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000500000108

第108章 元代回回画家高克恭丛考(5)

据《行状》,至元二十五年高克恭为监察御史,二十六年“遣使江淮省,考核簿书”,约二十七年还京师,授兵部郎中。又据《元史·赵孟頫传》及欧阳玄撰《赵文敏公神道碑》。[79]赵孟頫于至元二十四年六月授兵部郎中,二十七年迁集贤直学十。两相对照,可知高代赵为兵部郎中,时间应在至元二十七年年内。这样,照赵孟頫的说法,至少至元二十七年以前,高克恭“犹未甚作画”,也就是说,他专心致志地探索绘画艺术,是至元二十七年以后的事。

事实确是如此。正如我们前面已经论及的,高克恭为政的清望与杭州有密切关系,他的诗画创作事业,更与杭州有着密切关系。甚至可以说,是杭州的人文物华、湖光山色,特别是元代初期杭州那南北文化互相激荡、交汇融会的浓郁氛围,成就了这位杰出的回回画家。其实在当时,就有人注意到了杭州的人文环境与高克恭等人之间相得益彰的关系,注意到了南北学人和艺术家之间“风流文献,交相景慕”的关系。柳贯是具有这种识见的人之一,他在《跋鲜于伯机与仇彦中小帖》一文中有过一番议论:

异时论至元间中州人物极盛,由去金亡未远,而宋之故老遗民往往多在。方车书大同,弓旌四出,蔽遮江淮,无复限制;风流文献,盖交相景慕,惟恐不得一日睹也。故游仕于南而最爱钱塘山水者,予及识其五人焉:曰李仲芳、高彦敬、梁贡父、鲜于伯机、郭佑之。仲芳、敬彦兴至时,作竹石林峦;伯机行草书入能品;贡父、佑之与三君俱嗜吟,喜鉴定书法名画古器物。而吴越之士因之引重亦数人,彦中廉访公还自南闽,尝为伯机留连旬月。时赵子昂解齐州归吴兴,颇亦来从诸君燕集。予虽不及接廉访公,而闻其鼓琴自度曲,时时变声作古调,能使诸君满饮径醉,亦燕蓟间一奇哉。又数年,仲芳以行御史台照磨官先死。而佑之出为宣府判官。伯机得太常寺典薄,亦死。廉访公居高邮,疾病舁医扬州死。彦敬晚登朝至刑部尚书,守大名。贡父以集贤为学士,子昂自翰林承旨乞身归,皆得年后死。离合存亡其不可复计者如是,而钱塘人至今传诧诸君,以为是于吾土有缘。[80]

这是一段耐人玩味的文字,是对元初杭州人文环境的生动描写。

柳贯因为年辈稍晚,有些前朝遗老如周密等没能接触到,他只举述了自己所熟悉的5个人,再加上仇彦中,一共6位。柳贯说,杭州人认为这几个人与杭州特别有缘。

仇锷字彦中,大都大兴人,曾官福建闽海道肃政廉访副使,大德四年(1300年)病逝于扬州[81]。其墓碑由柳贯代赵孟頫撰写。碑云:

昔君爱钱塘,比过之去来辄留旬月,往拄援琴筑以写山水之清音,久焉若新得之,故与予同好相善也。[82]

碑文是用赵孟頫的口吻写的,表明仇锷与赵孟頫是“同好相善”,“同好”的基础是二人都是精通音乐的专家。赵于“律吕之学尤精,深得古人不传之妙。著有《琴原》、《乐原》各一篇”[83]。仇锷则不但能自己作曲,而且还能演奏,“时时变声作古调,能使诸君满饮径醉”。显然仇锷的音乐是来自北方的,属于“燕蓟间一奇”,所以他与赵孟頫的合作,乃是南北音乐的交流。

李仲方也是燕人,是高克恭的挚友,死后高为之治葬。《行状》有云:

李仲方,公故人也,以两浙运司经历卒于杭。公为卜地,葬之西溪,且为文志其墓,与郭佑之、李仲宾、鲜于伯机、王子庆等祭之,哭尽哀。

李仲方也是有名的画家,元夏文彦《图绘宝鉴》卷5称他“善古木竹石,笔意高远,作者推服”。我推测,这位既是老乡又同在江浙行省任职的李仲方,很可能在绘画上对高克恭产生过具体影响。至少在“古木竹石”一类题材上对高有影响。

