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598200000035

第35章 附录 最新验方攻略(原标题为最新中医验方)(1)

目录(为便于审阅提取本目录)

内科

感冒·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高血压·冠心病·慢性胃炎·胃溃疡·慢性肝炎·便秘·急性肾炎·肾病综合症·尿毒症·糖尿病·神经衰弱·失眠·坐骨神经痛·胆结石·输尿管结石·肾结石·痔疮·颈椎病

皮肤科

痤疮·黄褐斑·慢性荨麻疹·荨麻疹·急性荨麻疹·斑秃·脱发·白发·银屑病·过敏性紫癜·白癜风

五官科

老年性白内障·急性结膜炎·过敏性鼻炎·鼻窦炎·鼻出血·急性咽炎·慢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复发性口腔溃疡·牙痛

儿科

小儿感冒·麻疹·小儿哮喘·小儿肺炎·小儿厌食·小儿腹泻·小儿黄疸型肝炎·百日咳·小儿遗尿症·小儿营养不良·小儿口疮·小儿多涎症

妇科

女子****低下·不孕症·流产·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月经过多·闭经·痛经·白带过多·慢性盆腔炎·妊娠便秘·****炎·更年期综合症

男科

男子****减退·阳痿·男子****疼痛·房事头痛·房事腰痛·男子不育症·遗精·前列腺炎·急性前列腺炎·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

内科

感冒

(一)

【辨证】血虚外感。

【治法】辛凉解表。

【方名】桑枝茅根汤。

【组成】嫩桑枝30克,白茅根30克,霜桑叶9克,净连翘9克,苦桔梗9克,生甘草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冷方南方。

(二)

【辨证】外感时疫邪毒。

【治法】发汗解表,清热解毒。

【方名】青银汤。

【组成】青蒿6克(后下),银柴胡12克,桔梗12克,黄芩12克,连翘12克,银花12克,板蓝根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陈炯抗方。

(三)

【辨证】外感风热。

【治法】辛凉解表,清热肃肺。

【方名】银栀汤。

【组成】银花12克,连翘12克,栀子10克,薄荷5克,牛蒡子10克,桔梗6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朱广华方。

(四)

【辨证】阴虚外感。

【治法】养阴清热,宣肺解毒。

【方名】蓝地汤。

【组成】板蓝根50克,生地50克,寸冬20克,知母20克,桑叶20克,桔梗15克,蝉蜕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程光正方。

(五)

【辨证】湿邪犯表,内阻脾胃。

【治法】芳香化湿,发汗解表,理气健脾,调整胃肠。

【方名】藿朴三仁汤。

【组成】藿香8克,厚朴6克,法夏6克,茯苓9克,杏仁6克,苡仁12克,白蔻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次,日服2次。

【出处】孙克勤方。

(六)

【辨证】外感风寒。

【治法】辛温解表。

【方名】荆防排毒汤加减。

【组成】荆芥10克,防风10克,桑叶9克,豆豉12克,羌独活各10克,前胡6克,陈皮6克,薄荷6克(后下),鲜姜2片,杏仁10克,苏叶9克,焦枳壳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施闻鸡方。

急性支气管炎

(一)

【辨证】实热喘证。

【治法】清热写肺,祛痰定喘。

【方名】麻杏陷胸汤。

【组成】麻黄3克,杏仁4.5克,生石膏12克,甘草3克,黄连1.5克,半夏6克,蒌仁6克,鲜茅根12克,胆星3克,玉蝴蝶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陈芝圃方。

(二)

【辨证】寒饮郁肺,失其肃降。

【治法】温化水饮,开郁清降。

【方名】小青龙加石膏汤。

【组成】麻黄20克,桂枝20克,白芍20克,干姜20克,细辛20克,五味子20克,大枣20克,半夏30克,生石膏120克,甘草2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熊永厚方。

慢性支气管炎

(一)

【辨证】痰热壅肺,脾肺两虚。

【治法】清肺,化痰,健脾。

【方名】清肺化痰健脾汤。

【组成】鱼腥草30克,败酱草30克,薏苡仁30克,黄芩9克,贝母9克,杏仁9克,桑白皮15克,茯苓12克,炒白术12克,桔梗6克,炙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余国飓方。

(二)

【辨证】肺肾亏损。

【治法】补气平喘,止咳化痰。

【方名】补气化痰汤。

【组成】黄芪45克,桔梗9克,沙参24克,杏仁9克,紫菀9克,茯苓10克,百合12克,半夏12克,甘草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李绍南方。

(三)

【辨证】温邪犯肺。

【治法】清热化痰,降逆止咳。

【方名】清肺化痰汤。

【组成】板蓝根20克,黄芩10克,浙贝10克,橘红10克,天竺黄15克,元参12克,炒杏仁10克,白前10克,鱼腥草15克,芦根20克,炙紫菀12克,甘草10克。

