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着,要努力做到“三知”,即知己、知人、知势。老子有句名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大意是说,善于体察别人是智慧,能够认识自我的是高明,善于战胜别人的是有威力,能够战胜自我的是坚强。这句话对知己、知人有着很深的概括,是很深刻的论述。同时也说明体察自身,慧眼识人,这种人了不起。但只有真正能够了解自己的人才是智者。在古希腊帕尔索山上的一块石碑上刻着卢梭的一句箴言:“你要认识你自己。”显然认识自己、正视自己是至关重要的。明代王阳明也有一句名言:“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说明知己比知人、知势还要难,还要重要。
知己就是要正确认识自己,正确对待自己。要正确地认识自己,就是对自己的情感、气质、能力、水平、优缺点、品德修养和处世方式等方面的认识能作出较为准确、恰如其份的估量和评价,不掩饰,不溢美。
要正确认识自己,首先要跳出自己看自己。有句诗说得好:“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要善于以旁观者的眼光分析和审视自己,功是功、过是过,不夸大、不缩小,避免主观性和片面性,只有认识到不足,才能克服缺点,实现真正的自我。其次,可通过与别人的比较来认识自己,评价自己,要善于把自己放在与年龄相似并较熟悉的人中间作比较,认识自己的实际水平和在群体中的地位与作用,从中找出差距和努力的方向。再者,可通过社会交往,多征求别人的意见和看法,从中总结自己,认识自己,以期达到“人贵有自知之明”的目的,决不可不自知,难自知。
相传,西施是中国四大美女之一。据说她最漂亮、最迷人、最让人怜惜的时候就是心口疼,她双手护心、紧皱眉头和走路很轻巧的样子使许多人为之倾倒。当时,还有一个名叫东施的女子相貌很丑,但她不自知,也想让别人说她很美,于是,便效仿西施,经常做捧心皱眉状,也经常学着西施的样子走路,结果适得其反,不仅没有使自己变得更美,反而愈加丑陋了,弄得许多人都不敢正视她。这个故事就是成语“东施效颦”的由来。它告诉人们,千万不能不自知自身的条件,就盲目地与别人相比较或简单地模仿,否则就会弄巧成拙,贻笑大方。如果想和别人比较或竞争,必须真正清楚自身的境况和条件,必须寻求到最适合自己独特的竞争手段,同时也要十分清楚竞争对手的情况,这样才能在竞争和比较中占优势。
要正确对待自己,就是对自己不能估计过高,以免脱离实际。守着幻想度日,愿望达不到,就怨天尤人,怀才不遇,大事做不成,小事又不做。当然也不能对自己估计过低,以免产生强烈的自卑感,结果自暴自弃,明明能干得很好的事,也不敢去做,最后抱恨终生。
宋代名士苏轼,在居官期间被贬谪惠州。当时的惠州地处偏远,市井寥落,每一日只宰杀一只羊供人食用。苏轼自知自己官小位卑,不能与官高位尊之人争吃羊肉,但他有喜吃羊肉的怪癖,无奈之下他央求屠者买点羊脊骨解馋。羊脊骨买回煮熟后,渍酒中,点薄盐,炙微燋,始成美味。他还将吃羊脊骨的心得告诉了他的弟子子由,但又担心一些高官显贵知道这一美味后与他争食,苏轼又说了一句让那些高官显贵无法与他争吃羊脊骨的话,他说:“他吃羊脊骨是在与狗争食。”于是乎,那些高官为了不当“狗”,只得放弃与他争吃羊脊骨的念头,使苏轼能独自享用。这个小故事虽诙谐有趣,却也说明知人、知己才能保护自己。可见正确认识自己、对待自己是何等的重要,尤其在竞争激烈的今天,能充分地认识自己,准确找出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注意发挥好优势,避免或消除劣势,才能顺应形势,找准自己的位置,使自己在社会上成为一个更有用的人。
知人,就是要正确地认识他人,正确地对待他人。《孙子兵法》上说:“知己知彼,方可百战不殆。”说明知人是成功的一半。要正确认识他人,就是要对接触的人善于观察,以掌握其秉性、心性、行为动态,以便今后的相识相处,绝不能一见面就成了铁哥们、铁姐们,无话不说,无事不做。往往会识人不清,贻害终身,故而有“君子先择而后交,小人先交而后择”的警示。
要正确地认识他人,首先,要以平等的眼光认识他人,千万不可以偏见识人。其次,识人要看长远,不可看眼前。再次,识人要认清本质,不为表面所惑。要正确地对待他人,就是要懂得并做到尊重别人、帮助别人、学习别人,并深知其中相互作用的奥妙。尊重别人,就是要尊重别人的人格,尊重别人有益的见解和做法,而不是不分是非,盲目顺从。帮助别人就是帮人所需,济人所急,而不是不分好事坏事什么都帮,更不是助纣为虐。学习别人,就是要虚心学习别人优秀的人格,卓尔不群的先进思想和学识,以及别人丰富的工作和生活经验,而不是不分良莠地去学,甚至一味地唯上唯书。
要正确对待别人,也要学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以己心换人心,要推己及人,要推功揽过,要以诚待人,以善相交,并善于以他人之长补己之短。
知势,就是要注意了解和掌握时势动态,并努力做到乘势而上,因势而为,顺势而行。罗贯中先生所著《三国演义》中开篇第一句话就是:“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可见知势的重要。诸葛亮所以能辅佐刘备建立了蜀国,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除了他拥有经天纬地的高才卓识,还有就是他对天下之势了如指掌。诸葛亮年轻时隐居在隆中,就善于观察形势,分析形势,故在刘备三顾茅庐后就坦言天下有三分之势,并为刘备欲成霸业、必图西川出谋划策,结果正如诸葛亮所料。因此,古往今来,人们对时势多有议论,如,“识时务为俊杰”“时势造英雄”“天下大势,顺者昌,逆者亡”等格言警句脍炙人口。现在,从上到下经常召开形势分析会,及时分析形势及其发展趋向,以便及早作好应对形势发展和形势变化的准备。这也是知势的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