梁曾,字贡父,燕人,《元史》卷178有传。梁曾是元朝前期的名臣,以两度出使安南而闻名。大德元年曾任杭州路总管。后历官云南、河南、湖广三省参政,晚年寓居淮南。鲜于枢字伯机,渔阳人,是大家所熟悉的人物,元代最杰出的书法家之一,赵孟頫、高克恭最亲密的朋友,我们就不必多费笔墨了。

当然,高克恭在杭州的朋友远不止于柳贯举述的这几个人。如前所论,高克恭的诗画,都与杭州有关,与荟集在杭州的一批南北文人有关,与这些人的彼此景慕与相濡以沫,促成了高克恭绘画上的异军突起。我们可以确认,在元初的杭州,曾经活跃着一个由南北艺术家联袂构成的群体,其中有诗人、书画家、鉴赏家和收藏家,还有最优秀的裱褙高手如王芝(子庆)等。高克恭这位“惯识风沙草漫野”的“西域长髯客”,以其高尚的品格和诗画上超常的领悟,成为这个群体中最具凝聚力的人物之一,也是群体中最具艺术创新精神的人之一。元末明初的诗人张羽诗云:“近代丹青谁第一,南有魏公北有高。”[84]这是从赵孟頫与高克恭的生地族属上区分的,如果从两人从事创作活动的主要地域和艺术倾向上去观察,就不难发现,赵孟頫的艺术渊源虽然是在南方,但他的作品却多有秋风朔北的气象,这尤其表现在他在人、马、羊等题材的选取和经营上,而山水画也有这样的倾向,代表作《鹊华秋色图》便是一个显证。恰与之相反,来自北方的高克恭,他的画却更多一些杏花春雨的江南味道,山水画多取烟岚春晓、云山迷蒙的景象,正如元人的题画诗所说的“未展横披尽,茫然到浙东”。竹石枯木一类题材,也往往信手剪裁,漫不经意,笔墨意趣十足。可以说在他的作品里,我们基本上看不到“风沙草漫野”,看不到关山寒月、大漠长河那样的北国风光。赵、高二人同为元初画坛的巨匠,又是情谊深厚的好朋友,而他们艺术上的追求和趋向竟有如此鲜明的差异,这是含蕴深长的文化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高克恭一生曾两次在杭州做官或居住。第一次是至元二十六年,即“遣使江淮省,考核簿书”的那一次,此时,正是受忽必烈重用的聚敛之臣桑哥当权用事之际。桑哥派人到全国各地“理算钱谷”,当时天下骚然,“江淮尤甚”。高克恭便是奉桑哥之命到江淮行省“钩考”钱谷文簿的使臣之一。《行状》说:

当时,文法吏多希旨,务从刻深。而公一用平恕,浙右风物繁会,众亦莫能浼以私。

高克恭不是阿附桑哥的冀幸之徒,尽管桑哥对他有“期思附己”的意图,提拔他做了右司都事的官职。但他在江浙仍然坚持“一用平恕”做法,这使江浙人对他有了一个基本认识。“众亦莫能浼以私”,则委婉地指出在桑哥势焰正烈的情况下,高克恭又不能不勉为其难,照章办事。

此次到杭,高同一批江南士人结下不解之缘。邓文原在《行状》中说:“文原自公为都事使杭,首受公知,变与在其举中。”说明高邓建交正是在至元二十六年,那么高举荐“五俊”也应在此年。

此次在杭的时间并不很长,大致二十六年赴杭,二十七年返都任兵部郎中,首尾不超过一年。

第二次到杭的具体时间文献无载,但基本上可以推算得出来。《行状》说,桑哥伏诛后,“朝议江淮视他省繁剧,如得端介练达之士长省幕,其可,则以公为左右司郎中。”按《元史·桑哥传》,桑哥伏诛是在至元二十八年七月间,高出任江浙左右司郎中亦当在本年中。这次在杭州的时间远较第一次为长,大致自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赴任起,到成宗元贞二年(1296年)迁山南江北道廉访副使而辞让不就止,中间有五六年之久。大德元年他受任为江南行台治书侍御史,治所虽在南京,但他仍有机会常到杭州。直到大德三年奉召入京任工部侍郎,这才彻底离开了江南。这样算下来,他共有七八年时间是在江南,其中多数时间是在杭州度过的。

