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主义摄影
绘画主义摄影是流行于20世纪初摄影领域的一种艺术流派,它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英国。该派摄影家在创作上追求绘画的效果,或“诗情画意”的境界。它大致经历了这样三个阶段:仿画阶段;崇尚曲雅阶段;画意阶段。
绘画主义摄影家提出,“应该产生摄影的拉斐尔和摄影的提茨安。”
绘画主义摄影经历了较长的发展时期,第一个绘画主义摄影家是英国画家希路(1802~1870),他擅长人像摄影,作品结构严谨,造型优雅。1851年至1853年,是绘画主义摄影的成长时期。1869年,英国摄影家HP罗宾森(1830~1901)发表了摄影的画意效果一书,他提出:“摄影家一定要有丰富的情感和深入的艺术认识,方足以成为优秀的摄影家。无疑的,摄影术的继续改良和不断发明启示出更高的目标,足以令摄影家更能自由发挥;但技术上的改良并非就等于艺术上的进。因为摄影本身无论如何精巧完备,还只是一种带引到更高的目标而已。”为该派奠定了理论基础。
1857年,雷兰德(1813~1875)创作了一幅由30余张底片拼放而成的、具有文艺复兴风格的作品:两种生活方式,标志着绘画主义摄影艺术上的成熟。
这一时期的作品,其题材大都富有宗教色彩,含有一定的规喻性。拍摄时,预告打好草图,然后利用模特儿、道具,组织和安排场面,并通过暗房加工而成。追求照片画面的绘画效果。随后,绘画主义摄影的内容有所扩大,但风格仍崇尚古典主义,造型和构图仍具学院派的法则,因而显得储蓄、沉表、典雅。
当该流派发展到画意阶段时,追求作品的情感、意境和形式的美,依旧是它的特点。
由于绘画主义摄影家强调艺术修养:“如果想要使摄影在艺术上有地位,摄影家就必须首先培养起审美的能力和育实艺术的修养。”所以其历史功绩是把摄影从初期机械地摹写对象引导到造型艺术的领域中去,促使了摄影艺术的发展。
由于绘画主义的创作大都脱离现实生活,加上摄影器材的日益改善,人们早美趣味的不断发展,为“自然主义”所冲击。尽管这样,在今天的摄影艺术殿堂中,仍有它的席位。
这一流派的主要摄影家和作品有:普莱期的男爵之宴、鲁宾逊漂流记、宝塔情景;罗宾林的当一天工作完了的时候、秋天、两个小姑娘、弥留、拿着毒药瓶的朱丽叶、黎明和落日;雷兰德洗礼者圣约朝霞之首、伊菲吉尼亚、优迪特与荷罗佛尼斯;金马伦夫人(1815~1897)的汤姆士卡莱尔和尼达(1820~1910)的弥留之际的嚣俄等等。
印象派摄影
印象派摄影是从印象派绘画中得到灵感的。19世纪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绘画印象派运动在法国盛行,著名的印象派画家莫奈(Monet)和雷诺阿(Renoir)为了反对绘画的陈规陋习,力求再现那些在充满光线的气氛中传达物体的视觉印象的色彩。这一具有创新意义的实践摄影界引起了尽管是迟到的、但却是重要的反响。
最早接受印象派观念的实际是前面提到的英国自然主义摄影家埃默森。埃默森当时提出的焦点摄影理论,曾认为人的视觉边界是不明确的,中间部分清晰,边缘部部分模糊。为了使照相机达到人类视觉再现的效果,他劝告摄影同行不必使影像都达到最清晰的程度,仅仅清晰地展现景物的部分完整细节,就能获得更自然的效果。尽管埃默森的“有差别的调焦”引起了守旧的英国画意摄影派的激烈反对,但出乎埃默森意料之外的是,一幅照片甚至可以将画面完全置于焦点之外,这一激进的观念就成为后来的印象派理论的基础。
1890年,后来成为英国伦敦柯达有限公司经理的乔治·戴维森(George Davison,1856~1930)在一次关于“摄影的印象派”讲座中坚持认为,尽管锐度和清晰度对一些照片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在其他情况下,它们也可能完全用着。他认为决定性因素是摄影师在艺术上的观念。为了说明他的观点,他展出了一幅后来成为摄影史上的经典摄影作品《洋葱田》,这幅看起来完全是“印象派”的没有经过调焦的照片,其实是没有通过镜头而是用金属片上的针孔拍摄的。
