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不韦就这样在众人一片吹嘘中上任了,上任第一件事就是大赦罪人,奖赏功臣。这是新君继位后的老套路了,深情不留人,套路得人心。这是有道理的,然而吕不韦毕竟是吕不韦,一个能洞察秦政弊端的人。
从商鞅变法开始,秦法便尊崇“严刑重罚”,朝野皆敬惧秦法,已经积重难返;要知道人要是一直被压迫恐吓是会崩溃的,到时候民心就不稳;而且秦昭王年间,秦国对外战争频繁,大战连绵,国力匮乏,已无力再支撑持久大战;看似强大的秦国实际上朝野弊端重重,新君继位,国内外各种势力更是风起云涌。现在朝政大任全落在吕不韦肩上了,任重道远。
说吕不韦用旷古奇才也不为过,重邯郸与子楚密谋到一步步的完成计划都证明他绝对不是一个等闲之辈。敏锐的眼光,洞察先机的能力,精确的揣摩人心。他是一个国际巨商,但又超越了商人。针对秦国的弊端,他开始动手了。
吕不韦新政
吕不韦走马上任后开始了风风火火的改革。改革,就是改变原本的旧制度旧法令。现在难点来了,你想新政,而且你把目标矛头直指秦法,你想改革就必须触动商鞅之法。实践证明,商鞅之法是正确的,是符合时代潮流的。正确并不等于全对,吕不韦深知这一点,开始完善商鞅之法。具体措施是“宽政济民”,宽赦百姓,收拢民心。看这几招好像新君继位也都这么搞,毫无新意。要知道吕不韦这几招可都不简单,都是冒着风险的。首先商鞅之法是法家的集法家之所长是法家思想的精髓所在,然而吕不韦却在秦法里注入“宽政济民”,这是什么?儒家思想。以儒辅法,仁法并施。这是对的,然而却是有风险的,因为它触动秦法的根源了,就如同在白纸上点上黑墨。然而子楚在,子楚知道吕不韦的能力,把自己从落魄的王孙扶持成秦王。子楚完全信任吕不韦,当吕不韦把新政的内容告诉给他的时候,子楚笑着对吕不韦说“风险我替你担,我放开手去做。”西边的大国秦国即将开始自商鞅变法后的第二次改革,而南边楚国熊元继楚王位史称楚考烈王,小刘季也在刘老汉的安排下开始上学(应该是私塾),这时候的主流学科是六艺,所谓的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六个科目,小刘季还算聪明,数学学得比较好,还自己学了门剑术。
话题回到秦国来,子楚的一番话令吕不韦深受感动,便开始大刀阔斧的新政。这是一场不流血的战争,吕不韦在秦王子楚的支持下一改前王的严刑峻法,实行宽厚的政治;纠正法令缓解朝野矛盾;整肃军纪,秦军战力提升;鼓励农商,发展经济巩固国本;
就在吕不韦实行新政的时候,总有几个刁民想要害他,首先跳出来的刁民就是东周国。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周王室名存实亡,秦昭王更是直接出兵灭了周王室,周赧王死,周天子不复存在。但是东周是只顽强的小强(王室分枝)虽然遭受秦昭王狂风暴雨的打击,但是并没有就此消失,依然存在只是领导人不敢再叫“周天子了”因为这个外号叫多了会被打,所以便改名换姓改过自新重新做人,于是便叫做“周公”。可怜的周王室被打怕了连王都不敢称了,降了两级(天子、王、公、候、伯、子、男)。别以为这是认怂,实际上这招叫做“以退为进”,虽然降级,但是名义上还是周王室,再次出兵讨伐它是会受到各国谴责的。然而,这任周公很明显不理智联结合诸侯国打算攻打秦国,这下可乐坏吕不韦了,自己正愁着没有军功,这下机会来了。对于东周王这种千里送人头的行为,吕不韦认为机不可失,当即调兵遣将瞅准了时机亲自率兵击灭东周,为秦国开疆扩土。对于这种亡国之君,吕不韦并没有采取“亡国灭种”的做法,相反,他不仅给周公换地点(迁往阳人河南临汝西),而且还给他换工作(奉其祭祀)。吕不韦这一举措是与他所施行的宽政相对应的,既剪除了政治障碍,又为自己树起崇奉“礼”、“义”儒家思想的好口碑。而灭其国而不亡其种,是符合儒家“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的理想,这与自商鞅变法以来被东方六国冠名“虎狼之国”的秦国是格格不入的,虎狼者禽兽也,虎狼之国也就是禽兽之国。也正因如此,天下才士开始对秦国有所改观,一批士人更是西向入秦。
