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751300000048

第48章 新加坡的道德教育(5)

参观教堂和寺庙

大家学

志伟和朋友参加居民委员会主办的“教堂、寺庙一日游”。这次的活动,让他们懂得在参观教堂和寺庙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我们脱了鞋子,才走进回教堂。

兴都教徒先在庭院里洗脚,然后才走进神殿。为了表示尊重他们的信仰,我们也洗了脚才进去。

在进入佛殿前,我们必须脱下鞋子和帽子。

我们安静地看信徒做礼拜。

我们在参观教堂或寺庙时,没有获得准许,不能随意拍照。

大家想

在参观教堂和寺庙时,为什么我们的行为要庄重?

再如,在传授“学校归属感”中的“接受差异”的时候,六年级课文《我们一致同意》通过讲述几个同学对于观看什么节目展开讨论,到最后达成一致意见的过程,培养学生在观点不一致的情况下应该赞成多数的民主意识,教学生如何在讨论中与别人达成一致。

我们一致同意

大家学

“林老师要带全班同学去观赏艺术节的节目。她让我们选一个适合大家的节目。”志伟说。

“让我们先看看由哪些节目,再做决定,好吗?”因尼安问。

“好!”同学们回答。

“我喜欢‘人脸绘画’活动,而且票价才5元,我们都付得起。”明文说。

“我不同意,这是浪费钱的玩意儿。还是看木偶剧比较好。我听说……”阿密的话还没说完,明文就抢着说“看木偶剧才浪费钱呢!”

看到同学争着发言,志伟说:“我们应该先让别人把话说完,再提意见。插嘴是没有礼貌的。”

明文和阿密互相道歉后,大家又继续发表意见。有好几名同学表示喜欢哑剧。

“我觉得哑剧很有趣,而且演出的时间是在下午。如果我们选择晚上的节目,我担心有很多同学不能去。”丽塔解释道。

“如果大多数同学不能去,那就不好玩了。志伟,我要选哑剧。”因尼安说。

明文也点头说:“志伟,我也选哑剧。”

“让我们来举手表决。”志伟说道。

结果,大家一致选择哑剧。

大家想

小组在进行讨论时,可以用什么方法取得一致的意见?

可以看出,教材的编写非常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为中心,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习和讨论,彼此交流看法和感受。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激发和训练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他们健全的品格。

从形式上来看。首先,整本教材色彩非常明快亮丽。3个年级6种课本,封面颜色都不相同,依次为浅绿、深绿、浅黄、深黄、浅棕、棕色,都是能够刺激学生翻阅兴趣的、比较鲜艳的色彩。往下翻,越发感觉像是在读一本配有文字的图画书。扉页是绿色底色上附着的一张白底黑字的前言,立体感很强;稍后的目录页便又是另一种颜色。可以看出,教材编写排版人员的一个指导思想就是相连的页面尽量做到颜色不同。课文中的插图更不用说,穿着漂亮的衣服的人物、可爱的动物、绿的树林,鲜艳的花朵等等,配合课文,不仅美观且非常直观。而且插图大多是图画,而非实际生活中所拍摄的图片,这给了使用者充分的想象空间。当然,考虑到学生的视觉卫生和阅读的方便,文字是黑色的,且字体为小三号,大而醒目;文字部分的底色多是颜色较浅,但透明度相对较低的淡绿、淡黄、淡蓝等颜色。再看版面,文字插图安排合理。而且,为了配合教育部所推行的汉语拼音计划,课文都标上了汉语拼音(与我国的习惯不同的是,拼音标在文字的下方)。另外,每个页面都留有一定的空白,以供使用者写下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的观点。16开本的教材装订也比较合理,如打开可以很平整地摊在桌子上,非常方便。这一切都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主体性思想。

活动材料也分为上下2册。活动的设计力求生动有趣,形式多样化。目的在于进一步加强巩固学生对课文中所讲的价值的理解。每一课的活动分“大家做”和“大家再做”两部分。“大家做”活动要求在课堂上进行,“大家再做”则属于非强制性的项目,不必在课堂上进行。

