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486700000126

第126章 政府管理宏观经济的学问(21)

奥肯定律曾经相当准确地预测失业率。例如,美国1979年~1982年经济滞涨时期,GDP没有增长,而潜在GDP每年增长3%,3年共增长9%。根据奥肯定律,实际GDP增长比潜在GDP增长低2%,失业率会上升1个百分点。当实际GDP增长比潜在GDP增长低9%时,失业率会上升4.5%。已知1979年失业率为5.8%,则1982年失业率应为10.3%(5.8%+4.5%)。根据官方统计,1982年实际失业率为9.7%。与预测的失业率10.3%相当接近。

奥肯定律的一个重要结论是:为防止失业率上升,实际GDP增长必须与潜在GDP增长同样快。如果想要使失业率下降,实际GDP增长必须快于潜在GDP增长。因此,摆在政府面前的选择是,即一定要保持GDP的高速增长,这样一方面能迅速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也能较好的解决未来的就业压力。

研究实际GDP增长与失业率变动的关系,必须根据实际GDP增长比潜在GDP增长是快还是慢,以及快多少和慢多少,决不能只根据实际GDP增长,而置潜在GDP增长于不顾。

不过注意的是,奥肯所提出经济增长与失业率之间的具体数量关系只是对美国经济所做的描述,而且是特定一段历史时期的描述,不仅其他国家未必与之相同,而且今日美国的经济也未必仍然依照原有轨迹继续运行。因此,奥肯定律的意义在于揭示了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的关系,而不在于其所提供的具体数值。

经济增长了,就业率就提高了,这是世界各国的普遍规律。然而,这条规律如今在中国似乎不灵了,当中国正在为经济增长欢呼时,却发现失业率也在增长。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985-1990年,全国GDP年平均增长率为7.89%,同期就业人口平均增长率为2.61%;1991-1995年,全国GDP平均增长率为11.56%,同期就业人口年增长率为1.23%;1996-1999年,全国GDP年平均增长率为8.30%,同期就业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0.96%。今年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较快,而与此同时,登记失业率亦然居高不下。可见,我国就业增长率并没有随GDP增长率同步增长,反而出现较大幅度降低现象。被国内外实践普遍证明的“奥肯定律”,为何在中国“失灵”?

有人认为,很多地方在经济快速增长同时,都在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资金、技术密集性企业替代了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实际上按正常规律,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替代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必然会促进另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然而在中国的第三产业并不发达。它只有两种合理的解释:一是虽然经济增长了,但老百姓的收入并没有随之水涨船高,于是内需无法启动,第三产业发展不起来;二是第三产业虽有发展,但是第三产业的劳动条件和劳工权益太差,劳动者的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劳动密集型产业变成了“工时超长型产业”,自然吸纳不了太多的员工。

有资料表明,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国民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逐年下降,而税收占GDP比重逐年上升,这几年政府税收是国民工资总额的2至3倍。这种现象产生了十分有害的负面影响:既大面积地损害了劳动者的基本权利,也限制了正常的就业机会增加,并损害了民生状况,进而降低了经济发展的内需拉动力。

以往,很多人往往有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认为经济增长可以一俊遮百丑,只要经济增长了,社会上的许多矛盾和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于是不惜一切代价招商引资,不惜一切代价维护资本利益。

现在,我们必须重新审视经济增长的目的:经济增长是为了增进民众福利,还是GDP和税收的数字攀升?经济增长使人与自然、人与人更和谐,还是有意无意地加剧了贫富差距以及人与资源、环境、人与社会的紧张对立?如果是前者,经济增长的正当性问题就得到了解决;如果是后者,那样的经济增长就是非正义的,不仅不能解决社会发展中遇到的任何问题,反而会制造出更多的环境问题、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乃至政治问题。

物价上涨pk失业——菲利普斯曲线

威廉·菲利普斯1914年生于新西兰的一个农民家庭。15岁那年,他就因为生活所迫到澳大利亚的一个金矿里做工,晚上收工后,他在昏暗的灯光下自学电机工程。1937年他到了英国,在伦敦电力局找了一份工作,还参加了英国电机工程师协会。二战爆发后他投笔从戎,在太平洋战场上作战,还在日本兵的战俘营里度过一段艰难岁月。一直到战争结束后,32岁的菲利普斯脱下军装,到伦敦经济学院学习社会学,这时他才在课堂上接触到经济学,并深深为之吸引。

后来,菲利普斯对稳定政策和经济动态系统的关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54年他在《经济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封闭经济中的稳定政策》,其中讨论的就是反应滞后对宏观稳定政策的影响。菲利普斯有着那种工程师特有的根深蒂固的经验主义倾向,他总觉得在做理论之前要先搞计量分析,于是,他开始着手做这方面的研究。结果在1958年,菲利普斯在《经济学》杂志上发表了那篇著名的《1861-1957年英国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化率之间的关系》,后来所说的菲利普斯曲线就是在这篇文章中首先提出来的。