左右司郎中的具体任期,应在至元二十八年到三十一年以前,直到大德元年任南台治书侍御史,中间约有两年时间是在赋闲中。这时期,他曾为杭州名士李公略画了著名的《夜山图》,徐琰于至元三十一年(甲午,1294年)为此画所写的题跋云:

彦敬郎中高君,读书穷理外,留心绘事,所谓山水,尤得意焉。左右司秩满之后,闲居武林,不求仕宦,凡从事于画。心愈好而技愈进,虽专门名家有弗逮也。行省照磨李君公略,性冲淡,乐山水,寓居吴山之巅,向开小阁俯瞰,钱塘江及浙东诸山,历历可数如几案间物。彦敬每相过,未尝不留连徙倚,以展清眺。会略谓,夜起登此阁,月下看山,尤觉殊胜。彦敬闻之,跃跃以喜,遂授笔而为是图。公略持以示余,且请着语。因赋钱塘夜山图歌一篇书之左,聊为道真梗概云。[85]

题跋者徐琰,字子方,号容斋,又号养斋、汶叟等,东平人。曾官翰林学士承旨等职。徐琰是元初文士中的代表人物,诗、词、曲均有盛名,当时正在杭州任江南浙西肃政廉访副使,是东南文坛的盟主人物。[86]徐琰此跋印证了前面赵孟頫的说法,即高克恭锐志于绘事并终于以此享名天下,是至元二十七年以后的事,但赵孟頫的看法与许多评论高克恭山水画的人一样,把高克恭的成功主要归之于“专意模仿”米家山水,而忽略了他的取法于古人以外,还有对吴越山水的热爱、观察和艺术家独到的心领神会。徐跋谈到了这一点,邓文原在《行状》中也谈到这一点,邓云:

在杭,爱其山水清丽,公退即命僮挈榼,杖履适山中,世虑冰释,竟日忘归。

正因为他对杭州的山水有如此深沉的依恋之情,有“竟日忘归”的入微观察,所以才能形成以表现“吴装山水”为得意之笔的自我风格。不然,仅仅靠专意模仿米芾、米友仁父子,又怎么能在高手如林的元代画坛上,被他的同代人给予“大元能画者第一人”[87]的殊誉呢?

明清画家多以仿古为能事,山水画尤其如此。所以论画者龂龂讨论的话题,是某家宗法于某家,某人以某古人为出入渊源。实际上,这是艺术观念趋于僵化的反映,是创造力衰退了的画家们的夫子自道。元代人如邓文原、柳贯、夏文彦等,都说高克恭只是初学二米,以后则出入于李成、董源、巨然,然后达到“心手两得,物我俱忘”。[88]“神施鬼没,不可端倪”。[89]成为一代奇作。这中间包括了高克恭对杭州山水的细心体察,即所谓“以造化为师”。而明清论画者,往往只强调高克恭出于二米、董源,不谈高克恭苦心孤诣的写实功夫,这应该说对高克恭艺术上的成功之由,并不是真正了解到了。

观明清诸家书画著作,传世的高克恭山水画代表作,大都画于他在杭州的时期。在有年月可考的高的作品中,至元年前期的作品至今尚未见到过。

高克恭在杭州时期的作品,应首推他为李公略所画的山水小幅《夜山图》。此画明代赵琦美《赵氏铁网珊瑚》卷13曾作了详细的著录,并逐一录存了元人赵孟頫、周密、邓文原、鲜于枢、仇远、虞集、姚式、戴表元、张翥等27家的诗文题跋。元末金华吴福生又对每一位题跋者写了简要的注文,颇具史料价值。据张丑说,这幅稀世珍品曾为严嵩所据有,到严氏家产被查抄时,画不知去向,仅存卷尾诸家题咏一卷。文嘉专门登录严氏籍没家产的《钤山堂书画记》一书中,确实写着“图已亡,唯诗跋皆胜”。[90]清代,画与诗跋似又珠联璧合,归乾隆御府所有,见《石渠宝笈》卷14。而《石渠宝笈》所录题跋,比之《赵氏铁网珊瑚》又多了倪云林、张羽、高启等几家的诗文跋。乾隆以后《夜山图》的归宿不明,是否还在天壤间,是笔者所不清楚的。

