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联系三位圣人、大师讲的,联系他们的言论,他们的认识。我们再来看看,我们是不是玩积木的心态?是。为什么?我们没有按部就班地去钻那些名词术语,我们没有钻进概念的迷宫。我们是顽童,我们在玩什么?玩积木,把哲学的名词、概念都当作积木来玩。《易经》说:“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易经》也是一种玩。这就看出,我们还是用玩的心态吧,不要太拘泥了。但是说回来,玩也要按规则玩,按游戏规则玩,瞎玩不行。还是要遵循一定规则的,没有规则,游戏怎么玩?
第三部分“三念”与“三性”之《金刚经》为道经典(2)
谁能见如来?
《金刚经》里有两首著名的偈子。一首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又如电,应作如是观。”经中认为自然现象中,凡是能看得见、摸得着的都是“有为法”,法是法则,是自然现象。这些有行为、有形色的物和法则怎么样呢?经中用了形象的比喻,比喻成梦、幻、泡、影、露、电等,并说,我们应该这样去观察,去理解。老子、爱因斯坦说的与这个比喻一模一样,还是玩玩而已,不当真,我们所观察的世界,都不是真实的世界,是变化莫测的。
又一首偈曰:“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意思是说,如果有人把我当成形象的偶像,想祈求我保佑,这人就是行邪道了。你看,释迦牟尼佛太伟大了,他为了觉悟人生,把自己也当成了教材,当成了“露”和“电”,也是变幻的、虚假的,真实的在每个人心里,是你心里的智慧之光。
我的智慧再大,那是我的,代替不了你,我只能像你们的老师那样,在课堂上教教你。但是上考场还是你自己的事,一点都不能依赖我,关键的时候,在考场上,还要靠你自己的智慧,靠自己正常发挥,甚至超常发挥。
最后一句“不能见如来”,成了这一篇的总结,说得太简明、太伟大了。如来,如其本来。如来是神吗?不是。是人吗?是。但不是某一个人,是每个觉悟了的人。觉悟了什么?觉悟了自然的本来面目,万事万物的本性、本质,而不是现象。四句联起来说就是,如果你们只看表面现象,是观察不到真实的世界的,是见不到“如来”的。
我最尊敬的恩师第一次开示我说:“佛教不是迷信。”所以我把佛教当作文化,当作一门学问钻研;他老人家每次出国访问回来,都与我谈起《金刚经》,教诲的还是那句话:“佛教不是迷信”。
其实我发现,许多不信佛教,却口口声声自称“唯物主义者”的知识分子,就有很多人迷信。认为“观察到的东西才是存在的”,就是一种迷信;认为观察到的是世界的全部,也是一种迷信。有了这种迷信,就不能见如来。如来者,如其本来。事物的本来是观察不到的。爱因斯坦虽然不是佛的弟子,但是他见到了“如来”,如来很高兴,亲自授他“广义相对论”秘法(众笑)。
第四部分为道的哲学命题之为道的正题——肯定
认知与表述
正、反、合,本来是黑格尔提出来的正题、反题、合题,都是哲学的命题。我们当然不是围绕黑格尔的这些命题讲正、反、合,这里也不引经据典。
我讲“为道”这个题目,应该是不拘一格,不去拘泥一种模式来讲,这里我提出一些我自己思考的东西,提供给大家在学习中去求证,也就是提供一个参考吧!