菲利普斯曲线,就是表明失业与通货膨胀存在一种交替关系的曲线: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

菲利普斯根据英国1861~1957年间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的经验统计资料,发现:名义工资的变动率是失业率的递减函数;即使当名义工资的增长率处在最低的正常水平,失业率仍然为正(菲利普斯的统计大约为2%~3%)。由此他提出了一条用以表示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表明:当失业率较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高;反之,当失业率较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低,甚至是负数。根据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货币工资可以表示通货膨胀率。

〖TPC4.TIF,BP〗

图中,横轴U代表失业率,纵轴G代表通货膨胀率,向右下方倾斜的PC即为菲利普斯曲线。这条曲线表明,当失业率高(d)时通货膨胀率就低(b),当失业率低(c)时通货膨胀率就高(a)。

因此,菲利普斯曲线又成为当代经济学家用以表示失业率和通货膨胀之间此消彼长、相互交替关系的曲线。即失业率高表明经济处于萧条阶段,这时工资与物价水都较低,从而通货膨胀率也就高;反之失业率低,表明经济处于繁荣阶段,这时工资与物价水平都较高,从而通货膨胀率也就低。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于是,菲利普斯曲线的重要观点可以被归纳为以下几点:失业率和通货膨胀存在交替关系,两者可以并存;当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时,通货膨胀率为0;根据两者的交替关系,可以将其运用到宏观经济政策当中。

在学者们研究失业理论的时候,他们通常会结合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来进行剖析,而通货膨胀恰恰就是这样被选中的一个命题。尽管刚开始,人们并没有注意到两者之间有联系,但次从上个世纪50年代,菲利普斯曲线被提出后,两者之间被微妙地牵系在一起,并成为了众多学者“不倦研究”的对象。

菲利普斯对该曲线的描述,引发了理论界更多学者的兴趣及关注。在20世纪60年代,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和索洛还曾特意利用美国的现实材料对菲利普斯曲线进行了论证,发现此曲线的确适用。两大权威经济学家的证明,让菲利普斯曲线得到了学界更多的认可,越来越多的人在研究中开始使用菲利普斯曲线。

当然,任何理论的提出,都会有人发出质疑。菲利普斯曲线也不例外,有些经济学家认为,菲利普斯曲线只是一种可以被有限适用的经济模型。他们指出,菲利普斯曲线之所以能被验证,是因为,人们所采用的数据都是短期的,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可能会存在交替关系。然而在长期中,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却未必会有同样的关系——“在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存在一种短期的‘交换’关系,但没有长期的‘交换’。因为,在长期中,这种关系迟早会随着市场结构的变化而被打破。”

于是,因为这条曲线,学术界展开了激烈地讨论。 等到了20世纪70年代,突如其来的高通货膨胀率与高失业率,让菲利普斯曲线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为,现实中反映的情况,同之前挑战菲利普斯曲线的学者们的观点更加吻合。这一事实的出现,成功地推翻了菲利普斯曲线存在的必然性。最终,绝大多数的经济学家们都不得不承认,菲利普斯曲线的确需要修正。

得到这样的结论无疑将让很多人失望,但这并不能否定菲利普斯曲线的积极意义。至少在短期内,菲利普斯曲线还是适用的。因此,政府仍旧可以根据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失业率低而通货膨胀率高时,采用紧缩性财政与货币政策,以较高的失业率换取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反之,在失业率高而通货膨胀率低,采用扩张性财政与货币政策,以较高的通货膨胀率换取较低的失业率。也就是说,菲利普斯曲线的提出,为政府应对通货膨胀和失业问题,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法,具有较大贡献。

因此,菲利普斯曲线在一定条件下(短期)可以成为政府制定政策的依据。即作为制定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的合理政策参考值,与其他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相比,可使政府目标达到的最优。

同类推荐
  • 公共财政之路:浙江的实践与探索

    公共财政之路:浙江的实践与探索

    本书的目的和意义在于:首先,通过对浙江公共财政改革的独特现象的剖析,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两个层面的相互联系中梳理、归纳和勾勒浙江公共财政建设的历史进程以及阶段性特征,描述出浙江公共财政制度改革在曲折中前进的大趋势,概括和总结出公共财政建设中的大量浙江特色和浙江经验,并揭示和剖析存在并须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的各种现实性公共财政难题,为浙江进一步的财政改革提供现实的政策参考和决策依据。其次,浙江省的公共财政建设是在“少说多做”的地方政府行为风格中走到今天的,其中有许多在国内率先探索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都需要进行理论的回顾、总结与凝练,当然,也有许多历史遗留的深刻问题需要揭示和剖析。
  • 宏观经济内外均衡与我国外贸发展战略调整分析

