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472300000025

第25章 加强军备,以图长治久安

康熙十一年(1672年)十二月,太皇太后根据太宗时“甚重骑射”的传统经验,告诫康熙说:“方今天下太平,四方宁谧,然安不可忘危,闲暇时仍宜训练武备。”康熙遵照祖母懿旨,居安思危,把军队建设放在了朝廷的重要议事日程。在“兵可百年不用,不可一日不备”的思想指导下,大力发展和整顿全国的军队。

八旗兵是清政府的命根子和军队的基本成分。发展建设军事力量自然是以八旗兵为主。八旗是军事、政治、经济合一的组织。八旗制度的特点是以旗统人,即以旗统兵。凡隶于八旗者皆可以为兵。实际上,清代兵有常数,饷有定额,随着满族人口的不断增加,并非所有满族人都能披甲为兵,而且到后来披甲的人数在满族人口中的比例也越来越小。清太祖、太宗时期,八旗组织有较快的发展。入关前满洲八旗共三百零九个佐领,又半分佐领十八个;蒙古佐领一百一十七个,又半分佐领五个;汉军佐领一百五十七个,又半分佐领五个。八旗满、蒙、汉佐领共五百八十三个,又半分佐领二十八个。满清统治206全国之初,由于统一全国的战争需要,以及平定各地的反清斗争,满洲八旗军队发展迅速。康熙时满洲佐领就已达到六百六十九个。

八旗初建时兵民合一,全民皆兵,凡满洲成员皆隶属于满洲八旗之下。旗的组织具有军事、行政和生产等多方面职能。入关前,八旗兵丁平时从事生产劳动,战时荷戈从征,军械粮草自备。入关以后,为了巩固满族贵族的统治,加强对全国各族人民的控制,同时为了解除八旗官兵的后顾之忧,更好地为清王朝效命,于是建立了八旗常备兵制和兵饷制度,与绿营共同构成清朝统治全国的强有力的军事工具,八旗兵从而成了职业兵。八旗兵无论满洲、蒙古或汉军,均以营为单位,由都统及副都统率领,称作骁骑营,用于驻防或征战。并有炮营、枪营、护炮藤牌营,附属于汉军骁骑营。

清太祖努尔哈赤所创立的八旗制度,经过康熙的整饬、训练,继续为巩固国家统一、抗击外敌入侵而发挥巨大作用。平定“三藩”、统一台湾、抗击沙俄、征讨噶尔丹、进兵安藏等一系列重大的军事行动,均有八旗兵参加,并在其中发挥核心、骨干作用。此外,八旗作为组织最为严密的社会集团,奉皇帝委派,在赡养蒙古、赈济山东、捕灭蝗虫、整修道路等各项活动中,也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顺治初年,浦廷在统一全国过程中将收编的明军及其它汉兵,参照明军旧制,以营为基本单位进行组建,以绿旗为标志,称为绿营,又称绿旗兵。康熙朝,属于地方总督、巡抚、提督、总兵及漕运总督、河道总督等统率的绿营兵,据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统计是五十八万人。这是平定“三藩”胜利,经过裁撤之后的数目。在清代前期,尤其是在康熙初年平定三藩之乱及在历次战争中,绿营都曾起到重要作用。绿营主要是步兵,分为战兵和守兵两种,此外尚有马兵(骑兵)和水师。其营制分标、协、营、汛四种,总督、巡抚、提督、总兵所属称标,副将所属称协,参将、游击、都司、守备所属称营,千总、把总、外委所属称汛。标、协管辖一至五营不等,营以下分若干汛。每营的人数少则二三百人,多则六七百人。按道里远近,计水陆冲缓,分汛布防。其建制分京师、行省、边区三个方面。京师设巡捕五营,统于步军统领。在内地各直省,均有绿营兵驻守,但经制及兵额不一,其中闽广最多,安徽最少。绿营的军职,以总督为最高,节制总兵以下各级军官。而各省区绿营,自巡抚、提督、总兵各标以下,统归所在总督节制。巡抚原则上不节制提镇。但在不设总督的省份及巡抚兼任提督的省份均可节制镇协。

