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535900000006

第6章 迷失菩提

1.龙王潭:爱情沙龙会

晕黄的蜡油灯明明灭灭,桑杰嘉措匍匐在卡垫上沉思,布达拉宫悠长的诵经声一如既往得浑厚,低沉地声音让他觉得苍老的可怕。这么多年,他一直坚毅的站在布达拉宫顶端,握着原本属于五世达赖的权杖,这一握,就是十八年。

人们都觉得,他贪恋权位,紧握在手中的权杖,不肯放手。仓央嘉措对他也有这样的误解。从这个孩子的眼神中,他可以看出他对禅床的渴求。

他不是不愿意归政于仓央嘉措。站在威严的王座面前,他常常觉得一股冷气从脊梁直窜如心间,午夜从睡梦中惊醒,他大汗淋漓。桑杰嘉措明白,六世活佛的教育、蒙古政权的巩固都是他心底的隐忧,这些五世达赖交与人的任务一个一个垒成强大的城堡,站在心中坚不可摧。背囊伏在他的身上,他觉得很累。

他很想让仓央嘉措顺利亲政,但是眼前的形势纠纷乱,在草原上潜猎多年的老豺们虎视眈眈的寻找西藏的缺口,危机感像一张张开的大口,随时可以将人吞没。他的铁腕以及对权势出神入化的运用,使他成为掠食者们忌惮的人物。而他的威名,也如秋天原野的种子般随着刚猛的风吹向雪域的各个角落。人们知道额巴钦波,也知道他桑结嘉措。

这世上最可靠的是人,最不可靠的也是人。桑杰嘉措时常会在市场出现,在酒肆流连,不图热闹,不为散心,只为了解民生疾苦,他时刻被危机感压榨着,没有那个闲心——他只想要一个真相,关于西藏政权的走势,是他心中的顽疾。

匆匆的时光忙着奔走,顾不上走在后面的他,望着纤尘不染的铜镜,镜中的自己头顶光秃,法令伸延,双眼如神佛宝髻上的明珠蒙尘,两腮如佛像前遮蔽的布幔垂挂。这张脸,有岁月磨砺出的庄严,也有成熟过分的衰残。生命的有限终不可避免,每个人的肉体要化为腐肉,成为尘埃,天人如此,活佛如此,红尘中的人自然逃脱不掉。

政权的纷乱紧逼着他的喉咙,他明白,时间,真的不多了。

这个任务,付出了两代人的心血。作为五世达赖信赖的爱徒,即使举步维艰,他也要大踏步走下这段未完成的路。他不能让五世活佛的心血付诸东流。

还在五世达赖喇嘛年轻点的时代,格鲁派危机四伏,当时,蒙古喀尔喀部得却图汗、噶举派政权的藏巴汗、康区的白利土司结成同盟,立誓要消灭格鲁派。五世达赖请来了蒙古和硕特部的固始汗帮他取得了王座,可是,固始汗却是个请得来送不走的客,硬生生插在西藏的政治统治中,像一枚钉子,更像一柄钢刀,明火执仗地掠取他来之不易的权利。五世达赖喇嘛用半生的时间与之周旋,试图从这头蒙古之虎的爪下博取自己更多的利益。

这是一场筵席,终会有散场的一天。政治的战场上只有利益的厮杀,彼此受益是合作的前提。如果格鲁派与蒙古和硕特部失和,年轻的仓央嘉措很难应付这样的局势。

他不忍心,让这个单纯的孩子卷入其中。他不相信一个孩子能独立挑起宗教和政务两大重担。他努力让西藏的政治长治久安,这是五世达赖的遗愿,也是他要送与仓央嘉措的亲政厚礼。

布达拉宫山后有一片水潭,水潭四处植满珍奇花木,翠色满园。这潭水碧绿可爱,如翡翠嵌于绿树红花间,微风过处,清波徐起,粼粼一片。

这个水潭本是不属于红山的,五世在世时修建布达拉宫红宫以及经房僧舍,从山脚大量取土建房,遗留了这个大水潭。仓央嘉措极喜欢这个去处,时而在此处念经诵书,温习功课。某一日六世活佛突然兴起,有了在水潭上修建园林的念想。此想法得到了桑杰嘉措的认可,他督促工匠对水潭修葺改造。

这是仓央嘉措三年来第一次发号司令,工匠们不敢怠慢,使出了浑身解数将园林修建得美轮美奂。潭水间本有一座小岛,按照活佛旨意,工匠们在岛上建了一座三层八角琉璃亭,这三层楼阁完全按照佛教仪轨中坛城的楼式建造。顶层为六角形圆木结构建筑,顶四檐端伸入长木上各套有一个铜龙,龙头、象鼻、双角、张口伸舌脖下悬吊铜铃一只,风一吹叮咚作响,铃声顺着水面飘入耳中,别有意趣。传说仓央嘉措从墨竹工卡迎请墨竹赛钦和八龙供奉于北潭水中,所以这个水潭被人们称为“龙王潭”,藏名鲁康。这是仓央嘉措聚会、宴请宾客的地方。