教师手册的内容非常详细周到,它列明了每一课的主题、德目、教学目的、教学法、教学活动建议、教学重点、特别提示和有关的资讯教材或其他材料。手册还附上教学活动所需的透明软片和作业纸,以供教师使用。另外,新加坡政府鼓励学校采用适当的IT资源。新加坡教育科技署配合教材,制作了激光唱片和录像光碟。学校有一定的自主权,可以采用教育部教育技术署、新加坡电视局、新加坡出版公司等提供的资源。

可以说,包括课本在内的整套教学材料非常丰富而全面。这一切为教学的顺利进行和良好的教学效果的达成奠定了资源基础。

第三节新加坡中小学公民道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课堂上所传授的、过去累积下来的知识、规则或道德标准,是社会要求的核心部分。它们给道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德育资源,对学生思想产生积极影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观念的更新和正确道德信念的形成。应该说对学生实施以五大价值观念为基础的、东西融合的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是其中最直接的途径。但是,只有这些还是不够的,青少年的道德信念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只有树立起大德育意识,创建大德育体系,发挥社会中各种因素的积极作用,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途径,才能确保青少年良好的道德修养的真正养成,内化为他们的精神意识的一部分。新加坡教育部长张志贤在倡导教授“5R”价值(“5R”指的是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计算能力、责任感和冒险精神,因其首字母或次字母为R,故称5R)的时候,也曾说过,“学校不可能独立地承担这一重任,社会各界人士都要为下一代树立良好的榜样”。在新加坡的中小学里,对学生进行公民训练与道德教育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实施:

(一)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

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是一门直接对学生进行公民与道德教育,传授价值的课程。一直以来,它在培养新加坡的年青一代公民道德素质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公民与道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前面我们已经有所分析和探讨。这里,仅举例说明一般的课堂教学使如何实施的。

具体实施时,整个教学活动一般分为四个步骤:导入→课文教学→辅助教学→完成作业。一位在新加坡任教的教师曾在文章里这样总结一般的课堂教学过程:开始以情境设置导入,运用设身处地考虑法或文化传递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导入课文。因此这个情境多是学生自己曾经历过的事情,或是事情的假设,有时也是一张图片或一则故事。情境设置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了解课文,不觉得课文厌烦无味而采取敌视态度。

当对一篇课文了解完后,教师会让与文中人物有相似经验的学生谈他们的经历与感想,也会让学生进行分角色表演。这种活动形式充分抓住了小学生的心理特征。相对而言,小学生的表现欲非常旺盛,他们没有太多的羞涩感。因此这种活动方式很受欢迎,孩子们常常在课上主动提出要进行分角色表演。整个活动寓教于乐,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完一篇课文后,就要完成设在课文结尾的两个问题——“大家想”以及《活动册》。此时教师一般会让大家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完成,答案完全没有固定,小组成员集思广益,只要言之成理即可。此活动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而非注重文字作答,体现了新加坡道德教育中的开放性教学。综观以上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不难看出,新加坡的道德教育非常注重教学的活泼性、学生的参与性,力求使他们感同身受,从而有力地推行了道德价值观。

在教学方法方面,过去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最常采用的方法就是直接向学生灌输社会所需要的价值和行为规范。这种方法固然对一定的教学内容和教育对象来说是有效的,但在社会变动加快、价值观日趋多元化的情况下,仅仅通过灌输很难达到教学目的。新加坡教育部课程发展署的何子煌先生在1990年的道德教育研讨会上曾经明确地指出:过去的道德教育实施的最大缺点是“偏重道德习惯的型铸,而忽略了道德认知的启发,往往以教师为中心,以直接说教法和典型仿习法,透过德目的指导,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这种教法对低年级的学生或许有用,但对高年级的学生而言,这种以独断的方式灌输教条,以型铸成人所定的社会价值观念,缺乏主动思考型的教学法,往往不容易被学生所接受”。为了改进公民道德教学,增强教育效果,新加坡教育部门很重视公民道德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材料的改进。

