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有一个宏大的目标,不采取行动,成功是不会从天上掉下来的。李嘉诚在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时说:“决定一件事后,就快速行动,勇往直前去做,这样才会取得成功。”
有个落魄不得志的中年人,每隔两三天就到教堂祈祷,他的祷告词几乎每次都相同。
第一次到教堂时,跪在圣坛前,他虔诚地低语:“上帝啊,请念在我多年来敬畏您的份上,让我中一次彩票吧!阿门。”
几天后,他又垂头丧气地来到教堂,同样跪着祈祷:“上帝啊,为何不让我中彩票?我愿意更谦卑地服从您,求求您让我中一次彩票吧!阿门。”
又过了几天,他再次出现在教堂,同样重复他的祷告。如此周而复始,不间断地祈求着。
到了最后一次,他跪着:“我的上帝,为何您不倾听我的祷告呢?让我中彩票吧,只要一次,让我解决所有困难,我愿终身侍奉您……”
就在这时,圣坛上空发出一阵庄严的声音:“我一直在倾听你的祷告,可是——最起码,你也该先去买一张彩票吧!”
有人说,心想事成。这句话本身没有错,但是很多人只把想法停留在空想的世界中,而不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因此常常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天下最可悲的一句话就是:我当时真应该那么做,但我却没有那么做。经常会听到有人说:“如果我当年就开始做那笔生意,早就发财了!”一个好梦想胎死腹中,真的会叫人叹息不已,永远不能忘怀。如果真的彻底施行,当然就有可能带来无限的满足。
一次行动胜过一百次空想。比尔·盖茨认为,要想成功就要知道成功的人都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有很多人这么说:“成功开始于想法。”但是,只有想法,却没有付出行动,是永远也不会获得成功的。
心动不如行动
章旭在大学里是学新闻专业的,在他毕业找工作时,得知一家企业内刊招聘记者,当即携作品集赶了过去。
到现场一看,仅有的一个岗位,竞争者竟达100多人!而且其间不乏学历、资历、年龄、口才诸方面胜过自己的人。见此阵势,章旭本欲打退堂鼓,可又一想既然来了,长长见识也是好的,便耐着性子坐下来。
面试的人太多,而且主考官正是该公司的老总,章旭又被安排在后面,看着应聘者一个接一个面色沉重地走出考场,他已预感到形势对自己越来越不利,必须采取独特的面试方式打动老总才能出奇制胜。
这时候,在会客室里坐着的几位应聘者开始闲聊。其中有这么几句牢骚话引起了他的注意:“来的都是有经验的人,小小内刊还拿不下来?一个面试还搞这么复杂!”“肯定要当面出题让应聘者动笔,不怕它,都带了作品集来,还说明不了问题?”
章旭心里一动,当即赶往楼下的打字店,以“求贤若渴”为题写下一篇现场短新闻。回到会客室时,正好轮到自己出场了。
面试的内容有些出乎他的意料,神色已略显疲惫的老总既没提业务,也不问应聘者经历,而是要他从自己的角度谈谈如何当好内刊记者。章旭当即递上刚打印完的那篇短新闻稿说,自己的角度就是“敏锐”。
最终章旭成了应聘人员中百里挑一的幸运儿。老总说:“其实正确的方法大家都注意到了,但心动不如行动,你要当时把大家都注意到的东西先做到前面。”
的确,心动不如行动,唯有行动才能产生结果。
传说在一个偏远地区有两个教徒,其中一个贫穷、一个富有。
一天,穷教徒对富教徒说:“我想到南海去,您看怎么样?”
富教徒说:“你凭借什么去呢?”穷教徒说:“我有一个水瓶、一个饭钵就足够了。”富教徒说:“我多年来就想买船沿江而下,现在还没做到呢,你凭什么去?”