野色湖光两不分,碧云万顷变黄云。分明一幅江村画,着个闲亭挂夕曛。

流水澹泊,碧云映天,夕阳微醺,这是纳兰性德的渌水亭的风情。以水为友、以水为伴,疗养,休闲,作诗填词,研读经史,著书立说,并邀客燕集,雅会诗书,这是纳兰的一个文学沙龙会,这也是他魂灵的归宿。

一个相国公子,金莼玉粒噎满喉他咽不下,只能在这块桃花源中排遣眉间心头浓浓的闲愁。只是那时纳兰想不到,在他之后的二十年,一个西域最大的法王,亦会在红山的边缘的龙王潭邀请拉萨城中的青年男女,唱歌跳舞,饮酒狂欢。他用放纵来寻觅自己最初的灵魂所在。这里,是一个神坛叛逆者的皈依。

或许,这里并不是他成为神坛叛逆者踏出的第一步。布达拉宫的日光殿才是他逆反思想的源头。

藏香青灰色的纹理在布达拉的大殿中恣意的伸着懒腰,缠绕在仓央嘉措的鼻尖,平添了他的厌烦,他狠狠的挥一挥手,却挥不去那浓郁的香气。心中的焦躁像是一条虫啃噬着他的心,疼痛让他坐立不安。江巴扎巴在耳边讲经,他声音轻轻,犹如有人在耳边呢喃。这声音郑重严谨,可是,仓央嘉措却是一脸的漫不经心。他眯着眼睛,嘴里开始哼起歌曲。

这是他第一次在佛堂上公然挑衅,这样的恣意妄为看在江巴扎巴的眼中满是焦急和无奈。他紧张的双手合十,虔诚的请求六世好好听讲。

仓央嘉措拿佛经盖住他的眼睛,他想起五世班禅给他上的第一堂课,洛桑益西给他讲述了五世达赖喇嘛荣耀的一生,他说,五世达赖喇嘛在十六岁的时候,已经参与政教事务。可是,现在没有人告诉他,十八岁的他到了亲政的年龄为什么还没有参与政务权利。学习、打坐、念佛、修行,这么多年来成为他生活的全部,他努力做一个刻苦认真的人。可是,换来的却是一场空欢喜。

曲吉说,布达拉宫等了他十五年,西藏的信众也苦苦等待他十五年,现在他出现了,并且成为一个有能力独当一面的年轻人,却一如三年前手无寸刃。

烦愁在心中深深埋下种子,心中的郁结压在心口,让他喘不过气。布达拉宫,这座他少年时代梦萦了无数次的城堡,在他眼中化成一个金色的囚笼,将他的翅膀挡在华丽的宫墙内。

2.邂逅,一个琼结的传说

仓央嘉措的放纵和焦躁,看在洛桑益西的眼中,是心疼和感伤。小活佛心中的想法,他理解,却无能为力。

萧伯纳说:生活中有两大悲剧,一个是失去心中的欲望,另一个是获得欲望。失去心中的欲望,这是仓央嘉措悲剧的开始。犹如希腊神话中的英雄的毁灭,他一步一步把自己推向一个绝境。洛桑益西不忍心小活佛在人生的路上,踏上一个错误的误区,把自己送上不归路。

或许放松对活佛监督和严厉的监管,会是一个很好的办法。雪顿节快到了,这应该是一个放松的好机会。

藏历的六七月,是藏历的一个传统的节日——雪顿节。在藏语中,“雪”有酸奶之意,“顿”是“吃”“宴”的意思。按照藏族传统,雪顿节是吃酸奶子的节日,有人又称为“酸奶节”。据记载,雪顿节期间会有隆重的藏戏演出和规模盛大的晒佛仪式,所以,也有人称为“藏戏节”“晒佛节”。这是藏传佛教一个热闹的盛会。

相传在佛陀时期有这样一种说法,夏天天气变暖,草木茂盛,正是万物复苏,百虫惊蛰时期,僧人外出,难免踩伤生命,这就有违佛教中杀生害命的戒律。格鲁派在戒律中规定在藏历四月至六月期间,喇嘛们只能在寺院关门静修,这种修炼在藏地被称为“雅勒”,意为“坐夏”。夏日安居一直到六月底方可开禁,解禁时节,僧人纷纷出寺下山,人们为僧人的善良感动,在他们下山之际,为了犒劳僧人,备酿酸奶,为他们举行郊游野宴,还有一些盛大的藏戏演出。这是雪顿节的由来。

信众们认为,雪顿节是他们与达赖喇嘛交流的一个重大时机。最重要的是,在雪顿节之际,信众们才有机会一睹法王的风采。藏历六月底,成千上万的信众涌进寺院,给活佛和僧人们献上自己酿造的酸奶,请求喇嘛们摸顶祝福给予寿命常青、农田丰收、以及死后不下地狱的加持。附近的藏戏队伍,野牦牛舞演出队伍也会赶来寺院为寺僧们演出。六月三十这一天,活佛要出来观看藏戏,一年一度的铁棒喇嘛也会在这一天办理交接手续。