【用法】水煎服,轻者,日服1剂,2次服,重者,每日2剂,日服4-6次。

【出处】郭中元方

支气管哮喘

(一)

【辨证】痰饮喘咳。

【治法】宣肺化痰,平喘止咳。

【方名】清喘汤。

【组成】炙麻黄9克,细辛9克,射干9克,生石膏24克,五味子9克,炙甘草9克,法半夏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苏礼方

(二)

【辨证】痰火犯肺,瘀塞肺窍,肺失肃降。

【治法】清热化痰,宣肺利气。

【方名】加味前胡汤。

【组成】前胡12克,杏仁9克,桑叶12克,知母12克,麦冬9克,黄芩9克,银花15克,款冬花15克,枇杷叶12克,桔梗9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郑侨方

(三)

【辨证】肺脾两虚,痰饮阻肺。

【治法】化痰蠲饮,降气平喘,兼益肺脾。

【方名】麻杏二三汤。

【组成】炙麻黄10克,杏仁10克,化橘红12克,半夏10克,茯苓15克,炒苏子10克,莱菔子10克,白芥子6克,茶叶6克,诃子6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病情较重者,每日1.5剂,日服3次。

【出处】焦树德方

(四)

【辨证】痰浊壅肺,肺失肃降。

【治法】顺气降逆,化痰消食。

【方名】七子定喘汤。

【组成】葶苈子10克,莱菔子9克,苍耳子8克,五味子5克,黄荆子9克,白芥子8克,紫苏子9克。

【用法】布包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谭义昌方

高血压

(一)

【辨证】肝郁化火上炎。

【治法】清肝泻火,行血通经,缓急解痉。

【方名】三草汤。

【组成】夏枯草10克,龙胆草3克,益母草10克,白芍10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刘渡舟方。

(二)

【辨证】阴虚阳亢。

【治法】滋阴平肝。

【方名】玄参钩藤汤。

【组成】元参21克,生地15克,白芍12克,麦冬10克,夏枯草15克,钩藤15克,菊花10克,丹参15克,泽泻10克,生山楂10克,木香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30天为1疗程。

【出处】傅云江方。

(三)

【辨证】瘀热。

【治法】化瘀清热。

【方名】化瘀清散汤。

【组成】柴胡10克,葛根15克,丹参15克,杭菊15克,桑枝15克,丹皮12克,赤芍10克,红花12克,地龙12克,薄荷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李润民方。

(四)

【辨证】气虚痰浊阻滞。

【治法】益气化痰。

【方名】赭决九味汤。

【组成】黄芪30克,代赭石30克(先煎),草决明24克,党参15克,茯苓15克,法半夏12克,陈皮6克,白术9克,甘草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邓铁涛方。

(五)

【辨证】肝火上扰清空。

【治法】平肝清热,通络止痛。

【方名】清肝汤。

【组成】川芎15克,川牛膝15克,地骨皮15克,菊花20克,地龙10克,夏枯草30克,玉米须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龚志贤方。

(六)

【辨证】肝肾阴虚,阴虚阳亢。

【治法】滋阴补肾,平肝潜阳。

【方名】莲椹汤。

【组成】莲须12克,桑椹子12克,女贞子12克,旱莲草12克,山药15克,牛膝15克,龟板30克(先煎),生牡蛎30克(先煎)。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出处】邓铁涛方。

(七)

【辨证】肾阴阳两虚。

【治法】平肝滋肾潜阳。

【方名】脾肾双补汤。

【组成】桑寄生30克,玉米须30克,生龙骨30克(先煎),磁石30克(先煎),首乌24克,川芎9克,淫羊藿9克,杜仲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邓铁涛方。

(八)

【辨证】阴阳两虚,虚阳上亢。

【治法】滋阴潜阳。

【方名】附子龟板汤。

【组成】附块6克,龟板9克,女贞子9克,旱莲草9克,何首乌15克,丹参15克,磁石30克,石决明24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姜春华方。

(九)

【辨证】脾肾阳虚,痰湿内盛,水气上逆。

【治法】温阳利水,健脾化痰。

【方名】龙牡真武汤。

【组成】茯苓9克,清半夏9克,白术6克,白芍6克,附片6克,生龙骨12克,生牡蛎12克,生姜4.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蒲辅周方。

(十)

【辨证】肝阳上亢。

【治法】清肝,平肝,潜阳,镇痉熄风。

【方名】红龙夏海汤。

【组成】红牛膝12克,地龙12克,海藻30克(另包水洗),夏枯草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黎炯方。

(十一)

【辨证】肝阳上亢,肝肾阴虚。

【治法】平肝熄风,育阴潜阳。

【方名】清脑降压汤。

【组成】珍珠母20克,石决明25克,何首乌50克,白菊花15克,钩藤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张成思方。

