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见面作介绍是社交场合的礼节之一,分自我介绍、由别人介绍自己、听对方介绍他自己、由别人介绍对方给自己和自己把某人介绍给另外一个人5种。
(1)自我介绍。
如“您好!我是王刚,长江机械厂的业务员”,由招呼话和介绍话组成。介绍话一般包括自己的姓名、单位职务及事由。其要领是语调要热情友好,充满自信,眼睛要注视对方,含笑致意。
(2)由别人介绍自己。
由姿态和言语两部分组成。当介绍人在介绍时,自己不能心不在焉、东张西望,而应当含笑注视对方,随着介绍人的介绍而向对方点头致意。当介绍人介绍完后,再与对方握手,并说上一些恰当的话语,如:“见到您很高兴。”
(3)听取对方的自我介绍。
这时自己虽不是交往主动者,但也应表现出热情的姿态,全神贯注地看着对方,而不能一边用耳听,一边低头批阅文件。在对方介绍完后,应热情欢迎,如伸出手去握住对方的手,用惊喜的语调说:“哦,你就是王先生,欢迎欢迎!请坐!”
(4)由别人介绍对方给自己。
这时,自己要侧过耳朵去听介绍人的介绍,并用点头或一些感叹词来呼应他的介绍。但应注意,无论对方还是被介绍人,目光都要一直注视着对方,而不能只看着介绍人,把个后脑勺对着被介绍人。待介绍人介绍完毕后,应热情和对方握手,并亲切交谈。
(5)自己把某人介绍给另外一个人。
这种情况下,交往双方原来没有交谈过,但都分别与自己相识,所以,自己的任务就是介绍他们双方互相认识。这种介绍通常由说明语和介绍语组成。如:“两位,请允许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是小李,华建公司的代表;这位是王先生,中民公司的代表。”
假如您现在是一个宴会的主人,请来了许多客人,老朋友们自然不用您介绍,他们会主动凑到一块谈得热火朝天。关键是单独无伴的客人,您应注意不能冷落他们,要尽快让他们也找到适当的伙伴,这就需要您介绍了。
在这种情况下,最好是采用“合并同类项”的介绍法,也就是说,分别给他们选择一个适宜于他们的兴趣的伙伴。如果把两个都从事于同一行业的人拉在一起,是最好不过的,因为爱好相投、职业相同,自然容易找到共同的话题。也可以把专业、兴趣相近的人介绍在一起,如把诗人介绍给音乐家、把新闻记者介绍给作家、把医生介绍给运动员等,总而言之,让他们有话可谈。
介绍时,请记住下面三条简单的礼节原则。
①把男士介绍给女士。即在介绍过程中,先提女士的姓名。例如,“李小姐,让我来给您介绍王先生。”
②把年轻人介绍给年长者,以示尊敬长者之意。如:“王教授,请让我给您介绍黄小姐。”
③把次要人物介绍给主要人物。一般说来,当某人在社会上知名度较大时,别人自当被介绍给他。
总之,应该记住这一点,介绍时先提某人姓名是一种敬意,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则。
介绍一般以询问口气为好。如:“张先生,我可以介绍李明同您认识吗?”“张先生,请允许我向您介绍李明先生。”但这种介绍法比较严肃,在非正式场合下,可以采取自然、轻松的介绍法,如:“我来介绍一下,张伟明先生,书法家……”“诸位,我非常高兴地向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他叫李永明。”还有一种更随便、亲切的介绍法,如“晴云,这是美兰”;“美兰,这是晴云”;“海平,我表弟——李明”。
如果是介绍两位素不相识的人相见,除了介绍他们的姓名之外,还可简单地提一下被介绍人的特点,如:“小青,这位是吴国良先生,您不是想了解一下深圳的情况吗?吴先生是地道的深圳通,你们好好聊聊吧。”作为被介绍者,应该主动点头或握手致意:“很高兴能认识您。”“见到您真高兴。”
未经别人介绍,我们也可能自我介绍一番,但有几个问题必须注意:
①避免直话相问。如“您叫什么名字”,这样显得很鲁莽,而要尽量委婉一些:“请问尊姓大名?”或“请问贵姓”或“不知该怎样称呼您”、“您是……”等。
②不要涉及对方的敏感区。如:“您多大了?”“您结婚了吗?”“您有几个孩子啦?”
