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正中,文国大梁城中一片白缟,无论官员将士还是王侯百姓,人人皆披麻戴孝,神情悲痛。今日正是文王姬礼下葬之日,各国皆遣使而来,带着各国国君悼文念叨了一番,便各自寻亲近的官员闲聊去了。
“萧大人,听闻贵国出了一个女宰相,便是原来谢国师之女谢翩翩,不知此事可当真?”东华国使臣令狐闻多和廷尉萧炎站在一起,两人正在小声说话。
萧炎点头答道:“确有其事,乃是世子钦定之国师兼宰相!”
“文国朝堂可会服气?让一年轻女娃做百官之首,恐怕难以服众吧!”令狐闻多捻须说道。
“哎!”萧炎叹气说道:“早前世子一意要立国师之女为宰相,根本没有问过大臣们的意思,这便失了臣心,以至于......”
“以至于二王子说世子夺宫,又说王上和三王子被世子杀死,世子也自杀身亡。如此破绽百出的言辞,文国满朝上下竟然无一人怀疑,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令狐闻多凑在萧炎耳边小声接道,脸上神情似笑非笑,耐人寻味。
萧炎皱眉,神色严肃的看了他一眼:“令狐大人远来是客,主人家的事情还是少管些为好,免得招惹到不必要的事端。”
“萧炎老弟,你我二人相交已然二十多年了,老哥的为人你还能不知道?这话我也就只在你耳边说说,难道我还要当真跑去质问二王子以及文国满朝文武吗?”令狐闻多满不在乎的摇摇手,责怪的看了萧炎一眼,似乎在怪他太过严肃。
萧炎无奈的叹了口气,这个令狐老儿,又开始在自己面前装疯卖傻了,一把年纪了那时那样没品。
“老狐狸,你究竟想问些什么?”
“嘿嘿。”令狐闻多怪笑两声,小声问道:“那谢翩翩是世子姬胤钦定的宰相,不用你说,我也知道她一个小女娃娃,没有世子帮助,想要站稳朝堂是根本不可能的。据我所知,世子死后,二王子代理朝政,谢翩翩就再未上过朝堂,可是如此?”
“谢国师遭奸人所害,遇难身死,谢翩翩要处理国师大人后事,因此世子特意批准她半月可以不上朝。”萧炎说道。
“半月?这都快两个月了吧?怎么也不见那谢翩翩上朝?”令狐闻多满脸怀疑。
“我说令狐大人,你是东华的使臣,没事关心我文国宰相干什么?”萧炎问道。
“你以为我愿意问?还不是那个鱼老头,听说我要出使文国,所以让我替他打听打听他女儿和孙女的事,否则你以为我爱打听?”令狐闻多同样无奈的叹了口气,说道:“我本想去拜会国师府一趟,但眼下国师府颇为尴尬,我身为东华使臣,实在不好在这个时候前去拜访。”
“原来是鱼大师托你探访鱼夫人和谢小姐,难怪你这老儿会如此热心询问与你无关之事。”
“那萧老弟可知二王子是怎么个意思?革去她宰相之职还是继续让她做个傀儡宰相?”令狐闻多问道。
“这个......我是真的不知,我并不是二王子一系的,所以这些事情,我和你一样无从得知。”萧炎思索着说道:“不过我想明日早朝时,一切都会水落石出。”
第二日天还没有大亮,朝堂上已经站满了早朝的百官,此时众人皆是一副古怪的神情,时不时望向大殿最上方的方向。
翩翩此时正笔直的站在相位上不言不语,不理会百官们脸上古怪的神色,也不理睬他们眼中猜测的目光,一袭白衣在满殿玄黑色男子官服面前,显得极为潇洒别致。
太尉历清寒首先发难,他白须抖动,手指翩翩说道:“大胆谢翩翩,为何你上朝不穿朝服,还腰佩长剑,可是未将我文国王室放在眼里?”
翩翩用奇怪的眼神看了他一眼,说道:“历大人好生奇怪,第一代文王曾经有令:凡我文国宰相,出入王城不受限,且可佩带长剑!所以我佩带长剑并没有冒犯那条律法。至于朝服,律法有云,国祚大丧期间,官员可身穿孝服上朝,以示对先王悼念。因此我实在不知,历大人此话怎讲,我哪里未将我文国王室放在眼里了?”
历清寒脸色一滞,见拿不住她的不是,连忙换个话题继续刁难:“谢小姐自称是我文国宰相,可不知是哪位陛下的任命呢?”
翩翩终于认真的看了他一眼,不确定的问道:“历大人的意思是只能王上才能任命我为宰相,世子殿下任命的不算?”
“哼!”历清寒高声道:“不错,更何况世子竟敢带兵夺宫,大胆杀害王上,如此大逆不道,若不死,定然会被废除世子身份。试问我文国罪人所任命的宰相,还能继续做下去吗?”
“历大人!”翩翩同样高声的说道:“公道自在人心,你当全天下的人都是傻子吗?由着你们说什么就是什么?如今你竟敢诽谤世子殿下的清名,你这是大逆不道之罪,廷尉大人,我说的可对?”
萧炎心中叫了一声苦,这两人斗法,自己这个专管律法的官员每次都是首当其冲,只好一整面容,严肃的朝历清寒说道:“历大人,请慎言,谨守君君臣臣之礼,世子殿下岂能让你随意污蔑?下官是否可以认为历大人你有不臣之心?”
历清寒一愣,正不知该说什么时,旁边太守邬善道跳出来说道:“萧大人,历大人只是一时心急,所以说话稍有些过了,你何必抓着字眼大做文章?”
萧炎垂下眼帘,一本正经的答道:“此时正是我文国多事之秋,国内人心不稳,国外有卫国大军压境。我等应当同心协力共度难关才是,实在不宜内讧,望各位大人以国事为重!”
翩翩点点头,历清寒冷哼一声,扭头过去不在寻她麻烦。翩翩看了看朝堂百官,朝中大部分的官员已经站在了历清寒为首的一派边,而剩下的几位清正廉直的官员也是一副洁身自好不闻不问的样子。
她皱起眉头,心下想道:看来姬丰已经得到百官的拥护,自己想要做的事,难度更加大了。不知道那几位到时候能不能挺身而出?
******************************
求推荐,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