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健身术,基本分两大类:一类以静为主,静立、静坐或静卧,使精神集中,并且用特殊的方式进行呼吸,促进循环、消化等系统的功能;另一类以动为主,一般用柔和的运动操、按摩等方法,坚持经常锻炼,以增强体质。古代则根据功法不同,分别称吐纳、导引、行气、服气、食气、练气、静坐、坐禅或内功等,其特点是通过练功者的主观努力对自己的身心进行意、气、体结合的锻炼,以达到健身和防治疾病的目的。
气功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在古书记载中只是偶尔出现“气功”的提法,亦无完整的解释。直到20世纪50年代,刘贵珍在《气功疗法实践》一书中写道:“‘气’这个字,在这里代表呼吸的意思,‘功’字就是不断地调整呼吸和姿势的练习……”一般认为,“气功”二字从此被确定和传播开来。国外有些资料将气功译为“深呼吸锻炼法”,国内有些工具书也如是照搬,显然是未认识到气功的真谛。实际上气功锻炼包括呼吸、体势、意念三类手段,每一类手段又有多种锻炼方法,深呼吸只是众多呼吸锻炼方法中的一种。可见,将气功的定义解释为“深呼吸锻炼方法”,过于片面了。
如果从中医学角度定义,气功是通过调神的自我锻炼,使自身气机变得协调的锻炼方法。
随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可以用现代科学的有关知识来认识气功,这将更加深化我们对气功实质的认识。
从现代行为医学的角度看,气功锻炼是对一种有利于心身健康的良性行为进行学习训练,最终以条件反射方式固定下来的行为疗法。
如果从气功作用的心理生理学过程看的话,可将气功定义为:主要是通过使用自我暗示为核心的手段,促使意识进入自我催眠状态,通过心理—生理—形态自调机制调整心身平衡,达到健身治病目的的自我锻炼方法。
我们也可将上述认识概括成一句话:气功是一种带有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自我心身疗法。心身疗法的种类很多,气功区别于其他众多自我心身疗法的重要之处是带有中国民族文化特色——中国人所独有的,以中医理论内容“调神”为核心指导的实践活动。
气功之所以能够治病,主要是因为它对大脑皮层和皮层下植物神经中枢及心血管系统能起到有益的调节作用,对机体的异常反应有纠正作用,对腹腔器官有一种按摩作用,对自身生理机能可起到自我控制作用等。练功对人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可以排除情绪的干扰,让人体的生理机能处于最佳工作状态;气功中的放松、入静和呼吸可缓解大脑皮层对整体的应激反应准备,为机体的休息、修复和调整提供有利条件,亦即可清除“七情”对机体的扰乱,降低机体对外部环境的劣性刺激的敏感性,减弱“六欲”的危害;经过缓慢调整,使整体耗能减少,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中国气功的九大特色
中国传统医学包括丰富的内容,气功是中国传统医学宝库的一颗瑰丽的明珠。前文也提到:气功是一种带有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自我心身疗法,那么气功所体现出来的中国特色又包括哪些方面呢?下面,我们将进行详细论述。
1.中国气功的理论是基础经络、穴位、气血学说
经络、穴位、气血是非常复杂的人体现象,可以简单而形象地解释为: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穴位是气血运行的出入口。而气功健身祛病的道理就在于使穴位受到良性刺激,气血在经络中运行通畅。
2.中国气功体现了天人合一,人和自然和谐统一、形神合一的整体观
中国气功强调天人合一,人和自然界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人的机体受到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中国气功认为社会环境与人的健康和疾病也有着密切关系,气功修炼强调人要适应社会。
中国气功还强调形神统一,是一种中国特色的自我心身锻炼方法。它既可以提高人体的生理功能,又能提高人体的心理功能,二者是同时进行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3.中国气功受道家、儒家、佛家和医家的影响
中国气功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吸取了道家、佛家、儒家和医家的一些理论及健身祛病的技术,逐步形成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和丰富多彩的养生技术。
4.中国气功功法丰富多彩
中国气功功法种类繁多,功法众多,以中国气功流派划分,可分为道家功、儒家功、佛家功、医家功和武术五大派别;以练功的动静划分,可分为静、动功,一般认为太极拳就是一种动功;以练功的姿势分,有卧功、坐功、站功与活步功;以练功的手段分,包括:侧重意念锻炼的意守功;侧重呼吸锻炼的呼吸功;侧重姿势锻炼的调身功。
5.中国气功具有防治一体的特点
修炼中国气功有病祛病,无病健身。祛病与健身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