还有他为仇远所画的《山村隐居图》,也一直被艺林视为高氏精品,此画仇远写有题识,其云:

大德初元九月十九日,清河张渊甫贰车,会高彦敬御史于月泉精舍。酒半,为予作《山村隐居图》,顷刻而成,元气淋漓,天真烂漫,脱去画工笔墨畦町。予方栖尘土,无山可玩,展玩此图,为之怅然。[91]

据仇远此跋,大德元年的九月间,高克恭似已就任南台治书侍御史。元朝的江南行御史台治所本在扬州,后迁至杭州,不久又迁到南京,高供职南台时,治所正在南京。而此画作于杭州;证明高的游屐确实仍常在杭州。张渊甫,字逢源,号月泉,即元末著名方外文士张伯雨的祖父。张渊甫曾仕于南宋,入元后曾出仕为溧阳儒学教授,后即引退,在杭州西湖北山的栖霞岭建月泉精舍,过着隐居生活,死后即以精舍为墓庵。张是高克恭在杭州的诗友之一[92]。此图曾经赵孟頫、周密等人题跋。入明后,经吴宽、文征明等人过目并写有诗文跋。赵孟頫对此画很表赞赏,他的跋语是:

彦敬所作山水,真杜子美所谓元气淋漓者那!仁近(注:即仇远)得之,可谓平生壮观也。

如上所考,高克恭进入画家行列比较晚,是故他的作品的数量不会很多。邓文原在《行状》中说:“公卒后,购公遗墨者一纸率百千缗。”除了被世人所珍视的原因,也应该与作品流播较少有关。经过数百年之后,其画留传至今者真是寥落若晨星,而其中脍炙艺苑的《云横秀岭图》和《春山晴雨图》,也都可断定是他在杭州时期或稍后的作品。

同类推荐
  • 九首古诗里的中国(九说中国)

    九首古诗里的中国(九说中国)

    本书选取的九首古诗,始于先秦时代的《诗经》,终于清代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以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苏东坡为主干,以张若虚与王阳明为必选。它的特色在于,以诗史上最精粹的作品,构成一个自诗骚而晚清的中国人文主义诗学谱系,表达数千年来中国古诗里的文化精神。一册在手,时代与全局、大家与名篇、哲思与艺境、诗骚、李杜、唐宋、奇正、刚与柔,兼而有之。古诗的解读方式,其实是一种生活与存在的方式。今人读古诗,仍有共鸣,因它们唤醒我们的生命感受,让我们体悟生命的根源,以及存在的充实。胡晓明,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图书馆馆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江南文学文献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会长、中国美术学院南山讲座教授。目前从事中国文学思想研究及江南文化研究。著有《中国诗学之精神》《万川之月:中国山水诗的心灵境界》《灵根与情种:先秦文学思想研究》《文化江南札记》《诗与文化心灵》《江南文化诗学》等。
  • 中卫年鉴.2009

    中卫年鉴.2009

    本书设置特载、专文、大事记等26个部类,全面、客观、真实记录全市各县、各部门、单位、行业2009年发生的新事、大事以及取得的新进展和新成就。
  • 历史年鉴之1901

    历史年鉴之1901

    本系列包含了世界历程、科技、文学、宗教、哲学、历史、国运纪事等各方面的整理记录,作为系列年鉴。
  • 三国之重生新时代

    三国之重生新时代

    一位叫孙羽的人因为一次穿越来到东汉末年并且在这战火纷乱的时期存活下来,最终称王称帝
  • 秦阙夜歌

    秦阙夜歌

    历史书上记载的古代大秦,高度发达的未来文明,以及各个时空的文明和科技在秦朝末年发生碰撞,将会铸造一个怎样的全新帝国?秦朝末年,群雄并起,获得长生的秦始皇。拥有未来武器的项羽,拥有智脑的刘邦,以及身为未来人的主角,看他们到底谁是天命所归!
热门推荐
  • 十二时辰养生法

