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冬天以后,在起居方面应该做到“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也就是说,进入冬季以后,每天要早睡晚起,等太阳出来以后才起床,这样才能保证充足的睡眠。睡觉前,应养成用热水泡脚的习惯,然后用力揉搓足心,这样不仅能御寒保暖,还有补肾强身、解除疲劳、促进睡眠、延缓衰老,以及防治感冒、冠心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的作用。
传统中医养生还有“冬时天地气闭,血气伏藏,人不可作劳汗出,发泄阳气”之说,意思是冬天天气闭藏,人体的气血也潜藏起来了,这时候人不可以过分劳作大汗淋漓,发泄阳气。立冬以后,天气还不是太冷,在衣着方面也要注意,不能穿得过少过薄,这样会容易感冒损耗阳气,当然也不能穿得过多过厚,否则腠理开泄,阳气不得潜藏,寒邪也易于侵入。
经常晒太阳对人体也有很多益处,特别是冬季,大自然处于阴盛阳衰状态,人体内部也不例外,所以在冬天常晒太阳,能起到壮人阳气、温通经脉的作用。
在饮食方面,冬季也是进补的最好季节,民间有“冬天进补,开春打虎”的谚语。冬季食补应注意营养的全面搭配和平衡吸收。元代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曰:“……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也就是说,少食生冷,但也不宜燥热,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例如:牛羊肉、乌鸡、鲫鱼,多饮豆浆、牛奶,多吃萝卜、青菜、豆腐、木耳等。冬季进补还应因人而异,因为食有谷肉果菜之分,人有男女老幼之别,体质有虚实寒热之辨,故“冬令进补”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进补方案,万不可盲目进补。
小雪
每年的11月22日或23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小雪节气。小雪表示降雪的起始时间和程度,是指初冬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气温降至0℃或以下,开始出现降雪,但还不到大雪纷飞的程度。小雪过后是制作腊肉的最好时节。
关于小雪时节的养生,首先小雪前后,天气经常是阴冷晦暗的,一些容易受天气影响的人就会觉得郁闷烦躁,特别是本身就患有抑郁症的人还可能会加重病情,所以在这个节气要着重调养心情,保持开朗豁达,尽量少受天气的影响。也可以多参与一些户外活动、在晴朗的时候多晒太阳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冬季天气寒冷,在饮食方面应适当多吃些热量较高的食物,提高碳水化合物及脂肪的摄入量。全麦面包、稀粥、糕点、苏打饼干等均属碳水化合物,这些食物的摄入既有助于御寒,其中所含的微量矿物质硒还可以振奋精神。要注意增加维生素的供给,多吃萝卜、胡萝卜、辣椒、土豆、菠菜等蔬菜;以及柑橘、苹果、香蕉等水果。动物肝、瘦肉、鲜鱼、蛋类、豆类,等等食品也可以保证身体对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的需要。
总之,小雪以后人们会明显感觉到天气的寒冷,御寒保暖是放在第一位的,其次就是要注意饮食、起居方面的调养,以确保健康地度过整个冬季。
大雪
每年的12月7日前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大雪。大雪,顾名思义,就是说此时已经到了雪花漫天飞舞的时节,民间有“瑞雪兆丰年”之说,可见大雪节气的到来,预示着来年能否丰收。
关于大雪节气的养生,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此时已到了“进补”的大好时节。这里的进补并不是一般狭义理解上的随便吃些营养价值高的食品,或者用点壮阳的补药,进补其实是养生学的一个分支内容,具体来说是要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温寒等综合调养达到强身健体益寿的目的。
但是进补要有讲究,首先要注意适度原则,不可太过,不可不及。如若稍有劳作则怕耗气伤神,稍有寒暑之异便闭门不出,食之唯恐肥甘厚腻而节食少餐,这样不仅无异于补养,甚至会损害健康。所以,即使是补养也要注意动静结合、劳逸结合、补泻结合、形神共养,不可失之偏颇。
此外,大雪节气的养生还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1.保暖。冬属阴,以固护****为本,宜少泄津液。所以,在冬天预防寒冷侵袭是必要的。但忌厚衣重裘,向火醉酒,烘烤腹背,暴暖大汗,否则不仅易损津液,阳气也不得潜藏。
2.注意脚部保健。冬天脚部应保持清洁干燥,袜子要勤洗换。另外,每天坚持用热水泡脚,同时要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有时间的话,每天还应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以活动双脚,强身健体。
3.早睡晚起。冬日阳气肃杀,应“早卧迟起”,以养阳气固****。
4.调养情绪。天寒地冻,人们的活动相应减少,情绪易低落,改善这种情况的方法就是多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如慢跑、跳舞、滑冰、打球等,以消除烦闷,保养精神。
5.常通风。为抵御寒冷,我们在冬天通常是门窗紧闭,这就导致室内的空气浑浊,因此即使是在冬季也应经常开门窗通风换气,以清洁空气,保持健康。
6.多喝水。冬天虽然人体排汗量较少,但人体各器官仍需要水分滋养,以保证正常的新陈代谢。特别是在寒冷干燥之时更应多饮水,一般来说,冬日每天进水量最少应在2000毫升以上。
7.多喝粥。营养专家提倡,晨起服热粥,晚餐宜节食,以养胃气。特别是羊肉粥、糯米红枣百合粥、八宝粥、小米牛奶冰糖粥等最适宜。