    宏观经济内外均衡与我国外贸发展战略调整分析

    本书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逻辑思想和研究视角上,也就是说,本文将国际经济学的内外均衡理论、国际贸易理论和发展经济学的外贸发展战略理论有机结合起来,并将外贸发展战略视为实现内外均衡目标政策协调的内生变量,然后从内外均衡目标与外贸发展战略的关系上来研究我国外贸发展战略问题,并最终提出“开放型内外均衡导向的外贸发展战略”模式应是我国在新的国内、国际环境下的最佳选择。
  • 现代经济伦理背景下的企业财务文化学

    现代经济伦理背景下的企业财务文化学

    本书分为五章,内容包括导言、企业财务精神文化、企业财务制度文化、企业财务行为文化、企业财务物质文化。
  • 旅游学概论

    旅游学概论

    本书通过对旅游与旅游活动的描述来说明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者及其分类、旅游活动的客体——旅游资源及其分类,阐述旅游的经济效应、社会文化效应、生态环境效应。本书共四篇:第一篇,旅游知识概述,介绍何谓旅游、旅游学及其旅游活动的性质和特点;第二篇,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介绍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者、旅游活动的客体——旅游资源、旅游媒介——旅游业;第三篇,介绍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包括旅游活动的传统六要素和旅游活动的新要素;第四篇,介绍旅游活动的影响和效应。
  • 新城镇化与中国城市整体大策划

    新城镇化与中国城市整体大策划

    本书出版完全体现了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所提出的“美丽中国”、“生态文明”、“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产业转型升级”、“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科学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等等主张和要求,实施这两大策划,完全可以使这些长期以来得不到实现的主张和要求得以实现,并从根本上解决房价过高的问题、交通拥堵的问题、食品安全的问题、环境污染的问题、千城一面的问题、产业同构的问题、主题缺失的问题、特色危机的问题等等城市“病”,从而实现全面小康和幸福生活。
热门推荐
  • 重生之神医学霸

    重生之神医学霸

    唯一疼爱她的母亲,死在顾小姑的刀下;狼心狗肺的顾家长辈,夺她家产赶她出门;冷血无情的顾家祖母,亲手卖她入人贩子的手。顾云念千辛万苦逃出生天,辗转各地艰难求生,还是被未婚夫和堂姐找到联手害死,转眼却又回到命运转着的十四岁。救回遇害的母亲、甩掉吸血的顾家、送人渣未婚夫给堂姐、做学霸考状元、当神医。只是这位不知打哪儿来的神秘帅哥,我救了你你居然恩将仇报。帅哥勾唇一笑:救命之恩,无以为报,只能以身相许。顾云念:……【1V1,打脸复仇,宠文。古武、空间、异能】
  • 死亡墓地

    死亡墓地

    地球丶是一个墓地
  • 族龙

    族龙

    「崖山之后无中国」这是故事的开端,那场浩劫留下了一个惊人的秘密,悲壮的开始……
  • 天启乐园之我是矿工

    天启乐园之我是矿工

    寒星鹏进入了天启乐园。本打算大展宏图却被一伙违规者坑的只能去当矿工。没错,这是一本《轮回乐园》衍生小说。在一些经典的老小说里面随便串一串。
  • 自请离职100天

    自请离职100天

    一个北漂女孩的真实经历,也可能是每个北漂人的心路历程。
  • 极品修仙少年

    极品修仙少年

    被学校开除,二蛋本想在乡村低调做人,却没想到一个个极品美女送上门来,姐姐咱们这样不好吧......
  • 冷王爷的甜心妃

    冷王爷的甜心妃

    当二十一世纪美少女穿越到古代看她如何收获美男酷君的心片段一:“东方毅,你别过来,你想干什么?”“清儿,你成天那样的“勾引”我,我不做点什么,岂不是对不起你了”。“啊!不要……
  • 一拳超人之新序章

    一拳超人之新序章

    获得了最强的力量,但同时失去了头发成了光头的埼玉。在与杰诺斯、King、吹雪等人发生了一系列的友情故事,而今是战胜怪人协会之后的新篇章!!!!无敌一拳,致死量百分百。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古武战尊

    古武战尊

    道永恒,古武尊,万战苍穹,震乾坤。悲千古,天涯望,日月逍遥,踏星辰。武道起源自太古时代,纵是凡人亦可修炼,到大成之境一样可以断山填海,手摘星辰,口吞日月。当自己守护的东西被践踏之时,该当如何?我辈武者,何惧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