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两句所写,俱是极其阔达旷远的景象,但诗人用“窗含”、“门泊”两词,看似自然随意,却把远景框到读者眼前。其面对美景时的舒畅心情和豁达情怀不言而喻。不过,积雪经“千秋”而不融,航船经“万里”而终止,其中又蕴含着诗人淡淡的伤感情愫。
这首诗每句都可视为单独的图画,以诗情连缀,则统一为一卷意境优美而又不乏阔达的春之图景。整体色调欢快而明亮,寄托着诗人悠然自适的心情,又蕴含着不易觉察的感伤的乡愁,情致委婉,十分动人。
整首诗语言通俗自然,无一生僻字,也无奇险句,似乎是诗人毫不经意间娓娓道出。但是,通过下联中“含”、“泊”两字,足见诗人在炼字方面的功底,若不经推敲,恐怕不会如此讲究。
【大师导读】
古人用颜色字,亦须配得相当方用。“翠”上方见得“黄”,“青”上方见得“白”,此说有理。
——曾季貍《艇斋诗话》引韩子苍语
·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①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注释】
①危樯(qiáng):高高的桅杆。
【赏析】
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初,杜甫辞去剑南节度参谋职务。没过多久,一直资助他生活的好友严武去世,诗人在成都的生活也陷入了困境。是年五月,杜甫决定带家人离开成都,计划取道湖北随后回京。这首诗就是他乘舟东下到达渝州(重庆)时舟中感怀之作,抒发了奔波不遇的感慨。
诗的前两联写“旅夜”,写旅途夜景,后两句“书怀”,抒发诗人的凄凉无依,表达出强烈的生命孤独感。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诗人乘船至渝州等地时,正是五月春意浓时,但因作者心境落寞,故眼前所见都沾染上淡淡的孤寂色彩。诗人先写近景,从细处着眼,写出了沿途所见的景象。在写作手法上,诗人使用对起法,先写日景,再写夜间,先写陆上,再写水中。“细”、“微”、“危”凝练地把水陆两方的情景完全包举了起来。“独”字更是起到统摄全篇,奠定全诗基调。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颔联中的画面极富动感,有一种空间不断向无尽处延伸的张力。星星垂在天际,原野显得更加广阔平坦,一眼望不到尽头;月光随着翻腾的波浪涌动,闪着粼粼的光,随着茫茫的江水滚滚而去。这两句与首句相对,从水陆两方分咏,用“垂”和“涌”两个“响字”,又将星月这两个意象烘托出来,在“开襟旷远”(清代浦起龙)的宏大意境里,衬托出诗人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形象。
后两联,诗人即景生情,回归诗题中的“怀”字。“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上句故作问语,以见跌宕,下句说明他东下是为了休官致仕。他本想在仕途有所作为,但最后所得的一点名声竟然都来自诗文,有悖初衷;诗人辞官的原因看似老病,事实上是官微位卑又受人排挤,根本无法实现政治理想。此联皆为反语,是诗人无可奈何之叹息。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承上直下,即景自况,用沿途所见的沙鸥来比喻自己的境遇,形象地写出诗人漂泊零落、孤独寂寞的形象。这里,广阔的天地和渺小的沙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愈发显出身飘零之感,而“一”字则与首联中的“独”首尾呼应,深化了全诗的凄凉意味。
该五律诗是诗人晚年的代表作之一,具有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在精妙的意象、雄浑的意境中,寄托着诗人无尽的哀思。
【大师导读】
通首神完气足,气象万千,可当雄浑之品。
——纪昀《灜奎律髓汇评》
用“细、微、危、独”几个形容词,将水陆两方的情形,完全包举起来,这是很不容易凝练的。颔联又从水陆两方分咏,用“垂”和“涌”两个“响字”,又将星月的精神烘托出来。这前半两联完全是写景。……颈联就即景生情,做到题目中的“怀”字了。上句故作问语,以见跌宕……结句又是承上直下,就用当地所见的沙鸥来比喻自己的境遇。
