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剑,她永不妥协,专注如一,用“中国制造”创造世界纪录。董明珠,一个美丽的名字,也是个在家电行业掷地有声的名字。“好空调,格力造”,她让全球都为东方明珠喝彩。
铁面女人,原则至上
1995年,董明珠觉得短短一年时间她仿佛老了10岁。这一年,格力人迎来了他们新的销售经理,却发现她是一个从不按常理出牌的人,她的“牌理”只有一个:自己的原则,自己认为对的。
董明珠是一个可以为了原则“六亲不认”的人,所以当她强调“任何人不得有任何理由破坏以上机制”的时候,了解她的人就应该明白,谁敢破坏这个制度,谁就要倒霉了。
这一年,她上任后面对的第一个问题是在隆冬时分积压的19000套空调。对此,大家通常的做法是每台降价300元卖出了事。董明珠说:“不行,正常产品降价有损形象。”她出人意料地把积压空调分摊给每个经销商。她敢这样做,是因为多年以来她对经销商真诚相待,使经销商愿意为她这新上任的部长分忧解难。
新官上任三把火,上任伊始董明珠就规定办公室里“上班时间不许吃东西,一经发现,第一次罚五十,第二次罚一百,第三次走人”。大家都以为仅是说说而已。一天,董明珠走进办公室,发现8名员工正在吃东西,仅过了10秒钟,下班铃就响了。董明珠毫不客气,每人收了50元。大家目瞪口呆。董明珠说,只要违反原则,再小的事,都是大事,都要管到底。不过,坚持原则并不等于不近人情。有一天,一个女员工因违反制度规定被罚了100元。可是,这个女员工的丈夫常年在外地跑售后,她一个人带着孩子过日子,夫妻俩收入都不高,100元对她来讲是个不小的数字。董明珠悄悄找到这位女员工,塞给她100元钱。“这是我私人的钱,给你补上。记住,明天一定要把罚款交上去,以后工作不要再马马虎虎了。”董明珠为了坚守原则,宁可自己掏腰包补上他人的罚款!
拖欠货款是中国零售批发行业普遍存在的现象,商家都无奈地认为:拖欠货款100年都解决不了。董明珠说:“我就不信邪。”结果一年就全部解决问题。董明珠的做法很简单,也很霸道:凡拖欠货款的经销商一律停止发货,补足款后,先交钱再提货。这下捅了马蜂窝——中国哪有这样做生意的!大大小小的经销商纷纷向格力老总朱江洪告状,有的甚至宣称:“有她没我。”董明珠针锋相对:“有我没他。”朱江洪劝董明珠:“是不是可以补完款,先发货再收钱?”董明珠微微一笑说:“好啊。”结果款一到账,货却把住不发。董明珠说:“要货?先拿钱来。”说来也怪,1997年、1998年格力没有1分钱应收账款,也没有1分钱三角债。
因为董明珠的“难缠”,竞争对手形容她“走过的路难长草”。
在拖欠货款成风的今天,董明珠创造了一个“奇迹”。其实,当我们明白了个中情形,我们就不难发现,创造这种奇迹,真的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事。只要我们能够坚守原则,决不破例,有什么奇迹我们不能创造?
看准制胜关键点,不打价格战
有人说,女人的撒手锏是柔软,因为比不过男人的刚强,所以聪明的女人大都会以柔克刚。然而董明珠并不软,她的理念就是“说一不二”,绝对执著。
1994年,中国空调史上第二次降价风暴拉开序幕。在其他空调厂家大打价格战以分一杯羹的时候,格力坚持以质取胜。董明珠认为,消费者想买的是一个好产品,同时希望有一个好价格,她相信消费者不会因为贵200元就不买格力空调,因为格力的质量支撑了这个价格。当时,朱江洪厂长打电话问过她:“大家都提出降价,我想听听你的意见。”她回答说:“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降价对我有两大好处:一是大家都要求降,将来错了也不是我一个人的错;二是我的营销压力减轻了。但这对以后的市场有没有好处呢?降价后空调是不是一定能卖掉?据我在南京的了解,科龙降价后货走得并不快。如果科龙降1000元,消费者马上排长龙购买,那我们格力也该降价。但现在根本就不是降不降价的问题,问题出在天气上,不是产品价格的问题。”朱总问:“那堆满的货物怎么办呢?”董明珠说:“通过多年的合作,有些经销商是可以信赖的,有些经销商是不可以信赖的,我们把能信赖的经销商列出来,把我们的货分流到他们那儿去。”朱总经理认同董明珠的看法,顶住压力拒绝了所有的降价要求,把货分散到了全国。
后来,老天爷居然真的帮忙了:6月21日,从一大早开始,天气突然热了起来。当炽热的阳光照到病房时,还在生病的董明珠再也躺不下去了,直接跑去办了出院手续。她奔回格力南京办事处,兴奋地跟朱总打电话:“南京很热,相信长江一带很快就会跟着热起来。武汉、重庆得加紧发货。”
董明珠固执得不降价终于有了回报,果然,三四天后,大火炉武汉、重庆也跟着热了起来。酷暑天气使经销空调的厂商均不战而胜。不到一周,南京95%以上的商店窗机宣告售罄,中低档壁挂式空调也所剩无几,一些小店积压了几年的存货也在几天内被抢购一空。