这是个吉祥的节日,仓央嘉措作为新归来的活佛,理应有机会参加。可是,蒙古的葛尔丹事件刚刚稳定,仓央嘉措年纪尚小又来自民间突然参加这样的盛会,桑杰嘉措不放心他抛头露面。如今,仓央嘉措已长成一个玉树临风的青年,佛学修养也日益精进,应该利用雪顿节之际,让信众一睹西域最大的教主的神采,巩固信徒对活佛的虔诚。

他是活佛,是神一样的人物,理应接受人们的膜拜的。只是,这盛会来得太晚。这个年轻的活佛,只想剥落下佛的外衣,做一个普通的人。桑杰嘉措的苦心安排,他不拒绝,亦不会欢喜。第巴面前,他早已失去了反驳的权利。

那时,桑杰嘉措不知,这个盛大的节日伴着欢喜而来,留下的却是浓浓的伤悲。

藏历六月三十号,是雪顿节的开始,这一日正是哲蚌寺的浴佛节。

节日的帷幕缓缓拉开,展佛仪式在哲蚌寺北面陡峭的山崖上缓缓展开。伴着第一缕曙光,一张几十丈锦缎绣绘佛像大唐卡铺开在山崖上,释迦牟尼在众人的瞩目中徐徐展露除祥和的容颜,虔诚的信徒双手合十,在佛像前瞻仰礼拜。

号角在山谷中低沉的响起,喇嘛响亮的诵经声犹如平地上隆隆的雷声,排山倒海、气势磅礴。唐卡上的佛像面容慈悲、目光安详,他看着匍匐在脚下的众生,眼中全是理解和宽容,他了解世间的一切悲伤和不幸。

仓央嘉措看着这个佛像,眼中全是忧伤。他是众人膜拜的活佛,却不能带给人信任和依赖。他是西域最大的活佛,却不如一个木塑的雕像。他自己都不快乐,又拿什么给世人快乐?这样的慈悲,他不知道该怎么给予,他给不起。

这场晒佛仪式,信众一如既往的表达了他们对活佛的虔诚和信仰。这样的结果,让桑杰嘉措很满意。他看着陪在各大高僧身边的仓央嘉措,这个俊逸的青年眉头紧蹙,神情凝重,他非常不开心。这不是一个真正的活佛应带着的神情。

桑杰嘉措沉思着,活佛长大了,可到底还是个不谙世事的孩子。纵使有千万个不愿意,他也要陪这些高层贵族把这场戏演下去,这是一个活佛最基本的礼节。他不知道自己是否应该把政权还给这个孩子,如果交还政权,他害怕,这么多年来的心血会毁于一旦。

一阵急促的鼓声把桑杰嘉措从沉思中震醒,他眼光投向鼓声的源头,是藏戏开始了。

藏戏,藏语又叫“阿吉拉姆”,意思是“仙女姐妹”。藏戏最早由七姐妹演出,它的由来是关于西藏高僧东杰布的一段传奇故事。

古时候的雅鲁藏布江上没有桥梁,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急湍的激流中,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于是,年轻的僧人唐东杰布许下宏愿,发誓为人们架一座桥梁。可是,一无所有的唐东杰布,招来的是富人们的嘲笑。在山南琼结,唐东杰布认识了能歌善舞的七位姑娘,她们组成西藏的第一个藏戏班子,用歌舞说唱的形式,表演宗教故事、历史传说,劝人行善积德、出钱出力、共同修桥。所到之处,人们为姑娘们俊俏的容貌、婀娜的舞姿、优美清新的唱腔赞叹不已,舞台上的七个女孩子犹如阿吉拉姆在凡间舞蹈。以后人们就将藏戏演出称为“阿吉拉姆”。

随着雄浑的歌声响彻雪山旷野,有人献出钱财,有人布施铁块,有人送来粮食,更有大批的农民、工匠跟着他们,从一个架桥工地,走到另一个架桥工地……唐东杰布用筹来的钱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同时,藏戏的种子随之洒遍了雪域高原,他们成为藏戏的鼻祖。

后来,藏戏剧目多是一些佛经中的神话故事,这是藏族的一种宗教艺术。据记载,参加雪顿节演出活动的藏戏团体有扎西雪巴、迥巴、降嘎尔、香巴、觉木隆、塔仲、伦珠岗、郎则娃、宾顿巴、若捏嘎、希荣仲孜、贡布卓巴共十二个藏戏团体。这么繁多的藏戏剧种呈现在仓央嘉措的眼前,一片繁杂。

再次听到藏戏,他的心被悲伤溢得满满的,他想起多年前他还是巴桑寺的一个小寺僧,在错那宗热闹的街上邂逅藏戏,邂逅达瓦卓玛。时过境迁,他成为至高无上的活佛,却再也遇见不到那个美丽的女孩子。