穷教徒很有把握地说:“我拥有水瓶和饭钵就可以走到南海,边走边给富人干活,他们会给我银两的,所以我不愁没有饭吃和没有路费。”
时间马上到了第二年,穷教徒从南海归来,把去南海沿途经历的事告诉富教徒,富教徒深感惭愧。
只有行动,才是你做事的起点,才能使你的幻想、你的计划、你的目标,成为一股活动的力量。心动不如行动,行动,才是滋润你做事的食物和水。
想好了就去做
成功人士的秘诀在于:只有你的行动,决定你的价值。拿破仑说:“想得好是聪明,计划得好更聪明,做得好是最聪明又最好。”在成功人士的眼中,计划与行动同等重要。如果你每天都计划着做什么,而不付诸于实际行动,那只能是空想,永远也不会成功。
一位侨居海外的华裔大富翁,小时候家里很穷,在一次放学回家的路上,他忍不住问妈妈:“别的小朋友都有汽车接送,为什么我们总是走回家?”妈妈无可奈何地说:“我们家穷!”“为什么我们家穷呢?”妈妈告诉他:“孩子,你爷爷的父亲,本是个穷书生,十几年的寒窗苦读,终于考取了状元,官达二品,富甲一方。哪知你爷爷游手好闲,贪图享乐,不思进取,坐吃山空,一生中不曾努力干过什么,因此家道败落。你父亲生长在时局动荡战乱的年代,总是感叹生不逢时,想从军又怕打仗,想经商时又错失良机,就这样一事无成,抱憾而终。临终前他留下一句话: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
“孩子,家族的振兴就靠你了,干事情想到了看准了,就得行动起来,抢在别人前面,努力地干了才会有成功。”他牢记了妈妈的话,以十亩祖田和三间老房子为本钱,成为今天《财富》华人富翁排名榜前五名。他在自传的扉页上写下这样一句话:“想到了,就是发现了商机,行动起来,就要不懈努力,成功仅在于领先别人半步。”
19世纪50年代,受旧金山淘金热的影响,年轻的美国小伙子李威·施特劳斯也按捺不住了。他放弃了自己轻松的文职工作,随着两个哥哥来到旧金山。到旧金山不久,他开办了一家百货店。
一天,一位来店里买东西的淘金工人无意中对施特劳斯说:“你们的帆布包真的很适合我们,为什么不用帆布做成裤子给我们淘金工人穿呢?我想,那一定比我们现在的棉布工装裤结实耐用多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施特劳斯经过一整夜地反复思考,决定立即采用这位淘金工人的建议,于是他马上取出一块帆布到裁缝店,做出了第一条帆布工装短裤。这种工装裤诞生以后,果然受到了众多矿工的喜爱。这种工装裤就是现在风靡全球的牛仔裤的前身。
过了些日子,一位从远方来看望施特劳斯的朋友见到工人购买工装裤的情形,向他建议道:“我认为,你应该聘请一些有丰富经验的裁缝,先把这种裤子重新设计一番,再投入一些资金,并进行相应的广告宣传,然后把它完全地推向市场。”爽快的施特劳斯又立即采纳了这位朋友的建议,把经过重新设计的工装裤推向了市场。令施特劳斯没有想到的是,这种裤子不但吸引了大批矿工的喜爱,而且受到了年轻人的青睐。
后来,他引进设备,组装生产线,开始大批量地生产这种工装裤——牛仔裤,并利用各种媒体对牛仔裤进行大肆地宣传,甚至还大谈特谈起“牛仔文化”,无孔不入的宣传使牛仔裤广得人心。牛仔裤的市场前景越来越光明、越来越广阔,他的公司因此而获得了蓬勃发展。
有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有一个宏大的目标,不去做,成功是不会从天上掉下来的。李嘉诚在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时说:“决定一件事后,就快速行动,勇往直前去做,这样才会取得成功。”
用行动实现梦想
行动是一把梯子,梦想在梯子的顶端,双手插在口袋里的人是爬不上去的。
有两个小孩到海边去玩,玩累了,两人就躺在沙滩上睡着了。
其中一个小孩做了个梦,梦见对面岛上住了个大富翁,在富翁的花圃里有一整片的茶花,在一株白茶花的根下埋着一坛黄金。
这个小孩就把梦告诉了另一个小孩。说完后,不禁叹息着:
“真可惜,这只是个梦!”