(十二)

【辨证】肝经热盛,痰浊中阻。

【治法】清肝熄风,活血散瘀。

【方名】八味降压汤。

【组成】紫丹参30克,怀牛膝15克,夏枯草30克,丹皮15克,马兜铃30克,钩藤15克,刺蒺藜15克,代赭石30克(碾细)。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来春茂方。

(十三)

【辨证】肝肾阴虚。

【治法】滋补肝肾,降压熄风。

【方名】七子汤。

【组成】决明子24克,枸杞子12克,菟丝子12克,女贞子15克,金樱子9克,沙苑子12克,桑椹子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李文亮方

冠心病

(一)

【辨证】气虚血瘀。

【治法】舒胸益气,活血通脉。

【方名】舒胸益气汤。

【组成】黄芪30克,党参30克,丹参30克,赤白芍各10克,川芎10克,降香10克,枳壳10克,红花10克,麦冬20克,甘草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陈慕莲方。

(二)

【辨证】心火亢盛。

【治法】降火通脉,活血宁心。

【方名】通脉宁心汤。

【组成】细木通10克,路路通10克,生地15克,全瓜蒌5克,丹参15克,郁金10克,茯神10克,炙甘草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张子义方。

(三)

【辨证】气阴两虚。

【治法】益气养阴,化瘀通络。

【方名】益气养阴通络汤。

【组成】南沙参20克,北沙参20克,麦冬20克,五味子10克,桂枝10克,生地30克,丹参25克,川芎15克,益母草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张志雄方。

(四)

【辨证】气阴两虚,心脉淤阻,虚实相兼。

【治法】益气养阴,活血化瘀。

【方名】宁心汤。

【组成】孩儿参9克,丹参9克,当归6克,川芎3克,生地9克,赤芍9克,白芍9克,桃仁9克,红花5克,茯苓9克,木香5克,陈皮3克,炙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孟百三方。

(五)

【辨证】心肾阳虚,心血淤阻。

【治法】温阳益气,滋补阴血,化瘀通络。

【方名】黄芪通痹汤。

【组成】黄芪30克,当归12克,白芍12克,川芎9克,地黄15克,炙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刘玉瑛方。

(六)

【辨证】气虚痰浊。

【治法】补气健脾,除痰通瘀。

【方名】益气除痰汤。

【组成】党参18克,五爪龙50克,法半夏10克,橘红6克,竹茹10克,枳实6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山楂15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邓铁涛方。

(七)

【辨证】心气不足,心阳不振。

【治法】养心定志。

【方名】养心定志汤加减。

【组成】太子参10克,茯苓10克,菖蒲8克,远志8克,炙甘草5克,桂枝8克,小麦10克,大枣5枚,丹参10克,佛手8克,龙骨15克,珍珠母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高辉远方

慢性胃炎

(一)

【辨证】气滞食阻女性妇科病胃失和降。

【治法】理气和血通降。

【方名】加味香苏饮。

【组成】香附10克,橘皮10克,枳壳10克,鸡内金5克,香橼皮10克,佛手5克,大腹皮10克女性妇科病砂仁5克,木香6克,三仙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董建华方。

(二)

【辨证】肝郁化火,气滞血瘀,久病入络。

【治法】理气化瘀通络。

【方名】金延香附汤加减。

同类推荐
  • 精选妙用中草药治疗疑难杂病

    精选妙用中草药治疗疑难杂病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由于吸烟、大气污染、呼吸道感染等有害因素引起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以广泛小气道阻塞、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为特征。本病的病理改变呈进行性发展,可伴有气道高反应性。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咯痰、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疾病晚期多出现肺动脉高压,进展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 新编科技大博览(A卷)——抗衡衰亡的现代医学

    新编科技大博览(A卷)——抗衡衰亡的现代医学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科技的进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已日益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由于现代科学的分工越来越细,众多的学科令人目不暇接。对于处于学习阶段的广大青少年而言,难免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困扰。有鉴于此,我们组织了数十名在高等院校、教育科研机构的工作、有着丰富的青少年教育的专家学者,编选了这套书。
  • 近代著名中医误诊换治百案析

    近代著名中医误诊换治百案析

    《近代著名中医误诊挽治百案析》是代近名医(包括近代出书的少数清代名医)误诊挽治案例100案,每案皆按辨析评述、体会逐案加以研究。案例记述原案,辨析评述以证候的辨析为主,着重分析误诊的主要原因,依据该案误诊的实例兼评论治体会,提出应吸取的经验、教训或由此而引出的新见解。
  • 步入中医之门2