此外,大雪时节多下雪天,外出时一定要注意防滑、防跌、防撞,特别是步履不稳的老年人,下雪天最好不要出门。
冬至
每年的12月22日左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冬至这一天的白天是一年中最短的一天,过了冬至后,白天的时间逐渐变长,夜晚逐渐变短,俗话说: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冬至的到来是阴气盛极而衰、阳气开始萌芽的时候。早在汉代曾把冬至作为公定节日,文武百官皆可放假一天。在我国台湾则有“冬至过大年”的说法,他们把这一天看得跟过年一样重要。冬至之受重视,由此可见一斑。
在养生学上,冬至是一个重要的节气,因为“冬至一阳生”,冬至过后体内的阳气开始萌芽,这个时候人们应该顺应这一身体机能的变化,做好各方面的身体调养。
首先要做到静神少虑、畅达乐观、讲究生活情趣,适当进行锻炼,防止过度劳累。精神调养不论在任何节气都是养生的重点,拥有一个好的心态对于保持身体健康是很有益处的。
其次是节欲保精。每个人都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节制房事,不可因房事过度,劳倦内伤,损伤肾气。因为肾为先天之本,肾精充足,五脏六腑皆旺,抗病能力强,身体健壮则人能长寿;反之,肾精匮乏,则五脏虚衰,多病早夭。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曾经提出:“人年二十者,四日一泄;三十者,八日一泄;四十者,十六日一泄;五十者,二十日一泄;六十者闭精勿泄,若体力犹壮者,一月一泄。”这说明严格而有规律地节制性生活,是健康长寿的必要保证。
最后是饮食调养。按照传统中医理论,滋补通常可分为四类:即补气、补血、补阴、补阳。
冬至是进补的好时节,日常饮食应对照上述分类,选择适合自己的食物,为来年打下一个好的身体基础。
小寒
每年的1月5日前后是小寒节气。民间有句谚语:小寒大寒,冷成冰团。小寒表示寒冷的程度,从字面上理解,大寒冷于小寒,但在气象记录中,小寒却比大寒冷,可以说是全年二十四节气中最冷的节气。
俗话说“冬练三九”,小寒正处于三九天,是一年中天气最冷的时候,所以此时正是人们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的大好时节。但此时的锻炼也要讲究方式、方法。
首先,锻炼之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因为冬天气温低,体表血管遇冷收缩,血流缓慢,肌肉的黏滞性增高,韧带的弹性和关节的灵活性降低,如准备活动不充分易发生运动损伤。
其次,冬季运动过程中,宜采取鼻吸口呼的呼吸方式。吸气时用鼻是因为鼻腔黏膜有血管和分泌液,能对吸进来的空气起加温和过滤作用,抵挡住空气里的灰尘和细菌,对呼吸道起保护作用。随着运动量的增大,只靠鼻吸气感到憋闷时,可用口帮助吸气,口宜半张,舌头卷起抵住上腭,让空气从牙缝中出入。
最后,若遇到大风、大雾等天气,则不适宜进行露天锻炼。而且,老年人在冬天不应起得过早,最好在日出后出门锻炼。锻炼时的衣着,既要保暖防冻,又要轻便舒适,有利于活动。最初活动时由于气温较低,应多穿些衣服,待做些准备活动,身体暖和后,再脱掉厚重的衣物进行锻炼。锻炼后要及时加穿衣服,避免寒邪入侵。
寒冷的冬天有一种简单的方法可以健身——搓手。搓手的做法很容易:双手抱拳,从虎口接合,捏紧,再移动双手转动,在转动过程中使手的各部分互相摩擦。搓手的时间没有限制,时间稍长,两只手都会感到暖暖的。经常将双手在一起摩擦搓手,可以预防冻疮的发生,使手指更加灵活自如,同时对大脑也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对于经常待在室内的人,经常搓手,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预防感冒。
此外,在严冬季节,人们经常一进屋就把冻僵的手脚放到取暖器旁边烤,或插入热水里暖。其实这样对手脚皮肤保健非常不利,日后很容易生冻疮。正确的方法是在距取暖器不远的地方,将裸露的手脚互相搓擦,使手脚的温度自然回升,待皮肤表面变红时,再移到取暖器旁或放入热水中取暖。
大寒
每年的1月20日左右是大寒,这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在气象记录中虽不像大雪到冬至、小寒期间那样酷冷,但仍处于寒冷时期。大寒过后,特别是在农村,人们便开始忙着除旧布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
大寒期间有一个对于北方人非常重要的日子——腊八,即阴历十二月初八。在这一天,人们用五谷杂粮加上花生、栗子、红枣、莲子等熬成一锅香甜美味的腊八粥。腊八节是春节的序幕,从这一天起,人们就准备过年了。民俗又把腊八节叫小年。总之,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之尾,也是冬季即将结束之季,大地回春的迹象已经隐约可见。
关于大寒节气的养生,依然要以温补为主,这是年尾调养身体的重要时刻,以养精蓄锐迎接新的一年。大寒虽然已经不像小寒那样酷寒,但天气还是比较寒冷,所以在衣着上还是要注意保暖,早晚天气较冷时尽量减少在户外的时间。
饮食仍然是温补的重要途径,不妨多吃红色蔬果及辛温食物,如红辣椒、红枣、胡萝卜、樱桃、红色甜椒、红苹果等蔬果能为人体增加热能,使体温升高,多吃还能抵抗感冒病毒,加速康复,是冬季的首选食物。此外,一些辛温食物如紫苏叶、生姜、青葱、洋葱、花椒、桂皮等,也对风寒感冒具有显著的食疗功效。
一些根茎类食物,如芋头、番薯、山药、马铃薯、南瓜等具有丰富的淀粉及多种维生素、矿物质,也可快速提升人体的抗寒能力。
若无尿酸高、肾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可在大寒之时喝一点酒,如米酒、葡萄酒等,有助于气血循环,睡前小酌1杯,更能提高睡眠质量。
冬末气候寒冷干燥,许多人还容易出现嘴唇干裂、口角炎等问题,这主要是缺乏维生素B2所致,可多食酸乳酪、花粉、酵母粉等,症状很快就会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