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8年冬天,幽默大师威尔·罗吉士继承了一个牧场。
有一天,他养的一头牛,为了偷吃玉米而冲破附近一户农家的篱笆,最后被农夫杀死。依当地牧场的共同约定,农夫应该通知罗吉士并说明原因,但是农夫没有这样做。
罗吉士知道这件事后,非常生气,于是带着佣人一起去找农夫理论。
此时,正值寒流来袭,他们走到一半,人与马车全都挂满了冰霜,两人也几乎要冻僵了。
好不容易抵达农家,农夫却不在家,农夫的妻子热情地邀请他们进屋等待。罗吉士进屋取暖时,看见妇人十分消瘦憔悴,而且桌椅后还躲着五个瘦得像猴子似的孩子。
不久,农夫回来了,妻子告诉他:“他们可是顶着狂风严寒而来的。”
罗吉士本想开口与农夫理论,忽然又打住了,只是伸出了手。
农夫完全不知道罗吉士的来意,便开心地与他握手、拥抱,并热情邀请他们共进晚餐。
这时,农夫满脸歉意地说:“不好意思,委屈你们吃这些豆子,原本有牛肉可以吃的,但是忽然刮起了风,还没准备好。”
孩子们听见有牛肉可吃,高兴得眼睛都发亮了。
吃饭时,佣人一直等着罗吉士开口谈正事,以便处理杀牛的事,但罗吉士看起来似乎忘记了,只见他与这家人开心地有说有笑。
饭后,天气仍然相当差,农夫一定要两个人住下,等转天再回去,于是罗吉士与佣人在那里过了一晚。
第二天早上,他们吃了一顿丰盛的早餐后,就告辞回去了。回家的路上,佣人忍不住问他:“您不是打算讨公道吗?”罗吉士笑着说:“那是原来的打算,当我看到那一家人后,我就不想再追究了,太小心眼了没什么好处!”
故事中的罗吉士虽然失去了一头牛,但这段经历却使他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人总是斤斤计较的话,做人也不会开心。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根本就不值得太过计较。然而,生活中却有很多人习惯于斤斤计较,遇事就犯小心眼的毛病,结果无事常思有事,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团糟。
气大伤身的道理可能很多人都懂得,可也总有一些人为一些小事不能自解。真是别人生气我不气,气出病来无人替。
李大妈早年丧夫、无儿无女,可能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李大妈的脾气暴戾、偏激、狂躁、喜怒无常。
老郑和老吴是李大妈的邻居。因为李大妈的极坏禀性,她和老郑、老吴的关系处得很别扭。老郑和老吴也因为有李大妈这样的邻居而沮丧不已。
但老吴和老郑两人的性格截然不同。老吴豁达开朗,凡事想得开;而老郑则有点心胸褊狭,爱走极端。因此两人虽生活在同一个环境中,表现却大不一样:老吴整天乐呵呵的;老郑一天到晚吊着脸,一副怏怏不乐的样子,好像谁借了他二斗陈大麦还了他二斗老鼠屎似的。
一天,李大妈的一只乌鸡不见了,她便在自家院里跳着脚骂:“哪个老不死的,偷了我的乌鸡?谁偷了我的乌鸡断子绝孙,死时闭不上眼睛!”
骂声很大,邻居老吴和老郑都听见了。
老吴想:“她没点名骂谁,咱也没干那亏心事。不做亏心事,睡觉不关门,她爱骂骂去,与咱毫不相干。”仿佛没听见骂声似的。
而老郑则不一样。他想:“这怕是冲我来的,这婆娘真没口德,开口闭口老不死的。哎,真气死我了!”老郑气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不几天便病倒了。
几天以后,李大妈在她家的草堆中发现了死鸡。原来乌鸡觅食钻到了草堆下面,它还没出来,李大妈便在外面放了一担柴火,把那个出孔堵住了,以致它饿死在里面了。
李大妈有些内疚,便找老吴和老郑道歉。
老吴听后说:“我没什么,一点都没生气,你找老郑道歉去吧!”
李大妈极诚恳地向老郑做了解释和道歉。老郑听后,心中的怨气慢慢地消了,过了几天,就能起来行走,身体慢慢地恢复了。
“哎,都是自己小心眼造成的,咱要像人家老吴,还生哪门子气呢?”老郑这时才明白。
做人凡事都要看得开一点,斤斤计较就是在自找麻烦,一些小事根本就不值得太往心里去,如果像故事中的老郑那样总是为小事计较,犯小心眼,那生活又怎么会有快乐可言!
习惯小心眼的人,就是太在乎别人怎么说,怎么看,于是经常被一些不必要的事情烦扰,怕别人责怪而自责、怕别人取笑而自卑、怕难堪而自闭。
一位老人的笔记本上,记着这样一句话:“不必在意别人是否喜欢你、是否公平地对待你,更不要奢望每个人都会等待你。”
某一天你突然发现王二对张三、李四很好,对你却不冷不热,可你想不出曾做错什么,想不出什么地方得罪了他。你不必惊慌,更不必烦恼,在一次次的自问和猜测间,你耗掉的是自己的时间,消磨掉的是自己的信心。其实,王二对你的态度并不能改变什么实质性的东西,或许本来就不是你的问题,你何必因此扰乱心理平衡呢?再仔细想想赵五不是对你很好而对别人冷冷淡淡吗?这样就够了。
不必在意别人冷漠的表情、窃窃的私语;不必费心去揣测、捉摸别人怎样待你、怎样评价你;不必在意微小的得失、过错或失败,那只是成长路上的一个小插曲。豁达一点,超脱一点,平静喜悦地走过每一个日子,然后再回过头想想所经过的是非得失、喜怒哀乐、苦辣酸甜,你会发觉眼前突然变得明亮开朗,原来,生活还是充满了七色阳光。把时光留给自己,读自己喜欢的书,倾听迷人的音乐,到田野去走走……生命中值得留意的东西有很多,实在不值得你去关注别人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