鼓声发出清雅的声响,仓央嘉措回过神。厚重的面具,华丽的藏服,舞者踏着悠悠的脚步出场。他们表演的舞蹈是《格萨尔王》中霍领大战,霍尔国白帐王派乌鸦去为他遍寻天下美女,乌鸦为他带回了美女的讯息。西藏的民歌中有关于这一段的描述,仓央嘉措清楚的记得。

岭国有位美丽的姑娘,

美丽尊贵世上罕有。

百匹良马才能请动她前行一步,

一群肥羊只能换她后退三尺。

她比冬日的太阳温暖,

她比夏夜的月亮清凉。

她比娇艳的花朵芬芳,

蜂蝶在她身侧起舞轻唱。

她胜过天下一切美人,

只有她才有幸陪伴大王。

格萨尔王远在北方,

此时她正孤寂悲伤。

……

仓央嘉措很喜欢这些词藻华美的诗句,诗中赞美的美丽的姑娘让他想起了达瓦卓玛。他看着舞台上那个戴着面具的王妃,眼神中一片幽暗。

突然,一瞬间的熟悉传遍他的全身,他的神经战栗起来。那个王妃的饰演者让他眼前有达瓦卓玛的错觉。那舞姿,那手势,那说唱,让仓央嘉措仿佛看到达瓦卓玛就在眼前。心卡在喉咙口,他像是含住了一个苦涩的梦。

不会是达瓦卓玛的,三年前,达瓦卓玛已经被第巴远嫁蒙古。或许,是因为太思念才会有这样的幻觉吧。第巴说,这是来自山南琼结的一个藏戏班子。他很想知道,面具下面的那张脸是什么样子。

仓央嘉措焦急的等待着这场舞蹈的谢幕,这场等待让他觉得时光的漫长,因为紧张,紧紧抓住王座的手汗津津的。演员一个一个伏跪在宝座下面,终于,他们抬起头,虔诚的仰望着这个年轻的法王。

仓央嘉措看到的是一张明媚的脸庞。她的眼睛在阳光下着了火,燃在仓央嘉措的眼睛里,让他有灼热得痛,他的眼睛一下子涌满了泪。她不是达瓦卓玛,但她与达瓦卓玛是最神似的。

有人说,心灵受过伤的人,心就会变冷、变硬,他们对周围的感动,没有知觉,没有热情。直到今天仓央嘉措才明白,无论他变得如何强大,达瓦卓玛仍然是他的弱点。而眼前的这个女孩子,让他看到了忧伤和感怀,也让他看到了温暖和慰藉。

3.野鹤恋上芦苇

人们都说,他是佛。

大昭寺金色的唐卡上的佛陀,有的脚踏祥云,有的端坐莲花台。仓央嘉措的双脚没有踏在柔软的云朵之上,他脚下无云,却也触不到红尘灰色的泥土。他没有莲花台,却有一张五彩斑斓的王座。这个至高无上的活佛,他头顶神的光环,脚下踏着精美的藏毯。他好贪恋尘世的那一团泥香。

人间的烟火,他常常听,却不常触摸。自在的走在八廓街上,他觉得新奇又有趣。多年前错那宗的一次放逐,让他的生命多了陈杂五味。在脑海的记忆深处,那份热闹是一阵喧哗的风,吵闹一阵,又呼啸而去。从第一天入住巴达拉宫开始,三年来,这是他第一次走进拉萨的怀里。

八廓街的热闹在他看来是空前的,人来人往的街道犹如一条条河流,顺着一个方向缓缓流淌。街的两侧被生意人繁杂的货品装饰得花花绿绿,空气中弥散着尘土、桑烟、食物与人和牲畜的体味。街道两旁,日喀则地毯、拉孜的藏刀、贡嘎氆氇、香料、药材、珠宝……琳琅满目呈现在人们面前。还有西域特有的甜美多汁“水尼玛”、深紫色的“葛龙”被年轻姑娘抓在手里品尝,染得嘴唇变成浓郁的紫色。这里是西域最繁华的城。

街头有艺人戴着奇特的帽子说唱,是仓央嘉措最喜欢的《格萨尔王》:

用青稞煮酒满心欢喜,

先把花花汉灶搭起。

吉祥旋的好铜锅,

用洁白毛巾擦干净锅里。

倒上清水开始煮青稞,

灶前得火烧得红又急。

煮好的青稞摊在毡上,

拌上精华做好酒曲。

酿一年的是年酒,

年酒名甘露甜。

酿一月的是月酒,

月酒名叫甘露寒。

酿一天的是日酒,

日酒就叫甘露旋。

……

这是格萨尔王中最著名的酒赞歌。

春天的三个月如果不播种,

秋天来的时候就很难收六谷;

冬季的三个月如果不喂牛,

春天来的时候很难挤到牛奶;

骏马如果不好好饲养,

临战逢敌的时候就很难驰骋。

虽然很饿但坚决不吃烂糠,

这是是白唇野马的本性;

虽然很渴但坚决不喝沟水,

这是是凶猛野牛的本性;