    步入中医之门2

    《步入中医之门2:被淡忘的经络辨证》非针灸学专著,而是以讨论经络辨证在临床上对处方用药的指导为主要内容。全书共20讲,分上、中、下3篇。上篇主要阐述经络辨证的基础知识、经络诊法、如何学习好经络辨证、经络辨证与六经辨证的关系,并结合大量病案,阐析了具体运用经络辨证方法的要领,平实地阐明经络辨证精义与理、法、方、药。
  • 中华良方验方大全(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中华良方验方大全(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本书集华夏古老秘方于一体,是作者呕心沥血之作。书中诸多中医药方均具有实用性,是您居家外出的必备医学知识。
热门推荐
  • 清雅如兰

    清雅如兰

    她出自书香世家,二十六世纪的神秘设计师,一朝穿越,爹不疼,娘早亡,与幼弟寄人篱下,成人礼后被亲爹送去别国和亲。人淡如菊的她,和亲于她而言不过是换个地方居住罢了,只要她在乎的人安好;身为皇族子女,婚姻本就不是随心所欲的,不过是找个人搭伙过日子罢了,和谁过不都是过。可为何对别人总是冷冰冰的人,对她虽不是言听计从,却也温柔敬重,维护有加,尽可能满足她,在她渐渐沦陷之时,却发现他们的婚姻不过是一场阴谋……当她带着支离破碎的心离开,他才发现他对她的感情早已变味……
  • 炎黄战士

    炎黄战士

    一场科学实验开启了末日时代。从沉睡中醒来的李世山见证了基因进化的世界。人类不再是世界之主,各种异变的生物肆虐大地。猛兔博狼,群羊逐虎……为了生存,人类开始放弃城镇,建筑高墙抵御外界的危险。即日起,我,一名D级炎黄战士走向求生之路。
  •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客户经理培训手册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客户经理培训手册

    随着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一个多种形式并存、分工合理、功能互补、适度竞争、可持续发展的多层次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逐步形成。中国农业银行的“返乡”、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破土”、村镇银行的出现、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转轨、国家开发银行的介入、外资银行的渗透,使农村金融市场形成“群雄并立”的态势,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
  • 倒影之门

    倒影之门

    某种东西正在悄悄的苏醒过来……隔着无尽的虚空,注视着你……
  • 锦绣江湖之画中仙

    锦绣江湖之画中仙

    一幅画,缘起,不知道是不是命运捉弄,再相见已是陌路。一家酒家,看人间悲欢离合,消千古情愁。
  • 追捕逃妻:萝莉携宝逃走

    追捕逃妻:萝莉携宝逃走

    他15岁,她14岁。她为了找他出了车祸,而他把她当作妹妹。“你不要再烦我了。”她抬起眼泪汪汪的大眼睛:“墨哥哥,你不要我了吗?”他25岁,她24岁时……她往日可爱的眼眸里,只剩下绝望,伤心,冰冷。“韩御墨,我不会在烦你了,请你放心,我,不会再出现在你的世界。”他的心好像撕裂了一样,无措的看着她。“兮兮,你不要走好不好?”她却只是嘲讽一笑。“韩御墨,我不会再犯贱了,不会让你在侮辱我了,再见,再不相见”“兮兮——”转身离开,只留他一人。五年后,她再次归来,却要带着他的孩子进入婚礼殿堂……
  • 重生之狂凤

    重生之狂凤

    从棺材重生诈尸女到一代女帝宋璇的路可谓漫长而艰辛,奇葩而又闹心圣人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某女:卡!劳就劳,饿就饿,尼玛,这妖孽哪来的?某男媚眼如丝:你认或不认,你我之缘已成命定!某女咬牙切齿:来人,放狗!某狗:汪汪——烽火狼烟,波云诡谲,人情冷暖自知;死生相伴,四国惊情,皇天后土共鉴凰凤比肩,傲视天雄!(非宅斗种田,非江湖文,只讲述一个异世女子的成长与传奇)
  • 黑猫巷

    黑猫巷

    男主角陆之与他奇奇怪怪的朋友们在某个租金便宜的巷子里租了一间侦探事务所,某天陆之和他的朋友们接到了一个奇怪的委托......
  • 脱离现实社会网

    脱离现实社会网

    讲述一位瘦宅脱离现实社会网的传奇故事,都脱离现实了,还能让社会给毒打了?我要毒打社会!
  • 凤华绝尘:终是归梦人

    凤华绝尘:终是归梦人

    明知所去有去无回,但还是去了顾过在的地方,闺蜜不放心跟着,最终,二人都被时初刺死,掉下断崖,二人醒来之时,竟然穿越了!一个是丞相之女(楚浅辞),一个是将军之女(魏朝)。楚浅辞阴差阳错和澜朝太子(二皇子)(薄君胤)扯上了关系。当年的真相,大皇子的谋反,登基,假死,救人。究竟是幕后主使良心发现,还是只是另一个圈套的开始?“你究竟是要这江山,还是要她?”“我要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