他们引进和推广文化传递法、设身处地考虑法、价值澄清法、道德认知发展法等道德教育理论,并在考虑国情和需要后作了一些修改。后来教育部还把这四种方法写进了课程纲要里面,鼓励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课程教学更加生动有趣。通过表达个人经验、个案研究、讲故事、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及个人反省等活动,从而达到以实际行动改变行为的效果。另外,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充分参与,并在这个过程中使他们的信息接收量扩大,新加坡中小学道德教育非常重视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早在1993年,小学与道德教育教材内容相配套的视听教材就占了30%。多媒体技术恰到好处的运用,使道德教育不再沦为口头空洞说教。

(二)其他各科教学

在中小学校里,除了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之外,还有其他几门课程具有较为明显的公民道德教育的功能,如母语、社会研究、历史等。

实施双语教育政策是新加坡教育制度的一个典型特征。双语即英语和母语。双语制度甚至可以追溯至二战结束以后,其最初形式是为优秀的马来儿童能到英校继续接受更高的教育而开设的过渡性双语教育课程。1966年,独立后的新加坡正式开始在学校实施双语教育政策。重视各族母语教育,其中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过母语的学习,传授并保存各个种族的优秀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念。语言是文化的手段。新加坡教育顾问、世界着名儒家学大师杜维明曾多次就语言同文化的关系发表自己的见解:“文化能力的基本功夫是语言文字。人是文化动物,因此运用语言文字是任何一个人在学习认识自我、理解他人和了解自然的过程中都不可或缺的条件。母语成为我们生活世界中表现感情、传达信息和思考的媒介。这本是不刊之论。”“如何运用母语来传达自己的声音,不仅是沟通的问题,也是自我认同的问题,是自我理解的问题,是人能不能够充分发展,有没有自由度的问题。”对语言于文化的重要性作过更加明确的表述的还有卡明斯教授等人:

“语言同文化(更具体地说是‘传统价值’)处于不可分割的关系。不能保护语言就不能学习语言。这意味着丧失文化。”“语言不仅是文化的传递手段,而且它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表现。”以新加坡的华文教学为例,《小学华文科课程标准》强调,课程的编写要遵循两大目标,一要强调语文的实用功能,二要重视语文和文化的密切关系。因此要求所编写的教材要包含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华族文化与传统价值观的灌输。在课程标准建议教授的主题中,就包括“华族传统文化与传统价值观”,其中包含14个副题,如华族的传统节日、华族的传统礼俗、华人的家族观念、中国寓言故事、中国成语故事等。据此,编写了华文教材《好儿童华文》,供以华文为母语的华族学生使用。以1年级下册为例,教材共安排了7个单元,有友爱教育、亲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常识教育、个人卫生教育等,课文用词朴素,语言平和,其中的大部分内容都与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有关,或者直接就是以第二语言教授的道德教育。华文科的教材处处都体现着文以载道的原则。应该说新加坡各族的母语教育为保留各族传统的文化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东方道德作出了重要贡献。

社会研究课程也是新加坡的中小学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的辅助途径。该课程最早是在1984年开设,当初是针对小学4~6年级的学生,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新加坡的城市化发展,1995年对该课程进行修订,开始重视环境课题和对人类的遗产的保存。为了迎接来自21世纪的挑战,学会适应这不可预测的、飞速发展的21世纪世界,课程在1999年又一次得到修订。

新的课程的目的是“从小教育学生养成归属与群体和国家的一种感情,培育对于加强社会凝聚力的正确的本能”,“使学生对他们在21世纪的社会生活有一个较好的理解。这将能帮助他们更有效地参与社会,融入他们所生活的环境”。该课程希望能够在知识、技能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帮助学生获得发展。内容包括地理、历史及经济知识;邻近国家的知识和友邦国家情况;以及一些社会观点和新加坡面临的挑战和局限等。新课程面向1~6年级的学生开设,增加了民族教育的内容。课程纲要制定者认为,学生们需要理解新加坡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且获得一种归属与国家和民族的感情。

其他有些课程如历史、地理等,在这些科目的课程纲要里面也规定有相应的道德教育目标。

同类推荐
  • 魏晋玄学会要

    魏晋玄学会要

    本书采用传统史书会要(主题)的体例,对存世的魏晋玄学史料进行分门别类的搜集、归类和整理,这些史料见于正史、文集、笔记等各类文献中,经过作者长时期地收集和整理,本书成为魏晋玄学文献的渊薮,为研究者和读者了解魏晋玄学的面貌提供了方便,因而具有显著的学术意义。
  • 明代哲学史(修订版)

