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尽弓藏
就在开皇十八年东征高句丽罢兵之后不久,高颎被有计划地卷入了一场谋反大案,也就是“王世积谋反案”。王世积是谁?他本来是大隋朝的一位英雄人物,有道是乱世出英雄,在那个年代确实是英雄倍出。王世积是当时的阐熙郡新渼(měi)人,就是今天的陕西省靖边县,史书上说他容貌魁岸,腰带十围,腰带十围是多粗不知道,大概和《西游记》里黑熊精差不多吧?王世积参加过相州平乱之战,那时他在老将军韦孝宽部下听用;参加过统一南陈之战,那时他是八路隋朝大军之一;参加过东征高句丽之战,那时他是行军的元帅,位至上柱国,官至凉州总管,可以说是当朝名将,有“人杰”之称。
就是这样一位功勋卓著的名将,被部下诬告,说他有谋反之心觊觎皇位,最后被朝廷缉拿在案定成死罪。其实这个案子并无真凭实据,纯系冤假错案,但是这样的案子在中国历史上可并不少见,成为派系斗争、打击报复的手段。在有司衙门办案的过程中,就发现案犯王世积和中央的一些大臣过从甚密,其中包括宰相高颎在内。隋文帝闻听之后,故作惊讶,这怎么可能呢,我这个宰相这么好,你们再仔细查一查。一查不要紧,案件落实,王世积还送过一匹宝马良驹给高颎,这就成为牵扯的物证,高相也不是高相了,按法律条文称呼,高颎这叫犯罪嫌疑人。二十年的开国宰相,被一摞到底解除权利,拘押在内史省严加审讯。你想,苏威、杨素、贺若弼、韩擒虎、虞庆则、王世积等等这些大臣都是高颎推荐的,就是有所往来,不也属于正常交往吗,这个就叫欲加之罪,何患无词!
开国元勋、一代名相就这样成为阶下之囚。正这时节,又有高颎的部下出面告发,说高颎早怀有不臣之心、通敌叛国,说过什么什么,做过什么什么,说得有鼻子有眼,就差把录音带到法庭播放了。高颎哪里知道,他的身边早已有晋王杨广埋下的眼线,就等着抓高相一招之错了,偏这时机会来了,这帮人趁机落井下石罗织罪名。杨坚听信一面之辞怒火中生,就高高举起屠刀,这要大开杀戒!
隋文帝把屠刀举起来了,刀没有落下来,眼泪落下来了,为什么?人心都是肉长的,他回想过去一桩桩一件件,百感交集,多少年来高颎忠心耿耿兢兢业业,哪一件大事没有高颎的身影,哪一件功劳没有高颎的心血。隋文帝与心不忍网开一面,把高相剥夺爵位,削职为民。
君臣二人二十年的情义烟消云散化为乌有,高相现在是自身难保也顾不上什么太子杨勇。高相本人倒是没什么,他出入官场多年,已经看透了人间世事,他的母亲在很早就曾经告诫过他,说孩子你位极人臣,富贵已经达到尽头,倘若不能谨言慎行,接下来只能是砍头了!难得有这样深明大义的老母亲提醒,所以高颎从相位上退下来,并没有大惊小怪,也没有抱怨不满。这就叫宰相胸怀英雄气度,沉浮不变宠辱不惊,很值得赞赏和学习。
《隋书》说高颎“有文武大略,明达识务。及蒙任寄之后,竭诚尽节,进引贞良,以天下为己任。”——既有宰相之才,又有元帅之能,赤胆忠心恪尽职守,把天下大事看作自己的责任。后人把他和兴周的姜尚、霸齐的管仲、春秋战国时期的李悝、商鞅,还有北周国的苏绰相提并论,和称“六贤”国相。苏绰是谁?苏绰就是苏威他爹。
高颎冤不冤?冤!那么皇帝知道不知道呢?那是太知道了。隋文帝不是无道昏君,怎么能不清楚自己的宰相造不造反呢?杀高颎,明摆着就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所以在隋文帝要杀高相的时候,他自己也说了一句话,“去年杀虞庆则,今年杀王世积,现在如果再杀高颎,天下是不是会骂我太也无情了?”相比之下,高颎算是幸运的了,自开皇治世以来,隋文帝猜忌之心,日甚一日,其他人可没这么幸运。为什么这么讲?咱们就借“高颎罢相”这段书,把大隋的开国功勋数上一数。等你看完这一段,就能够容易理解高颎为什么会罢相了。
开皇五年,在平定“三总管之变”中的功臣王谊、元谐,因为谋反之罪被隋文帝赐死身亡。这两个人和杨坚的关系非同一般,他俩都是杨坚当年在太学读书时候的同学,铁杆的保皇派。
开皇六年,在平定“三总管之变”中的大将梁士彦、宇文忻因为谋反,被人举报灭门抄家。被谁举报的呢,梁士彦的亲外甥裴通,这一年梁士彦七十二岁、宇文忻六十四岁。
“隋初四贵”首先获罪的是左卫大将军杨雄。因为他礼贤下士名望太高,隋文帝忌讳他,把他明升暗降削夺兵权。一直到隋炀帝杨广登基之后,杨雄才被重新启用。
隋初四贵”的邳国公苏威因为权倾朝野,权力过重,被朝臣告发,告他比朋为奸结党营私。隋文帝把他免去官爵,赶回老家开封。
“隋初四贵”的第二号人物鲁国公虞庆则,功高震主受到隋文帝猜疑,在行军途中,被自己的小舅子赵什柱告发,诬陷他手握重兵意在谋反,被隋文帝下狱处死。虞庆则案后来是杨广做了皇帝,才给平反昭雪。
“隋初四贵”的命运如此,那么大隋的“开隋四将”命运又如何呢?首先说上柱国韩擒虎,五十五岁因病而亡,开国功臣当中他算是寿终正寝。据说他死之后,去阴曹地府做了阎罗王。
“开隋四将”中的宋国公贺若弼因为居功自傲口出怨言,被人抓住把柄,参到朝廷。隋文帝同样把他削职为民不再任用。
“开隋四将”之中最悲惨的要数史万岁,史万岁为大隋王朝南征北战百战百胜,功封上柱国。老贼杨素诬陷史万岁,说他依附太子对皇上不满,被隋文帝金瓜击顶打死在午朝门。
我们数来数去,数去数来,开国诸家功臣只剩下老奸臣杨素一枝独秀,大隋王朝这架政治天平开始发生倾斜。在中国历史上,如果你看到“谋反”二字,一定要加以仔细,不要人云亦云,“谋反”二字背后是什么样的风云变幻,可能后人永远也无法判断清楚。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要想打倒一个人,整垮一个人,只有叫他谋反,才能定成铁案不可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