戴维森的实践立即引起了大量年轻的摄影师们的兴趣,他们借助针孔镜头和特殊的柔焦镜赋予摄影完全朦胧的印象,或是在印相时使用漫射滤光镜,甚至开始戏剧性地修整负片或是直接在照片上施用画笔以达到朦胧的效果。从总体上看,印象派摄影作品营造了一种浪漫的风格,从而与传统的画意摄影形成了迥然的区别。
受印象派摄影影响并身体力行的摄影家主要有:英国摄影家约翰·杜利·约翰斯顿(John Dudley Johnston,1868~1955),法国摄影家罗伯特·德马奇(Robert Demachy,1859~1936),奥地利摄影家海因里希·库恩(Heinrich Kuehn,1866~1944)等。除此之外,印象派摄影在美国也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后文提到的摄影分裂主义中的不少成员如爱德华·施泰肯、阿尔文·兰登·科伯恩等,于1900年在伦敦举办了“美国画意摄影新学派”作品展,尽管同样是朦胧效果的画面,和英国人不同的是,他们不是将印象派技巧应用于风景和人像,而是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灵感,其作品并不仅仅限于形态与影调的优美安排。
当然,印象派摄影并不都是赢得一片喝彩的,一些评论家无情地讽刺这些“摄影模糊图像学派”,甚至连萧伯纳这样同情摄影的作家也承认非常不喜欢这些新的“失真的摄影师”。十几年以年,随着摄影观念的迅速转变,许多印象派摄影家也放弃了这种风格,重新探索不加控制的、“直接的”摄影的各种可能,从而也为直接摄影派的出现奠定基础。
写实摄影
写实摄影的开始,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沙龙的画意摄影开始遭到阴力,1902年,新一代的摄影家们对于摄影艺术的观点,有极大的转变,他们注意到摄影机有无比的“写实”能力,同时对于生活也有了深刻体验,透过摄影机忠实地描画出人类生活情况,反对没有生命,仅仅是“唯美的”、“为艺术而艺术”与大众无关的“画意主义”,提倡“为人生而艺术”、真实地,不加以布置和安排,以人类生活环境中,拍摄难得瞬间的印象,当然它必须有感人的事实。
写实摄影,是注重“真”,对于题材,采取广泛,不论街头巷尾、工厂矿坑、战场阵地、穷乡僻壤,都可以捕捉到从来未发现过日常生活的动作或动态的感人画面。
写实作品的拍摄,是利用自然的光线和背景,捕捉人们的真实表情,不事雕琢与摆布,不以暗房中的技巧来弥补缺陷和夸张特点。只要人物有个性,有真情的流露,或挣扎努力,或痛苦欢乐,就以敏捷的手法拍摄,使人感到有坦率的热情,强大的吸引力,这是一种自然朴实、豪迈不羁的作品。
如街道上人物的动态,和有关事物的发生,猎取一类现实生活片段的题材,也都属于写实生活摄影中的一个项目。虽然如此,在这范围内可供猎取的镜头却很广泛,问题在于聘书外猎影,总带有遇或不遇的机缘,个人对某事件观感有别,加上眼、心、手的敏捷程度与拍摄技巧修养的深浅,都影响收获的成果。
写实主义摄影
不少可遇不可求的题材,只有巧遇才有机会拍摄。纵使多人同时发现,但在某些人眼中认为不值得拍摄,而在触觉敏锐的眼下,会将“不值得猎取”的题材,拍出很有表现力的照片。
写实摄影,一般事前预先选定快门光圈,方不致临时周章。必要时因题材需要,立刻改拨较高速的快门以冻结影像,或因背景线条过于杂乱而用较大光圈,利用浅景深而突出主体。但不要忘记调整配合的光圈或快门,以适应现场的光值。
有人认为写实的作品是记录照,这是不公平的。不错,写实照片是从记录照片中蜕变而来的,但并不等于记录照,虽然写实摄影并不苛求画面的美,但也经过严格的选择,上乘的作品,除了强烈的表现出和谐、刺激、富有感染力的内容外,即在前景与陪衬、光源的强弱、高低的角度,仍要顾及到适当的处理才妥帖,尤其必须作者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感动自己的内心的、启发的、警惕的、同情的、感慨的,然后透过“思想”与“镜头”的定形,“巧妙”地处理,这才是一张上乘写实作品,有人以写实为标榜,粗制滥“照”,还沾沾自喜,实际上距离写实的真谛还有一大段路程。
自然主义摄影