    明代哲学史(修订版)

    本书是国内外第一部系统阐述明代哲学的专著,内容包括明代初年的朱子学,阳明心学的先驱,王阳明的良知之学,阳明各派弟子主要是浙中、江右、泰州对阳明学的发展,明代中后期的朱子学,明末东林、蕺山对朱子与阳明的融合,黄宗羲、方以智、王夫之等明清之际思想家对明朝学术的反省与总结,以及明代佛教、道教与儒学的会通,天主教初传时期与本土文化的碰撞与吸收等,较为清晰地勾勒出了明代哲学的发展脉络。在论述中,注意各家的独特性及其思想深度,各思想家在整个明代哲学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及其相互影响。对明代哲学的独特问题如良知的有无、动静、中和及本体与功夫、先天与后天等有深入阐发。
  • 世界上最美的哲学课

    世界上最美的哲学课

    爱哲学就是爱智慧,人的一生就是哲学的体现和体验。正如西方中世纪伟大哲学家阿伯拉尔所说,“寻找,你将会发现;走近,它向你敞开。”那些天才哲学家的天才思想犹如百年难遇的流星,不经意间就点亮了彻暗的夜空,打开我们无数的困惑,让我们豁然开朗。像哲学家一样思考,你就懂得了智慧,懂得了人生。
  • 宗镜录略讲(卷二)

    宗镜录略讲(卷二)

    《宗镜录》一百卷,唐末五代永明延寿禅师著,是中国佛教传世的经典名著。延寿禅师为禅宗法眼宗第三代法嗣,他有感于当时禅宗信徒因未明佛法而产生的种种流弊及争论,乃邀集天台、华严、唯识三宗知法比丘,互相问难,并以禅宗心要加以折中,著成此书。书中引用佛经及中印圣贤论著达三百本之多,可谓“和会千圣之微言,洞达百家之秘说”,这在佛学的相关论著中,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宗镜录》撰成千载以来,以其规模宏大,辞美旨深,在广受好评的同时,也被大众读者视为畏途。南怀瑾先生有鉴于此,乃就此书精要部分,深入浅出,详加剖析。本卷内容包括全书中有关禅宗以及唯识论的部分。先生在章析句解的同时,融会各种佛门要义,并结合中西方文化精髓,使当代学人得以借此进入这部博大精深的佛学著作。兹经版权方台湾老古文化事业公司授权,将老古公司二〇一三年九月初版校订出版,以供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二〇一七年七月十四日)
  • 当我们思考时,哲学家在思考什么?

    当我们思考时,哲学家在思考什么?

    想象一下,如果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尼采与其他哲学家们共同参加环法比赛,与职业的自行车运动员同场竞技,会是怎样的场景?在这本书里,作者打开了想象力的阀门,用颠覆传统的方式阐释哲学,展现了哲学家们的全新形象。作为观众的你,将跟随作者进入哲学和自行车运动相融合的世界,在观看这场别开生面的比赛的同时,见证哲学家们的思考与怀疑、疯狂与滑稽、失败与成功。拥有“爱和智慧”的车哲家们能否突出重围?一路上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谁将最终穿上象征冠军的黄色领骑衫?我保证,不看到最后你绝对猜不到结局!这不仅是一本好玩又特别的哲学入门书,还是一本能让你重视运动与哲学关系的书。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影后王座

    重生之影后王座

    她曾经为自己的初恋放弃了演员的梦,却还是被渣男抛弃了。一场车祸让她重活一世,她成为了娱乐圈大亨的嫡女,身边尽是圈中名流,她的演技让她在娱乐圈如鱼得水,更有霸道高冷的高干未婚夫和温柔多情的影帝陪伴左右……他说:站在我身边,我保证让你拥有全部的一切。她淡然自若地微笑:这一世,我会靠我自己拿到我应有的全部。且看她如何翻手为云虐渣男,覆手为雨平宅事,登上娱乐圈独一无二的巅峰王座。
  • 异世纪传说