虽然很苦但不抛洒眼泪,

这是是英雄男儿的本性。

这是格萨尔王中最具有民间文学的一段诗。

说唱者闭着眼睛说唱得津津有味,听者也听得格外入神。仓央嘉措沉浸在这个英雄雄壮的志向中,忽而喜,忽而悲,忽而乐,忽而伤感。这是一个英雄的史诗,是一个有着凌云壮志的人的颂歌。骄傲的名字中国刻着英雄的字样,这荣耀不属于一个手无寸铁的活佛。

久拘深宫的灵魂突然得到释放,他自在的似脱笼鸟雀,似冲出混沌的清风,在碧青的天空、静谧布达拉宫俯瞰的城区中游曳。

日光下的八廓街,有着沸水的蒸腾。仓央嘉措觉得自己的唇齿间有火苗在跳跃,他好想在一家店中,叫上一碗青稞酒解渴。

在一家热闹的黄房子酒馆门口,扑面而来的青稞酒的醇香让仓央嘉措停住了脚步。柔情的歌声在酒馆的上空飘荡,犹如一面在迎风的旗子,呼啦啦的响却极其悦耳。酒馆的老板娘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女人,她看起来经历过许多风霜,岁月在她的脸上刻下了沧桑的痕迹,却平添了她的风韵。仓央嘉措想,她年轻的时候一定是个漂亮的女子。

年轻的佛爷走进黄房子酒馆,他好像走入了一块天人世界,这里有凡人的喜乐,生命的惬意,却没有忧愁和苦闷。他要了一碗青稞酒,在一个角落里,细细品尝。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李青莲的酒香缠绕在大唐的诗歌中,一醉便是千年。酒,是他诗歌里的那一抹欢愉,是生命中的一场酣畅淋漓。古希腊酒神狄俄尼索斯是神坛清爽的使者,传说他常常头戴葡萄藤,手持葡萄藤缠绕的酒神杖,带领快乐的迈那得斯疯狂的女人和萨蒂洛斯醉汉在希腊到处游荡,男人女人围着他快乐的高歌,骑驴的西勒洛斯,跟在队伍的后面醉得颠三倒四。狄奥尼索斯欢乐的在大地上到处游走,让人们服从他,他教人们种植葡萄,并用成熟的葡萄里酿酒。他所到之处,召唤所有的姑娘和妇女到森林和山里去参加敬奉酒神的快乐的祭典。这是一种神圣的宗教仪式,充满了神话的神秘色彩,酒神崇拜也从这里开始流向人间。

在布达拉宫的神殿里,仓央嘉措喝过上等的青稞酒,那是各地的信徒带着自己最虔诚的敬意奔波而来,献上自己最深刻的祝福。这个小酒馆的酒不比布达拉宫的酒清冽,却让仓央嘉措有熏熏然的快感。这是在布达拉宫少有的放纵和快乐。清凉酸甜的酒水顺着喉咙流入身体的每一处经络,他觉得天地一片清灵。旁侧的桌子上,一个大汉摇晃着站起来,他端起一碗青稞酒一饮而尽,放开喉咙,情歌是口中的丝线拉扯着人们的神经。

我俩真挚相爱,

感情纯洁得像白纸,

纸上写满了真金字,

谁也不能把它撕烂。

我俩真挚相爱,

感情坚韧的像绳子,

绳子是丝一样的马尾编,

谁也不能把它扯断。

我俩真挚相爱,

感情饱满的像种子,

种子发了粗壮的芽,

谁也不能把它送回仓。

这样直白的情歌从一副粗砾的喉咙中发出,别有一种苍凉的意味。店里的人们被这种气氛感染,大家打着拍子,有人会附和着哼唱几句。如此的深情感动着仓央嘉措那颗年轻的心。懂得让自己快乐的人,才能真的快乐。经得起谎言、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骗、忘得了承诺的人才能放得下生命中的一切悲,一切愁。

看看这欢乐的人群,听着这幸福的歌声,还有什么愁、什么忧是放不下、想不开的?即使是他日的烦忧,放在青稞酒中一浸,也变得单纯、透彻,心底升起的,不过是几分茫然若失的岁月的味道。

在这里,可以自由的爱,自由的恨。和权位无关。

古希腊有一首颂歌“你的酒杯高高举起,你欢乐欲狂,万岁啊!你,狄俄尼索斯,你来在,爱留西斯万紫千红的山谷”酒神狂野的欢唱,带着信徒们沉醉快乐的“激情状态”,这是一种宗教的虔诚和灵魂的战栗,是最原始形势的精神的沉醉。这种快乐让仓央嘉措想起了他的父亲扎西丹增,他是一个音乐能手,在他还模糊的记忆中,门隅情歌一首首在唇齿间流连。他又想起达瓦卓玛,那个有着月亮一样皎洁的女孩子,在他的心中种下了爱情的种子,生长出缠绵的相思。可是,这个如太阳一样明媚的女孩子在他的生命中缺席,她退出了他的生命。