6.中国气功能够调整人内在的生理与心理功能
中国气功能够调整人体的生理功能与心理功能;能够充分调动人体生理的积极性与心理的能动性;能够充分发挥人的生理潜力与人的心理潜力。
7.中国气功对人体身心具有整体性和双向性的调节特点
中国气功,不仅对人体生理功能具有多层次的调整作用,而且对人的心理功能也有多层次的调节作用。它既可对人体的神经系统进行调节,也可对人体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进行调节;它既可调节人的情绪,又可调节人的情操;既可将高血压调整到正常水平,又可使低血压恢复正常水平;既能调整便秘,又可调整腹泻;既可把抑郁情绪调整到正常,也可把烦躁情绪调整到正常。
8.中国气功包含着丰富的心理学思想
中国气功蕴藏着丰富的心理学思想,特别是健康心理学和医学心理学思想,这是建立与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心理学和医学心理学思想的来源之一。
9.心理因素是气功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气功的机制由心理因素、生理因素、生化因素所组成,而心理因素是影响气功效应的主导因素。情绪稳定、心平气和、对气功充满信心,坚持不懈,对气功效应有很大作用。
以气功导引为基础的五禽戏
气功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西汉初期《帛书》44幅《导引图》彩绘,就证明了远在西汉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盛行以气功导引作为养生之道。汉代名医华佗更是以气功导引为基础,模仿虎、鹿、熊、猿、鸟的动作形态,创造了经典的运动养生法——五禽戏。
从中医的角度看,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分属于金、木、水、火、土五行,又对应于心、肝、脾、肺、肾五脏。模仿它们的姿态进行运动,正是间接地起到了锻炼脏腑的作用,还可以使全身的各个关节、肌肉都得到锻炼。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五禽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锻炼方式。它能锻炼和提高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大脑的抑制功能和调节功能,有利于神经细胞的修复和再生。它能提高肺功能及心脏功能,改善心肌供氧量,提高心脏排血力,促进组织器官的正常发育。同时它还能增强肠胃的活动及分泌功能,促进消化吸收,为机体活动提供养料。
就五禽戏本身来说,它并不是一套简单的体操,而是一套高级的保健气功。华佗把肢体的运动和呼吸吐纳有机地结合到了一起,通过气功导引使体内逆乱的气血恢复正常状态,以促进健康。后代的太极、形意、八卦等健身术都与此有若干渊源。无疑,它在运动养生方面的历史作用是巨大的。
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对五禽戏的功效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下面就介绍它的内容及具体操作方法。
五禽戏的内容主要包括虎戏、鹿戏、熊戏、猿戏、鸟戏。
虎戏:自然站式,俯身,两手按地,用力使身躯前耸并配合吸气。当前耸至极后稍停,然后身躯后缩并呼气,如此三次。继而两手先左后右向前挪动,同时两脚向后退移,以极力拉伸腰身,接着抬头面朝天,再低头向前平视。最后,如虎行般以四肢前爬七步,后退七步。
鹿戏:接上四肢着地势,吸气,头颈向左转,双目向右侧后视。当左转至极后稍停,呼气、头颈回转,当转至朝地时再吸气,并继续向右转,一如前法。如此左转三次,右转两次,最后回复如起势。然后,抬左腿向后挺伸,稍停后放下左腿,抬右腿如法挺伸。如此左腿后伸三次,右腿两次。
熊戏:仰卧式,两腿屈膝拱起,两脚离床面,两手抱膝下,头颈用力向上,使肩背离开床面,略停。先以左肩侧滚落床面,当左肩一触床面立即头颈用力向上,肩离床面,略停后再以右肩侧滚落,复起。如此左右交替各七次,然后起身,两脚着床面成蹲式,两手分按同侧脚旁,接着如熊行走般,抬左脚和右手掌离床面。当左脚、右手掌回落后即抬起右脚和左手掌。如此左右交替,身躯亦随之左右摆动,片刻而止。
猿戏:择一牢固横竿,略高于自身,站立手指可触及高度,如猿攀物般以双手抓握横竿,使两脚悬空,作引体向上七次。接着先以左脚背勾住横竿,放下两手,头身随之向下倒悬,略停后换右脚如法勾竿倒悬,如此左右交替各七次。
鸟戏:自然站式。吸气时跷起左腿,两臂侧平举,扬起眉毛,鼓足气力,如鸟展翅欲飞状。呼气时,左腿回落地面,两臂回落腿侧。接着跷右腿如法操作。如此左右交替各七次,然后坐下。屈右腿,两手抱膝下,拉腿膝近胸,稍停后两手换抱左膝下如法操作,如此左右交替也七次。最后,两臂如鸟理翅般伸缩各七次。
五禽戏也是我国的一项传统体育项目,而且因其多是仿生型和舞蹈型的结合,刚柔相济,动作优美,受到很多女士的欢迎。长期坚持练习五禽戏,能有效地防治或减缓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强身健体,是适合全民进行的养生方法。
练气功出现偏差的原因及预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