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丫丫又在刘寡妇家后门处看了一会,寻找一些可利用资源带回家,谁叫她家穷得连叮当声都响不出来了呢。突然一阵脚步声传来,她不得不又躲了起来。
二狗子出了后门迅速锁上,把钥匙放在后门石头缝里,又用草在缝口塞了塞才离开。这一切全被躲在一旁的杨丫丫看见了。
待二狗子走开一会儿后,她才蹑手蹑脚走出来,抱着几块偷来的废柴沿着后墙一路往家里跑去。
等到家时,张氏还在织着布,完全没有发觉杨丫丫去厕所的时间异常长了些。
“娘,休息一下,我们出去走走吧。”杨丫丫也不忍娘亲那么辛苦,极力劝道。
“好好,丫丫等娘一下,这一卷线马上就要织完了。”张氏满脸笑容道。
过来一会,张氏才慢慢起身收拾,此刻张氏的速度和杨丫丫的急切成了鲜明的对比,她是急切的想去看那边的闹剧,自己一手创造的好戏,可不能连大结局都没能看成呀。
“你呀,走吧,看你这猴样。”张氏嗔怪道
此时已经是秋季,田地里大片大片的稻谷都有些泛黄,土里各种瓜果蔬菜也生长得十分喜人。天空格外蓝,一朵朵白云懒洋洋的在天空中飘浮,。呼吸着没有被污染的空气,淡淡的泥土香气让她浑身舒畅。穿越以来她虽然出过几次门,但每次都几乎在天快黑的时候才在村子里几条小路上运动,出村子还是第一次。
“娘,为什么黄三霸做了这么多可恶事,没一个人报官。”杨丫丫问道。
“要是其他县,黄三霸这种恶霸早死过七八百回了,奈何我们县太爷沉迷于金银美色,不问世事,去告官人家做恶的没事,自己却得挨些板子,事后那些人还得找你麻烦。”张氏叹了口气,“如果县老爷理事一些,我们娘两口的户籍早落下来了。”
“我们的户籍还没有着落?”杨丫丫满是惊讶,住在这村子十一年了竟然还未落户籍。
“那时候,衙门师爷直接给我们这些落难过来的村民说,要么十两银子买个户籍,要么送个女子去县老爷家当丫鬟,等月钱凑足八两银子就给落一个户籍。”张氏顿了顿又说,“这些年我们饱饭都没吃上几顿,娘无能,今后娘一定要努力织布,不再让丫丫受苦。”
“娘这些年吃了不少苦,以后我也要做些活计。”杨丫丫挽着张氏,轻轻把头靠在她肩上。十岁的杨丫丫个头并不高,看看胸前那两颗小葡萄就知道这身体还未开始发育。
“娘现在就想看着丫丫穿上大红袍子的样子。”张氏道
杨丫丫翻了翻白眼,真想敲开张氏的脑袋看看,除了嫁女儿,她脑袋里还装了些什么。
“张婶,你们这也是准备去看热闹呢?”地里的王三婶看到了张氏,吆喝了一声。
“什么热闹啊,王三婶?”张氏问道。
“今天也不知什么原因,黄三霸和二狗子打起来了。”王氏立起腰,又道:“黄三霸今天刚过晌午,就坐在二狗子家门口,那二狗子也不知道去哪儿听到了消息,从邻村带了几个人回去把二狗子打了,我走的时候他们还在那里打呢。”
“那我带丫丫到其他边走走。”张氏不喜热闹,对黄三霸更是能避就避。
“娘,走去看看热闹嘛。”杨丫丫在一旁抖了抖傻笑得有些抽筋的嘴角悄悄说。“黄三霸被打光,光想着心里就觉得舒坦。”
“好,娘听你的。”张氏溺爱的回答。
王三婶呵呵笑了一下,心道这张婶嘴上说不去,还不是带着她的傻女儿向二狗子家的方向去了。
母女俩说说笑笑的到了二狗子院子门口,二狗子在村里算富裕,家里住着一座大大的瓦房,周围又用泥墙围城一个大院子,院里有鸡有鸭还有牛棚猪圈。这才是十足小康生活,杨丫丫默默点了一下头,不错不错。
此时院里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人,她继续卖命的傻笑,装傻果然是有难度的。
而院子的打斗已经到了尾声,黄三霸被死死的踩在众人脚下,几个人的拳头直朝着他的左腿招呼过去。一会儿后,众人才停手,踢了踢抱着腿惨叫的黄三霸道:“黄三霸,不要以为你有两个哥哥就不把爷放眼里了,今天断你一条腿是给你长记性的,下次再敢在爷这儿撒野,爷要了你的命。”二狗子的声音不大却是传到了院子里每个人的耳中。
断一条腿,杨丫丫眼睛中闪过一丝精光,比想象中的结果好多了,不过怎么才能把欺负她家的黄三霸彻底干掉呢?似乎她要再加点油才给力。
突然人群中让出了一条道,听人们你一言我一句,才知来者是黄三霸的大哥黄大头。
“二狗子,你狗胆子越发大了,今天要是我大头晚来一刻钟,你怕是把我弟弟给打死了。”他的声音里充满了愤怒。
“我们一向井水不犯河水,来了,就得付出代价。”二狗子说完,原本坐在屋里喝茶的人也走了出来。二狗子旁边站着十几个壮汉,而黄大头只带了八个壮汉过来。
“今天的梁子我们黄家记下了,兄弟们,把三霸抬回去。”黄大头说完就带着自己的人走了。
看热闹的人也随即鱼涌而出,杨丫丫跟着娘也缓步往家里走去。
闲来无事,杨丫丫便持针缝起几块碎布来,三天不穿小裤裤的滋味还真不是现代人能承受的,走几步路都觉得下半身凉飕飕的。张氏继续借着夕阳织布。
“大婶,行行好吧,我真的三天没吃饭了。”一个乞丐不往旁边好房子去,却直奔她们的茅草屋。
“娘,娘,小哥哥。”杨丫丫迅速把手中的针线藏起来,傻笑道。
“孩子,我们这茅草屋能有个啥,你再去问问别家吧。”张氏说完继续织布,放佛这个孩子就没出现过。
“扑通。”乞丐直直的在门口倒下。
“娘,他晕了。”丫丫道
“你去把他扶进步,总不能见死不救。我去煮一碗红薯糊糊。”张氏道。
张氏端着红薯糊糊,小心的喂着小乞丐。小乞丐大约十岁,浑身的衣裳都已经破烂了,脸上皮包着骨,没有一丝血色,蓬乱的头发像从未洗过,散发出一阵阵臭气。杨丫丫皱紧了眉头,虽然自己香不到哪儿去,但却比这味道好多了。
一会儿小乞丐总算醒来,他从凳子上挣扎起来,在地上使劲磕头。
张氏拉起他,把剩下的小半碗红薯糊糊递给他,“喝了就离开吧。”
“大婶,你留下我吧,我能吃苦,我什么都能干。”小乞丐没有接红薯糊糊,又跪下磕起头来。“我以后可以给你养老,我可以照顾你的女儿。”他像是打定主意要留下了。
“吃了快离开。”张氏生气了。如果是丫丫还是傻子,她也许会答应,可是,现在丫丫不傻了。
小乞丐楞了,抬起碗就喝起来,吃完又舔净碗底,又跪下磕了几个头,才出门而去。
“娘。”丫丫轻声叫道。
“我知道你要说什么,我们自己也只是个温饱,再多一个人,都会饿死的。”张氏摇了摇头,又坐在了织布机前。
作者话:求点击,求推荐,求收藏,新人传文真的很难,肉肉有些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