伤感在他的心中弥漫成大片的风烟,他的忧伤在酒香中沉溺。禁不住翕动嘴唇,他吟唱出心头流淌出的诗句:

在那东山顶上,

升起皎洁的月亮

美丽姑娘的脸庞

浮现在我的心上

他的歌声缠绵伤感,宛如水滴敲打着人们柔软的心,奇妙的音符落在心田,如梵音的吟唱在生命中灌入一股清凉,在一片空静高远的世界中,咀嚼着某些久远的回忆。心的触角,沿着风和经脉覆埋在泥土中。这首情歌,带着流水的柔情,叩响遥远的心绪,叩击着人们的心门。酒馆中的喧哗在歌声隐退在角落,心纳入音乐笼罩下的日子。

仓央嘉措觉得自己醉了,醉在醇香的青稞酒中,醉在柔软的情歌里。这歌儿他唱了一遍又一遍,没有人打断他,唱到后来大家一齐用脚跟打着拍子,一起哼唱“在那东山顶上,升起皎洁的月亮。美丽姑娘的脸庞,浮现在我的心上。”或许,在每个人的心底,都有一段难以忘怀的情感,这些感伤深藏在心底的某一个角落,他们只是不知道,某一个时刻,情感像瀑布一样宣泄而来,他们有多难过。

歌德说,爱情,你的话是我的食粮,你的气息是我的酿酒。因为爱情,妙语天音张开灵魂的双翼,在陈旧的生命中编织出堇色的花蕊。

4.琼结佳人独秀峰

佛说,在生灭变化的流转中,以须弥山为中心,将众生所居之处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具有情欲、色欲、食欲等有情所居住的世界。欲望的强烈的人,他得到的苦难与欲望是同等的,无尽的渴求也承受这无边的苦难,佛说,欲界中的人承受着三界中最深重的苦难。色界是具有清净色质等有情所居住的世界。佛教把物质现象叫做“色”,无色就是没有质碍。此界在欲界之上,没有欲染,也没有女形,众生皆由化生,一切殊妙精好。无色界是没有物质生活的有情所居住的世界。“无色界”生活的人超脱了物质的束缚,只有心识,住在深妙的禅定之中。这是一个真正逍遥的境界。

《法华经譬喻品》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三界的迷苦犹如大海的无边无际。陷入迷界的人,亦难逃生死轮回之苦,圣者洁身自好,不愿将自己放逐到这一世界。这个迷界,深藏着仓央嘉措的苦乐与喜悲。

噶当基金色的大殿里,仓央嘉措摆弄着藏桌上的一堆衣物。

这是一个普通的贵族日常穿的袍子、靴子,翡翠耳坠、玛瑙戒指堆在一起,看得他眼花缭乱。最让他惊异的莫过于那一顶黑油油的假发,长的发辫卷在鬓边,像是一团墨色的云团。衣物是他央求曲吉在拉萨的市集上买来的。曲吉不知道年轻的佛爷备这些贵族公子的服饰有何用意,神的心思,他不敢妄自揣测。

他想不到的是,这些华贵的衣物是仓央嘉措为自己准备的。

碧色的龙王潭,受一个叫做宕桑旺波男主人的邀请,许多青年男女聚集在龙王潭。唱歌、饮酒、跳舞,达旦畅饮。

邓肯说,说话是理智的表现,唱歌是感情的表现,至于舞蹈,它是胜于一切的酒神式狂喜的表现。碧色蜿蜒的龙王潭,仓央嘉措用诗、舞蹈、音乐编制成一个人间乐园。融进鼎沸的宴飨,置身于繁花春景之中,仓央嘉措觉得自己生活添了生活的气息,或许,风流是他的风骨,生来他就要做一个神坛的叛逆者。

情歌在男男女女的口中传唱,他们只知道,这些缠绵的诗句是宕桑旺波这个贵族青年写下的,却不知他是西域最大的神。仓央嘉措站在楼阁之上,小小的荣耀幸福的包裹心里。这是第一次,他觉得自己存活在这个红尘中是有意义的,强烈的存在感使深埋在他心底的骄傲释放,他的脸庞放着诗意的光芒。

一个穿着绯红色藏服的女孩子热烈目光传递过来,看得仓央嘉措的脸火辣辣的。这个女孩子二十岁左右,生就一副活泼欢快的模样。此刻,她安静的走在藏桌方便,眼神定定的锁住仓央嘉措的脸。仓央嘉措一下子变的手足无措,他端起桌上的青稞酒,一饮而尽。

一碗又一碗的青稞酒,似清泉沐浴着他那颗斑驳的心,不知道过了多久,他觉得自己醉了,身体轻飘飘伏在半空中,他宛如飞仙。

扎念琴打起来,仓央嘉措忽闻一声悠扬,侧耳细听,那个红衣女子在歌唱:

压根儿没见最好,

也省得情思萦绕。

原来不熟也好,

就不会这般颠倒。

她的声音清脆婉转,夹杂着各种缠缠绵绵的情意使人痴痴缠缠。微醺的眼神望去,那个绯红衣女孩子,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这歌声、笑容落在仓央嘉措的眼中是温柔的痛,他想起了远在蒙古的达瓦卓玛。

