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福克纳(1897~1962年),美国写实主义作家。美国南方庄园主后裔,出身于地主家庭。青年时期就对文学有兴趣,1925年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士兵的报酬》。1927年出版第二部小说《蚊群》,其后创作了一系列以南方故乡为背景的小说。成为四海扬名的“乡土”作家。在创作巅峰期(1929~1936年)。先后写了《喧哗与骚动》、《在我弥留之际》、《八月之尤》等一系列优秀小说,奠定了在世界丈坛上不可动摇的地位。也使他在195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福克纳被认为是西方文坛上的“现代的经典作家”。
《喧哗与骚动》讲述的是这样的一个故事酒鬼康普生家在衰落前是南方显赫一时的贵族,康普生太太的冷漠自私和怨天尤人折磨着全家人。他们生有三儿一女,各具面目:大儿子昆丁因忧郁敏感在念书时自杀;女儿凯蒂本性质朴善良却又生活放荡,与人私通怀孕后被夫家赶出家门,在娘家生下女儿后去了大城市,成为一个名声很不好的人;而班吉是个白痴,被阉割后送进收容所;杰生势利、狠毒而又神经质。只有黑人女佣迪尔西任劳任怨,支撑着这个即将破碎的家。
小说共分为四个独立部分来叙述。
第一部分:班吉的故事。班吉在他33岁生日这一天由他的黑人看护卢斯特领着到处游荡。他们看别人打高尔夫球,寻找丢失的本想用来去看剧团演出的二角五分硬币。回到家里,迪尔西大骂卢斯特,晚上,班吉看见有人从昆丁的窗户钻出来。班吉的头脑在大部分时间里闪现的都是种种纷乱的人以及与凯蒂有关的事情。一天,当凯蒂回家时,班吉感到她失去了原来的体香,就扑向她放声大哭;原来那天凯蒂和男友约会时失去了贞操。
第二部分:昆丁的故事。昆丁自杀这天,做了许多让人感到莫名其妙的事情,如砸碎了祖父给他的表,给父亲和同学写信,买了两个大熨斗等等;他对妹妹凯蒂不检点的生活十分反感。觉得父亲卖掉属于班吉的土地给他上学实在可笑,昆丁买了熨斗后被人误以为诱拐一个紧跟他的小女孩而被送进了警察局,误会澄清后和同学一起去野餐时,他的情绪突然低落下来,并和同学打了起来。打架被另外的同学劝开,昆丁回到哈佛后,在傍晚时分跳水自杀了。
第三部分:杰生在杂货店干活时收到凯蒂的信。信中询问她近年来寄给女儿的支票使用的情况,但杰生多年来一直独吞这笔钱,因此整个上午一直在思考这个令人失望的家庭。后来他又发现股价暴跌,全家的心情更加糟糕。
小说的第四部分是以迪尔西为中心视阈展开的。小昆丁在早晨没有下楼,当杰生打开她的房门时发现她已经无影无踪,而杰生发现自己的积蓄也被席卷而空;当警察的寻找和自己的追踪毫无结果时,杰生只得垂头丧气地回家。当所有的吵闹归于平静后,班吉又回到了一片空白的幸福状态。
在小说的附录中,作者补叙了康普生一家的全部历史和其余的细节。班吉被送进收容所后,杰生在本地经商并逐渐成为了富翁。
福克纳的作品题材广泛,主要运用意识流的手法来深刻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他善于从不同的角度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来突出历史和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增加作品的现实感与层次感,有时作品还呈现出一种变幻莫测、扑朔迷离的神秘色彩;作品语言有时晦涩、朦胧、冗长而又生硬,却使作品取得了特殊的效果。
《喧哗与骚动》是福克纳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也是他本人最为喜爱的作品,书名出自莎士比亚的名作《麦克白》中的一句台词:“人生如痴人说梦,充满着喧哗与骚动”。因此,全书首先就弥漫着一种悲观的情调。小说通过康普生一家的生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美国南方不断变化的历史,旧的价值观念正在被抛弃,新的资产阶级的价值标准已被接受和确立,彻底的自私自利和拜金主义受到推崇。四个孩子性格迥异,但生活结局却都很悲惨。作者正是通过这一故事体现了南方种植园经济的必然崩溃以及他对资本主义价值标准的有力批判;小说中照佣人迪尔西是书中惟一的亮点,她没有享受过任何的生活乐趣,却坚强地生活着并帮助他人也活下来;这一形象象征着只有顽强生活的人才能得到最后的幸福。
作品的艺术手法多样,显示了作者的独具匠心。意识流手法的巧妙运用,多角度的方法以及“神话模式”等艺术手法的综合运用,使得作品的内涵得到不断的开拓,由一个家庭的命运上升为整个人类的命运,因而具有很深刻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