    十二时辰养生法

    本书阐述了十二时辰与人们健康的关系,揭示了十二时辰的养生奥秘。书中选取了大量历史名人的养生经验和养生故事,传达给读者丰富的养生信息。
  • 霸绝仙武

    霸绝仙武

    武之极,拳镇山河,霸绝诸天,不死不灭;仙之极,,炼神返虚,逍遥寰宇,天地同辉。现代青年沈浩携道家秘典穿越到异界,且看他仙武同修,强势震撼逆袭;收神宠,充后宫,炼仙丹,铸神兵;狂踩百族天骄妖孽人杰,脚踏无尽蛮荒星空古路。
  • 惘风

    惘风

    风是天地的吹息,或写意或轻松,但她也能带来迷茫,千古的英豪为何来到这家小店?这家看似平凡但又神秘的小杂货店里有个奇怪的店长他自称能办到任何事,但只限有缘人。。。。迷惘的风啊,要往哪吹呢?
  • 海上夜色

    海上夜色

    一个富有激情和热情的青年小伙郑杰,在都市的霓虹灯下、金色马路上、欲望中会和另外一个人产生什么样的火花。一切的结果是来自于对金钱和肉欲的贪婪,还是附着于城市对肉体和灵魂的束缚?到最后,他们会变成什么样子,一切照旧,还是新生?
  • 续小五义

    续小五义

    《小五义》、《续小五义》与《三侠五义》总称《忠烈侠义传》,是中国侠义公案小说的代表作。石玉昆编著的这本《续小五义》故事情节上接《三侠五义》(又名《七侠五义》)和《小五义》,接叙众英雄大破铜网阵,襄阳王潜逃,诸侠仍在江湖间诛锄盗贼,打太岁坊,破桃花寨,盗鱼肠剑,擒白菊花……最后拿获襄阳王,皇帝论功,众侠义皆受封赏,于是全书结束。在艺术成就上,《续小五义》和《小五义》一样,比《三侠五义》要略为逊色一些,但其风格则基本一致。首先是故事情节曲折动人,富于变化,很能引起读者的悬念。其次,语言口语化、大众化,叙事写人恰到好处,鲁迅曾评价说:“《三侠五义》及其续书,绘声状物,甚有平话习气。
  • 道无止尽

    道无止尽

    无良宅男张枫带着一颗隔三差五就向着自己体内塞功.法的火球穿越到了修真世界,虽然没有得到什么《御女心经》之内的牛叉功.法,不过当别人还在为一件灵器,道器拼死拼活的时候,张枫却已经拥有了海量的仙器。当别人正在为了一个美.女抛头颅洒热血的时候,张枫却已经被美.女给逆推了很多次。用张枫的话说:“我一点都不想被逆推,逆推一点意思都没有!然而面对着美.女师傅她们那强大的武力值,我也只能被逆推!”
  • 异能会所

    异能会所

    茫茫人海中有这样一群人它们外表与常人无异也和常人有着一样的内心只是他们的身体里蕴含着一股与众不同的力量——异能!
  • 穿越兽世:兽王,甜甜宠

    穿越兽世:兽王,甜甜宠

    安娇来自二十一世纪,啥都不会。无意之间穿越到兽世,一个没有油盐酱醋的地方,那里的人甚至不会做饭,就连平时吃的米饭在那里都是稀罕物。没关系,安娇深呼吸,长叹一口气,她安娇是啥都不会,但是可以摸索。种稻谷,晒盐,做饭,为自己的部落制作御敌武器,带领他们防御天灾,抵抗人祸。在走向人生巅峰的道路上,还收获了对自己各种疼爱与宠溺的夫君。安娇:悄悄的和你们炫耀,我夫君可是兽世大佬呢!
  • 麒麟大陆:魔女逆神

    麒麟大陆:魔女逆神

    第一眼,她便看到了他,从此,生活中只有他。她享受着他无条件的宠爱,看着他一直对自己笑,却仍不满足。她想看见他其他的表情,于是,她离家出走,从此要逆神弑兄……她是世间第一魔女——世无邪。他,随世界诞生,创世之神,看惯世间生死,心坚硬如铁,可偏偏对她包容一切,笑对着她。但是——如果她要弑神弑兄呢?世姬夜表示有个妹妹真是麻烦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