正、反、合这三个字本身的含义并不深,就“正”来讲,它与反是相对的。合呢?在一正一反里面必有一合,形象来说两个人在那里争吵,争论不休,他们的争论题目:一个是正的,一个是反的,另外出现的就是“合”来调解。这里,我想从圣人、伟人给我们的提示上来谈谈我的看法。
最近我们读《易经》,诵《金刚经》,读孔子的《论语》这些著作,还读了些哲学家的言论、科学家的见解,可以看出,他们的言论有许多从表面上都有些一正一反的东西在里面,好像刚刚把一个问题肯定了,回头又将它否定了,否定后又将它肯定,前面已经在第十讲中讲过了,这里就不去重复它的原文。我只讲这是为什么。
我个人认为,这些圣人、伟人、大师们不是逻辑混乱,他们对问题的看法是很全面的,他们是不断纠正我们这些常人的思维,在他们的思维中间,已经对自然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认知,而且是非常到位的。但他们要将所认知的东西表述出来。一个是现有的语言有其局限性,没法表达得很准确;第二个,我们这些听的人、学的人也没法去理解得那么全面,那么准确,所以他们不得不用一种否定——肯定——否定之否定,肯定之肯定——这种形式来使我们不至于偏向。
就像一个刚刚学步的小孩,他学步的时候是两边晃着,他这样的晃荡,大人必须两只手在旁边护着,是不是这样?你不护着,他就会摔跤或跑边。我认为是这样。因为他们都是导师,导师引导我们的方式,是正说一句又反说一句,实际上还是一个东西。他并不是一会儿把你向左引,一会将你向右引,其实并非这样,实际他还是把你向一个方向上引。圣人的这种引导方式有时也是一种无奈。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他只能做到这一点,才不会使我们走偏,或还在原地踏步。这些是我的个人看法,我们读古人书,读圣人书,读科学家、哲学家的著作,在这一方面不应该有什么怀疑。
追求方程式的美
我们回到现实中间,我们应怎样理解这正、反、合三个字呢?世界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这个世界即有它的空间,又有它的时间,这个空间和时间组成了一个世界。《金刚经》上称为“一合相”,这个“一合相”又正好与那个“合”相应。这个“合”是由“正”和“反”组成的,这就是《易经》思维——阴和阳,什么东西它都是对称的。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不管是广义相对论还是狭义相对论,都是从那一种思维出发的。他认为物质世界是对称的,因为对称才成其为类,他认为物质世界是美的,而且每一个方程式都追求一种美,如果他所思辨出来的方程式不美的话,他马上就将它否定掉,连实验都不做了,他知道这是不会成功的,不能成立的;他看一种方程式是美的,就进入实验。他的这种出发点就是认为世界是对称的。阴和阳,正和反,不能讲它们相互之间有什么势不两立的东西,其实不是,它们即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没有正就没有反,没有反就没有正。
从“为学日益”的角度来讲,我们是从正面去认识世界,去观察世界,去解释世界。为学阶段基本上是这样,很少给你一个怀疑的机会,因为在为学阶段只能在小的问题上提一些怀疑,但那时你还没有大的资本去怀疑,但到了“为道日损”的阶段,必须持一个怀疑的态度,科学的基本精神就是怀疑,就是批判。
第四部分为道的哲学命题之为道的反题——否定
亚里士多德的批判
后人的发展就是对前人的批判,就是对前人的东西的否定。你不能说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东西否定了,批判了,是不是就把他的老师柏拉图打倒了?不是。他是在批评的同时去发展前进,在继承中去批判,如果不继承,就等于连怀疑的对像也没有,那怎么去批判呢?正是因为那是值得怀疑的东西,值得批判的东西,亚里士多德才发现他的另外一面;柏拉图提出了理念是第一的东西,他对柏拉图的这个东西表示怀疑,但当时这个东西却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亚里士多德发现了与他相反的东西,他从批判的角度去纠正它,去批判它。但他并没有一巴掌把前面的东西拍下去,他是在继承中去发展的。
我们再往回看,应这样去思考,柏拉图当时提出“理念是第一性的”东西,甚至认为我们可感觉到的物质世界是理念的影子。例如一个杯子,这是一个事实存在的东西,他讲这是理念世界的东西。我们接受了几十年的教育,也很难去接受这一句话。难道我讲不存在,这个杯子就不存在了吗?这很明显是一种唯心的,马克思对唯心的东西一直是批判的,我们所接受的就是这些东西。那么柏拉图的东西是不能接受的。从20世纪以来,物理学界对这些东西也是难以接受的,只承认物质世界是第一性的。