直到现在,格力空调的理念还是不打价格战。我们发现,这位固执的女CEO从不随波逐流,她在坚持走自己的路,不论是遭遇怎样的风雨,她依然执著于自己的理念。这份执著也来源于她对市场的透彻的认识,她看准了制胜的关键点,所以能后发制人。
以质取胜才更有竞争力
质量是产品的生命,这一点毋庸置疑。营销出身的董明珠曾明确提出:“仅仅营销还不够,产品才是第一。”其实,从广义上来说,“营销”是包含“产品”这个概念的。董明珠如此说,目的就是想进一步强调产品的决定性作用。质量是一个产品销售的前提,任何一个产品,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质量,才有可能卖个好价钱,才敢跟渠道大户叫板,才敢说花钱的广告促销比不上消费者的口碑促销。
“整机六年免费保修”,这是格力的口号。“六年”,比一般产品的两到三年的保修期要长得多,可是董明珠并不担心。诚如董明珠所说,之所以提出六年而不是七年、八年,是因为格力对自己的空调质量有着十足的信心——六年之内基本上不需要维修。而且,当有人把格力空调的竞争力归结为销售模式或者售后服务时,董明珠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她认为格力产品的竞争力是“产品力”。在产品制造上,格力有一个与众不同的设计理念——不拿消费者当试验品。在设计中,格力坚持这个原则,新产品设计出来以后,必须经过试生产、长期运转实验、重新设计等长时间的试验过程,质量过关才能正式生产并投放市场。
当然,在如何提高产品的质量上,格力也走过一条艰难的“长征之路”。
1991年,格力电器刚刚成立的时候,已经是空调行业的“迟到者”了。当时,格力一条破旧的窗机生产线年产能力不过2万台,而竞争对手却已经达到几十万台甚至上百万台的规模。格力当时连工资都快发不出来了,数次登门拜访银行,不是被断然拒绝就是吃闭门羹。
但董明珠没有气馁,格力人也都没有气馁。在格力电器成立之初的一次全体员工大会上,老总朱江洪激昂地说:“既然选择了做空调这条道路,我们就要义无反顾地走下去,做好它,并做成中国最好的空调!”
20世纪90年代初的空调市场还是卖方市场,产品还没下线,已经有大批订单等着,无论质量好坏统统被搬上货车销往全国各地。创立之初的格力还处在模仿制造初期,在质量上也遇到过令人尴尬的场面。当时,有些刚安装的格力窗机竟然无法启动,一检查,原来是运输过程中空调的铜管被震断了。
如果放任这些质量问题继续存在,格力就不可能走到今天。从1995年开始,格力开始了全面的质量整顿。设立零部件筛选分厂,进厂的每一个零配件,都要经过各种检测,合格后方能上生产线;制订“总经理12条禁令”(现已延伸为“总裁14条禁令”),对生产过程中最容易发生问题的操作进行了不近人情的规定,任何员工只要违反其中的一条,一律予以辞退或开除。这一系列“心狠手辣”的措施,稳步提升了格力空调的质量。为了控制零部件的产品质量,格力还建立了行业独一无二的零部件筛选分厂,这个分厂对进厂的每一个零配件都要质量“过滤”,连最小的电容都不漏过。为此,格力还成立了“质量宪兵队”,专门监督检查各环节中的质量问题。
质量是产品的生命,有好质量的商品才能有良好的信誉,但不是每个企业家都能明白这个道理,董明珠和格力明白。
董明珠带给我们的启示:
1.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变通,遇到不能变通的事情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坚持。
2.不看行情而盲目跟风,到头来,是跟着风摔跟头。我们是在用头脑做事情,不是用眼睛。
3.“不为时尚所惑,不为积习所蔽”,董明珠就是乔羽老师所说的“明眼人”,冲破了世俗恶习,建立起正直的世界。
董明珠个人档案:
1954年8月,出生于江苏南京。
1990年~1994年,任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安徽片区业务经理。
1994年~1995年,任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经营部部长。
1996年~1997年,任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销售公司经理。
1997年~2001年,任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2001年至今,任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2003年1月,当选为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2005年11月,再次荣登美国《财富》杂志评选的“全球50名最具影响力的商界女强人”榜。
2006年3月,荣获“2005年度中国女性创业经济大奖”。