另一个小孩听了相当动容,从此在心中埋下了逐梦的种子。
他对那个做梦的小孩说:“你可以把这个梦卖给我吗?”
这个小孩买了梦以后,就往那座岛进发,千辛万苦才到达岛上。果然发现岛上住着一位富翁,于是就自告奋勇地做了富翁的佣人。
他发现,花园里真的有许多茶树,茶花一年一年地开,他也一年一年地把种茶花的土一遍一遍地翻掘。
就这样,茶树愈长愈好,富翁也就对他愈来愈好。
终于有一天,他由白茶花的根底挖下去,真的掘出了一坛黄金!
买梦的人回到了家乡,成了最富有的人;卖梦的人虽然不停地在做梦,但他从未圆过梦,终究还是个穷光蛋。
人因梦想而伟大,没有梦想的人生是最枯燥乏味的人生。而那些只会做梦却不去实践的人,就像那个卖梦的孩子一样,无论多么美丽的梦想都不会带来什么结果。一个人什么都可以没有,但不能没有梦想;一个人什么都可以丢弃,但不能把梦想丢了。有了梦想,就要立即行动,用行动来实现我们的梦想。
一张地图,无论它绘制得多么详细,比例尺有多么精密,但它不能带给他的主人在地面上移动哪怕一寸;一部法典,无论它多么的公正,但它绝不能预防罪恶的发生;一本教你如何做事的经典,无论它写得如何精彩,但它绝对不会给你赚回一分钱。
从前,有一位满脑子都是智慧的教授与一位文盲相邻而居。尽管两人地位悬殊,知识水平、性格有天壤之别,可两人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尽快富裕起来。
每天,教授跷着二郎腿大谈特谈他的致富经,文盲在旁虔诚地听着,他非常钦佩教授的学识与智慧,并且开始依着教授的致富设想去行动。
若干年后,文盲成了一位百万富翁,而教授还在空谈他的致富理论。
希尔指出:思想固然重要,但行动往往更重要。我们的基本本性是主动行动而不是消极等待。这一本性不仅能使我们选择对某种特定环境的反应,而且能使我们创造环境。
实际上,相对来说制定目标是很容易的,难的是付诸行动。制定目标可以坐下来用脑子去想,实现目标却需要扎扎实实的行动,只有行动才能化目标为现实。
有一个人,从确立了他的目标开始,时刻记得行动才是第一位的。这个人是美国海岸警卫队的一名厨师。空余时间,他代同事们写情书,写了一段时间以后,他觉得自己突然爱上了写作。他给自己订立了一个目标:用两到三年的时间写一本长篇小说。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立刻行动起来。每天晚上,大家都去娱乐了,他却躲在屋子里不停地写啊写。这样整整写了8年以后,他终于第一次在杂志上发表了自己的作品,可这只是一个小小的豆腐块而已,稿酬也只不过是100美元。他没有灰心,相反他却从中看到了自己的潜能。
从美国海岸警卫队退休以后,他仍然写个不停。虽然稿费没有多少,欠款却越来越多了,有时候,他甚至没有买一个面包的钱。尽管如此,他仍然锲而不舍地写着。朋友们见他实在太贫穷了,就给他介绍了一份到政府部门工作的差事。可他却拒绝了,他说:“我要做一个作家,我必须不停地写作。”又经过了几年的努力,他终于写出了预想的那本书。为了这本书,他花费了整整12年的时间,忍受了常人难以承受的艰难困苦。因为不停地写,他的手指已经变形,他的视力也下降了许多。
然而,他成功了。小说出版后立刻引起了巨大轰动,仅在美国就发行了140万册精装本和370万册平装本。这部小说还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观众超过了一亿三千万,创电视收视率历史最高纪录。这位真正的作家获得了普利策奖,收入一下子超过500万美元。
这位作家的名字叫哈里,他的成名作就是我们今天经常读到的《根》。哈里说:“取得成功的唯一途径就是‘立刻行动’,努力工作,并且对自己的目标深信不疑。世上并没有什么神奇的魔法可以将你一举推上成功之巅,你必须要有理想和信心,遇到艰难险阻必须设法克服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