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着,不能因循守旧,要敢于改革创新。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说的是无论是人的生命或是各项事物,只有在不断的运动中,才能成长壮大、发展兴旺。如果思想僵化、停滞不前,就会犹如一潭死水、一丛枯木,毫无生机与活力。应该讲,现在社会发展得如此迅速,归根结底是人们拼搏奋进、变法图强、改革创新的结果。所以人们清楚地认识到,改革创新是人类进步和发展的不竭动力。
古往今来,有许多仁人志士,为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进行过无数次的变革创新,为此付出过艰辛的努力,甚至是血的代价。
在我国历史上,变革法图的事例很多,影响较大的有春秋战国时期秦国进行的“商鞅变法”。商鞅原是战国时期卫国人,是卫国国君的后裔,被称为卫鞅。后在秦国执政时被秦孝公封为商君,才被称之为商鞅。他主张打破过去的旧传统、旧制度的束缚,提出“苛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苛可以利民,不循其礼”。他在秦国任左庶长时曾两次变法,使秦国从奴隶制开始向封建制转变。变法的主要内容有编造户籍,奖励耕织,普遍实行县制,统一度量衡,开阡陌,实行爰田制度,特别是废除了旧贵族的世袭特权。两次变法前后持续了十多年,期间为获得百姓的支持,他“立木为信”,被传为佳话。他也曾多次与当时的奴隶主、贵族和保守势力进行斗争,遭到过威胁、恫吓,但他仍大义凛然,不怕牺牲,矢志不渝地坚持变法。虽然,这两次变法使社会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但因旧势力的顽强抵抗,变法最终失败,商鞅本人也被酷刑“车裂”(类似五马分尸)夺去了生命。可后人称赞商鞅是“极身无二虑,尽公不顾私,功如丘山,名传后世”,极大地褒扬了他不计个人安危、立志改革创新的精神,由他发起的变革也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
宋代仁宗、神宗时期也有一个变法图强者,名叫王安石。王安石二十岁时就任淮南签判,后调任浙江鄞县县令。在他当知县时,王安石就有变革之志,主张“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他曾走遍全县18个乡,除兴修水利、兴办县学外,开始尝试把官粮低息借贷给农民,秋收以后再还给官府,这就是王安石日后推行“青苗法”的第一次实施。公元1069年,王安石官拜参政知事,相当于副宰相之职。在宋神宗的支持下,王安石开始大刀阔斧的变法,先后颁行了“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保甲法”“市易法”“免行法”“保马法”“方田均税法”“募役法”“将兵法”等新法,使政界为之变色。王安石的变法,本质上就是让国家干预经济,达到聚福于国的目的。“青苗法”使官府成为粮食的借贷银行,“市易法”使衙门做起了垄断生意,“均输法”允许朝廷进行中央采购,“募役法”就是劳役实行货币化经营。由此可见,王安石变法的思想和创新的政策,已远远超越了他的时代。但后因党争和保守旧党的打压,王安石先后被罢相,复职,再罢职,最后贬回江宁(今江苏南京),于1086年抑郁而终。王安石变法虽受挫,但他变革推新的精神长存。梁启超说他是“三代下唯一完人”,列宁称“王安石是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在王安石变法之前,宋代名士范仲淹、富弼、欧阳修、韩琦、文彦博等人也曾进行过改革,同样也为社会进步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庆历三年(公元1048年),范仲淹时任参政知事,在宋仁宗的支持下,与富弼等人共同商议上奏了著名的《答手诏条陈十事》。所谓条陈十事是指“明黜陡,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思信,重命令”。这些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改革建议被宋仁宗采纳,同样也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明代中叶,有一位三朝重臣名叫张居正。此人13岁考中秀才,16岁考中举人,23岁考中进士,正式入仕,进京为官,至58岁患病去世。在他为官的最后十年间,他颁行了六大改革纲领,其中包括省议论、振纲纪、重诏令、核名实、固邦本、饬武备等举措,同时实行“一条鞭法”和“考成法”。“考成法”类似今天广为人知的绩效考核制度。大史学家谈迁对此议论说:“张居正志在富强,立考成法,行之十年,太仑之积,足备数载。”对其评价颇为积极。