清风荡漾,冲淡了酒的麻醉,他清醒了许多,那个穿绯红色衣服的女孩子,他好像在哪里见过。

雪顿节的藏戏表演,那个琼结的女孩子,和站在眼前的这个红衣少女是同一个人。

路上遇见的意中人

身上飘溢着醉人的芳香

担心拾到的珍宝

会再丢失远方

这个来自琼结的女孩子,名唤玛吉阿米。“玛吉阿米”意为圣洁母亲、纯洁少女。还有人意为美丽的遗梦。

她是仓央嘉措的一个华丽的梦。

从司西平措的窗前向外眺望,雪域的繁华尽收眼底,炊烟与桑烟混杂着盘亘于方正的土坯房顶,闭着眼睛他能想象出城中的热闹与繁华。那里,须臾的快乐让他为之流连。今夜,当月亮升起之后,他会踏着米色的月光,会见城中的情人。

藏历元月十五日,是藏族人民一场绚丽缤纷的酥油花灯会。白天,仓央嘉措跟随第巴桑杰嘉措在大昭寺参加了盛大的酥油花展,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的各大喇嘛寺都展出了他们供奉,用五色酥油塑造的各种任务、花卉、动物个个形象逼真,活灵活现,这些是寺院僧侣的作品。寺院周围的藏民亦会到寺院中观看僧侣们的杰作。这是格鲁派传承的一种宗教仪式。可是,仓央嘉措一直魂不在焉,他心中默默期盼着这场盛会快快结束,夜幕降临,他等着与玛吉阿米在拉萨的小酒馆一场相逢。

黑幕笼罩下的拉萨轻柔的如同一个梦,繁华的八廓街举行酥油花灯会,青绿色的花架搭在街道的两边,花架上面摆满有五颜六色的各种神仙、人物鸟兽和花木。点燃的花灯宛若群星降落,闪闪烁烁,拉萨城一片掉进一片金色的海洋。

仓央嘉措看着身边的玛吉阿米,她脸庞红润,眼睛明亮,宛如黑夜中的明珠,人群熙攘,她嘴里喘着轻轻的白色气息。像是开在阳光下的梨花,她明亮、洁净。

街道的转弯处,许多青年男女进行着载歌载舞,对歌比赛。仓央嘉措拉着玛吉阿米挤在人群中,这么热闹的聚会,他们不能错过。

一抹红色的身影散过人群,是玛吉阿米在跳舞。德莱顿说,舞蹈是用脚书写的诗句。其中的诗意只有懂得的人才能深切的体味其中韵味。《霓裳羽衣歌》是白居易给杨妃舞姿的最好的注脚,他说:“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累累佩珊珊。娉婷似不任罗绮,顾听乐悬行复止。磬箫筝笛递相搀,击擫弹吹声逦迤。散序六奏未动衣,阳台宿云慵不飞。”这样的舞蹈场面,他是否亲眼目睹过未曾可知,迤逦的诗句只是这场舞蹈的丹青图,其中的神韵只有当事者才得以清明。

在这个用舞蹈描绘的虚无飘渺的仙境里,仓央嘉措觉得自己的诗句变得苍白,和人群中的人们一样,他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一场舞蹈盛会,用心灵感受每一个舞步的美好。

这是一个令人心暖的女孩子,只是一眼,温柔在眉眼间氤氲开来,在心中化作暖暖的雾气。他相信,今生的这场遇见,是难得的机缘。

同类推荐
  • 掌声总在成功后

    掌声总在成功后

    本文题材宽泛,大到国计民生,小到市井百态,从IP精英到美国总统,跨度虽大,但都津津有味,入情入理,毫无生涩牵强之感。书中有励志的“鸡汤”,抒情的美文,诙谐的戏说,构思精妙,富于哲理,尖锐而不偏激。无论从容不迫的名言警句,信手拈来的中外典故,还是发人深思的金石之论,匪夷所思的突发奇想,都闪耀着哲理的光芒,以真知灼见使人“脑洞大开”。
  • 恰同学芳华

    恰同学芳华

    本书是一本散文集,分为回忆篇、心灵篇两部分。主要内容包括:2003年的鲁院、摇曳在风中的铜铃、鲁院——我一生的梦、生日、鲁院日记选、鲁二期的“第一课”、我的两个同学师傅、非常爱情等。
  • 花开花落的季节:范小青随笔

    花开花落的季节:范小青随笔

    本书收有范小青的38篇系列随笔,分为:家长里短、人生旅途、边走边写等3部分。范小青现为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政协委员。作品以小说创作为主,另有散文、电视剧本等多部。出版长篇小说十九部,发表中短篇小说三百余篇。短篇小说《城乡简史》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长篇小说《城市表情》获得第十届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并有多种作品被翻译到国外。
  • 光明在我们的前面——胡也频作品精选