地方绿营的基本任务是“慎巡守,备征调”,此外还担负差役、西北用兵、东南海防和边防、屯戍、河工、漕运、守陵等任务。绿营的这一套严密的组织系统,发挥了臂指相使的镇压功能,成为清王朝维护其统治的主要支柱和武装力量。

在平定三藩的战争中,绿营兵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其地位也随之有所提高,队伍扩大,估计最多时达到七十万人上下。而且水师较强大,能独立承担统一台湾重任。但总的说来,康熙和满洲贵族们对绿营兵存有戒心,认为吃苦精神差,作战不得力,“任伊众多,朕心亦难倚恃”,而且容易“生乱”,所以加意防范,采取了许多相应的措施。第一是以文制武,地方绿营的各级统兵官均归地方最高文官统辖或节制。第二是确立了一套互相分权,相互牵制的体制。如总督有权节制巡抚、提督、总兵,而提督和部分巡抚乜可节制总兵以下各级武官。这样就分散和限制了总督的指挥权。又如总督、巡抚、提督都有调遣兵马的权力,但是,除了统辖为数不多的本标官兵外,都不直接统辖其它镇协营兵。重兵是由总兵管带,而总兵虽有管带兵马的职任,却无调遣兵马的权力。这都是为了防止兵权过于集中。第三是实行兵皆土著,将则调补,兵籍和兵饷的发放统归兵部的制度。于是将不得私兵,兵不为将有,权力悉归中央。

康熙说:“兵在训练之善不善”,指示将领“亲率兵丁,不时操练,务期队伍整肃,纪律严明”。凡发生战时步调不一,临阵而退,遇难不能协力救助等,康熙指出:“皆由该管官平日不严加训练,故至失事。”108康熙十二年(1673年)正月,康熙率诸王、大臣及元旦来朝的蒙古王、贝勒等,去南苑行围,并举行亲政以来的首次大阅盛典。

大阅,早在春秋时代已经出现,如(佐恸桓公六年记载:“秋八月壬午,大阅”;“大阅,简车马也。”清代大阅始于入关前的皇太极时期。清初,大阅一般每三年举行一次,地点在南苑、芦沟桥、玉泉山等地,以检阅八旗兵的战斗能力,有示范和动员的意义。清太祖时,经常出兵行围,尚未举行阅兵典礼。清太宗皇太极于天聪六年(1632年)在北演武场,检阅刚组成不久的汉军,试放新制的红衣大炮,是为清代首次大阅典礼。见效果甚佳,在以后的大阅典礼中,才有满洲护军及步兵参加。清世祖福临于顺治十三年(1656年)在南苑举行大阅,并定规制,三年一行,永著为令,“阅毕传令大臣并侍卫于御前较射、赐燕(宴)”。

康熙十二年的这次大阅基本按顺治帝所定的规制进行,但规模远较以前为大。被检阅者,有上三旗内大臣、都统、护军统领、前锋统领,各领队伍;还有下五旗诸王、贝勒等,各领本旗护军、前锋及四品以上武官。他们先于晾鹰台前两旁排列,大阅开始后,各率队伍行至台前广场东边排列,“闻鸟枪齐发,皆鸣号发喊,自东边结阵驰至西边,照两翼摊列”。康熙亲擐甲登晾鹰台,御黄幄,在三品以上满汉大臣、翰林科道等官及蒙古王、贝勒、台吉等人陪同下检阅毕,召兵部尚书明珠,称赞:“此阵列甚善,其永著为令。”然后命树候台下,亲射五发,中三矢。又令内大臣国舅佟国维及其他内大臣、侍卫等射毕,康熙再次上马张弓,一发即中。外藩王、贝勒等见皇帝“骑射熟娴,军容整肃,皆相视骇异。”较射毕,康熙卸甲,服圆补黄袍,赐内外诸王、贝勒及文武百官宴。起居注官评论说:这次大阅体现了皇帝“制治保邦,安不忘危之至意”。