19世纪末,画意摄影流派几乎主宰着全世界的摄影沙龙和展出,但也日益显示出它的保守和固步自封。特别是在19世纪80年代中期,英国的摄影已经以闭关自守和毫无独创性而闻名,这就使得一些独具个性的摄影家感到了不满,开始了对画意摄影的挑战。1889年,以英国摄影家彼得·亨利埃默森(Peter Henry Emerson,1856~1936)的《自然主义摄影》一书为标志,自然主义摄影流派提出了“回归自然”的口号,展开了对矫揉造作的画意摄影的直接挑战,并且在摄影界引起了轩然大波。
自然主义摄影提倡对自然的直接感受,也就是要求在实际的自然环境中拍摄自然景物。自然主义摄影的原则是把眼睛感受到的自然现象直接记录下,来要求主题的真实性而不是有意的安排或设计,选择构图和找好视点固然很重要,但构图应该以每处景物的内容决定,而不是要依据什么强加的“艺术准则”,任何过于复杂的人为加工,只会损害图像的内在美,破坏作品价值。这本在伦敦问世的《自然主义摄影》小册子在前三章中特别强调了作者对艺术理论的看法,并说明了每时代的艺术杰作都是对自然界的直接反映和记录,人为地加工和影响会有损于而不是有助于艺术的表达。埃默森还同时提出了焦点摄影理论,他认为人的视觉边界是不明确的,中间部分清晰,边缘部分模糊。为了使照相机达到人类视觉再现的效果,他劝告摄影同行不必使影像都达到最清晰的程度,仅仅清晰地展现景物的部分完整细节,就能获得更自然的效果。
由于他在书中直接指出画意摄影的方式是“支离破碎式的”,对鲁滨逊涉及画意摄影的通俗读物《摄影的画意效果》进行强烈的抨击,因此在摄影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令许多画意摄影流派的摄影家都感到了深深的震惊,从而在一定意义上影响了摄影流派的发展趋向,起到了不可低估的历史作用。
他的摄影理论和实践影响了相当大一批摄影者,这些摄影者深入到英国的风景区和乡村,拍摄了很多影响深远的自然主义摄影作品。其中尤以英国摄影家里德尔·沙耶(Lidell Sawyer 1856-1895)、弗兰克·M.萨特克里弗(Frank M.Sutcliffe,1853~1941)的成就最为引人注目,他们在“自然主义宣言”提出以前已经开始进行同画意摄影风格不同的实践,埃默森的观点更坚定了他们的信念。这两位摄影家在经营摄影社的同时,不断地推出自然风景和风谷照片参加展出,留下了不少经典之作。
纯粹派摄影
二十世纪初,摄影艺术的创作思想是活跃的。这一时期摄影发展的总体趋向是由“造型性”向“纪实性”靠拢与融合,使主宰初期摄影的“高艺术”解体,代之以“画意摄影”的兴起。但由于印象派摄影的中后期,摄影创作向“造型性”反弹和回复,又一次引起摄影界的震动和反对,发出“形式服从功能”的呼声。
1904年,美国一位名叫哈特门的评论家对印象派过于模仿绘画的创作手法提出严厉批评,他指出:摄影应该是“依靠你的照相机、你的眼睛、你的高度的鉴别能力、你的构图修养、你要重视色彩、光与影的变化,研究线条、影调、轻重和物与物的空间关系,耐心等待到你所要拍摄对象最美的瞬间状态的出现。”他吁请大家“不要误会我的意思,我并不是要大家囿于我上面的观点,也更不是不要大家像目前那样去刻意追求艺术。刚好相反,而是希望能比现在更艺术……我深信只有如实地摄影才能做到”。由此可见他的摄影观的内核不是对画意摄影的叛逆,而只是希望摄影发挥摄影的本体特性——纪实性,充分发挥照相机、镜头和感光材料的独特功能进行“纯粹摄影”的创作,去获得“比现在更艺术些”的效果。
上述新的摄影艺术理念在摄影界立刻获得被影评家纽霍尔誉为“一生都在严格地研究和考察照相机、镜头和感光材料的基本性能”的著名摄影大师斯蒂格里茨的响应与支持。他首先在自己于1902年建立的摄影组织“摄影分离派”里,与中坚分子斯泰肯、伊文斯和科伯恩等人行动起来,吸收“自然主义摄影”理论中的合理部分,倡导摄影艺术应该弘扬自身的特质和性能,彻底抛弃绘画对摄影的影响,推广哈特门的“纯粹”摄影理念,用纯净的摄影技术和手段去求得摄影自身所具有的审美效果——高度清晰的影象、丰富的明暗层次、微妙的光影变化、细腻的纹理表现。由于他们的成就和在摄影界的地位,很快在他们周围凝聚了一批摄影家,推动人们对摄影本体和独特表现手段的重视、探索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