③如果未听清对方的姓名。可以说:“对不起,我没有听清尊姓大名。”这时,被询问者应把姓名重复一遍。敬烟奉茶要礼节到位。
(1)敬烟的礼节。
在允许吸烟的场合,吸烟、敬烟也有一些礼貌的规则,只是认定“礼多人不怪”。敬烟如果一定要敬到使人头昏脑涨才罢,那是不礼貌的。
如今在办公场所吸烟几乎都被看成是一种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因此,只有在主人明确地邀请你抽烟时方可点烟。如果你主动地问“我抽烟你介意吗”,对方一般出于礼貌,只能回答“当然不介意”,但是烟一点着即大错铸成。你的行为已被看成没有教养。即使主人是个烟民,出于礼貌还是不要在有不抽烟的人在场时抽烟。
吸烟时一定要注意防止火灾的发生,如不要把火柴梗和烟蒂随地一丢或不熄灭就丢在垃圾里。
一般认为,在以下场合禁止吸烟:
第一,很多人拥挤在狭小房间内。
第二,制作或整理资料文件时。
第三,接待室里没有烟灰缸时。
第四,在走廊或楼梯上行走时。
第五,坐在饭桌旁或在对方还未吃完饭时。
第六,在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内。
主人在敬烟前,应询问客人是否会吸烟,如有女士在座,还应征得她的同意。如果来宾较多或同座身份高的人士都不吸烟时,则主人也最好不吸烟。在正式的会见、会谈或隆重庄严的仪式上,不允许给其他人敬烟,自己也不得吸烟。对宗教人士和信奉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客人不要敬烟。
如果客人是初次来访或在商务洽谈等场合,需要敬烟时,不要直接用手取烟给客人,这样手持烟来回推让,可能使病毒、细菌传播给对方,这是很不卫生的。只要将原包打开口,把烟弹出少许,按照先客人后主人的礼遇顺序递过去,待客人取出后,主人再取出打火机或火柴,替客人点好烟。而后自己再取出一根来吸。正在吸烟时,如果与人打招呼或说话,应将烟取下,否则将被视为不尊重对方。
如果自己正在戒烟或者自己不喜欢抽烟,那么即使是客人或上司敬的烟也可以谢绝。但在婚礼上,对新郎或新娘敬的烟不能不接,即使自己不吸烟也要吸上几口,待人家应酬他人时再熄掉。对方一进门,主人就立刻拿烟来吸是很不礼貌的行为,至少等双方寒暄完毕,切入正题之后再拿出烟来吸。
当客人或上司取出香烟准备吸的时候,主动帮助点烟是表示敬意的做法,但是反复地去主动帮助点烟,反倒让人生厌。因此在商务活动中,除非对方在口袋里反复寻找火柴或打火机,一般没有必要主动为他人点烟。
吸烟时,不要吸了一半就扔掉,也不要吸到烧手或过滤嘴边,才去熄灭。烟蒂应放进烟灰缸内熄灭,以免冒出难闻的烟味。
有的人吸烟时喜欢仰面朝天吐出一个又一个烟圈,这个技艺是不值得炫耀的。向着别人的面孔吞云吐雾,即使对方也是抽烟的人,这样做也是非常失礼的。
向他人敬烟之后,应主动掏出打火机或火柴为对方点烟。但要记住一次不要点两支以上的烟,点过两支烟后要重新打火再为其他人点烟。有人为了表示热情好客,一次打火要点许多支烟,甚至为此不惜烧痛了自己的手指。这样做其实是吃苦不讨好的。
在英国,有“一火不点三支烟”之说,即一个人拿出打火机或火柴为大家点烟,绝不能连续点三支;而要在点过两支烟后停下来,换一根火柴或熄灭打火机后再打着,然后给第三人点烟。否则,据说会给三人中的某人招来不幸。