——喻守真
此与李白之《夜泊牛渚》,同一临江书感。一则写高旷之意,一则写身世之感,皆气象干云,所谓李杜文章,光焰万丈也。
——俞陛云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垂”是自上而下,“涌”是自下而上。用这两个字分别写天和水,是极费苦心,锻炼出来的。“垂”与“涌”也就是句眼。“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这两句诗讲的是同一件事,而这件事又是他一生的牢骚,一辈子的思想矛盾。现在用两个反语,很有含蓄地发泄他的牢骚。一个“岂”字,一个“应”字,都是诗眼。
——施蛰存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 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 环珮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 分明怨恨曲中论。
【赏析】
这是杜甫七言组诗《咏怀古迹五首》中的第三首,是杜甫离开夔州东下、途径荆州府归州(今湖北秭归)昭君村时所作。本诗通过写王昭君出塞客死异乡的悲剧,寄寓自己的不遇之感和对故国的思念。王昭君,西汉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兴山县)人,元帝时被选入宫,竟宁元年,匈奴呼韩邪单于求和亲,她以公主身份远嫁匈奴,匈奴呼韩邪单于阏氏,对汉朝和匈奴的友好关系起到一定作用。
“群山万壑赴荆门, 生长明妃尚有村。”首联说明昭君村的地理位置。“荆门”指三峡东口外之荆门山,“明妃”即王昭君,晋避司马昭讳而称其为明妃。这两句高举轻放,起句突兀,千山万壑奔涌向荆门,只一“赴”字,便将山水表现得极有灵性,写出了山之雄奇、壮丽,笔力雄健,气势磅礴。接着急转直下,用寻常平和的语气带出明妃生长的村落,“尚有村”是说她生长的村庄尚且存在。
本联前后两句看似极为不协调,上句之雄奇大气应引出豪杰而非王昭君这般红颜。其实,王昭君甘愿远嫁匈奴,为汉朝与匈奴的和平相处贡献自己,她正是红颜中的巾帼英雄,群山万壑的争赴奔涌,很好地烘托出女中豪杰的感人事迹吗。运笔虽重轻不一,诗脉却一纵而贯。
颔联“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写诗人从昭君村的古迹联想到王昭君,叙写她悲剧的一生。“紫台”即紫宫,是汉宫名;“朔漠”指北方的沙漠地带;“青冢”即昭君墓。当年王昭君离开汉宫远嫁匈奴后,便再也看不到中原景色,只能常与北方大漠相伴,最后身死异乡,留下墓碑独自望着昏黄的夕阳。“连”字描写出塞时昭君所见的边塞大漠之景,“向”字写出昭君对家乡的思念。先写生前之悲,再写死后之寂,极富历史厚重感,也一定程度上隐含着杜甫的家国之思。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诗人回忆昭君出塞之前的遭遇。传说,当时汉元帝只通过图画看人,因而宫中待选女子都厚待画师,独王昭君不肯同流合污,因而画师将她丑化,导致美貌的王昭君未被元帝选中。诗人认为,汉元帝的昏聩与画工的奸诈导致了昭君远赴塞外葬身异域的人生悲剧。昭君死在匈奴不得回乡,只有思念家国的魂魄不禁在月夜归来。诗人在此借王昭君不被汉元帝临幸,远走塞外一生孤苦的人生境遇来抒发自己的怀才不遇之感。
最后一联“千载琵琶作胡语, 分明怨恨曲中论。”意为千年以来琵琶弹奏的都是胡音,昭君死后怨恨依然难以平息,琵琶曲中倾诉的分明就是王昭君的满腹怨念。这里借琵琶曲正面直言王昭君的怨恨。杜甫自己一生飘忽不定、颠沛流离的境遇与之想象,他正是通过书写昭君的怨恨,寄托自身的家国之情。
诗人从写昭君村起笔,进而刻画昭君的悲惨遭遇,最终凸显昭君的怨恨,层次清晰,文脉流畅,情感真挚,乃咏怀诗之杰作,故《唐宋诗醇》评此诗曰:“咏明妃者,此为第一。”
【大师导读】
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谓山水逶迤,钟灵毓秀,始产一明妃。说得窈窕红颜,惊天动地。
——吴瞻泰《杜诗提要》
咏昭君诗,此为绝唱。
——沈德潜《唐诗别裁集》
奔腾而来,悲壮浑成,安得不推绝唱?