康熙在平定“三藩”的过程中,对武备更加重视。按“三年一行”的规制,本应康熙十五年举行大阅。因前方战局极为紧张,所以拖延至康熙十六年举行,后于康熙十九年又举行一次。这两次大阅,由于诸王及绝大部分八旗将士都已开赴前线,所以仅有内务府佐领下官兵参加,但阅视及操演都十分认真。不仅皇帝擐甲,陪阅的内大臣、侍卫、大学士、学士、记注官等诸臣,“俱穿甲”。康熙先“周视众军”,然后御晾鹰台黄幄。操演官兵分三队相继前进,东西往来数次,“呐喊驰骤,枪炮齐发”,然后归队。阅后较射,皇帝亲率内大臣、侍卫,“马步射,各四次”。并“命大学士、学士、记注官及各官兵,以次射”,然后列坐赐宴。令文官也亲操弓矢,重视武备。

经过平叛战争的锻炼和考验,康熙继承了祖先行围习武的经验,在口外设立围场,令八旗官兵轮流参加围猎,以达到强兵练武的目的。

康熙十六年(1677)九月和二十年(1681)四月,在平叛战争出现转机之际,他先后两次出塞,各用半月左右时间,在内蒙古王公的大力支持下,最后决定在原属喀喇沁旗和翁牛特旗的牧场内,划出南北二百余里、东西三百余里、周一千三百余里的土地,作为内蒙古王公敬献给皇帝的土地,用以设置木兰围场。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冬,令议政王大臣等议奏官兵轮番行猎及有关纪律问题。十二月初一降旨,因兵数太多,驻地水草必致艰难,因此决定每年派兵一万两千名,分为三班,每次行猎拨兵四千,于囚、十、十二月,分三批前往。部院官员不谙骑射者,参考以前有派往出征之例,一并参加行猎,以“娴习骑射”。

行围是严格的军事训练,每期二十天左右。每天黎明前出营,列队形成一个大包围圈。皇帝、皇太子首先射猎。围猎圈缩小时,皇帝驻马观围,满蒙王公和诸部落射生手则大显身手。一日行围结束,根据猎获情况,论功行赏,然后点起篝火,举行野餐。行围期满,举行盛大的庆功和告别宴会。康熙对此全过程,如行军、出哨、布围、合围、射猎、罢围、驻跸、安营等程序,都有严格的规定,有违犯者,绳之军法。队形不整齐、追杀不勇敢也要严加惩处。而对临危不惧勇敢善战者则大加奖励。木兰秋口极劳苦,往来沙塞,不避风尘,饮食不能按时,活动更是紧张。康熙置身其中“搏犀兕以作气,冒风雪以习劳”,整天都在马上度过。并令贵族子弟担任最艰苦、最危险的工作,目的就是为了保持满族传统的骁勇善战本色,抵拒怠惰颓靡娇奢恶习;安不忘危,常备不懈。

“兵无常强,亦无常弱,而其机则在能惧与否而已。”康熙读《战国策》,见赵国“残而难攻”,韩、魏、楚“完而易取”,便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强调国君必须有忧患意识和紧迫感。康熙二十九年(1690)八月的乌兰布通之战,虽将进犯之噶尔丹击败,但并未达到全歼之预定目标,使之逃遁,为将来留下隐患。康熙通过这次战役,认真总结敌我双方在战略战术和军事素质上的差距,以求知己知彼。

他说:“朕向闻蒙古临阵,初虽骁勇,一败北,即奔窜,首尾不顾,惴怯殊甚。”然而漠西厄鲁特蒙古则不然,战败并未首尾不顾、胡乱奔窜,而是“旋奔高山顶,遁于险恶处”,有计划地转移到新的阵地。