其所以如此,据说是因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三个士兵夜间在战壕里吸烟,其中一人划着火柴给另两人和自己点了烟。由于火柴的发光时间较长,正好成了敌人从容瞄准的目标。结果一个士兵被枪打死了。此后“一火点三支烟”演变成忌讳之举。
(2)奉茶的礼节。
有客来访,待之以茶,以茶会友,情谊长久。这是我国传统的待客方式。此事虽小,却不得马虎大意。
在招待客人时,对茶具和茶叶的选择应有所讲究。从卫生健康角度考虑,泡茶要用壶,茶杯要用有柄的,不要用无柄的茶杯。目的是避免手与杯体、杯口接触,传播疾病。
茶具一般选择陶质或瓷质器皿。陶质器皿以江苏宜兴的紫砂茶具为最佳。不要用玻璃杯,也不要用热水瓶代替茶壶。如用高杯(盖杯)时,则可以不用茶壶。
茶叶的选择:外国人一般饮红茶,并在茶中添加糖、牛奶或奶油等。我国由于幅员辽阔、气候各异,各地饮茶习惯也不尽相同。广东、福建、广西、云南一带习惯饮红茶,近几年受港澳台地区的影响,饮乌龙茶的人也多了起来。江南一带饮绿茶的比较普遍。北方(习指淮河以北)人一般习惯饮花茶。西藏、内蒙古、新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则大多习惯饮浓郁的减压茶。就年龄来讲,一般地说,青年人多喜欢饮淡茶、绿茶。老年人多喜欢饮浓茶、红茶。
喝茶时对茶的评价标准主要是其色、香、味。色,即水色,以液艳色秀、水底明净为上;味,即滋味,以味醇甘鲜、苦而不涩为妙;香,即香气,以甘香清郁为佳。
沏茶之前,要先洗手,并洗净茶杯或茶碗。最好当面洁具,这样可以使客人喝起来放心。还要特别注意检查茶杯或茶碗有无破损或裂纹,若有是不能用来待客的。
奉茶的时机,通常是在客人就座后、开始洽谈工作之前。如果宾主已经开始洽谈工作,这时才端茶上来,免不了要打断谈话或为了放茶而移动桌上的文件,这是失礼的。值得注意的是,喝茶要趁热,凉茶伤胃;茶浸泡过久会泛碱味,不好喝,故一般应在客人坐好后再沏茶。
上茶时一般由主人向客人献茶,或由接待人员给客人上茶。上茶时最好用托盘,手不可触碗面。奉茶时,按先主宾后主人、先女宾后男宾、先主要客人后其他客人的礼遇顺序进行。不要从正面端来,因为这样既妨碍宾主思考,又遮挡视线。得体的做法,应从每人的右后侧递送。
陪伴客人品茶要随时注意客人杯中茶水存量,随时续水。每杯里茶水不宜斟得过满,以免溢出洒在桌子上或客人的衣服上。一般每杯里斟七分满即可,应遵循“满杯酒半杯茶”之古训。如用茶壶泡茶,则应随时观察添满开水,但注意壶嘴不要朝向客人方向。
不论客人还是主人,饮茶要边饮边谈,轻啜慢咽。不宜一次将茶水饮干,不应大口吞咽茶水,喝得咕咚作响。应当慢慢地一小口一小口地仔细品尝。如遇漂浮在水面上的茶叶,可用茶杯盖拂去,或轻轻吹开,切不可从杯里捞出来扔在地上,更不要吃茶叶。
我国旧时有以再三请茶作为提醒客人应当告辞了的做法,因此在招待老年人或海外华人时要注意,不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劝其饮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