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结中国固有文化的精英,采撷西洋文化的优美,联合哲学美学科学于一生,使先生的事业,不特继往,而且开来。
“先生永远是站在时代前面的伟大人物。
“先生不但是伟大人物,而且是伟大人格……”
蔡元培先生的弟子、清华大学首任校长罗家伦在惊闻先生去世的噩耗时,悲痛万分。匆匆草成的短文中,他对乃师作出如上的评价。
虽然巨大的悲痛中,罗先生似乎有些语无伦次,但是他的评价非常准确。蔡元培及其同时代学人们的魅力与价值,不仅仅在于学术,更在于人格——学人而能当得起“伟大”二字者,非具备巨大之人格力量不可得也。
而他们所处的时代,尽管战乱频仍,动荡不安,却竟哺育出整整一代这样的大师:梁启超、蔡元培、鲁迅、胡适、陈寅恪、丁文江……他们的熠熠光辉,令今日的天空依然为之失色。说他们在抗日、革命的志士仁人之外,成为支撑国家民族的另一根脊梁,毫不为过。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往,心向往之。本书的编选目的,不在于大师们的学术成就,而在于他们的人格魅力:我们试图通过大师们的亲人、朋友的回忆,来近距离地展现大师们的风采,过目名家鲜活的生命历程,从而使身处当代的我们更加亲近历史,亲近大师。而所选择的篇目,均出自同样在各自领域卓有建树的名家之手,他们与大师的交往往往有独特的角度,和独到的观察与见解;我们特意摈除了正襟危坐的大论,着意选择有旁逸斜出之态的文字,为的是剥除一些人为的生硬外壳,令大师的形象更为生动、真实。
为了使本书的内容更丰富,我们还搜集了一些图片资料,其中不少是首次同读者见面。
本书按照所写人物的出生年代编排,几位作者同写一个人时,也依照各位作者的出生年代顺序编排。写每个人的第一篇均附有人物简介,对作者亦有作者简介,但无论是被写者还是写作者,都只会出现一次简介。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物作为被写者介绍过,就不再作为作者介绍。
上个世纪的中国,思想文化领域可谓群星璀璨,但由于本书规模所限,也由于编者涉猎不够广泛,本书不可能一一涉及,留下不少遗珠之憾,在此敬请读者诸君谅解。
本书所选文章,有一部分作于二十世纪前期,为保持其本来风貌,对于不符合现代汉语规范者,不做更改,特此说明。
编者
2007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