这一新的认识,扭转了原来认为噶尔丹不堪一击的轻敌思想。同时,通过这次战役也暴露了清军的弱点,不仅“排列太密”,被伤者多,而且“进退之际,海螺未鸣”,指挥不力。有鉴于此,康熙决定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调整补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五月始设的各旗火器营,“以公侯大臣为总统,专理营务,训练官军”;恢复每年春秋二季的校猎,“令八旗官兵,集于宽敞平原之地,排列阵势,鸣锣进退,以熟操练”。并且,从康熙三十年大阅于多伦诺尔之后,至三十四年,历年均有大阅。三十二年(1693年)十二月,他于玉泉山阅兵之后,见军队训练颇有成效,特予嘉奖,并回顾往事说:“前厄鲁特噶尔丹之役,官兵不能悉体朕意,即行剿灭,致失机会,罔奏肤功朕心为之不怿。故比年以来,简阅官兵,岁凡两举,朕躬临指示训诲。”数年之后,他仍不忘前事,说:“六年以来,乌兰布通之役,时廑朕怀。因是训练军旅,咨访形势。”康熙在僦兵》文中,总结说:“顷者,灭噶尔丹之道有三:

国家当隆盛之际,宇内熙恬,外藩倾服,独一噶尔丹妄逞凶顽,岂非自取覆亡?是我之得天时也。朔幕地虽辽阔,川原险要,可以何地进兵、何地犄角,了然指掌,是我之得地利也。师行雷动之顷,甲仗颁自禁中,粮饷出之公府,未尝轻劳民力,而禁旅养之有素,踊跃思奋,是我之得人和也。以知己知彼,而上合天时,中获地利,下遂人和,又焉往而不克哉!”这里总结的天时、地利、人和,三条中的一、三两条,实际都是讲的人心;其第一条天时,国家隆盛,宇内熙恬,外藩豢古已往倾服,说明已得到全国大多数民众的拥护;噶尔丹是“独一”“妄逞凶顽”者,征讨噶尔丹属正义之战,“上得天心,出师有名”,人民拥护,所以无往而不胜。

康熙还很重视器械的坚利和整齐,在平定三藩及亲征噶尔丹时,都曾派人研制便于携带、杀伤力更大的火炮。并改进旧式战箭,使箭之长短轻重,与弓力相称。不过,他并不因此而忽略人心向背,而认为:“治天下之道,在政事之得失”,不在火器。吴三桂火器之多无所及者,但“因其所行悖逆,即致灭亡。观此,则火器之不足恃可知矣。”康熙在位六十余年,未发生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说明在不同程度上争得了民心,缓和了矛盾。他概括说:“以力为卫者,一夫之雄也;以险为卫者,一国之守也;以德为卫者,天下之所以善建而不拔2/2也。”康熙对人心向背一直都很重视,是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思想在战争问题上的体现。首先是朝廷与军民的关系,即朝廷必须体恤军民,得到军民支持,才能赢得战争的胜利。《左传》鲁哀公元年(前494年),记载楚国大夫子西,论吴王夫差将败,主要根据就是夫差不体恤其民,国内矛盾尖锐。子西将夫差与其父阖庐(亦作阖闾)对比,说过去吴国之所以强大,能打败楚国,是由于阖庐体恤民艰,他本人吃的用的都很简单,“食不二味,居不重席,室不崇坛,器不彤镂”,宫室无楼亭台榭,舟车无豪华装饰;国家发生天灾,“亲巡孤寡,而共其乏困”;行军时,必士卒普遍吃上熟食,自己才敢吃。由于能“勤恤其民”,而与之同甘共苦,“是以民不罢劳”,勇敢战斗,所以能打胜仗。“今闻夫差,次(住处)有台榭陂池焉,宿有妃嫱嫔御焉。一日之行,所欲必成,玩好必从。珍异是聚,观乐是务,视民如仇,而用之日新。夫先自败也已,安能败我?”康熙读后,深表赞成,在笔记中写道:“国之强弱,视其君之志气。志气振举,则国势日强;志气颓靡,则国势日削。自古未有不勤恤其民,而可以战胜攻取者也。观阖庐、夫差之胜败,益可见矣。”康熙平时节省宫廷开支,察吏安民,改革赋税制度,灾荒乏年蠲免钱粮、平粜赈饥,时刻关心百姓疾苦,以及进行战争为民除暴等,均体现了他的爱民之心。他不仅勤恤其民,也勤恤其兵。