——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
·阁夜
岁暮阴阳催短景, 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①声悲壮, 三峡②星河③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 夷歌④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 人事音书漫寂寥。
【注释】
①鼓角:古代军中用来报时和发号施令的军鼓和号角,
②三峡:指西陵峡、巫峡和瞿塘峡,
③星河:即银河,泛指天上的繁星。
④夷歌:指四川境内少数民族的歌谣。
【赏析】
此诗作于大历元年(766年)冬,杜甫寓居夔州西阁之时。当时四川崔旰之乱尚未平息,又有吐蕃不断侵扰,兵戎相交,战事连年,人们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此诗即描写西阁冬夜的凄凉景象以及战乱带给人民的苦痛。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寒冬时节昼长夜短,遍地雪光洁白明亮。其中“岁暮”点明作诗时节为一年之末的冬季,“阴阳”指日月,“景短”言冬日白昼时间短暂,“天涯”指夔州,也指远离故土的异乡。这两字体现了诗人“天涯沦落人”形象。“霁”指雨雪初晴。“催”字极为形象地表现了岁暮白日短暂,让人联想到光阴的流逝,茫茫白雪映照凄清的寒夜。这样的景象不禁使人悲从中来,黯然神伤。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描写夜宿西阁的所见所闻。天还未明,当地驻军的军鼓和号角就响起来了,声音悲壮凄凉;天上的繁星倒影在长江三峡的江水里,随着长江水的汹涌翻滚而涌动摇曳。诗人将夔州剑拔弩张的紧张局势与深夜三峡的美景通过对句的形式表现出来,气势恢宏,辞藻清丽。
颈联“野哭千家闻战伐, 夷歌数处起渔樵。”紧承上联。上句承“五更鼓角声悲壮”,描写拂晓时分鼓角声起,战伐不断,千家恸哭,哭声响彻四野,表现动荡不安的社会带给人们的痛苦;下句承“三峡星河影动摇。”写多处传来渔夫和樵夫唱的民歌。“野哭”、“夷歌”将地处偏僻的夔州刻画得极其凄凉,不免让人心生悲凉之感。
尾联“卧龙跃马终黄土, 人事音书漫寂寥。”借古迹抒发内心感想,并以此作结。“卧龙”指诸葛亮,“跃马”指公孙述,“终黄土”意为终归要死去埋入黄土。诸葛亮和公孙述在夔州西郊都有祠庙。杜甫想到,既然两位曾经的先贤最终也逃不脱魂归黄土的命运,那么也不用太在意自己的失意与寂寥。诗人借古人境遇自我宽慰,更加凸显了其忧愤伤感的心情,全诗到此戛然而止,耐人寻味。
炼字精确、韵律和谐、情感真挚,诗体现了老杜的律诗造诣,被后人誉为杜律中的典范性作品。
【大师导读】
第三四句对看,自是无穷俯仰之悲。
——刘辰翁《批点选注杜工部》
凡诗人作语,要令事在语中而人不知。……杜少陵诗云:“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盖暗用迁语,而语中乃有用兵之意,诗至于此,可以为工也。
——周紫芝《竹坡诗话》
气象雄盖宇宙,法律细入毫芒。老杜七言律全篇可法者,自是千秋鼻祖。
——胡应麟《诗薮》
全首悲壮慷慨,无不适意。中二联皆将明之景,首联雄浑动荡,卓冠千古。次联哀乐皆眼前景,人亦难道。结以忠逆同归自慰,然音节犹婉曲。
——桂天祥《批点唐诗正声》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①浊酒杯。
【注释】
①新停:杜甫此时因肺疾而刚刚戒酒,故曰“新停”。
【赏析】
本诗系杜甫于唐代宗大历二年(公元767年)重阳节,在夔州登高望远、触景生情之作,也是最能代表杜甫沉郁顿挫风格的七律之一。清代杨伦称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而明代胡应麟对这首诗更为推崇:“此诗自当为古今七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
诗的前四句写诗人重阳登高后所见之景,有山有水,有声有形,有走兽有飞鸟。诗人或轻描淡写或浓墨重彩,呈现出了一幅无边苍凉且满含悲壮的秋日江山图;后四句写诗人站在高处,面对浩瀚江山发出的悲秋之声,既悲自然之秋色,亦悲国运之衰颓,还悲自身之老病,实是一首深婉动人的佳作。
首、颔两联一闻一见,在水在山,两相间隔,毫不呆板:“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两句于对仗中兼用韵,仔细体会可分为多幅画面:秋风图、碧天图、猿啸图、渚清图、沙白图、飞鸟图,六幅画面合而为一,万里秋色,秋声万种都席卷而来。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对仗工整。诗人从大处着笔,写出了秋色之浓郁:秋色如同滚滚而去的江河,大有一泻千里之势,意境宏阔,气势磅礴。“无边”写出了秋意之深之浓,“不尽”写出了江河之长至阔,这两个词既能代表所描述的意象的特点,又是诗人内心的感觉被具体化的产物。
在尾颔两联中,诗人分写悲秋和登高,暗指自己穷途潦倒的命运。大概是久客他乡则必然尝尽艰苦,或者是因为老病才潦倒日甚而白发日添,诗人酒杯难举,内心愁苦至极。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写出杜甫暮年多病,长期在外漂泊,无依无靠的艰难处境。登高后,诗人看到萧瑟的秋景,受到触动,内心的愁苦又添几重。“万里”从空间落笔,“百年”从时间而言,都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艰苦环境的无奈,一唱三叹,一字一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