清末光绪年间,广东南海举人康有为趁入京应试的机会,联合各省应试举人1300多人,于1894年5月2日联名请愿,“公车上书”。他在“公车上书”中,请求拒和、迁都、练兵、变法,提出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等改良派纲领,认为变法着重在富国、养民和教民三方面,并提出富国六法。同时,为争取进行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他联络梁启超、陈炽等人成立了“强学会”,不断上书光绪帝,提出了不少改革建议,包括拟定宪法、开制度局、禁止妇女缠足、裁冗官、置散卿、废漕运、撤厘金、裁绿营、放旗兵、废八股试帖楷法取土、改书院、废淫祠等。希望中国有一个从根本改变封建制度而发展资本主义的变革。光绪帝采纳了康有为等人的建议,于1898年6月11日下“定国是诏”宣布变法,史称“戊戌变法”。此后,康有为和梁启超、谭嗣同、杨深秀等人积极策划推行新政,坚持走明治维新的道路。但遗憾的是,变法仅延续了一百天(史称“百日维新”),便在后党和保守派的疯狂反扑下惨重失败。此次“戊戌变法”虽历时很短,但为中国近代史开启了变革富国、改革创新的先端。
对其他事物来说,变革也是不断发展的动力。仅以我国文字为例,就经历过由甲骨文、金文(钟鼎文)、石鼓文、大篆、小篆、隶书、汉隶、楷书及由汉字繁体字到简体字的变革过程。
特别是1979年,中国共产党胜利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使改革之风吹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短短三十几年,全国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国力显著提升,国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GDP总量已位居全球第二位。这一伟大实践也有力证明了改革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源泉。尤其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致力于改革创新,不仅是方法,而且是精神;不仅是要求,而且是责任。哪个国家在改革创新问题上先行一步,能更加注重创新,切实创新理念,创新思路、创新举措;切实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大力推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哪个国家就能赢得发展主动权。
创新对个人来说,也十分重要。有创新意识和敢于创新的人,成长的速度就很快。而那些无视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因循守旧的人,必定会落后于时代,甚至被时代所淘汰。因此在创新问题上,每一个人都没有理由做旁观者、空谈者,而必须要做参与者、行动者。但是要做一个有创新意识、敢于改革创新的人并不容易,也并不简单。
首先要有敢于挑战自我、敢于追求突破的勇气和精神。1968年10月20日,在海拔2240米的墨西哥城奥林匹克运动场上,上演了惊人的一幕。当时,21岁的美国跳高选手迪克·福斯贝里在比赛中以2.24米的成绩摘得了金牌。让人们感到惊奇的不是他赖以夺冠的成绩,而是他过杆的方式。
在此之前,跳高运动员都是面对横杆起跳,腾空过杆时面朝下、背朝上,而迪克·福斯贝里却是面朝上、背朝下越过横杆。奥委会对于迪克·福斯贝里所创新的这种背越式跳高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此后,背越式跳高也逐渐占据了跳高技术的统治地位。
其次,要创新,就需善于突破条条框框的束缚。据研究发现,为什么孩子的创意总比大人多,正是因为孩子们不受条条框框的约束。通常情况下,人们往往习惯于生活在条条框框之中,如坐汽车,骑自行车,只要车不坏,能正常行驶就满足了,很少有人想到去改造它。但有人就很有创意,将汽车顶棚做些处理就可变成跑车,将普通自行车的轱辘换上粗花纹轮胎就变成了山地车。据说,仅这一个创意就曾将一度濒死的自行车市场从困境中走出来。还如以前学生常用的蜡笔,挺黏手,用的粉笔又吱吱响。尽管如此,有许多人不以为然,照用不误。有人却将这两种笔的特点结合在一起,这一创意就使风行全球的蜡粉笔诞生了。看来,要创新,能善于突破条条框框就会容易,也会简单。
再次,要创新,还需要善于运用逆向思维。如有一家企业在所有的运动鞋都趋于轻便舒适时,独具慧眼地制造了沉重的运动鞋,并将这种运动鞋定位为减肥鞋。为此,市场反响非常热烈,使该企业的销售额和利润额有了很大幅度的攀升。除此,要创新,还要敢于跳出习惯思维。据国外一家刊物披露,有一艘远洋海轮触礁,沉没在汪洋大海之中,幸存的九位水手登上了一座孤岛。然而,在这个岛上除了石头,没有任何可用来充饥的食物,尤其是没有可饮用的水。九位水手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只希望能有过往的船只搭救他们。但等了多日,既没见过往船只,也没有任何下雨的迹象。渐渐地,有八位水手支撑不下去了,相继渴死在孤岛。剩下的最后一位水手,在渴死之前一头扎进了大海,张开嘴大口地喝起了海水,不料喝下的海水不苦也不咸,却是又甘又甜,非常解渴。就这样,这位水手又坚持了几日,终于等来了路过此岛的船只而获救。后经化验,这儿因有地下泉水的不断翻涌,周围的海水实际上是可口的泉水。谁都知道海水是咸的,根本不能饮用,所以八名水手渴死了。但最后一个水手能获得新生就是因为他突破了这个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