康熙认为兵民一样,需要爱惜,“兵虽良,如不善抚绥而困苦之,则兵虽良,无用也”。康熙二十六年(1687)十月,当他得知各级军官有敛取兵丁以为定规,馈送兵部之事,立即谕令大学士等严行禁止:“今当军政之年,闻敛取兵丁以为定规,馈送兵部。此等情事,朕不传旨指明,然亟应禁绝。又闻每年奏销兵马册,亦称定规,敛取兵丁,馈送该部。此皆勒索于军民者也。其弊亦宜永行禁止。可传谕兵部。”这主要是指由总督、巡抚、提督、总兵及汉族将领统率的绿营兵。对八旗兵丁及旗人生计问题的关怀照顾,更是无微不至。

清朝定都北京以后,绝大部分八旗兵丁屯驻在北京附近,戍卫京师的八旗则按其方位驻守,称驻京八旗,俗称京旗。另抽出一部分旗兵派驻全国各重要城市和军事要地,称驻防八旗。驻京八旗负责皇宫和京师的安全,实即禁军。清朝的禁卫军制大类有二,即郎卫和兵卫。郎卫是指御前近卫,专门负责皇帝及后妃等的警卫与服务,其内部又根据具体任务的不同,设置侍卫处、銮仪卫、善扑营等不同的机构。侍卫处初选上三旗子弟中才武出众者分班入值,掌上三旗侍卫亲军之政令,供宿卫扈从之需。銮仪卫亦系侍从武职,掌管帝、后车驾仪仗等机构。宣统元年(1909年)避溥仪名讳,改为銮舆卫。善扑营,顺治初年曾设善射鹄、善强弓、善扑等侍卫,各有专管,统在三旗额内。

清军入关之后,满族人口大量涌入北京及其附近地区,平时除任职的官兵领取俸饷之外,其他未“当差”的并无经济收入。但为保证兵源,又不许广大余丁从事其他生产活动,即“除月饷外,别无生理”;且生齿曰繁,风气日奢,以致八旗内部贫富两极分化现象更加严重。有些旗下官员以权谋私,将应该分给兵丁的房屋土地“隐占不给,或私赁取租”。少数“大臣”、“富家”经常兼并兵丁的房屋、土地。正如康熙帝所说,他们在京师内城之地“每造房舍,辄兼数十贫人之产”;“贫乏兵丁僦屋以居,节省所食钱粮,以偿房租,度日必至艰难。”许多士兵陷入高利贷的罗网,逐渐沦为赤贫,“用月饷的一半以上支付借款的利息”。以致成年不得娶妻,死后无地安葬。

至于八旗奴仆,除极少数得主人宠爱、助纣为虐者外,绝大多数处境更惨。他们即使有幸担任某种差使,所得钱粮也要大部交给主人。因此八旗内部的阶级矛盾渐趋尖锐,顺治年间及康熙初年京师社会秩序紊乱,盗窃、抢劫之事时有发生,与此不无关系。为了安置八旗官兵和闲散人口的生活,从顺治元年底至康熙四年,清政府共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圈地运动,八旗满洲、蒙古、汉军官兵三次共分得旗地二百三十三万五千四百七十七垧零九亩。八旗兵丁的份地为五垧(一垧约2(4六亩),兵丁份地大多数靠本人带同家属从事耕种,后迫于生计被典押出去。

康熙亲政后,为了维护八旗社会的正常运转,亲政之后即采取一些解决八旗生计问题的措施。其主要措施有:

第一,归并余丁,增编佐领,使闲散得以披甲当差。康熙帝于六年(1667年)七月亲政之后,增编佐领速度即较前加快。至康熙十二年十二月(1674年初),又集中增编一批。他见“满洲贫而负债者甚多”,便在乾清门召见八旗满洲、蒙古、汉军都统、副都统、六部尚书,指出:“满洲乃国家根本,宜加爱惜。”解决办法除“禁止嬉游,劝善惩恶”之外,便是停止满洲富户的奴仆披甲,“将闲散满洲令其披甲。则满洲人丁各得食粮,庶可少资生理。”经议准,满洲、蒙古佐领各留一百三十到一百四十人,“其余丁另合为佐领”。康熙朝共新编满洲佐领三百五十六,另新编蒙古、汉军佐领一百三十一。此举不仅解决了八旗生计,也为平叛战争做好了重要准备。