主体和客体
我们能不能这样想,柏拉图以后,从亚里士多德排起,都是持否定态度的,一直到现在都是去否定它,已有两千多年了。那么人类的思维还会不会又回到原来的那个点上呢?如果从正、反、合的这个规律来看,是不是可以回到那个原点上?马克思说了,什么是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主体就是人的主观上的东西。那客体呢?就是事物。这么一个杯子是客体,那么我来观察它,我们来使用它,我们就是主体。我们爱使用就使用,爱买它就买它。这就说明我们是主体,它是客体。黑格尔也认为人是主体,以人为本,外部事物、客观事物是客体。
马克思讲:“必须在实践中的人才能成为主体。”离开了人类的实践活动的话,人就不能成为主体了。如某一个物体,虽然客观是存在的,但我们人还在家里,还没见过,我们之间哪来的客体与主体的关系呢?我想应该不存在的,如果讲存在的话,那是很荒唐的。又如一个很偏远的山村里的村民,他没有见过城铁,但城里有城铁呀!能讲城铁与村民之间是客体与主体的关系吗?这就更不存在了。因为他与城铁没在实践活动中间发生关系。如果那个村民在城里正在观察这辆城铁,或正在乘坐它,那么可以讲这位村民是主体,城铁是客体。这里人是观察、乘坐的主体,城铁是被观察、被乘坐的客体,这样主、客体就存在了。
我认为,柏拉图的理论并没有否定这个物质世界,他只不过是强调以人为主,以人的理念为主。他认为人的理念是作为第一性的。他没有讲存在不存在的问题,从存在的角度看,如果我们的理念没有产生,这个杯子还是存在的。所以这个仅仅是讲存在。
如果仅仅是讲存在,那么爱因斯坦的那句话又该如何解释呢?他讲:“人们能观察到的世界不是世界。”所以真正真实的东西,我们没法去观察。那怎么办?我想,我们还是守住自己的理念吧!我认为这个不也有它合理的一面吗?所以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难道当初柏拉图这么一个伟大的哲学家的思辨就那样一塌糊涂、不堪一击吗?我想不是。他有他的出发点,他肯定有他合理的一面。他观察问题、思辨问题的那一种角度和那一种方式,可能是后人没法理解到的,难道我们今天就这样一巴掌把将它拍到底吗?我想不会的。
第四部分为道的哲学命题之为道的反题—否定(2)
废纸篓里捡“宝”
齐白石作画,刚刚画好时一看不行,就揉成一团往废纸篓一扔。这样扔出去以后,有许多人天天去候着那废纸篓,为什么呢?原来他们都是为了捡齐白石扔的那些画,然后都收藏起来。到后来齐白石成大名了,他的那些废品就都成了正品。这样我们能不能将柏拉图的“理念是第一性的”这个理论,从历史的废纸篓中捡出来,再看看他有什么新的东西呢?是不是这其中还有含金的东西呢?我认为有。我们的思维不要太偏激了。方向盘转过去了还是要打回来的,不打过来肯定不行,老朝一个方向不行。这是思维,我认为他没有否定物质世界是第一性的,他只不过是从他的思维角度来看的。他已经发现这个世界,你怎么去观察也观察不到它的全部和真实,这个时候理念就是第一性的。本来物质世界是存在的,但你无法找到它的全部和真实,那不是物质世界本身出了问题,而是人的理念出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理念便上升为第一性。
我们抓住我们的理念,从理念上去作文章,开拓我们的理念吧,把我们的理念开拓出来了,我们这个真实的世界,它的全部我们就能观察到,就能感觉到。这个与那本来的世界是没有关系的,我们为什么要将它放在第一性呢?既然我们是主体,那就还是要把人的理念放在第一性。是不是能这么去思维呢?当然我只能提出我自己的看法。我不能将我这个东西看作完全是对的,而把前面的东西都推翻了。我认为我的思考绝对没有这样的力量,但也不能否定我这种思维完全是错的,应该有它可启发和可借鉴的一面。
思维与“万有引力”
我的这个思维从哪里来呢?是从正、反、合中来的。世界上的事物都是一正一反的东西,都是对称的东西,但最后它又是统一的东西。这正、反、合本身就是理念呐!我们用这个理念一下子就把这个世界看透了。这个世界到底什么样才是真实世界?就用这三个字去概括它。无论什么事物,不管是宏观的还是微观的,是物质世界还是精神世界,是空间还是时间,都是既对立又统一的;都是有它正的一面又有它反的一面。这正与反看起来相差很远,矛盾尖锐,但实际上它们又是一个整体,中间并没有一个什么大的距离,这既是“二”,又是“一”。我们这么去看,这不就是一个真实的世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