    光明在我们的前面——胡也频作品精选

    1925年5月,一天午后三点钟左右,在北京的马神庙街上,有一个二十六岁光景的男子,在那里走着带点心急的神气,走进北京大学夹道去。他穿着一套不时宜的藏青色西装,而且很旧,旧得好象是从天桥烂货摊上买来的货色,穿在身上不大相称,把裤筒高高地吊在小腿肚上……
  • MAMBA RASANG(满巴扎仓·英文版)

    MAMBA RASANG(满巴扎仓·英文版)

    Mamba is the Tibetan word for doctor of medicine, while Rasang means'college'or'research institute'.At the fall of the Yuan Dynasty and the rise of the Ming, the Yuan capital Xanadu was sacked. A famous pharmacopoeia was rescued from the flames of Xanadu, and it passed through many hands before coming at last to www.nuoha.com many years the pharmacopoeia was hidden to the monastery for www.nuoha.com the abbot of Mamba Rasang knew exactly who held the pharmacopoeia and where, information passed to his successor by each However, Lobsang Khenpo, the predecessor of the current abbot, had died suddenly of illness aged fifty three. It was said he had not been able to tell his successor where the pharmacopeia was kept. And so was born the great mystery of Mamba Rasang ...
热门推荐
  • 脱壳之后

    脱壳之后

    在25岁那年,池弦珺得知自己身患绝症,她的男友在伤心欲绝之际,只能在游戏中制造出了一个虚拟的“池弦珺”,试图代替那个即将死亡的她,却不料引起了一阵风波。那之后,池弦珺为了结束这场风波,只得在各个虚拟世界中频繁出入……
  • 得道修仙长生路

    得道修仙长生路

    无名小卒为了长生,在修道路上历经艰难,巧的机缘,终于得道长生,其中艰险谁人知道。
  • 《嚣张宝宝火辣妈》

    《嚣张宝宝火辣妈》

    一次任务,她意外和一位男子纠缠了一夜,离开后才发现自己,居然中标了!十年后她重新出现,这一切却被他看在眼里,女人你终于出现了,却发现她原来有了孩子!
  • 逝水之缘

    逝水之缘

    乔晏和白诩是高中同学兼好友,两人后来都进了娱乐圈,白诩混得很好,成了知名偶像剧男演员。乔晏则成了个不知名的小导演。近年来耽美剧大热,乔晏所在的公司让乔晏也拍一部耽美剧,名字叫做《逝水》。乔晏找不到合适的男主角,就硬着头皮去找白诩,白诩一口答应。其间,乔晏交了个女朋友,做了许多虐白诩的事。而且乔晏不知道,白诩已经患有抑郁症很多年了…
  • 弑神异闻录BlackXIII

    弑神异闻录BlackXIII

    群雄割据,谁主沉浮,六族争霸,狼烟再起。人神灵,魔兽冥,六个不同种族在历史消失的十年之后一同登上世界舞台,为了利益,为了野心,为了友情,为了自由,上演着一出出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
  • 魔舞愁情录

    魔舞愁情录

    情之一字,何人可解?修真路漫漫,唯有情之一道,害人,救人,伤人。古往今来,多少大能者在情字陨落?一宗门少年,手提三尺之剑,创阵法一道,弑神,弑人,弑魔。奈何,情之一道困住,永世不脱。若能看破,怎会只留下传(zhuan),而不是传说?愿万年后,情依旧在,人可执手,不再只是一抔黄土,不再只是过错。正又如何,邪又如何?魔达极致便是正,正达极致便是魔。只要本心在,正魔何必分说?
  • 血魂之恋

    血魂之恋

    本书讲述的是一位来自天堂苏州的女孩子和一位来自法国中世纪的男孩子的一段奇缘,书中故事众多,扣人心弦!
  • 弃爹王爷靠边站

    弃爹王爷靠边站

    一场意外,她与他产生了一个短暂的交集,收获是十个月后的两个萌包子,五年后,两人再次相遇,她已是拥有遍布全国命脉产业的幕后老板,而他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的王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专业替死鬼

    专业替死鬼

    无限穿越,无限重生,断人鬼恩怨,理妖魔情仇,没有俺管不到地方,没有俺打不了的官司。用别人的眼光看世界,用自己的理智断真理。解心结,消怨气,还替死,请叫我专业替死鬼!
  • 霸道王妃之妖孽王爷你别跑

    霸道王妃之妖孽王爷你别跑

    她是异世的修罗,却穿越到人尽皆知的废柴公主身上,废物?不好意思,天级武技随手来,欺负我的人?不好意思,打的你满地找牙,爹娘都认不出来,退婚?什么梗?不好意思,天下都是我的,美男到处撩,看废柴如何契神兽,打莲花,夺天下,撩美男,这是什么鬼,“娘子,春宵一刻值千金,就算我家财万贯,也经不起这样的耗损”某妖孽邪魅一笑“滚!”某女一脸杀气“娘子,我们一起滚”“········”本人第一次写,如有不好多见谅,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