第二,提高满洲甲兵月饷。康熙认为,满洲甲兵“牧养马匹,整办器械,费用繁多。除月饷外,别无生理,不足养赡妻子家口”。于是在康熙九年(1670年)三月议加月饷,“甲兵每人月增银一两,岁增米二斛”,使前锋、护军、领催月饷达四两,甲兵二两。纵后八旗兵饷,大体保持这一水平。至康熙三十年(1691年)二月,又考虑“口外驻牧八旗察哈尔兵丁,出征、随围,凡有差使,一同效力,向并未给钱粮,亦属可悯”。因而决定临时给予饷银:护军校、骁骑校、护军、拨什库,月给钱粮各二两,甲兵及执事人,并太仆寺牧厂人役,月给钱粮各一两,俟其赡足时停支。

第三,解决亡故军士葬地及贫困兵丁妻室、住房等问题。康熙于十七年(1678年)闰三月巡视京畿,见八旗亡故军士,葬地窄狭,坟墓累累,亦有竟无茔地者”。令妥议解决办法。经大学士等议准:

“满洲、蒙古及包衣,每佐领给地十五亩;汉军另户兵少,每佐领给地七亩半。清查内务府及王以下大臣等,园地溢额者拨给。”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八月十五,议政王大臣等奉皇帝之命,议资生之策:旗下兵丁贫无妻室者,官给资婚娶;无房屋者,令八旗王以下、官员人等以上,有房屋四十间者,分拨一间给于居住;无田土者,以户部所存未分拨田土拨给。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l五月,康熙经过调查,得知八旗无房舍者七千余人。于是决定于城外按各旗方位,每旗各造两千间公房,无屋兵丁,每名给以两间,勿得擅鬻,“兵丁亡退者,则收入官”。

康熙曾说:“八旗官兵将所给之米,未及抵家,止贪得一时小利,辄行变卖,在所得之利甚微,而银两耗去,米价又增,于是众皆怨悔无及。”为解决八旗生计问题,康熙皇帝曾从国库拿出银两五百四十一万余两,平均旗人每户获赏银数百两,但仍无济于事。很快旗人又将其挥霍的荡然无存。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又发库银六百五十五万余两,也同先前一样,立时费尽。康熙时,曾策划把在京无职无产的旗人,投往沿边驻防,并分给牛、种子、田地,但愿迁者寥寥无几,只好作罢。

此外,在灾荒赈济、出征补助、代还旧债、伤残养老等各个方面,也都采取了一些措施,予以关照。康熙关心八旗广大军官和士兵,抑制诸王势力,使八旗内部的矛盾得以缓和。

康熙对身边的近侍官车、护卫人等也十分体贴、关怀。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六月,出古北口避暑,扈从诸臣建议,可乘便经过乌兰哈达等地。那里水草肥美,兽类繁多,诚为圣地,但无柴薪。今御前所用柴薪已经预备,其余护从官军“宜各带柴薪前往”。康熙听后,大不以为然,说:“此非为朕一人,要当为众人计。朕所需用,岂至有误。惟恐官军不能携带柴薪,以致窘急。兽类虽多,众人不免愁苦,朕有何乐?即今天下偶有一方,以水旱见告,朕必遣官支发仓库,即行赈济。虽边疆海岛之遥,朕尚恻然加念,岂于近侍官军令其忍饥行走乎?尔等另择有柴薪地方来奏。在尔等有管军之责,亦应体恤群下也。”2/6伤亡是战争中不可避免的,尤其是士兵。但指挥人员不可不爱惜士兵性命,草率从事。要尽可能减少乃至避免流血。康熙特别注重和提倡作战时周密部署,下令向敌军攻击,必评审可攻之处,始令前进,“必不以军士躯命为尝试”。