同年出现的第二个刁民叫做韩国,不过吕不韦这次是主动出击,至于是谁先得罪了谁就不知道了。吕不韦派出老将蒙骜率军进攻韩国,一路高歌猛进韩桓惠王被迫将成皋和荥阳(今河南荥阳境内)一带割让秦国。这一带可非同小可,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以后还有好几场大战要在这里打,以后再分析这里。秦国在这里设立三川郡,作为东进门户。
打完刁民吕不韦就要主动出击了,子楚继位第二年,吕不韦趁着赵、魏进攻燕国,后方空虚的机会,派蒙骜率军大举偷袭赵、魏两国后方,随后赵国西部召开大规模军事行动,再次为秦国开疆扩土,而这一次更是巩固了秦国战国第一霸主的地位。
第三年,令大将王龅进攻韩国的上党郡(今山西西北地区),攻占上党郡,并重建上党郡。在赵国故地太原(第一次主动出击夺下的)及附近一大块土地上,设立太原郡。
就此秦国出现了一派与先前不同的风貌,吕不韦所为更是传遍六国。这几年间,子楚领国,吕不韦治国,朝野稳定,小嬴政更是经历了一段幸福的童年。
然而美好的日子总是特别短暂,具体来说是三年。
子楚突然就病倒了,宫中太医怎么医也没能医好子楚。子楚知道自己的身体已经撑不下去了,然而嬴政才十三岁还是个孩子怎么能亲政呢?为了秦国的后来,奄奄一息的子楚决定暂且把国政委托给王室和大臣。
王的悲鸣
自己当政三年,虽无大功,亦无大过。然而现在自己快不行了,孤儿寡母,还有新政的秦国。子楚忧心忡忡,秦国断断不能毁在自己手上!自己曾经错过了当个好父亲的机会,现在不能重演历史。于是子楚分别叫来三个女人、三个男人,其中三个女人分别是华阳太后、夏太后、赵王后;三个男人分别为:吕不韦、昌平君、昌文君;子楚正是打算托政给六个人,这六个人可不简单,华阳太后是楚系利益集团的领导,夏太后是韩系利益集团的领导,而昌平君、昌文君是楚系利益集团中的亲秦分子,赵太后、吕不韦是子楚在赵国培养的亲秦中坚力量且与楚系利益集团有所交情;这三大团队虽然都是秦氏家族的骨干,不过所代表的集团利益是不同的,如何权衡三大集团,小嬴政是办不了的,现在作为父亲的子楚,他唯一能为儿子做的事就是分权制衡三大利益集团。最后,子楚叫来了小嬴政,小嬴政知道这一刻代表着什么,三年来感受到的弥补的父爱终于到期了。子楚把小嬴政的手交给了吕不韦,三只手三双手紧紧的握在一起,在场的男女老少无一不声泪俱下。子楚要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把小嬴政托付给吕不韦,从邯郸密谈到现在拜相封侯,我们多少风风雨雨都一起走过来了,本想着一起看到天下一统的那一天,可惜现在我好像撑不住了,好基友,接下来我的儿子就交给你了,以后他也就是你的儿子了,拜托了。
……
公元前247年,秦王子楚驾崩,享年34岁,在位三年。年仅十三岁的王太子嬴政继位,委政华阳太后、夏太后、赵王后,由吕不韦、昌平君、昌文君扶持朝政,嬴政尊称吕不韦为“仲父”吕不韦掌秦国军政大权。
如果说当初和吕不韦合伙是子楚这辈子做过的第一个最明智且正确决定的话,那么这便是他做过的第二个明智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