。但事实上,就“精明”而言,女性往往胜男性一筹,这对做生意大有益处。
故事之一:
一男一女两位老板,各需投资一笔钱,“打点”有关方面,男的出手不凡,在某涉外宾馆包了两桌席,好烟好酒好菜肴,近2千元花了精光;而女老板却借口不会抽烟不会饮酒,更怕耽误了大家的“宝贵时问”,拜“菩萨”时,一个人一个信封,里边各装一张100元钞票,加上几句可心话,信封发出6个,收者都眉开眼笑,送者干净利索,相比之下节省了近1400元,“效果”还一样。是“小气”还是精明?至少二者兼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