满族原有军队官兵同甘共苦的传统,康熙一直保持和努力发扬。

并坚守“为将之道,当身先士卒”的原则,更多关心士兵的生活。在亲征噶尔丹的行军途中,康熙“常以休息士马为念”,未驻营时,先令人详审水草,缺水处则凿井开泉,蓄积澄流,务使人马给足。见行李运输迟缓,军士人等不能及时安营,于是每日五更即起,亲自督促运送士兵行李的驮队及早启行,使行李先到营地,“于是士马大得苏息”。有一天,雨雪交作。康熙见军士未即安营,自己也不肯先入行宫,“雨服露立,俟众军士结营毕,始入行宫;营中皆炊饭,然后进膳”。恐怕粮饷不能及时运到,节约食用,规定全军每日一餐,皇帝本人及众皇子毫无例外地遵守,每日一餐。众将士都深为感动。

战争也会给人民带来不便。但康熙尽最大努力减少人民的负担,避免扰民。军队行军作战一切供给,凡涉及钱物者,一律由国库开支,不向百姓摊派。如:征讨噶尔丹,需要大量战马,主要从内蒙古四十九旗购买,少量的由浦汉大臣以下,笔帖式以上酌量捐助。令江南、浙江、山东、江西制绵甲,也是由国家财政开支。而对接近战地的内蒙古及东北部分地区,赈灾却十分抓紧。如: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春,曾派人赈济内蒙古东部巴林、翁牛特、克什克腾、阿鲁科尔沁等六旗贫乏者。康熙发觉“未曾遍察”,即仍有人“不能聊生”,乃于同年十二月,再次派内大臣明珠,坐镇该地“监视散给”。

同年盛京大旱,令从天津运米,散给穷兵。而且凡参与出征者,各给两月粮,并给来岁一年俸饷,以至官兵闻讯雀跃,均愿效力。

同类推荐
  • 李自成第六卷:燕辽纪事

    李自成第六卷:燕辽纪事

    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崇祯三年(1630),李自成辍业,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后与农民军首领张献忠等合兵,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邓玘,杀其部将杨遇春,随后转战山西、陕西各地。七年,连克陕西澄城、甘肃乾州(今乾县)等地,后于高陵、富平间为明总兵左光先击败。
  • 历史上那些女人们

    历史上那些女人们

    本书选取了历史上不同性格、不同结局女性的故事,这些女性用自己的传奇人生谱写了一首首动人的乐章,她们的姓名无一例外地铭刻进了历史的篇章。
  • 有趣的中国文臣

    有趣的中国文臣

    中国文臣始终是历史上最为耀眼的明星之一。他们在乱世中平定天下,在盛世中安抚百姓,他们运筹帷幄、治国变法,他们手握重权、一展抱负,文臣的命运少了些光鲜,多了些嫉恨。姜正成编写的《有趣的中国文臣》讲述了中国历史上有趣的十大文臣,比如乱世谋臣诸葛亮,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还有为了富国强兵的改革大师王安石,热衷于变法的商鞅,治国有方的改革家管仲,等等。
  • 甘地自传

    甘地自传

    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被世人尊称为“圣雄”。印度独立运动领袖,国大党领袖,20世纪非暴力主义倡导者。生于吠舍家庭,信奉印度教中的毗湿奴派。1947年印巴分治,甘地为没有实现印巴统一而深感遗憾。1948年1月30曰,甘地在晚祷的会场被一名极端的印度教徒枪杀。
  • 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描写了魏晋时期前后达70余年的一长段历史故事。主人公是一群在改朝换代的巨大变迁中选择了不同道路和士大夫,史称“竹林七贤”。在当时风云变换,危机四伏的社会生活和政治斗争中,他们或成为上层贤达,或成为一代宗师,或成为高官显贵,或成为富商巨贾,或成为云门卧客,或成为绿林英豪,但总的说来都是蔑视礼教的性情中人,身心兼修的时代巨子。其中尤以一身傲骨,万种风情、放浪形骸、文武双秀的嵇康最具代表性。
热门推荐
  • 千金们的王子