    异世纪传说

    呼啸的南风从山岗上吹过,夹杂着从湖边带过来的习习凉风。天边散发着橘黄的光,而另一边渐渐看到繁星几斗。一个老头,虽然身子看上去还很硬朗,但满脸被时光摩挲留下皱纹与伤痕交错在一起,难以看出他年龄几旬。但上扬的断眉和嘴角,似乎心情不错。
  • 潇然若曦缘

    潇然若曦缘

    她美得让人心醉,但于他而言,从未想过拥有。在他的心中,她永远只是一个小姑娘,快乐就好,惟愿如此而已。“萧然哥哥,你为什么对若曦这么好呢?”“因为若曦在萧然哥的眼中是一个特别的人?”“特别的人?.......”
  • 重生之人生转折

    重生之人生转折

    一个同样悲惨的前生,一个同样有着重生的经历...........一场车祸,顾生寒重生回到过去,在偶然的机会里,获得通灵的能力,仿佛是命运驱使般在一次学校郊游途中遇见山中怪人,怪人给了他一本无名小册和一本道术,然后告知他,他原本是国民时期一名大财主,也是个十恶不赦的恶人,由于作孽太多,父母妻女都离奇的死去,原本想一死了之,被经过的老道所救。然后点化,跟随老道修道。在老道临终前,给了他一本无名小册,没告诉他这本小册到底有何用途.........新开的书友QQ群121843765加些志同道合的朋友聊聊
  • 无日之都

    无日之都

    楼上的世界拥有美丽阳光青草绿色,而楼下拥有的则是无序昏暗,权利游戏,无尽杀伐。梦想很简单:冲破阻碍,寻回太阳。用生死,铺垫朝拜之路。贵族的野心,府庭的中庸,军部的野望,平民的自私,教廷的愤怒......在看似地狱的楼下世界,一切的人性在纠结,缠绕,搏杀,却坚强无比。在看似天堂的楼上世界,一切的人性又变的不堪一击。我们在神灵的注视下上演一出出闹剧,直至神灵的降临,判别人性是善是恶。注:本故事每周一、三、五、日更新,每章节更新3000-5000字。同时我会不断的回看之前已上传的内容及已写完的内容,所以会在已上传的故事做修改,润色等。但主题走线不会改变,只是在细节方便不断做完善,尽情谅解。
  • 传承九鼎

    传承九鼎

    聚九鼎之传承,征战百族群立的大陆。战戟、战斗、掠夺是生命的主线。挥戟如风,劫掠如火,扬我人族雄威。
  • 天将王神

    天将王神

    一个凡间小子因误得天书,竟成神成仙,他又是怎样一步步成为战神,最终号令三界的呢?
  • 九鼎天神

    九鼎天神

    传说在远古时期,出现了一位实力无比强横的天地大能,凭借着自己强横的实力,统一了大陆,后世的人都尊他为天神。他建立起了伟大的功业,后来据说成神之后破碎虚空去往了神界。先前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显示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利,遂命匠师聚集天下的各种稀有金属铁器,铸造九鼎,象征着统一天下。后来天神死后,九鼎便不知踪迹。但传说得九鼎者得天下,不仅仅是因为那是权利的象征,更有人言,在九鼎之内有能够成神得秘密。主人公蒙进,年少丧父,母亲不知所踪。但看我们的主人公从所谓的废材炼体成神,践踏所谓的强者,聚齐九鼎,平定乾坤。
  • 初尝三国之乱世猛将

    初尝三国之乱世猛将

    每及三国,总有世人怨叹,为何?英才凋落,人杰消逝。可以说一部三国演义毁掉了太多的人:雅量恢廓的周瑜,意气风发的孙策,英敢类父的曹昂,还有白马银枪赵子龙,西凉锦虎马孟起等等,且看如孙策未死,周瑜未亡,曹昂得生,天下又会什么样的的天下;水煮三国,但愿可行!本书纯属虚构,严重架空,时代人物混杂,慎重!PS:第一次写,若有错,请大家谅解!
  • 中国东乡族

    中国东乡族

    这套《中华民族全书》主题鲜明,彰显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而不同”的理念,执着追求:充分展示56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全面探寻56个民族波澜起伏的历史轨迹;深刻解读56个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气质;真切反映56个民族生机勃勃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