    千金们的王子

    三大小姐强势归来,惹不起啊!逛酒吧,不爽砸了没商量!混嘿(黑色)---道,敢惹我?杀你没话说!守护友情,创造爱情,灭叛徒,立威信。无人可敌,除了你,我最爱的人。我要的爱情,不能背叛,不能不信任,不能不负责任,不能辜负,不能···不爱我
  • 葬魔曲

    葬魔曲

    “万事有因就有果,既然魔碑选中了我,我以身葬魔又何妨?”
  • 一觉醒来我身边有了个蛋

    一觉醒来我身边有了个蛋

    陆裕思:“宝宝你看,旁边这个帅哥哥像不像爸爸?”小金龙咬着手指,咯吱咯吱的笑。大金龙:“……”正经文案——二十一世纪青春活力美少女陆裕思在十八岁生日当天收到了一个神秘的礼物——一个名叫御兽之王的游戏。陆裕思表示很不屑。陆裕思把游戏扔到一边去睡觉了。第二天,陆裕思睁开眼,发现自己穿越了。“欢迎来到御兽之王,亲。”陆裕思流下了后悔的泪水。(好吧这个文案还是不正经,捂脸)纯属娱乐,谢绝考究党。
  • 贴身保镖:我的千金大小姐

    贴身保镖:我的千金大小姐

    他本是三十一世纪的杀手之王,却在完成一次特殊的任务后,穿越到了二十一世纪。在这个落后的时代,他可以随心所欲,不过,为了满足某人的愿望,他转职当起了保镖……有了超级杀手的经验,这世上又还有哪个杀手,能够对他所保护的人下手呢?
  • 再给我一次深情

    再给我一次深情

    前世我放弃最爱我的人,放弃了那个最好的人,最后沦落为酒吧的舞女。现在我再来一次,爱上那个人,希望着他能再给我一次深情。
  • 纸笔绘容颜易烊千玺

    纸笔绘容颜易烊千玺

    执笔绘出你最美的容颜,易少年。“千玺,你长的好帅啊,我要用我的笔画下来,这样,我就永远不会忘记你的容颜!”“傻子啊你,我会一直陪在你身边!”“那可说不定哦,万一哪天我真的忘了怎么办?如果我真的忘了,要告诉我易烊千玺这四个字哦,我会记起来的!”“呵呵,我会让你记得的,你爱的人是我,易烊千玺,我,易烊千玺,也爱的是你!”“千千,有你真好!”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丹器乾坤

    丹器乾坤

    地球宅男带着游戏里顶级的生活职业穿越异世大陆,且看他如何纵横这异世大陆。
  • 邪肆坏少缠上门

    邪肆坏少缠上门

    他是通杀帝王,是女人恨不得贴上去死死扒住的金龟婿,可对于她,他就是个想啃她这颗嫩草的怪蜀黍。她是豪门私生女,明里天真可爱,背里烧杀抢夺,毁人三观,还要人有苦说不出有恨肚里咽的腹黑小萝莉。
  • 叫我如何忘了你

    叫我如何忘了你

    五年前,他一句“可是我现在,根本不喜欢你,而且我也不确定自己以后会不会喜欢你……”,浇灭了她心底希望的火焰,可为何如此,她还是忘不了他,五年了,当她听到他回国的消息时那心底的悸动又是为何?她恨自己,恨自己对他用情至此,却又一点办法又没有,面对日思夜想的爱人,她该何去何从呢……五年前,他强忍心底那撕裂般的疼痛对她说出了他这辈子唯一的一句违心的话,因为他知道当时的他给不起他幸福,却没想到却伤她更深,这是他这辈子唯一不能原谅自己的事儿,五年后,他毅然决然的回国,只为尽自己最大的能力给她幸福,哪怕她结婚了,他也要守护在她身边,这次他绝不会再放手了……五年的时间,两人终于相遇,然而却已是沧海桑田,唯一不变的是两颗彼此相爱的心,错过,误会,两人到底还要经历多少坎坷才能紧握彼此的手走向幸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